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净月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全科).zip

相关 举报

压缩包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净月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全科.zip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净月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全科.zip
201607180167.doc
201607180168.doc
201607180169.doc
201607180170.doc
201607180171.doc
201607180172.doc
201607180173.doc
201607180174.doc
201607180175.doc
201607180176.doc
  • 全部
    • 201607180167.doc--点击预览
    • 201607180168.doc--点击预览
    • 201607180169.doc--点击预览
    • 201607180170.doc--点击预览
    • 201607180171.doc--点击预览
    • 201607180172.doc--点击预览
    • 201607180173.doc--点击预览
    • 201607180174.doc--点击预览
    • 201607180175.doc--点击预览
    • 201607180176.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1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净月实验学校 2015-2016 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第Ⅰ卷本卷共 4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40 分。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一、单项选择题读下图,完成 1~2 题。1.图中①②③区域面积相比(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无法比较2.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③区域的地图比例尺与①区域完全相同B.③区域位于①区域的西北方向C.③区域位于北半球、东半球D.A 地点到 B 地点沿纬线方向距离最近 读某风景区等高线图,完成 3~4 题。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点河流流速最快B.②点可以拍摄该风景区主峰 C.③点是观日出最佳地点D.④点位于⑤点正西方向4.下面地形剖面图是依据等高线图中的哪一剖面线 绘制的?( )A B2A.L 1 B.L 2 C.L 3 D.L 4下图示意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日照时数逐月变化。读图完成 5~6 题。5.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依次为( )A.青海、陕西、新疆 B.新疆、陕西、青海C.新疆、青海、陕西 D.陕西、青海、新疆6.影响①省(区)日照时数逐月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海拔 C.天气状况 D.昼夜长短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是同步轨道卫星的一种类型,这种卫星定位在赤道某地上空 35786 千米的高度,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通信卫星、气象卫星多选用这种轨道。回答 7-8 题。7.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与赤道上的对应点相比( )A、运转方向相同,角速度不同 B、运转方向不同,角速度相同C、运转方向相同,线速度不同 D、运转方向不同,线速度相同8.静止轨道卫星的发射,更需要考虑地球自转速度的影响,为了节省燃料,我国的四个卫星发射场中,最有利于这类卫星发射的是( )A、山西太原 B、甘肃酒泉 C、四川西昌 D、海南文昌9.9 月 23 日,一批外地游客要到北京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五星红旗与太阳同升) ,这天天安门广场的升旗时间是:A.5:44 B.6:16 C.6:00 D.7:00下图中两条虚线均为晨昏线,P、Q 两点中有一处为太阳直射点,读图回答下列各 10-11 题。10.此时,北京时间最接近 3A.1 月 1 日 11 时 B.5 月 1 日 23 时C.7 月 1 日 11 时 D.10 月 1 日 23 时11.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A.菲律宾 B.中国 C.澳大利亚 D.巴西下图示意地球大气受热过程。读图,回答下题。12.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主要是因为此时( )A.①强 B.②弱 C.③弱 D.④强读“某日某条经线上部分气压带风带和气流的相关示意图” ,回答 13~14 题。13.图中②气压带或风带的气流运动方向和性质分别为( )A.下沉 干燥 B.上升 湿润C.由高纬流向低纬 干燥D.由低纬流向高纬 湿润14.正确表示①②之间风带风向的图是( )下图为近地面等压面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 15~16 题。15.若该地等压面弯曲是由近地面冷热不均导致的,则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A 地温度高,气压低 B.垂直方向气流:A 处上升,B 处下沉C.B 地温度低,气压高 D.水平方向气流:由 A 流向 B16.若 A 位于海洋,B 位于陆地,则此时( )A.