压缩包目录
-
全部
- 四川省双流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doc--点击预览
- 四川省双流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点击预览
- 四川省双流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doc--点击预览
- 四川省双流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doc--点击预览
- 四川省双流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doc--点击预览
- 四川省双流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doc--点击预览
- 四川省双流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doc--点击预览
- 四川省双流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英语下学期期中试题.doc--点击预览
- 四川省双流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1四川省双流中学 2016-2017学年度下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23 Mg 24 Al 27 S 32 Cu 64 Zn 65 第 I卷(选择题,共 60分)本卷共 2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硅胶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B.乙醇可作消毒剂C.氢氧化铝可作胃酸中和剂 D.二氧化碳可作钠着火的灭火剂2. 下列不是用来确定有机物结构或官能团的是A.红外光谱 B.核磁共振氢谱 C.质谱 D.银镜反应3.分子式为 C5H10O并能与新制的 Cu(OH)2浊液反应的有机物有(不含立体异构)A.3 种 B.4 种 C.6 种 D.8 种4. 某有机化合物,只含碳、氢、氧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相对分子质量为 74,完全燃烧时产生等物质的量的 CO2和 H2O。它的分子式可能为A. C4H10O B. C4H4O2 C. C3H6O2 D. C4H8O25.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如右图,对该有机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A.是苯酚的同系物 B.可发生加成、氧化、取代等反应 C. 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D.分子式为 C14H12O36. 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的一组物质是A.己烷和苯 B.乙烯和乙炔 C.乙醇和乙醛 D.甲苯和苯7.室温下,下列溶液等体积混合后 pH一定大于 7的是 A.pH=3 的醋酸与 pH=11的氢氧化钾 B.0.1 mol/L 的盐酸与 0.1 mol/L的氨水 C.0.001 mol/L 的盐酸与 pH=11的氨水 D.pH=3 的盐酸与 0.001 mol/L的氨水8.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46g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 7NA B.1 mol-OH和 1 molOH- 所含电子数均为9NAC.密闭容器中 1molNO与 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原子数为 4NAD.标准状况下,22.4L 庚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分子数为 8NA 9. 100℃ 时,水的离子积为 1×10-12,该温度下某溶液中的 c(H+)为 10-7 mol.L-1,则该溶液A.呈碱性 B.呈酸性 C.呈中性 D.无法判断10. 下列指定的比值为 2:1的是A. 0.2 mol/L 和 0.1 mol/L的氨水中 c(OH- )之比 B. H 2S溶液中 c(H+)与 c(S2-)之比 C. Na2S 溶液中 c(Na+)与 c(S2-)之比 D. Na2O2晶体中阳离子与阴 离子个数之比11. 烯烃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时碳碳双键发生断裂: RCHO+R'CHO,在该条件下,下列烯烃分别经过上述条件氧化后产物可以生成甲醛的是A. B.C. D.12. 下列除去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 ,所选试剂和方法都正确的是A.乙烷(乙烯): 催化剂和 H2, 加热 B.苯 (苯酚):氢氧化钠溶液,分液C.CO2(SO 2):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气 D.溴苯(溴):苯和铁粉,过滤13.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A. 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 3++4OH-= AlO2-+2H2O2B.CO2通入苯酚钠溶液:2C 6H5O-+ H2O+CO2→2C 6H5OH+ CO32-C.NaHCO3溶液与稀 H2SO4反应:CO 32-+2H+=H2O+CO2↑D.向 FeCl3溶液中加入 Mg(OH)2: 3Mg(OH)2+2Fe3+ 2Fe(OH)3+3Mg2+14.蓄电池在放电和充电时分别起原电池和电解池的作用,某电 池分别在放电和充电时发生的反应:Fe+NiO 2+2H 2O Fe(OH)2+Ni(OH) 2,下列对该电池的判断错误的是A.放电时,Fe 是负极,NiO 2是正极B.充电时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Fe(OH) 2+2e - =Fe+2OH -C.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向正极方向移动D.蓄电池的电极必须浸入碱性电解质溶液中15. 右图分别表示有关反应的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的关系,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石墨转变为金刚石是吸热反应B.白磷比红磷稳定C.S(g)+O 2(g)=SO 2(g) Δ H1,S(s)+O 2(g)=SO 2(g) Δ H2,则 Δ H1>Δ H2D.CO(g)+H 2O(g)=CO 2(g)+H 2(g) Δ H>016. 