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全科).zip

相关 举报

压缩包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全科.zip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全科.zip
2016071803140.doc
2016071803141.doc
2016071803142.doc
2016071803143.doc
2016071803144.doc
2016071803145.doc
2016071803146.doc
2016071803147.doc
2016071803148.doc
2016071803149.doc
  • 全部
    • 2016071803140.doc--点击预览
    • 2016071803141.doc--点击预览
    • 2016071803142.doc--点击预览
    • 2016071803143.doc--点击预览
    • 2016071803144.doc--点击预览
    • 2016071803145.doc--点击预览
    • 2016071803146.doc--点击预览
    • 2016071803147.doc--点击预览
    • 2016071803148.doc--点击预览
    • 2016071803149.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12015—2016 学年度第二学期汪清六中高一地理期末考试题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完成 1—2 题。 1.该国人口数量达到顶峰的时间为A.① B.② C.③ D.④2.下列各国中,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类型一致的是A.埃及 B.中国 C.德国 D.新加坡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发展中国家出现了人口问题 B.德 国、日本等国家面临人口的老龄化问题C.德国、日本等国家劳动力充足,经济发达D.中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传统型2015 年 10 月 26 日至 29日,中共十八届第五次全体会议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简称“全面两孩” ) 。完成 4—5 题。4.当前中国人口的再生产类型是A.高-高-低 B.低-低-高 C.高-低-高 D.低-低-低 5.出台“全面两孩”政策的目的是①保持合理的劳动力规模 ②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 ③减轻国家负担④放弃计划生育政策 ⑤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A.①②④ B.①②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墨西哥城人口近 2000 万,预计到 2050 年人口达 3000 万,为世界第一大城市,该城环境污染严重,城内有 13 万家工厂和 150 万辆汽车,每天墨西哥笼罩在黄色烟雾之中。上海是我国第一大城市,市区人口超过 1300 万,近 20 年来,上海改善了交通状况,人均居住面积和绿地面积均有大幅度提高,目前城市环境问题正日益好转。完成 6—7 题。6.墨西哥大气主要污染源 是 ①汽车尾气 ②工矿企业排放的烟气③氮氧化物 ④固体废弃物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墨西哥城的城市问题的治理,可以借鉴上海的经验是 时间① ② ③ ④0人口自然增长率(%)2①建设卫星城,开发新区 ②扩大城 市规模③边污染边治理 ④扩大城市绿地面积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青海省过去的经济模式是挖矿、卖原料,把初级产品输入到东部地区进行加工。盐湖主要成分是氯化钠,还含有钾、镁、锂、硼等资源。读图完成 8~9 题。8.该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原则是A.公平性 B.持续性 C.共同性 D.整体性9.下列关于该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资源得到综合利用B.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C.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了经济效益D.生产过程中不会有任何污染物排放到环境中读“某地区发展变化数据表”,回答 10~11 题。项目 1950 年 2010 年甲 城市数目(个) 1 5乙 工业总产值(万元) 12 176 500丙 城市人口(万人) 12 65丁 城市人口比重(%) 2.7 45.610.数据显示的现象中不能反映城市化进程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11.下列因素与逆城市化现象无关的是A.郊区基础设施逐渐完善 B.城市居民追求更好的环境质量C.农民工进城务工数量增多 D.城区与郊区交通联系更加便捷红河哈尼梯田(下图)是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当地“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地理气候条件创造的农耕文明奇观。2015 年哈尼梯田部分地区开始试行稻-鱼-鸭生态种养模式,将养鱼、种稻、养鸭相结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回答 12~13 题:12.关于红河哈尼梯田所在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说法正确的是A.是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 B.产品商品率低 C. 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D.生产规模大13.哈尼地区试行稻-鱼-鸭生态种养模式,该农业 生产模式变化的的影响因素是A.当地气候条件变化 B.当地土壤条件的变化C.劳动力数量的变化 D.