为白天,吹海风 B.为白天,吹陆风C.为夜晚,吹海风 D.为夜晚,吹陆风下图是我国西南部分地区锋面位置示意图。所示天气系统冬季较长时间控制该地区,锋面云层向东可延伸到贵阳上空。读图,完成 17~18 题。417.此时,昆明( )A.降水量较大 B.气压较贵阳高C.以晴天为主 D.气温日较差小18.与云南省相比,贵州省( )A.冬季低温危害较大 B.全年太阳辐射充足C.地震灾害多在冬季 D.生物种类更加丰富读 2014 年 12 月 15 日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完成 19~20 题。19.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②地云系较①地窄且薄 B.①地气温比④地低C.④地即将出现雨雪天气 D.④地气压比②地高20.关于图中甲、乙两地气压差的最小值,可能是( )①0 hPa ②5 hPa ③10 hPa ④15 hPa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②④读我国东部某地某月的气温分布情况图,完成 21-22 题。521.造成等温线在 D 处发生弯曲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影响 B.大气环流 C.太阳辐射 D.人为活动22.从气温分布情况判断,F 处(图中阴影部分)可能为①山峰 ②高原 ③湖泊 ④城市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读下图,回答 23~24 题。23.与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作为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优势是( )A.单位面积产量高 B.人均耕地面积大 C.交通发达 D.水热条件好24.适宜在 R 河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有( )A.春小麦、亚麻、甜菜 B.冬小麦、玉米、水稻C.棉花、春小麦、大豆 D.油菜、茶叶、春小麦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略图,图中山脉为秦岭。完成 25~26 题。25.下列符合图示区域地理特征的是①西安冬季最冷月均温>0℃ ②汉中多年平均降水量>800㎜③山脉南侧粮食生产以小麦为主 ④山脉北侧农业以旱作农业为主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26. “引汉济渭”调水工程对渭河平原的影响正确的是城 市 河 江 渭 陵 渭 江 嘉 济 河 汉 山 脉 调 水 工 程 铁 路 河 流 西 安 汉 中 黄 引汉 6A.加剧生态恶化 B.减轻土壤盐碱化C.地下水位下降 D.缓解水资源短缺27.读下图 某岛略图,从图中提供的信息可判断A.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为主 B.河流流程短,落差小C.图中 A 地每年有一次的阳光直射机会 D.全年晴好天气西南部多于东北部读“某地区年均温等温线分布图” ,回答 28~29 题。28.图中甲城市西侧的等温线向南弯曲,乙城市所在地区的等温线向西弯曲。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地形C.纬度位置 D.大气环流29.图中所示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土壤盐碱化 B.土地沙化C.水土流失 D.酸雨污染 读我国河西走廊部分地区示意图,回答问题。30.图中A.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降低B.河流参与海陆间水循环C.降水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D.铁路为西南-东北走向31.与甲河段比较,乙河段的流量与主要成因分别是A.大,雨水补给量大B.小,蒸发与下渗量大C.大,支流补给量大D.小,城市的用水量大读“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32-33题。 732.导致该区年降水量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大气环流 C.地形 D. 植被 33.该区域河流补给最主要的方式是 A.雨水补给 B.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C.地下水补给 D.永久性冰川融水补给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 34~35 题。34. 下列因素中,对图示区域降水量空间分布有较大影响的有 ( )①洋流 ②地形 ③气旋 ④西南季风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5. 图示地区的湖泊 ( )A.主要分布 在西北部,多为内流湖 B.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多为内流湖C.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多为外流湖 D.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多为外流湖36 .图示区域的城镇多分布在河谷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平坦 B.气温较高 C.土壤肥沃 D.水源丰富下图为“中纬度某地某日河流、风向、等压线、等高线、等温线、昏线的组合图” ,读后回答 37-38题。37.该地区 A.位于南半球 8B.该日昼长夜短C.图中河段无凌汛现象 D.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38.此时下列发生的现象中,可能的是A.巴西利亚附近的草原一片葱绿B.青岛的海滨浴场人满为患C.长江河口表层海水盐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D.中国长城站出现极昼现象下图示意二分二至日和全年昆明市(25°N,102°45′E)竖直墙面不同方位上单位面积接受太阳辐射量的变化。读图,完成 39~40 题。