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①中溶液滴入②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选项 ①中物质 ②中物质 预测②中的现象A 稀盐酸 碳酸钠与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 立即产生气泡B 浓硝酸 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 产生红棕色气体C HF溶液 SiO2 始终不溶解D 草酸溶液 高锰酸钾酸性溶液 溶液逐渐褪色17.Cu2O可由电解制取,如图所示,电解总反应:2Cu+H2O=Cu2O+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墨电极上产生氢气 B.铜电极发生还原 反应C.铜电极接直流电源的负极 D.该反应也可设计为原电池18.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选项 ① ② ③ 实验结论A 稀盐酸 MnO2 石蕊溶液 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B 浓硫酸 蔗糖 品红 浓硫酸有脱水性、氧化性C 稀盐酸 Na2SO3 Ba(NO3)2溶液 生成 BaSO3白色沉淀D 醋酸 Na2CO3 苯酚钠溶液 酸性:醋酸>碳酸>苯酚19.常温下,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A. 浓度相同的 Na2CO3和 NaHCO3混合溶液中,c(Na +)c(CO32- )= c(HCO3- ) c(OH- ) c(H+)B. 0.1mol/L①醋酸②氯化铵③硫酸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氢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②①③C. 0.1mol/L的 NaHCO3溶液中 C(Na +)+c(H+)=c(OH- )+c(HCO3- )D. pH相同的①CH 3COONa②NaHCO 3③NaClO 三种溶液的 c(Na+): ③②①20. 一定温度下,将 1molA和 1molB气体充入 2L恒容密闭容器,发生反应 A(g)+ B(g)xC(g)+D(s), t1时达到平衡。在 t2、 t3时刻分别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气体C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A.反应方程式中的 x=1 3B. t2时刻改变的条件是使用催化剂C. t3时刻改变的条件是移去少量物质 D D. t1~ t3间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均为 4第Ⅱ卷(选择题,共 60分)21(12 分) (1)实验室用电石和水反应制取乙炔①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下图是反应装置,其中正确的是 ③为了减缓反应速率,通常用 代替水,该反应是 反应(“放热”或者“吸热” )④该反应产生的气体,含有杂质 H2S,可用硫酸铜溶液吸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实验室通常用浓硫酸和乙醇混合加热制取乙烯①混合浓硫酸和乙醇的操作方法是 ②该实验中制取装置所用的玻璃仪器有酒精灯、导管、 和 ;③反应生成的乙烯中,含有多种 CO2、CO 2、水等多种杂质,写出浓硫酸直接将乙醇氧化生成 CO2的化学方程式 22.(10 分)有机物 A有以下一系列反应,可以转化为 F,已知 F的分子式为 C2H2O2,B 的分子结构分析,核磁共振氢谱图中有两个峰,而且峰的面积之比为 3:2。回答下列问题:(1)B→C 的反应类型是 反应,E 的官能团名称是 (2)A 的结构简式为____ ___,D 的系统命名为 (3)写出化学方程式①D→E____ ___②F 与银氨溶液反应:____ __ _。(4)上述流程中,如果不考虑后续反应,A 生成的 B还有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23(12 分)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 CO、CO 2和 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主反应如下:①CO(g)+2H 2(g) CH3OH(g) △H 1=—99 kJ.mol-1,②CO 2(g)+3H2(g) CH3OH(g)+H 2O(g) △H 2=—58kJ.mol-1③CO 2(g)+H2(g) CO(g)+H2O(g) △H 3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 CO2的结构式 (2)由上述数据计算出△H 3= kJ.mol-1 (3)在容积为 2L的密闭容器中,由 CO2和 H2合成甲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温度 T1、T 2对反应的影响,下列正确的是_ (填序号)①温度为 T1时,从反应到平衡,生成甲醇的平均速率为:v(CH 3OH)=n A/tA 4mol/(L·min)②该反应在 T1时的平衡常数比 T2时的小③当生成 1mol甲醇的同时,生成 1molCO2,说明反应达到平衡 n④处于 A点的反应体系从 T1变到 T2,达到平衡时 n(H2)与 n(CH3OH)比值增大(4)在 T1温度时,将 2molCO2和 6molH2充入一密闭恒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若 CO2转化率为 50%,,则容器内的压强与起始压强之比为 ;该温度条件下,反应平衡常数为 (计算出结 果)(5)在直接以甲醇为燃料电池中,电解质溶液为硫酸性,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4、 (11 分)五种短周期元素 A、B、C、D、E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 C为金属元素。A 和 C同主族,B 和 D 同族,C 离子和 B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 和B、D、E 均能形成共价型化合物。A 和 B形成的化合物在水中呈碱性,C 和 E形成的化合物在水中呈中性。回答下列问题:(1)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非金属性最强的是 (填元素符号) ;(2)由 A和 B、D、E 所形成的共价型化合物中,热稳定性最差的是 (用化学式表示);(3)D 在周期表的位置为 (4)A 和 B形成的化合物与 A和 E形成的化合物反应,产物的化学式为 ,该化合物溶于水,显 性(填“酸” 、 “碱” 、 “中” )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5)D 和 E可形成一种所有原子都满足 8电子结构的化合物,其化学式为 ;25、 (15 分)硫酸锌可作为食品锌强化剂的原料。