科技水平的变化314、受交通运输影响最明显的是A 春小麦 B 棉花 C 奶牛业 D 玉米15、我国东南丘陵适宜种植茶树,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A.地形 B.水分 C.土壤 D.气候16.2010 年 2 月 6 日上午,兰 新铁路第二双线甘青段正式开建。兰新铁路建成后,兰州至西宁的列车运行时间将缩短至半个小时。下列关于兰新铁路第二双线的建没对于西北轴的发展的意义说法错误的是:A. 有利于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增强民族团结 B.扩大了区域发展的差距C.改善了西北轴交通运输落后的现象 D.有利于资金、技术、人才的交流 17.下列工业部门与主导区位因素的连线,正确的是A.印刷工业——水源 B.收音机装配——技术力量C.啤酒厂——消费市场 D.家具制造业——原料产地18.在既无煤也无铁的上海建立大型的宝山钢铁工业基地,其根本原因是A.能源供应充足B.接近消费市场,交通运输条件便利C.人才资源丰富D.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我们成天与沙尘生活在一起,吃着尘埃,睡在沙尘之中,天天看着沙尘剥夺我们财产,使我们希望变得渺茫, 这已越来越不可抗拒。诗情画意般春季变成传说中幽灵,噩梦变成现实。—阿卫斯·卡尔森(美)。完成 19~20 题。19.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曾出现大规模的“黑风暴” ,其人为原因主要有①气候干旱 ②过度垦荒 ③过度放牧 ④风力侵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0.为缓解文中描述景象的出现,实现农业的长期稳定的发展,美国应对措施有①发展生态农业 ②制定保护耕地的法规政策 ③推 广农业新技术 ④鼓励使用化肥农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下列我国哪个地区工业发展模式与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类似 A.上海工业区 B.辽中南工业区C.京津唐工业区 D.温州工业区下表 示意我国沿海某鞋业公司全球化发展的历程。读表,完成 22~24 题。发展阶段 时间 方式①产品“走出去” 1991~1997 年 接收订单,代工生产4②销售“ 走出去” 1998~2001 年 在俄罗斯、阿联酋、尼日利亚、美国、巴拿马建立贸易分公司③品牌“走出去” 2001~2 003 年 收购意大利某知名鞋业公司④资本“走出去” 2003 年~至今 在尼日利亚、意大利建立生产基地,在意大利的时尚之都米兰设研发中心22.该公司①②阶段的主要发展目标是A.开拓国际市场 B.建立品牌形象C.吸引国外资金 D.降低生产成本23.该公司在尼日利亚、意大利建生产基地,可以A.降低劳动成本 B.增强集聚效应C.便于产品销售 D.便于原料运输24.该公司在意大利设立研究中心便于利用当地的A.市场 B.资金 C.原料 D.技术25.下图所示聚落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工业生产和金融贸易的发展 B. 内河航运和公路运输的发展 C. 城市管理方式和环保的要求 D.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城镇规划图(比例尺为 1∶100 000) ”。完成 26~28 题。26.为了加强甲镇与乙村的联系,拟建一条公路,图中四条规划线路中 ,最合理的是A. a B. b C. c D. d27.图中铁路分布存在着明显的问题主要是:①穿越河流 ②临近港湾 ③穿越城区 ④坡度太大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28.甲镇计划修建一小港口,在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最合理的是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随着五水共治的推进,浙江关停了部分中小 养殖场,促使饭店泔水由原先直接排放或流向养殖户变为 提供给环境集团集中处理。读饭店泔水处理示意图,完成 29、30 题29.若饭店泔水处理不当将直接造成A.噪声污染 B.资源枯竭 C.水体污染 D.水土流失30.饭店泔水提供给环境集团处理,有利于A.有效控制酸雨 B.循环利用资源 C.降低饭店收入 D.减少经济活动二.综合题(共个4小题,共40分)1.2010年11月1日零时,我国进行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此次普查的主要目的是查清十年来我国人口的数量、结构、分布和居住环境等方 面的变化情况,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读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10分)材料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于 2011 年 4 月 28 日发布。此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 1339724852 人。比 2000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10 年增加 7390 万人。材料二:目前我国超过60岁的老年人为1.776亿,约占总人口的13.26%,未来五年将是人口老年化加速发展期,城乡老年空巢家庭比例不断上升,人口将呈现老年化、高龄化、空巢化加速发展的新特征。(1)人口普查不能弄清 ( ) (2 分)A.人口数量 B.人口构成 C.人口合理容量 D.城市化水平(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我国当前面临 的人口问题?(4分)(3)读材料二,说明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2 分)(4)面对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高龄化问题,广东省提出应放宽生育控制、实施“单独二胎”政策,对此,你是否赞成?理由是什么?(2分)2.读下列甲、乙两幅农业地域分布图,回答问题(10 分)第 29、30 题图6A(1)乙图 B 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该地大规模的农业生产与我国________地区类似(只填 1 个) 。 (2 分)(2)甲图中 C 地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生产对象是_____________。 (1 分)(3)甲图中 C 地过去主要出口牛皮,现在新鲜的牛肉可源源不断地主要通过 (填交通运输方式)供应到西欧人的餐桌上。 (1 分)(4)乙图中 F 城附近有著名的新兴工业区是“____________” ,它是典型的________导向型工业区。 (2分)(5) 乙图中 A 处某城市有“世界钢铁之都”的美誉,该地钢铁工业地域的形成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自发形成”或“规划建设” ) 。 (1 分)(6)二战后 A 所在的工业区经济增长乏力,一度被称为“冰雪带” ,经过一系列措施目前有所好转,根据所学知识分析 A 工业区综合整治所采取的措施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 (3 分)3.图 4-17 中英文字母填入下面表格中(每个空格只填一个字母,每个字母只限填一次),使城市功能分区合理化。(6 分)图 4-17钢铁工业 污水处理厂高科技工业 纺织工业水厂 货运码头4.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超过 50%。虽然城市化进程能为国家的发展带来许多好处,但是可以看到城市化速度的加快7已经引起了许多问题,比如环境污染、城市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读我国某城市发展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1 4 分)(1)图 b 与图 a 相比,城市用地规模 明显 ,城市人口数量呈 趋势。 (2 分)(2)过快的城市化会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甚至出现 污染、 污染、污染和 污染。 (4 分)(3)该城市建立了 城和 区,有利于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保护、改善城市环境。 (2分)(4)城市化对城市小气候的显著影响是使城市出现 ,减轻该效应的有效措施是扩大城市 面积。 (2 分)(5)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是什么?(4 分)8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 DCBDB 6-10 ADBDB11-15 CBDCC16-20 BCBBA21-25 DACDD26-30 CBBCB 解析:跨国公司下属企业在全球分散分布,是为了寻找最优区位,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第 22 题,该公司①阶段产品“走出去”、②阶段销售“走出去”,主要发展目标是开拓国际市场。第 23 题,该公司在尼日利亚、意大利建生产基地,是为了根据当地人的消费特点进行生产,便于产品销售。第 24 题,该公司在意大利设立研发中心便于利用当地的先进技术。答案:22.A 23.C 24.D二.综合题1. (1)C (2 分)(2)人口基数大,数量增长快; 人口老龄化 (4 分,每点 2 分)(3)社会赡养费用上升,政府财政压力增大;青壮年社会负担过重;社会需求不旺,影响经济增长等 (2 分,答出 2 点即得满分 2 分,每点 1 分)(4)赞成。可以减轻青壮年的社会负担;不赞成。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仍很快,将进一步加大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压力。 (2 分,其中观点 1 分,理由 1 分) 2. (1)商品谷物农业(1 分) 东北 or 西北(任填一个 1 分)(2)牛(1 分)(3)水路运输(1 分)(4)硅谷(1 分) 技术(1 分)(5)自发形成(1 分)(6)调整工业结构与布局(1 分) ,发展第三产业(1 分) ,优化环境(1 分)3.点拨: 本题着重考虑环境因素(钢铁工厂、污水处理厂、水厂) 、劳动力因素(纺织工业) 、科技因素(高科技工业) ;货运码头应考虑工业集中、交通便利的沿河地带。【答案】 钢铁工业——D 高科技工业——B 水厂——A 污水处理厂——F 纺织工业——C 货运码头——E4. (本题共 10 分,每空 1 分。 )(1)扩大 增多 (2)大气 水 垃圾 噪声 (3)卫星 新 (4)热岛效应 绿地(5)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发展不合理12015—2016 学年度第二学期汪清六中高一化学期末试题班级 姓名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 60 分)1.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燃料。未来社会最理想的燃料是(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氢气2.石油是一种重要能源,人类正面临着石油短缺、油价上涨的困惑。以下解决能源问题的方法恰当的是( )A.用木材作燃料 B.用柴油替代汽油C.把煤变成煤气 D.开发风能3.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锌粒与稀硫酸的反应B.木炭与 O2反应C.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D.Ba(OH) 2·H2O 晶体与 NH4Cl 晶体的反应4.一个原电池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Zn+Cu 2+ ===Zn2+ +Cu,该原电池的合理组成正极 负极 电解质溶液A Zn Cu CuCl2B Cu Zn H2SO4C Cu Zn CuSO4D Zn Fe CuCl25.原电池中, B 极逐渐变粗,A 极逐渐变细,C 为电解质溶液,则 A、B、C 应是下列各组中的 ( )A.A 是 Zn,B 是 Cu,C 为稀硫酸B.A 是 Cu,B 是 Zn,C 为稀硫酸C.A 是 Fe,B 是 Ag,C 为稀 AgNO3溶液D.A 是 Ag,B 是 Fe,C 为稀 AgNO3溶液6.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A.CaCl 2 B.KOHC.Na 2O2 D.HF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氢键属于化学键,但比较弱2B.任何物质中都一定含有化学键C.NaOH 中有离子键和共价键,则 NaOH 既属于离子化合物,又属于共价化合物D.Na 2O2中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共价键8.