39.南墙接受年太阳辐射总量小于东南墙和西南墙,因为太阳照射南墙时,当地( )A.日照时间短 B.多阴雨天气C.太阳高度小 D.太阳高度大40.图中甲、乙、丙、丁四条曲线依次表示( )A.冬至日、春分日、秋分日、夏至日 B.冬至日、秋分日、春分日、夏至日C.夏至日、秋分日、春分日、冬至日 D.夏至日、春分日、秋分日、冬至日第Ⅱ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 41 题-第 44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都必须做答。第 45 题-第 47 题为选考题,请选择一道题做答。二、综合题41.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3 分)9(1)由图可知,东亚地区夏季风向为______;南亚和中南半岛等地区冬季风向为______。 (2 分)(2)图中①②③④⑤⑥六地风向的形成原因中,主要是因为气压带位置季节性移动而形成的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 分)(3)受图示季风环流影响,东亚地区形成的面积较大的两种气候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气候、___________气候,其气候特征的主要不同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分)(4)1 月澳大利亚西北部盛行__________风,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分)4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 分)下图为地中海地区冬雨率等值线图(冬雨率为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率,单位:%)。(1)当亚欧大陆受高压控制时,一艘由上海驶往伦敦的轮船,途经 A 海峡时风高浪急,而经过马六甲海峡时则风平浪静,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2 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地中海地区冬雨率等值线的分布规律,并说明原因。(5 分)(3)指出地中海沿岸气候特点,从气候角度分析地中海沿岸发展水果种植业的有利条件。(5 分)43.下图示意 2015 年 4 月某日我国的地面天气(单位:hPa)形势,图中 AB 天气系统 48 小时后进入山东境内。完成下列问题。(12 分)(1)说明未来 48 小时前后石家庄市的天气变化过程。(3 分)(2)比较图中甲、乙两地风力大小,并说明理由。(2 分)(3)说出图中 D 天气系统强烈发展后一般的移动方向以及所影响地区的天气特征。(3 分)(4)在下列图中分别画出 D 天气系统气流的水平运动方向和垂直运动方向。(4 分)A1044.读“我国某省区的温度带分布图” ,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3 分)(1)判断 A 地气候类型并说明理由。 (3 分)(2)简要分析 B 处人口密集、城市多的原因。 (6 分)(3)D 处河流泥沙含量大的自然原因。 (4 分)45.[地理——选修 3:旅游地理](10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题。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进行农业观光、农庄(农家乐)休闲、乡村自然风貌观光、森林生态观光及度假、农事体验、高科技农业园科普教育及乡村旅游节事等活动。下图是上海市乡村旅游景点的分布图,上海乡村旅游的游客上海本地人占 73.1%。描述上海市乡村旅游景点分布的特点并说出影响因素。(10分)46. [地理——选修 5:自然灾害与防治](10 分)读图列举菲律宾山区两种自然灾害,并分析这两种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 47.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10 分)读“山东省地形简图” ,回答下列问题。11指出甲、乙两地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及其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并针对其中一种环境问题,提出解决对策。1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净月实验学校 2015-2016 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第Ⅰ卷 选择题(共 56 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 2 分,共 20 分)1.某校学生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下列家庭小实验中不合理的是A.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薄层水垢 B.用米汤检验含碘盐中的碘酸钾(KIO 3)C.用食用碱(Na 2CO3)溶液洗涤餐具上的油污D.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织物和纯毛织物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植物油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石油裂化、煤的干馏、铝热反应都属于化学变化C.蛋白质、纤维素、油脂、淀粉都是高分子化合物D.乙烯常用作水果催熟剂,乙酸常用作调味剂,乙醇常用于杀菌消毒3.下列是同周期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所表示的原子最容易得到电子的是A. ns2 B. ns2np1 C. ns2np4 D. ns2np54.下列每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和分子的极性都相同的是A.CO 2和 CS2 B.NaCl 和 HCl C.H 2O 和 CH4 D.O 2和 HBr5.