工业上常用菱锌矿生产硫酸锌,菱锌矿的主要成分是 ZnCO3,并含少量的 Fe2O3 、FeCO 3 MgO、CaO 等,生产工艺流程图如下:(1)将菱锌矿研磨成粉的目的是____ _。(2)完成“氧化除铁”步骤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 e( OH) 2+□____+□_____==□F e( OH) 3 +□CI -(3)针铁矿( Goethite)是以德国诗人歌德(Goethe )名字命名 的,组成元素是Fe、O 和 H,摩尔质量为 89g.mol -1,化学式是_______。以 Al和 NiO(OH)为电极,NaOH溶液为电解液组成一种新型电池,放电时针铁矿转化为 Fe(OH)2,该电池放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根据下表数据,调节“滤液 2”的 pH时,理论上可选用的最大区间为_____ _ 。沉淀化学式 Mg( OH) 2 Zn( OH) 2 MgCO3 CaCO3 开始沉淀的 pH 10.4 6.4 — —5沉淀完全的 pH 12.4 8.0 — —开始溶解的 pH — 10.5 — —Ksp 5.6× 12— 6.8× 6102.8× 910(5)工业上从“滤液 3”制取 MgO过程中,合适的反应物是______(选填序号) 。a.大理石粉 b.石灰乳 c.纯碱溶液 d.氨水(6) “滤液 4”之后的操作依次为_____ 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7)分析图中数据,菱锌矿粉中 ZnCO3 的质量分数不低于________(用代数式表示)高二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C B C A D C C A D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B B D C A D A B B D21(12 分)除注明外每空 2分(1)①CaC 2+2H2O→Ca(OH) 2+C2H2↑ ②C ③饱和 NaCl溶液(1 分), 放热(1 分)④H 2S+ Cu2+ ==CuS↓+2H +(2) ①将浓硫酸沿玻璃杯慢慢注入酒精中,边加边搅拌 ② 温度计(1 分) 烧瓶(1 分)③ C 2H5OH+6H2SO4(浓)→2CO 2↑+6CO 2↑+9H 2O22(10 分)除注明外每空 2分(1) 消去(1 分) 羟基 (1 分) (2)CH 3CH3 (1 分) 1,2-二溴乙烷(1 分) (3)①BrCH 2CH2Br+2NaOH→HOCH 2CH2OH+2NaBr②OHC-CHO+4Ag(NH 3)2OH→NH 4OOC-COONH4+4Ag↓+2H 2O + 6NH3(4)823(12 分)除注明外,每空 2分(1)O=C=O (2) +41 (2)③④ (4)3:4 4/27 (0.15)(5) CH3OH+6e- +H2O = CO2↑+6H +24(11 分)除注明外,每空 2分(1)Na(1 分) Cl (1 分) (2)PH 3(1 分) (3)三周期ⅤA 族(4)NH 4Cl(1 分) 酸性(1 分)NH 4+ +H2O NH3.H2O+H +(5) PCl325(15 分)除注明外,每空 2分(1)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或增大反应速率或使反应更充分)。 (1 分)6(2)2F e( OH) 2+2ClO-+ H2O==2Fe( OH) 3 +Cl-(3)FeO(OH) (或其它合理答案) 3FeO(OH)+Al+NaOH+H 2O =NaAlO2 +3Fe( OH)2(4)8.0≤PH10.4(或其它合理答案)(5)b d(6)蒸发(浓缩) (1 分) 、 (冷却)结晶(1 分) (或其它合理答案)(7)125m 2/99m1(或其它合理答案)1四川省双流中学 2016-2017学年度下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卷共 100分,考试时间 90分钟)一、选择题。 (本题共 24个小题,每题 2分,共 48分。每题共 4个选项,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某学者认为,在古代希腊,自由完全是一个政治概念,与此相适应,他们承认个人对社群权威的绝对服从是与这种集体性自由相容的,可以说“个人在公共事务中几乎永远是主权者,但在私人关系中却是奴隶。 ”这表明该学者认为古希腊( )A.公民只有形式上的自由 B.存在着绝对权威势力C.公民个体的自由受到限制 D.排斥私有财产制度2.克利斯提尼废除传统的 4个血缘部落而代之以 10个新的地区部落,按新部落体制进行选举。实际上这些新部落就是城邦的选举区,仅袭用部落之名而已。由于雅典政坛上早有平原、山地、海岸三派之分,这个办法巧妙地利用了原来血缘部落也分三个“三一区”的传统,只是旧“三一区”是按胞族划分,现在则按地区户籍组成,而且兼容平原、山地、海岸三部分。这一做法( )A.有利于减轻平民疾苦、缓和社会矛盾B.基本铲除了旧的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C.兼顾了平原、山地、海岸三派的利益D.为工商业奴隶主开始掌权准备了条件3.格罗特的《希腊史》中记载:“我们只要读读阿提卡演说家所遗留下来的在陪审法庭上发表的演说,就可以知道其中有许多都是鼓舌如簧的欺骗,离开本题的诳语,以及诉之于同情、愤恨和偏见的各种各样的说词。 ”作者的观点是( )A.演说在审判中具有决定作用 B.雅典陪审制度存在缺陷C.演说是陪审制度的组成部分 D.雅典民主程序上的不足4.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记录了政治家阿里斯提德被自己忠实信奉的“贝壳法”放逐的故事。如一位目不识丁的平民因为听烦了阿里斯提德的名字就要求把这个名字刻在贝壳上。这表明雅典( )A.民主权力曾被公民滥用 B.公民对政治家极度厌恶C.公民法律意识普遍淡薄 D.公民参政意识十分强烈5.罗马法规定:以现金或现物进行交易;须有五个证人和一名司秤在场,他们皆应是罗马公民;物件的转移必须在当事人双方在场时当面进行;在进行转让仪式时,必须经过某种正式的手势和言语的阐述。这些条件缺一不可。由材料信息可知该法( )A.注重交易形式和程序化 B.维护贵族的特权C.突出强调保护私有财产 D.调解贸易的纠纷6.某学者评价古罗马某部法律时指出, “几乎所有残存的文本看起来都具有土生土长的特点,这同留传下来的传统说法相一致;平民们所寻求的不是改革法律,而是公开法律。 ”据此推断这部法律( ) ①应为《十二铜表法》 ②突破了公民法的局限 ③是罗马习惯法的汇编 ④有利于保护平民利益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④7.韩非子主张“法不阿贵” , “以法为本” ;《十二铜表法》颁布后;“就可以不再依靠贵2族的记忆力”了。关于二者的共同点分析正确的是( )A.平民与贵族斗争的产物 B.反映了贵族势力的衰落C.旨在限制贵族特权 D.