下列能源是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的是( )A.太阳能 B.潮汐能C.风能 D.氢气燃烧产生的热能9.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正极和负极必 须是金属B.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C.原电池工作时,正极和负极上发生的都是氧化还原反应D.锌、铜和盐酸构成的原电池工作时,锌片上有 6.5 g 锌溶解,正极上就有 0.1 g 氢气生成10.2010 年 5 月 2 日,某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多人伤亡,因此在矿井里,必须采取安全措施,如通风、严禁烟火等,而且要随时检查瓦斯的体积分数,如果空气中含甲烷5%~15.4%,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发生最强烈爆 炸时空气中甲烷所占的 体积分数是( )A.5% B.9.1%C.10.5% D.15.4%11、对发现元素周期律贡献最大的化学家是A.牛顿 B.道尔顿 C.阿佛加德罗 D.门捷列夫12、 “西气东输”工程所输送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A.甲烷 B.乙烯 C.一氧化碳 D.乙炔13、下列物质在常温常压下为液体的是A.甲烷 B.一氯甲烷 C.乙烯 D.乙醇14、下列关于乙烯的化学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能使溴水褪色 B.能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 C.能与醋酸发生酯化反应 D.能发生加聚反应15、下列有关糖类、油脂、蛋白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都只由 C、H、O 三种元素组成 B、都是食物中的基本营养物质C、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D、都能发生银镜反应16、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蛋白质 B. 纤维素 C. 淀粉 D.甘油17、蔬菜、水果中富含纤维素,纤维素 被食入人体后在作用是A.为人体内的化学反应提供原料 3B.为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加强胃肠蠕动,具有通便功能D.人体中没有水解纤维素的酶,所以纤维素在人体中没有任何作用18、下列各组物质中,肯定互为同系物的是A.C 2H6 C3H8 B.CH 3COOH CH3COOCH3 C.C 3H4 C4H6 D.19、1999 年 ,世界重大 科技成果之一是超铀元素的发现,它有力地支持了“稳定岛”假说,原子X 的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为 29318A.0 B.57 C.118 D.17520、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此有机物A.一定含有氧元素 B.一定不含有氧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氧元素21、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A.1H 与 2H B.O2与 O3 C.乙烷与甲烷 D.正丁烷与异丁烷22、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是A、石油产量 B、乙烯产量 C、天然气产量 D、汽油产量23、CH 2 = CH—CH2OH 的性质可能有:① 加成反应 ②氧化反应③ 酯化反应 ④ 中和反应 A.只有①③ B.只有①②③ C.只有①③④ D. 只有①②24、炒菜时,加入一些料酒和食醋可使菜变得味香可口, 其中的原因是 A.有盐类物质生成 B.有酯类物质生成 C.有醇类物质生成 D.有酸类物质生成25、区别棉花和羊毛的最简单的方法是A.加入稀硫酸后加热使之水解,检验水解产物能否发生银镜反应B.浸入浓硝酸中,观察其颜色是否变黄色C.在火中灼烧,闻其是否有烧焦羽毛的气味D.通过化学方法测其组成中是否含有硫、氮等元素26、当前我国环保急待解决的“白色污染”通常指的是 A.金属冶炼厂的白色烟尘 B.石灰窑的白色粉尘 C.聚乙烯等塑料垃圾 D.白色建筑废料27、等物质的量的下列烃完全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OH —CH2 OH4A.CH 4 B.C 2H6 C. C3H6 D.C 6H6 28、下列变化涉及的反应类型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苯→溴苯 B、苯→硝基苯 C、苯→环已烷 D、乙醇→乙酸乙酯29.在光照条件下,将 1 mol CH4与 Cl2反应,得到等物质的量的 4 种取代物,则耗 Cl2物质的量为( )A.1 mol B.2 mol C.2.5 mol D.10 mol30.下列事实能证明甲烷分子是以碳原子为中心的正四面体结构的是( )A.CH 3Cl 只代表一种物质B.CH 2Cl2只代表一种物质C.CHCl 3只代表一种物质D.CCl 4只代表一种物质二、填空题(共 40 分)1、(10 分) 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_______苯的结构简式________。乙烯与溴水的反应是_______反应。把甲烷和氯气混合在一起的试管倒置在装有饱和食盐水的水槽中进行光照有几种产 物 最多的是_________ 2、 (6 分)由铜、锌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中,正极是_______,电极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负极是_______,电极反应是_______,3.14 分 烯烃 A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按下面的框图进行反应.已知 A 是乙烯(1)B、C、E、F、D 的结构简式分别是、 、 、 、 .(2)B 的官能团名称是 ,F 的官能团名称 。(3)写出反应 2 的反应类型: .