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A. 2,2,3- 三甲基丁烷 B. 2-乙基戊烷 C. 2-甲基-1-丁炔 D. 2,2-甲基-1-丁烯6.实验测得 BeCl 2为共价化合物,两个 Be—Cl 键间的夹角为 180°。由此可见,BeCl 2属于A.由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 B.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C.由非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 D.由非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7.以下各分子(或离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 8 电子结构的是A.H 3O+ B.BF 3 C.CCl 4 D.PCl 58.在有机物中,若碳原子上连接的四个原子或原子团不相同,则这个碳原子称为手性碳原子。含有手性碳原子的分子一般是手性分子具有镜像异构及光学活性,下列分子中具有光学活性的是A.CBr 2F2 B.CH 3CH2OH C.CH 3CH2CH3 D.CH 3CH(OH)COOH9.将蔗糖水解,并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其水解产物的实验中,要进行的主要操作是①加热 ②滴入稀硫酸 ③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 ④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至碱性2A.①→②→③→④→① B.②→①→④→③→①C.②→④→①→③→① D.③→④→①→②→①10.基态碳原子的最外能层的各能级中,电子排布的方式正确的是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 3 分,共 36 分)11.对 Na、Mg、Al 的有关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碱性:N aOHMgAl D.还原性:NaMgAl12.下列化合物中,核磁共振氢谱只出现两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 3∶1 的是 A. B.ClH3C BrBrH3CCH3C. D.CH3H3 CH3ll13.下列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和分子几何 构型不正确的是A.PCl 3中 P 原子 sp3杂化,为三角锥形 B.BCl 3中 B 原子 sp2杂化,为平面三角形C.CS 2中 C 原子 sp 杂化,为直线形 D.H 2S 分子中,S 为 sp 杂化,为直线形14.由 2—氯丙烷制得少量的 CH2OHCHOHCH3 需要经过下列几步反应A.消去→加成→水解 B.加成→消去→取代C.取代→消去→加成 D.消去→加成→消去15.普伐他汀是一种调节血脂的药物,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未表示出其空间构型)。下列关于普伐他汀的描述正确的是A.分子中含有 3 种官能团 B.可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C.在水溶液中羧基和羟基均能电离出 H+D.1 mol 该物质最多可与 l molNaOH 反应16.下列醇既能被催化氧化生成醛,又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的是A.CH 3OH B. C. D.17.短周期元素 X、Y、Z、W、Q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3A.元素 X 与元素 Z 的最高正化合价之和的数值等于 8B.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 rX> rY> rZ> rW> rQ。C.Y 2- 和 Z3+ 的核外电子数和电子层数都不相同D.元素 W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 Q 的强18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A. 制备 Fe(OH)3胶体 将 NaOH 浓溶液滴加到饱和 FeCl3溶液中B. 由 MgCl2溶液制备无水 MgCl2 将 MgCl2溶液加热蒸干C. 除去 Cu 粉中混有的 CuO 加入稀硝酸溶液,过滤、洗涤、干燥D. 比较水与乙醇中氢的活泼性 分别将少量钠投入到盛有水和乙醇的烧杯中19.分子式为 C5H10的烯烃共有(要考虑顺 反异构体)A.5 种 B.6 种 C.7 种 D.8 种2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用新制的银氨溶液可区分甲酸甲酯和乙醛 B.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可区分己烷和 3-己烯C.用水可区分苯和溴苯 D.用金属钠可区分乙醇和乙醚21. 某有机物 A 的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由红外光谱可知,该有机物中至少有三种不同的化学键B.若 A 的化学式为 C2H6O,则其结构简式为 CH3—O—CH3 C.仅由其核磁共振氢谱图无法得知其分子中的氢原子总数D.由核磁共振氢谱图可知,该有机物分子中有三种不同的氢原子422.有机物 X、Y 分子式不同,它们只含 C、H、O 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若将 X、Y 不论何种比例混合,只要其物质的量之和不变,完全燃烧时耗氧气量和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也不变。X、Y 可能是A.C 2H4、C 2H6O B.C 2H2、C 6H6 C.CH 2O、C 3H6O2 D.CH 4、C 2H4O2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 44 分)三、填空题23.