以往习惯法的汇编8. 《罗马法》规定:“一切债务,以应给付的物清偿,或经债权人同意以他物代为清偿……。债务是由债务人清偿或由第三人(担保人)代为清偿。 ”这一规定体现的主要原则是( )A.罗马法维护奴隶主利益 B.效益优先的原则C.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9.在自然法体系下,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受某些基本权利。下列选项蕴含自然法观念的是( )A.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B.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以人身作为借款之抵押品C.如果故意伤人肢体……则他本身亦应遭受同样伤害D.人口数目的计算法应是自由民加上黑奴之五分之三10.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 ”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A. 《权利法案》剥夺了国王权力 B.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D.英国君主制度结束11. 《英国政治制度史》:“1689 年下院提出《三年法案》 ,威廉三世立即否决。直到 1694年出于对外战争的需要,威廉三世才签署了此案。1692 年下院提出《任职法案》 ,先是被上院否决,次年又被威廉三世否决。 ”对以上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此时的英国国王拥有立法否决权B.此时的英国国王违反了英国关于限制王权的法律C.此时的英国上院具有立法否决权D.此时的英国下院拥有立法权12. “4.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5.向国王请愿,乃臣民之权利,一切对此项请愿之判罪或控告,皆为非法。……8.国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9.国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国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 ”以上法律条文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权利法案》的颁布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B.英国国王的权力被完全剥削,国会权力上升C.英国由“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逐步过渡D.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重视限制威廉三世的权力13.汉密尔顿在《联邦党人文集》中说:“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材料反映了美国民主政治中的( )①人民主权原则 ②州政府绝对服从联邦政府 ③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④民主共和原则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4.关于英国《权利法案》和美国 1787年宪法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是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法律总结3②为国家的稳定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③以法律形式确立了近代资本主义政治体制④都赋予了议会至高无上的权力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15. 《试论法国政治民主化的道路及启示》一文中分析道:“(近代)法国人民曾先后信仰过人权理论、立宪制度、共和主义、恐怖统治、宽容政策,并为此流血战斗,付出极大代价。但是革命发展得太快,以至人们一早起来就会发现世界变了样,革命消化不了他所吞噬的旧世界。 ”这一分析主要( )A.揭示法国民主政治曲折的发展 B.说明法国有实行民主政治的坚实基础C.强调坚持坚定的信仰对革命的重要性D.指出法国大革命有其长期性和残酷性16.有人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治制度是共和主义和君主主义妥协的产物,总统、议会和内阁三者之间处处体现了平衡。这一平衡表现为( )A.实行总统制,总统可以解散参议院 B.内阁由总统任命,但对议会负责C.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 D.共和派和民主派在国民议会中力量相当17.根据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可知,普鲁士虽然有能力否决不利于他的议案,但其他中小邦也可以联合起来以多数票制服普鲁士以确保自己的权利。这表明( )A.当时德意志统一尚未真正完成 B.德国国家结构形式具有联邦制特征C.德意志邦联制下地方权力过大 D.启蒙思想深刻影响了德国18. 《世界史纲》中说:“在资产阶级革命的时期,欧美各国的国会或议会都曾取得过“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很大的权力。不论是共和制还是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精髓都是使权力分散,以达到权力间互相制约的目的。 ”不能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A.1689 年英国《权利法案》 B.1787 年美国宪法C.1875 年法兰西宪法 D.1871 年德意志宪法19.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一般都采用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美国总统对国会负责,又与国会互相制约。B.英国首相与内阁对议会负责,国王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总统与内阁共同对议会负责,总统可解散众议院。D.德意志帝国宰相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20.公元前 4世纪中叶,秦国颁行“分异令” ,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即分家)者,倍其赋” 。也就是说, “禁止父子兄弟同家共财” ,实行“诸子有份” 。此规定( )A.受分封制影响的产物 B.推动了郡县制的建立C.冲击了传统的宗法制 D.