反应 5 的反应类型: .4、 (6 分) 根据下列叙述,画出对应微粒结构示意图:(1)A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电子层数的 3 倍: 。(2)与 Ar 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1 价阴离子: 。5(3)质量数为 23,中子数为 12 的原子 。5. (4 分)(1) 的系统命名是: (2 )3—甲基—2—戊烯的结构简式是 一. 选择题1 DADCB 6 DBABD 11 DBCBA 16 CCDAA 21 DCDDB 26 DCDCA二. 填空题1. 正四面体 加成 5 种 盐酸2. 葡糖糖 碘水 CH 3COOH3. 小 果香 CH 3COOH +CH3CH2OH CH3COOCH2CH3+H2O酯化 催化剂 脱水剂 吸收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和乙醇 降低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使溶液分成析出 防止倒吸 分液漏斗4. ④ ⑤ ①浓 H2SO4 △CH3CHCH2CH2CH2CHCH3CH3 C2H512015—2016 学年度第二学期汪清六中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姓名 班级一、选择题(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1.中国封建社会基本的经济政策是 A.重商主义 B.休养生息 C.重农抑商 D.官营商业2.唐代名句“夺得千峰翠 色来”描绘的是A.我国古代精湛的青铜器铸造技术 B.唐代越窑青瓷的美丽色彩C.丝织业的一种绿色丝绸产品 D.著名的 “唐三彩”3.黄梅戏《天仙配》里有一段经典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这是古代中国传统经济的写照。这种传统经济被 称为A.商品经济 B .小农经济 C.市场经济 D.计划经济4、先秦时期,古代中国的农耕方式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转变。那么,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A、石器锄耕 B、刀耕火种 C、铁犁牛耕 D、机械化耕种5、14 世纪前后,欧亚之间的商路被奥斯曼帝国占领以后,如果你是一名西欧商人,要到东方去,你会A、乘飞机飞往东方 B、利用帆船探寻到达东方的新航路C、发动战争侵入东方 D、利用汽车绕道东方6、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工业部门包括 ①交通运输业 ②机器制造业 ③汽车工业 ④ 电力工业 A、③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④7、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根本原因是A、单纯学习西方科技 B、没有采取资本主义生产管理制度C、没有触动封建的生产关系 D、西方列强极力阻挠破坏8、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短暂发展,发展最快的行业是 A、面粉业、纺织业 B、机械纺织业 C、交通业、冶炼业 D、烟草业、化工业9、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A、依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部署进行 B、中心环节是建立各种责任制C、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 D、普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0、经过改革开放,成为现代化的新兴城市,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的是 A、珠海 B、厦门 C、深圳 D、汕头11、关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讨论了关系党和国家命运的各项重大问题B.邓小平在会上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 C.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D.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2、我国 20 世纪 90 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是 A.深圳珠海的大发 展 B.海南建省 C.上海浦东的开发 D.西部的开发13、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层次是:①沿海开放城市 ②经济特区 ③沿海开放区 ④内地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C.②③①④ D.②①③④ 14、到 2000 年末,我国的电话使用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电话从奢侈品变成了日用品,这个现象不能说明的是:2A.我们在现代生活中越来越依赖现代通讯工具B.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国民经济迅速发展C.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D.中国疆域辽阔15、“第四媒介”指的是:A.电话 B.手机 C.互联网 D.电视16、1929-1933 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纽约股市暴跌 B.市场和消费的矛盾C.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D.世界市场的形成17、1933 年罗斯福就职演说:“叹交换手段难逃长河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 一旦。 ”这句话说明A、经济危机来势凶猛 B、经济危机范围广、破坏性强C、危机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D、危机持续时间长18、罗斯福推行“新政”的根本目的是 A、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B、为美国夺取势力范围和争夺世界霸权 C、缓和阶级矛盾,改善人民的生活D、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巩固资本主义统治19、揭开苏联改革序幕的是A.