(10 分)Ⅰ.(4 分)某烃 A 的质谱图表明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84,红外光谱表明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核磁共振谱表明分子中只有一种 类型的氢。(1)写出 A 的结构简式 。(2)A 中的碳原子是否都处于同一平面? ( 填“是”或者“不是” ) 。Ⅱ. (6 分)2006 年 5 月,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厂生产的假药“亮菌甲素注射液”导致多名患者肾功能衰竭。“亮菌甲素”的结构简式为:它配以辅料丙二醇溶成针剂用于临床。 假药中使用廉价的二甘醇作为辅料,二甘醇为工业溶剂,有很强的毒 性。请回答下列问题:(3)下列有关“亮菌甲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A. “亮菌甲素”能与 H2发生加成反应B.不能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C. “亮菌甲素” 的分子式是 C12H10O5 D. “亮菌甲素”分子中含氧官能团只有 2 种(4)丙二醇的分子式是 C3H8O2,已知两个羟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的物质不存在。写出其所有属于醇类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5)依据核磁共振氢谱分析,二甘醇分子中有 3 个吸收峰,其峰面积之比为 2∶2∶1。又知二甘醇中含碳、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且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9.4%,1 mol 二甘醇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生成 1 mol H2。写出二甘醇的结构简式 。24.(8 分) 下图中 X 是一种具有水果香味的合成香料,A 是直链有机物,E 与 FeCl3溶液作用显紫色。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请回答下列问题:5(1)H 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B→I 的反应类型为 。(2)只用一种试剂鉴别 D、E、H,该试剂是 。(3)D 和 F 反应生成 X 的化学方程式为 。25.(16 分)现有属于前四周期的 A、B、C、D、E、F、G 七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 元素的价电子构型为 nsnnpn+1;C 元素为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D 元素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总数的 1/6;E 元素正三价离子的 3d 轨道为半充满状态,F 元素基态原子的 M 层全充满,N 层没有成对电子,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G 元素与 A 元素位于同一主族,其某种氧化物有剧毒。(1)A 元素的第一电离能 B 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填“”或“=” ) ,A、B、C 三种元素电负性由小 到大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 。(2)D 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是 。(3)C 元素的 电子排布图为 ;E 3+的离子符号为 。(4)F 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 区,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5)G 元素可能的性质 。A.其单质可作为半导体材料 B.其电负性大于磷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 26.(10 分)下表中实线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边界,其中上边界并未用实线画出。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 Ga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2)铁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__________区;Fe 和 CO 易形成配合物 Fe(CO)5,在 Fe(CO)5中铁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3)已知:原子数目和价电子总数均相同的微粒互为等电子体,等电子体具有相似的结构特征。与CO 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和离子分别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填化学式)。(4)在 CH4、CO、CH 3OH 中,碳原子采取 sp3杂化的分子有__________。(5)根据 VSEPR 模型预测 ED 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B、C、D、E 原子相互化合形成的分子中,- 4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 8 电子稳定结构的分子为__________(写 2 种)。高二下期末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20 分):61. B 2.C 3.D 4. A 5. A 6.B 7.C 8.D 9.B 10.C 二、选择题(36 分)11.D 12.C 13.D 14.A 15.B 16.D 17.A 18.D 19.B 20.A 21.B 22.D 三、非选择题(44 分)23. (10分,每空2分)Ⅰ. (1) (2)是Ⅱ.