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21.王安石说“今人才乏少,且其学术不一,……朝廷欲有所为,异论纷然,莫肯承听,此盖朝廷不能一道德故也。故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变。……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才。 ”由此可见他( )A.主张儒佛合一 B.注重经义策论 C.抨击科举制度 D.抨击当朝统治22.19 世纪中后期,在某些地方,尤其是俄罗斯、中国和日本,改革者们试图通过改革来改变现状,期待能够利用国民高涨的热情建立一个民族国家,并通过它来重新构建社会,4提高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材料强调的是( )A.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改革 B.工业革命与民族解放运动C.西方殖民侵略与世界市场形成 D.工业革命在亚洲23.法国历史学家高弟说:“维新派的重大错误就是想在太短的一个时期内使中国全然改观,要同时把所有的政权机构都抓在手里,……他们简单地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们足够 9年吃的东西,不顾胃量和消化力在三个月之内都给吃了,这样它就被扼杀了。 ”高弟认为维新变法运动( )A.没有对中国产生影响 B.因操之过急导致变法失败C.渴望夺取慈禧的权力 D.采取的措施不适合中国国情24.历史推论与对史实的解读密切相关。下列选项中史实与推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推论 A 公元前 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改革,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古代希腊各城邦从此都实行了民主政治制度 B 公元 1世纪后期罗马帝国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 时代要求罗马法成为适用于罗马范围内全部居民的法律 C 19世纪末 20世纪初,以欧美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清政府被迫开始向欧美列强开放沿海通商口岸 D 《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使平民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二、非选择题。 (共 52分,其中 25题 22分,26 题 15分,27 题 15分。 )25.(22 分)法律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法制建设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简出现的单行法规名称已达三十多种,史载李悝著《法经》六篇, “商鞅受之,入相于秦” 。秦律所载的法律条文数量之多,内容之丰,也是前所末见。秦简中的经济法规包括《田律》 、 《厩苑律》 、 《仓律》 、 《金布律》 、 《关市律》等一百多条律文。它们对秦代社会经济生活各方面进行广泛调整,使秦的经济迅速发展,国力日盛,巩固、确立并发展了封建制度。 ——万方《浅谈秦的经济立法及其特点》 (1)根据材料一归纳秦国经济立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发挥的积极作用。 (8分) 材料二 在罗马法的发展史上,万民法成长和法学家活跃时期是罗马法律和法学空前繁荣昌盛时期。这一时期,内战停止,国土继续扩张,各地交通发展起来,人口流动加剧,民族人民之间联系加强,罗马的商业和手工业极兴盛,出现了许多新兴的大城市。商品经济的高度民主发展,使各民族人民的平等权利得到充分表现。所有这些不仅在客观上提供了建立统一法律的体系的要求,而且也为法律的发展和法学的繁荣提供了深厚的社会基础。同时,希腊哲学中的自然法思想也在罗马境内流行起来,它提出的理性、正义、诚实等理念为法律找到了一个更加高尚和神圣的目标。 ——郭守兰《西方法文化史纲》 5(2)根据材料二概括影响罗马法律发展的因素。对比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者法律观念的不同。 (8 分) 材料三 序列 内容 第 11条 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第 544、545 条 对于财物有绝对无限制地使用、收益及处分的权利;国家征收私人财产只能根据公益的理由,并给予所有人以公正和事先的补偿为条件。 第 1134条 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的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法国民法典》 (1804 年) (3)材料三的法律条文体现了怎样的立法原则?(4 分) (4)综合上述三则材料,就法制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谈谈你的看法。 (2 分)26.(15 分)妥协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被解释为:用让步的方法避免冲突或争执。妥协有时也指以退让的姿态作为进取的手段,妥协是一门艺术,理性的妥协是一种政治智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幸福……为达到这个目的,甚至不惜违反正义这样一来,人们之间必然形成彼此妨害以致达到危险的局面,这是同人们追求享乐目的背道而驰的。而唯一摆脱困境的方式则是互相妥协。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国家,成立政府,制定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 ” ——古希腊思想家伊壁鸠鲁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古希腊与古罗马是如何实践伊壁鸠鲁的主张的。 (4 分)材料二 ……这次政变事实上就是以维护传统的名义进行的。它在维护传统与追求变革之间找到了一条适中的路,实现了斗争与协调、更新与传统的平衡。1689 年 1月 28日下院的决议就是这样:英国仍是君主国, “上帝保佑吾王”仍是英国的国歌。 ——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2)据材料二指出,英国民主政体的确立过程是如何体现“妥协”的?(4 分) 6材料三 1911—1912年间以南北议和、清帝逊位和南北政府融合构成“大妥协”……传统的主流历史叙事否认这场“大妥协“具有任何积极意义,认为它恰恰体现了革命的不彻底性:大批旧官僚和立宪派“投机”革命, “篡夺”了革命果实;“大妥协”中优待清朝逊帝的做法,也为民国时的君主复辟埋下了伏笔。但近年以来,已有一些研究论文试图对这场“大妥协”作出不同的评价。