赫鲁晓夫 B.勃烈日涅夫 C.安德罗波夫 D.戈尔巴乔夫20、美国罗斯福新政的“新”体现在 A、举办公共工程 B、复兴工业 C、调整农业 D、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21、下列关于“新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一趋势出现于 20 世纪 90 年代 B、它摆脱了经济周期性波动规律的制约 C、它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D、它是推动美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2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对后来的工农联盟最能构成威胁的措施是A、把大中小企业一律收归国有 B、取消一切商品贸易,实行配给制 C、强制劳动,不劳动者不得食 D、无代价征收农民的剩余粮食23、最能说明斯大林模式具有积极作用的事件是 A、1925 年苏联国民经济基本恢复 B、苏联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C、全盘农业集体化实现 D、1975 年苏联经济进入停滞阶段24、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失败的原因,从实质上来讲都是由于 A、把重点放在农业上 B、把重点放在重工业上 C、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D、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 25、戈尔巴乔夫首先进行的改革是:A. 思想领域 B.经济体制C.政治体制 D.军事体制26、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A.雅尔塔体系 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C.布雷顿森林体系 D.维也纳体系327、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不包括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联合国 D、关税和贸易总协定28、当今对世界经济影响最大的三大区域集团是①欧洲联盟 ②北美自由贸易区 ③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④世界贸易组织 ⑤欧共体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⑤29、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 A、资本在全球范围的新一轮扩张 B、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共同发展 C、世界市场范围内的资源配置 D、全球经济形成为一个整体30、在经济全球化面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A.可以平等地享受风险和机遇B.起着相同的推动作用C.都主张实行贸易高度自由化D.处于不同的受益地位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其中 31 题 16 分,32 题 24 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收割队和征粮队征集的一切粮食,应该下列基础进行分配:首先,自然分配必需数量的粮食,以满足当地居民最贫苦阶层对粮食的需求……其余的粮食立即无条件的送往粮食收集中心。这批粮食的分配 应由省粮食委员会根据粮食人民委员部的指令执行。——《世界现代史资料选辑》材料二:为了保证农民在比较自由的支配自己的经济资源的基础上正确和安心的进行经营,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生产率,以及为了确切的规定农民所应负担的国家义务……在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自己全权处理……可以用来交换工业品和农产品。——《苏共决议汇编》材料三:粮食税是从极度贫困、经济破坏和战争所迫时采取的特殊“战时共产主义” ,进到正常的社会主义产品交换的一种过渡形式。而正常的社会主义产品交换,又是以带有小农民在居民中占优势所造成的特点的社会主义进到共产主义的一钟过渡形式。材料四:既然无产阶级紧紧掌握着政权,紧紧掌握着运输业和大工业,这里就没有什么使无产阶级政权可怕的地方。请回答:(1)材料一提出了什么措施?反映了苏俄哪一经济政策?依据材料三指出其实施的背景。 (6 分)4(2)材料二又提出了什么措施?反映了苏俄哪一经济政策?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其实施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6 分)(3)有人认为由材料一的措施转向材料二的措施会导致资本主义复辟。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试结合材料四的内容加以说明。 (4 分)32、阅读下列材料,问答问题。材料一 :经济全球化是近年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 发生在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摘自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 始》 材料二: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凭借全球性技术(如无线电通讯技术、核武器、洲际运载火箭、计算机网络等)而形成的经济、军事力 量,无疑会为掌握这些力量的国家带来巨大利益。准确地说,全球化将处在掌握全球性技术力量的国家主导之下。”──摘自赵英《技术演变与全球化》 材料三:“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 全球化 。”----摘自江学时《发展中国家怎么办──拉美国家的实践》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原因。