(3)AC (4) (2 分,写对一个给 1 分)(5)HOCH2CH2OCH2CH2OH24.(8 分,每空 2 分)(1)羧基;消去反应(2)溴水 (3)25. (16 分,每空 2 分) (1) ; N<O<F; (2)3s 2 (3) Fe3+ (4)ds ; 1s 22s22p63s23p63d104s1 或 [Ar]3d104s1 (5)A26.(10 分,每小题 2 分)(1)4s 24p1 (2)d 0 (3)N 2 CN - 、NO + 、C (4)CH 4、CH 3OH (5)正四面体 CO 2、NCl 3、CCl 4、CO2-21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净月实验学校 2015-2016 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第Ⅰ卷本卷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阅读下列西周初年主要诸侯国分布表,从中得到的正确信息有( )诸侯国与王室关系 地理位置晋 姬姓贵族 山西卫 姬姓贵族 河北南部和河南南部鲁 姬姓贵族 山东南部齐 功臣 山东北部一带燕 姬姓贵族 河北北部和辽宁南部①分封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②同姓诸侯多被分封在经济富庶地区 ③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的疆域 ④分封制导致诸侯割据混战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2.中国古代对县级行政区的划分设置有一个现象,即原有的县域经济富裕、人口密集就再分出一个区域增设县治。此做法最主要的目的是( )A.增加财税 B.多安置官吏C.给予地方更多权利 D.加强对地方的控制3.史学家钱穆评价科举制“乃一种直接的民权,乃一种由社会直接参加政府之权” 。这一句话说明科举制的意义在于 ( )A.削弱了中央集权 B.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C.扩大了政权的统治基础 D.使“学而优则仕”由理想变为现实4.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一种政治现象,称为“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 。意思是官员由皇帝任免,但吏得不到升迁,却可以利用官员不熟悉政务,自己操办具体之事之机,使其职位实际成为自家的“封建”领地。这说明A.中央集权的加强 B.官僚政治的弊端 C.君主专制的削弱 D.行政效率的低下5. “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的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唯一的君主。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共主说明周王实现了高度集权 B.独主是指皇帝实行长官任命制C.本质上都以血缘亲疏分配权力 D.两者在统治方式上并无实质性区别6.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评价某份政治纲领时说:“把农民群众同资本主义联系起来需要很多环节,而中国尚未有这些环节……其只是为 19 世纪中国的社会思想留下一份珍贵的资料而已。 ”下列2关于这部纲领,说法正确的是 ( )A. 是农民阶级革命实践的产物 B. 违背了世界发展潮流C. 推动太平天国运动走向全盛 D. 缺少相应的社会基础7.史学家孟森在《清代史》中指出:“至于鸦片一案,则为清运告终之萌芽。盖是役也,为中国科学之实验,为中国无世界知识之实验,为满洲勋贵无一成才之实验。 ”从全球化的角度看,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A.中国军事的落后 B.清政府的腐败无能C.中国无世界知识 D.满洲贵族人才的缺失8. 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林旭(1875—1898)在《虎丘道上》写道:“愿使江涛荡寇仇,啾啾故鬼哭荒丘。 ”意指敌寇的魔爪使美丽的苏州在被迫开埠后出现了故鬼吼哭的荒丘。这种惨状发生在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签订后 ( )A. 《天津条约》 B. 《马关条约》C. 《辛丑条约》 D.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9.《大公报》载文说:“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 ,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 。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 )A.甲午战争爆发 B.中华民国建立 C.抗日战争爆发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10.1938 年,蒋介石发布《告全国军民书》:“我国抗战之根据,本不在沿江沿海浅狭之交通地带,乃在广大深长之内地……吾同胞须知此次兵力之转移……决不可误为战争之失利与退却。盖抗战军事胜负之关键,不在……一地之得失,而在保持我继续抗战持久之力。 ”上述言论的直接背景是A.平津沦陷,民族危机加深 B.上海失守,华东局势危急C.南京失陷,国民政府迁都 D.武汉失守,相持阶段来临1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据统计,从 1948 年 8 月到 1949 年 8 月,共安排秘密北上的民主人士 20 批,其中有 119 人参加了政协会议。中共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 )A.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 B.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C.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D.