喻大华即指出, 《清室优待条件》并非由袁世凯一方炮制,而是由南方首先提出,南北双方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这一妥协避免了列强干涉、内战和国家分裂,维护了民族团结,具有积极意义。 ——章永乐《论清王朝与中华民国的“大妥协” 》 (3)材料三对辛亥革命“大妥协”的两种评价,你同意哪一种,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的理由(5 分)(4)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要归纳“妥协”对人类历史发展的积极影响。 (2分)27. (15 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汉初郡国铸币出现失控,放民铸钱成为汉景帝时期七国之乱的原因之一。汉武帝登基以后,虽然延续“文景之治”有过一段“京师之钱累巨万,贯配而不可校”的短暂丰盈时光,但是社会财富逐步集中到少数从事冶铁、铸钱、煮盐的富人手中,富商大贾囤积财富,奴役穷人,以致财政出现入不敷出困局。出于中央政府经济管理和政治上的需要,汉武帝十分重视解决币制问题……,以…五铢钱的推行为标志,一举解决了困扰西汉金融多年的私铸、盗铸问题,一方面将地方的铸币重新统一于中央,另一方面稳定了金融,基本解决了汉初以来未能解决的币制混乱问题,至此西汉的币制改革取得较大成功。 ——摘自《汉武帝六次币制改革》 (1)根据材料分析汉武帝进行币制改革的背景。 (9 分)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汉武帝币制改革的积极作用。 (6 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48 分)1-5:CBBAA 6-10:CCCBB 11-15:BCBBA 16-20:BBDAC 21-24:BABD二、非选择题:(52 分)25.(22 分)(1)特点:法规繁多,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借鉴别国法规。 (4 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作用:规范经济秩序(调整社会经济生活) ;促进经济发展;确立、巩固封建制度;增强国家实力,为统一奠定基础。 (4 分。答出其中 2点即可) 7(2)因素:政局稳定与领土扩张;民族交往与平等;商品经济发展;民主发展。 (4 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不同:前者强调专制、严刑峻法。后者注重民主、平等(推崇希腊自然法思想或强调理性、正义) 。 (4 分) (3)原则:自由平等原则;财产所有权原则;契约原则。 (4 分) (4)看法:法制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经济发展推动法制建设。 (2 分)26.(15 分)(1)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方式是民主改革(梭伦、克里斯提尼) ;民主运作的方式反映了各种力量的妥协。 (2 分) 古罗马:《十二铜表法》是贵族和平民的妥协;罗马法的不断完善(或写万民法)就是各种力量调和的结果。 (2 分) (2)妥协:1688 年“光荣革命”是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的妥协;通过《权利法案》 ,既保留了君主,又确立了议会主权。 (4 分) (3)观点一:“大妥协”是消极的。 理由:妥协体现了革命的不彻底;导致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民主共和名存实亡;为民国复辟埋下伏笔。 观点二:“大妥协”是积极的,是一种策略。 理由:妥协加快清王朝和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保存革命力量;避免了列强干涉、内战和国家分裂,维护民族团结。 (只有观点,没有理由说明 1分;观点和理由匹配的就给满分,5 分)(4)影响:有利于民主政治的稳步发展和政权的平稳交替;有利于保证法律、制度的传承;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言之有理,2 分)27.(15 分)(1)背景:汉初以来币制混乱,严重影响经济发展;私铸、盗铸货币现象破坏了金融秩序;七国之乱暴露了中央对地方集权不足;社会财富集中在少数富人手中,国家财政困难。 (9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2)作用:一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另一方面明确铸币规范,稳定了金融,基本解决了汉初以来的币制混乱问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6 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1四川省双流中学 2016-2017 学年度下期期中考试高二地理(测试时间:90 分钟,全卷满分:100 分)注意事项:第Ⅰ卷共有 25 个题,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Ⅱ卷为非选择题,请将每题的答案写在地理答题卡相应题号的方框内。考试结束时,只交地理答题卡。第Ⅰ卷 选择题(共 50 分)2014 年 2 月 8 日中国南极泰山站建成并投入使用,读图 1 完成 1~3 题。图 11.图中泰山站位于长城站的方向是( )A.西北方 B.东南方 C.正北方 D.正南方2.图中泰山站与昆仑站(80°25′01″S,77°06′58″E)的距离大约为( )A.100 公里 B.300 公里 C.700 公里 D.1000 公里3.泰山站建成的当月,成都的气候特点可能是( )A.寒冷干燥 B.温和少雨 C.高温多雨 D.阴雨连绵4.下面图 2 四幅图中,按比例尺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图 2A.①④②③ B.①②③④ C.④③②① D.②④①③湖北襄阳市某学 校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一次地理考察, 并绘制了等高线地形图,如图 3 所示, 据此完成 5~6 题。2甲 戊 乙 丁 庚 辛 己 河 流 比 例 尺 1: 20 0 A B 丙 29°N 图 35.考察小组选择①②③④四个观测点,其中记录错误的是( )A.在①处看到成片的茶园 B.站在②处可看到甲、乙两村C.在③处看到陡崖和向北流的河水 D.到④处考察河流上游的楠竹6.图中陡崖相对高度的最大值可能为( )A.150 B.199 C.250 D.349读我国东南部某地等高线图(图 4)判断 7~10 题。图 47.如果在图中 AB 处修建水坝,坝长(图上 0.8 厘米)和最大坝高(坝顶到坝底高差)分别约为( )A.90 m,50 m B.160 m,110 m C.60 m,70 m D.800 m,150 m 8.