(10 分)5(2)根据以上材料,评价材料三的观点。(4 分)(3)我国应该怎样从策略上应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10 分)高一历史必修 2 期末试题答案一、选择题答案二、材料分析题答案答:31、 (1)措施:实行余粮收集。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背景:经济遭到了严重破坏,人民生活极度贫困。 (6 分)(2)措施:实行粮食税。政策:新经济政策。原因:小农经济在经济中占绝对优势;提高当时的劳动生产率。 (6 分)(3)观点:不正确。理由:无产阶级掌握着国家政权,控制这国家的经济命脉。 (4 分)32、 (l)原因: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遍认可和接受;新科技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国际金融的发展;跨国公司的推动;冷战结束为全球经济发展和交流提供了和平的环境。(10 分)(2)材料 3 的观点是片面的。尽管发达国家拥有技术优势,经济全球化确实加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但全球化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历史进步的体现。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发 展中国也遇到了发展的机遇,所以,发展中国家应该抓住机遇,和发达国家合作,充分利用他们的技术和方法,大力发展本国经济,这就是要学会一种“双赢”的思维,正确看待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竞争与合作。(4 分)(3)①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必须积极应对,趋利除害。②要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改善投资环境,实施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及“走出去”战略;③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市场经济体系;④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完善对本国的金融市场和经济运行的监督和管理,防范经济风险,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⑤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科技创新,增强国际竞争力;⑥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与对话,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答出五点既得 10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B B C B A C A C C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B C D D C C B D A D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B D B C B C C C A D12015-2016 年度第二学期汪清六中高一生物期末试题班级 姓名一、单项选择题(20 题,每小题 3 分):1.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C.绵羊的白毛和黑毛 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2.家兔的毛色黑色(A)对褐色(a)为显性。要判断一只黑毛兔的遗传因子组成的方法,选用与它交配的兔最好是( )A.纯种黑毛兔 B.褐毛兔 C.杂种黑毛兔 D.A、B、C 都不对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行为是( )A.复制-分离-联会-分裂 B.联会-复制-分离-分裂C.联会-复制-分裂-分离 D.复制-联会-分离-分裂4.基因型分别为 aaBbCCDd 和 AABbCCdd 的两种豌豆杂交,其子代中纯合体的比例为A.1/4 B.1/8 C.1/16 D.05.某蛋白质由 65 个氨基酸组成,指导合成该蛋白质的基因的碱基数目至少有( )A. 390 个 B. 195 个 C. 65 个 D. 260 个6.在细胞中,以 mRNA 作为模板合成生物大分子的过程包括 ( )A.复制和转录 B.翻译和转录 C.复制和翻译 D.翻译和逆转录7. 关于染色体、DNA、基因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 是染色体的唯一成分 B.一个 DNA 分子上只有一个基因C.基因是 DNA 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断D.三者的基本结构单位都是脱氧核昔酸8.抗药性杂草生物类型数量的增加,最可能的原因是 ( )A.气候变化 B.化 肥使用 C.耕作措施变化 D.除草剂使用9.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的层次内容有:①物种多样性 ②种群多样性 ③生态系统多样性 ④基因多样性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在胎儿出生前,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取样细胞就能检测出来的遗传病是( )A.21 三体综合征 B.苯丙酮尿症C.白化病 D.红绿色盲11.下列关于观察细胞减数分裂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能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的装片中, 也可能观察到 同源染色体的联会现象B.用桃花的雄蕊比用桃花的雌蕊制成的装片,更容易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C.可用蝗虫卵母细胞、蚕豆花粉母细胞的固定装片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D.