协商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12.某学者指出:“雅典民主制对由名气大、能力强的人的统治不感兴趣,他们倾心关注的是保证每一个公民在管理公共事务中的发言权。 ”这表明A.雅典的民主制是排斥精英的政治 B.陶片放逐法有效维护了民主制度C.雅典的民主制存在多数暴政弊病 D.雅典非常注重提高公民政治素养13.英国学者梅因指出:“所有古代社会往往为了轻微的骚动就有被颠覆的危险,所以单单出于自卫的本能,就足以迫使罗马人要想出某种方法来安排外国人的权利和义务,否则他们也许会——而这是古代世界中一种真正重要的危险——用武力斗争来解决争执。 ”下列各项与此相吻合的是( )A.罗马共和国发展为罗马帝国B.罗马法由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3C.罗马法由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D.罗马法由零散发展到系统完备14.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一书中指出:“《联邦宪法》的制定者们在热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 ”为“警惕”专制统治,宪法的制定者们采取的措施有①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②总统对宪法负责,对立法有绝对否决权③总统任命的官员须经参议院批准 ④联邦法院司法不受行政权力干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5.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曾被戏谑为“一票共和” ,时人预言它必将步第一、第二共和国的后尘,会很快夭折。这是因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之初面临着:A.新兴德国势力的威胁 B.复辟帝制势力的威胁C.人民对于旧王朝的留恋 D.共和国声誉遭到破坏16.1989 年,美国国会通过《反亵渎国旗法》 ,将焚烧国旗定为非法,布什政府对此表示支持。可仅仅隔了数小时,国会大厦门口就有人开始焚烧国旗。数月后,联邦最高法院宣布, 《反亵渎国旗法》因违宪而作废,裁决书中竟然宣称:“美国国旗代表的权力之一,就是焚烧它的权利。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联邦法院才是制订法律的最高机构 B.联邦最高法院对宪法负责C.国会与最高法院之间存在权利制衡关系 D.联邦最高法院拥有最高司法审查权17.1689 年英国《权利法案》 、美国 1787 年宪法、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都标志着各国资本主义民主代议制政体的建立。这说明( )A.从“人治”到“法治”是近代社会的突出特征B.共和政体取代专制统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C.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全世界范围内最终确立D.法律制度的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18.苏俄革命早期领导人加米涅夫说:“我认为列宁同志是不对的,他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结束。我认为它还没有结束……说资产阶级民主制已丧失了实行民主的一切可能性还为时过早。 ”这番言论主要针对列宁( )A.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决定B.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要求C.“四月提纲”中的主张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一份历史文献“告人民书”指出,帝国、君主政体和议会制至今所强加给人民的, “是专制的、不合理的、专横的和令人难以忍受的集权” 。这份历史文献出现于(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B.美国内战时期C.俄国二月革命期间 D.巴黎公社期间20.1953 年,周恩来曾说“我们的对外关系中,有切身利害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华侨问题,一个是边界问题。我们同周边国家都有边界纠葛,解决好这个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为“解决好这个问题”,中国政府 ( )A. 倡导召开亚非国家会议 B. 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C. 积极融入社会主义阵营 D.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421.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解决台湾问题不可动摇的基础。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1979 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统一的方针。当时提出这一方针的有利条件是 ( )A. 中国和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C.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综合实力增强 D. 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22.1960 年起, 《人民日报》 、 《红旗》杂志等对欧洲共同体的正面报道逐渐增多,这表明中国开始调整对西欧的外交政策,其主要背景是( )A. “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 B.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C.