如果要在图中区域建一个景观塔,最好选择( )A.戊点 B.己点 C.庚点 D.辛点 9.图中 29°N 以南地区景观特点的描述,可能的是( )A.白雪皑皑,牦牛成群奶茶香 B.湖光山色,青山绿水雾蒙蒙C.梯田层层,艳阳高照采棉忙 D.池塘鱼跃,咖啡园里苗成行10.在建筑 AB 坝期间,应当关注影响工程的环境问题是 ( ) A. 风沙危害 B. 火山喷发 C.滑坡、岩崩灾害 D.大风、暴雪3上海南京读长江三角洲地理条件组图(图 5) ,判断 11~13 题。图 511.图示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地处沿海地区,地势南高北低 B.河网密布,湖泊众多,多为内流河C.地形平坦开阔,土地集中连片 D.气候温和湿润,是典型的海洋性气候12.图示区域南部的主要地形类型及判断依据,正确的是( )A.以低山丘陵为主,地表起伏较大,海拔多在 200~500 米以上B.以山地为主,地表起伏大,大部分地区海拔在 500 米以上 C.以高原为主,地表起伏小,大部分地区海拔在 500 米以上 D.以高原和山地为主,水系由中部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 )13.上海与南京降水特征的相同点及原因分析,正确的是①6 月降水量比 7 月或 8 月多,因为 6 月正值梅雨期②7 月或 8 月降水明显减少,因为受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控制③上海降水季节分配比南京均匀,是因为受海洋影响大④降水都集中在夏季,因为夏季同受来自太平洋的季风影响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④据中国地震台网报道, 2016 年 4 月 16 日凌晨 1 时 25 分(东九区) ,日本九州岛熊本县(32.75ºN、130.80ºE)发生 7.3 级强震,它波及周边的多个地区,并伴随有多次余震。图 6为某日某时亚洲东部等压线图(单位:百帕) ,读图回答 14~17 题。14.当日本发生地震时,北京时间为A.4 月 16 日 0:25 B.4 月 16 日 2:25 C.4 月 15 日 23:25 D.4 月 16 日 0:454图 615.此次地震是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形成 B.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形成C.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张裂形成 D.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形成16.此时,黄海吹A.西北风 B.东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17.20 世纪 90 年代前后,日本企业产业转移的方向从西欧、北美地区转向东亚、东南亚,其影响的主导因素是A.劳动力素质 B.能源和原料 C.消费市场 D.交通运输图 7 为世界部分地区图,读图回答 18~20 题。图 718.图示区域包含的大洲有( )A.三个 B.四个 C.五个 D.六个19.P 地是世界重要交通要道,该地是( )A.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通道 B.连接北冰洋和太平洋的通道C.连接印度洋和大西洋的通道 D.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通道20.如果一架飞机从图中①城沿最近路线飞往②城,则飞机的飞行方向为( )A.自西向东 B.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C.先向南再向北 D.先向东南再向东北5陆面蒸发是指地面的实际蒸发,图 8 为陕西省陆面蒸发(单位:mm)分布图,据此完成21~23 题。图 821.陕西省陆面蒸发最大的地区是A.平原地区 B.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 C.高原地区 D.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22.M 的值可能是A.600 B.500 C.400 D.30023.北部陆面蒸发较小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高气温低 B.地表干旱水量少 C.距海远降水少 D.植被茂盛湿度大图 9 为我国六省区水稻、小麦、棉花、油菜四种农作物秸秆占本省区秸秆总量的比重,读图回答 24~25 题。图 924.图例中①、②、③、④依次表示的是A.水稻、棉花、小麦、油菜 B.棉花、油菜、水稻、小麦 C.油菜、小麦、棉花、水稻 D.小麦、水稻、油菜、棉花625.下列对农作物秸秆的处理符合生态农业模式的是A.秸秆——燃烧——能源 C.秸秆——沼气池——能源和肥料B.秸秆——原料——造纸 D.秸秆——原料——手工编织产品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 50 分)26. (10 分)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图 10) ,完成下列问题.(1) (3 分)写出下列地形部位名称:① ② ③ (2) (1 分)乙河干流流向大致是 .(3) (1 分)甲村所在虚线区域内的地形类型是 .(4) (2 分)该地区如果发展旅游业,①②③④中适宜攀岩的地点是 ,适宜漂流的地点是 。(5) (3 分)该地区计划修建一座水库,请在图中合适位置标出大坝的位置(用\\表示) ,并简要说明由此带来的不利影响。27.(10 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柑橘是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的水果,低温冻害是影响其生长的主要障碍。对柑橘的利用除鲜果和柑橘汁外,近年来,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科研机构相继从柑橘果品中分离提取出橙黄色素、柠檬苦素、食用纤维素等许多功能性成分,这些高附加值产品被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化工、医药等领域,而在这方面我国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图 11a 和图 11b 分别是我国江南丘陵某地 1980 年和 2010 年土地利用示意图。(1)该地土地利用的变化使水土流失和旱涝灾害减少,请分析其成因过程。(4 分)(2)冬季夜晚,图 9b 中②地的柑橘树比①地更易受低温冻害的影响,请说明原因。(4 分)(3)有人建议在该地大力发展柑橘加工工业,你认为是否合理,请说出理由(2 分)28.