用洋葱根尖制成的装片,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的联会现象12.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的变化有A. 形成四分体 B.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2C. 同源染色体分离 D. 着丝粒一分为二13. 1903 年美国遗传学家萨顿关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是如何提出的( ) A. 通过做实验研究得出的 B. 运用假说-演绎法提出的C. 运用类比推理提出的 D. 运用系统分析法提出的 14. 酪氨酸酶存在于正常人的皮肤和毛囊等处的细胞中,它能促使酪氨酸转变为黑色素,若编码此酶的基因发生了突变将导致白化病,这种现象说明 ( )A. 性状的改变与基因无关 B. 性状能控制基因的表达 C.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性状 D. 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性状15.下列关于 DNA 复制和转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DNA 分子的复制和转录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 两种过程都以 DNA 为模板,都有解旋现象C. 转录是指以 DNA 的两条链为模板合成 mRNA 的过程 D. 两过程均可在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中发生16. 右图是甲、乙两种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情况示意图, 含有的染色体组依次表示为 ( )A.甲:1 个 乙:2 个 B.甲:6 个 乙:9 个 C.甲:2 个 乙:3 个 D.甲:4 个 乙:2 个 17. 1.基因型为 RrYy 的水稻自交,其子代中的表现型、基因型分别是 A.3 种、9 种 B.3 种、16 种 C.4 种、8 种 D.4 种、9 种18.人类 中外耳道多毛症基因位于 Y 染色体上,那么这种性状的遗传特点是 A.有明显的显隐性关系 B.男女发病率相当 C.表现为全男遗传 D.X 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为隐性19.组成 DNA 的脱氧核苷酸有( )A. 1 种 B. 2 种 C. 3 种 D. 4 种20.遗传信息是指 A.有遗传效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B.脱氧核苷酸 C.氨基酸序列 D.核苷酸二、非选择题(共 40 分)1、 (16 分)下图甲表示遗传信息的流动过程,图乙表示某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 DNA 含量变化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 d 所示生理过程的进行需要________________酶。B 所示的过程是 ,发生的主要场所是 。C 所示生理过程的进行需要的原料为________________。(2)需要 tRNA 和核糖体同时参与的过 程是图甲中的_____________ _(用图中的字母回答)。(3)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图乙的_____段,图甲中 a 所示生理过程发生在图乙的____ 3段。(4)能特异性识别信使 RNA 上密码子的分子是______________。2.(10 分,每空 1 分)为获得纯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采用了下图所示的方法。图中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高蔓(A)、感病(B)是显性性状。据图分析回答:(1)过程①表示的育种方式是________ ,F 1自交获得的 F2中,高蔓抗病植株中纯合子占________。(2)过程②表示的育种方式是________ ,其原理是 ,可以取任一植株的适宜花药作培养材料,培养得到的单倍体基因型有________种;用 处理,使染色体数目加倍。(3)过程③表示的 育种方式是 _______ ,叶肉细胞培育成转基因植株的过程体现了细胞的_______ 性。(4)过程④表示的育种方式是________ ,该育种方法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14 分,每空 2 分)加拉帕戈斯群岛由许多互不相连、彼此独立的小岛组成。1835 年,达尔文在该群岛发现地雀有 13 种,如图表示这 13 种地雀之间 的进化关系。(1)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些不同种的地雀都是由________这一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2)每一种地雀都有其特定的觅食场所,这些场所分布在不同的小岛上。每一种地雀喙的大小、形状、尺寸等性状存在差异,这是由于各小岛上不同的 ________环境因素作用的结果。该因素在地雀的进4化过程中起到了__ ______ 的作用。(3)由于各小岛彼此独立,生活在这些小岛上的原始地雀之间存在着________隔离。在长期的进化历程中,各个小岛上的地雀分别累积各自的有利变异,从而彼此之间逐渐形成________隔离,最终形成了地雀新种。(4)若某个小岛上的地雀均为莺雀,则该小岛上的全部莺雀个体称为________ 。(5)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 13 种地雀体现了生物的________ 多样性。答案:CBDDA DCDCA DDCCC CDCDA1、(1)逆转录 转录 细胞核 氨基酸(2)c (3)BC AB (4)tRNA(转运 RNA)2、 (1)不会(因为酪氨酸可从食物中获取) 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 (2)常染色体隐性3.(11 分,除标注外,每空 1 分)(1)杂交育种 1/3 (2)单倍体育种 染色体变异 4 秋水仙素 (3)基因工程育种 全能 (4)诱变育种 基因突变4.(7 分,每空 1 分)(1)南美洲地雀 (2)食物 自然选择 (3)地理 生殖 (4)种群 (5)物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