(10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图 11图107材料一 淮河流域图(图 12)图 12材料二 21 世纪初,位于苏北地区的宿迁市不断改善投资的硬环境(交通、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和软环境(政策、文化、制度等),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职业培训,从而吸引了苏州市的纺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和电子装配等企业大量迁入。下面是苏州和宿迁主要经济指标变化。如表:苏州、宿迁产业结构和平均工资水平比较表 表 1一、二、三产业结构比值 平均工资水平(万元)苏州 宿迁 苏州 宿迁2005 年 5:65:30 42:34:24 2.4 0.92010 年 2:57:41 18:52:30 3.3 1.6如表:宿迁经济发展指标表 表 2工业“三废”地区生产总值(亿元)第二产业就业人(万人)域区面积(万km2)废水(万吨) 废气(亿m3)固体废弃物(万吨)2005年 375.9 5. 85 12 4040 94.6 41.22010年 1304.8 23.28 68 5100 116.5 72.3(1)淮河是我国洪涝最为严重的河流之一,试分析其自然原因。 (4 分)(2)据材料一、三,简述企业的迁入对宿迁市区域发展的影响。(6 分)2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0 分)材料一 制种与育种概念不同,简而言之,育种是指采用各种方法,培育出高产、抗病、优质的新品种;而制种,是指生产已经培育成功的作物种子。目前,河西走廊的玉米制种产量已占全国玉米用种需要的一半以上。材料二 甘肃区域图(图 13)8图 13(1)从海陆位置、纬度位置描述甘肃省地理位置的特点。 (2 分)(2)简述甘肃省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及主要成因。 (4 分)(3)试分析河西走廊成为我国最大玉米制种基地的优势自然条件。 (4 分)30.(10 分) 快速经济增长带动了强烈的能源需求和交通发展。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图 14 为 2008 年我国铁路网络煤炭净输出输入省区分布图材料二: 2013 年 5 月我国西南能源进口通道(含中缅原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将如期 建成,连同西北油气进口通道(含中哈原油管道和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 、东北油气进口 通道(含中俄原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 、海上油气运输通道,我国能源进口四大战略通道格局初步形成。(1)据材料一,描述 2008 年我国铁路网络煤炭净输入输出地区分布特征。 (4 分)(2) 1998 前西藏无铁路网络。从交通角度说明 2008 年西藏变为铁路网络煤炭净输入省区的原因。 (3 分)(3)据材料二,评价四大能源进口战略通道对我国的积极意义。 (3 分)高二地理参考答案图1491—5 BCBAC 6—10 BBBBC 11—15 AADAB 16—20 ACCDD 21—25 ABBCB26. (10 分)(1)山顶;山脊;山谷;(2)自北向南;(3)平原;(4)④;③.(5) 图略 淹没丙村,需要搬迁;淹没耕地,使耕地面积减少。 (每点 1 分)27.(10 分)(1)耕地变林地(桔园)后,下渗(和植物截留)增强,地表径流减小(1 分) ,同时由于树木的阻挡,水流速度变慢,流水侵蚀(或冲刷)作用减弱(1 分),因此水土流失减小;耕地变林地(桔园)后,地下水增多,雨季汇人河流的水量减少(1 分) ,而旱季地下水补给河流水量增大。使河流流量(水位)季节变化减小(1 分),因此旱涝灾害减少。(2)冬季夜晚,坡顶近地面因辐射冷却气温降低,冷而重的空气沿山坡下沉到②地(河谷)(2分),使②地(河谷)气温较高的暖空气被抬升到上空,导致②地(河谷)冷而①地(山坡)暖(2分),因此,②地(河谷)的柑橘树比①地(山坡)更易受低温冻害的影响。(3)合理。理由:该地原料丰富;市场需求量大;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等。(每点 1 分,任答对 2 点得 2 分。其它答案,只要合理均可酌情给分。)不合理。理由:可能会加大果树与粮食争地的矛盾;需要加大研发经费投人,资金投人高;劳动力素质较低等。(每点 1 分,任答对 2 点得 2 分。其它答案。只要合理均可酌情给分。)28. (10 分)(1)①降水丰富,集中夏季(1 分) ;②支流众多,汇水量大(1 分) ;③流经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排水不畅(1 分) ;④缺少天然入海河道(1 分)。(2)对宿迁市区域发展的影响:有利:①促进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笫二产业的转变;②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③增加了就业机会④提高了人们收入水平⑤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不利:⑥企业的迁入也导致工业“三废”排放大量增加,加重的环境污染。 (共 6 点,每点1 分)29.(10 分)(1) (2 分)地处我国西北内陆,离海洋远(1 分);属中纬度温带地区(1 分)。(2) (4 分)由东南向西北递减(1 分)。向西北受夏季风影响渐弱(1 分)。10在祁连山附近较多(400mm 以上)(1 分);东南季风迎风坡多地形雨(1 分) 。(3) (4 分)①地形平坦开阔,便于农业耕种(1 分);②光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利于玉米有机质的合成,颗粒饱满(1 分);气候干燥水分少,利于晾晒种子(1 分);③高山冰雪融水稳定,水资源较充足,为基地提供稳定优质水源(1 分);④位于冲积扇边缘,土壤肥沃(1 分)。 (备注要点 2 答其中任意一点给 1 分)30. (10 分)(1)净输出省区主要分布在北方,包括晋、陕、黑、豫、内蒙古、新(1 分) ,其次为南方的贵州省(1 分) 。全国绝大多数省市区为煤炭的净输入地(1 分) ,其中输入最多是东部沿海省市区和长江中下游省区(1 分) 。(2)原因是煤炭不易腐烂变质,运输对时间无特殊要求(1 分) ;大宗煤炭运输主要选择铁路运输,其运输量大,远距离运输运费低(1 分) 。1998 年以后,青藏铁路开通,为煤炭远距离运输创造了条件(1 分) 。(3)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调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改善我国环境质量;多渠道进口能源,增强了我国能源安全性;加强了我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联系。 (任意回答 3 点 3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