美、苏两国间关系的变化 D.资本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23.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 1945 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 “重建世界”的主要原因是( )A.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B.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掀起高潮C.战后新的经济体系形成刺激了贸易竞争D.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24.如果要给下图设置一个主题,准确的是( )A.北约与华约的对峙B.从欧共体到欧盟C.马歇尔计划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格局D.布雷顿森林体系蓝图的构建25.哈佛大学的专家史迪文大胆猜测,我们或许正生活在“自我们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 。但过去的 20 年,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感受着来自于世界各地的突发新闻:“9·11” “巴以冲突”等,使我们总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恐怖时代。对此段材料最全面的理解是( )A.“最和平”是指“冷战”的结束,世界局势趋于缓和B.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是和平的主要因素C.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使各种信息传播更快捷D.世界局势总体缓和,但仍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第Ⅱ卷 非选择题本卷共3小题,26题16分,27题14分,28题20分,共50分。26. (16 分) 材料一5材料二 “西洋各国议院员绅由民推选,大抵皆取器识明练、才辩锋生者,而尤以家道殷实为第一要义,群谓之‘体面人”……盖视此为扬名成业之具,而非为养身肥家计也。议员中资深望重者,可举为宰相及各部尚书,或为伯理玺天德(总统),或有稍玷其声誉者,则终身无再选之理。故近来欧洲之官,以贪墨著者尚少。”——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1)根据材料一比较秦朝和明朝官制的不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者所反映的当时政治发展趋势。(8分)(2)据材料二提炼薛福成所记述的政治制度的概况,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种政治制度的认识。(8 分)27. (14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英国具有议会传统。自 13 世纪开始,议会在王权集中及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使其获得了特殊的地位和君主的信任,并借此不断扩大自己的职权,独立性也不断增强。……资产阶级、新贵族和封建君主之间存在着特殊的利益关系,长期以来维持一种联盟的状态。他们相互支持,相互依靠,彼此扶助各自利益的实现。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霍布斯提出“必须有一个最高统治者,不然的话,在国内定要发生叛乱及教会与国家之间的内战” ,这正符合英国革命局势的发展。到革命后期,英国整个民族认识到,议会掌握无所不包的权力是合法的,也是必须的。同时,一个贤明的善良的君主仍被认为是人民的幸福。这种尊崇王室的心态在欧洲其他国家也是普遍的。——摘编自叶 · 阿 · 科斯明斯基主编《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材料二 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以防止政府某一分支侵夺反垄断权力,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的主要因素。(8 分)(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共和政体“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表现为哪些方面?并指出这一政体确立的历史意义,(6 分) 628.(20 分)中国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中,国家观念与现代民族意识形成,爱国主义随之产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成王时代, “余其宅兹中或(国),自之乂民” 。与《逸周书·度邑》对读可知,这里的“中国”指的是河洛交汇的今洛阳地区。 《史记·天官书》中说“其后秦灭六国,并中国” 。……不过,唐朝亦曾用“中华”表示国家意义上的中国。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至乾隆中期, “天朝”和“中国”才正式作为清朝对自己身份的确定称谓。材料二《中俄尼布楚条约》 “中国大皇帝钦差分界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索额图……”《南京条约》“兹因大清国大皇帝,大英君主,欲以近来之不和之端解释……”《虎门条约》 “中华地方官应与英国管事各方各就地方民情……”《辛丑条约》 “大清国国家既如此……则中国愿将一千九百年夏间……”——《中国:天下观念中的国名定位》 、李扬帆《走出晚清》等材料三 从 1840 年至 1945 年,这百年来,以中日甲午战争中国失败为分界线,爱国主义演进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现代民族国家意识开始萌芽,但并未完形,爱国主义重在行动……在第二阶段,新型知识分子群体与现代民族国家观念形成,爱国主义从自发到自觉,从情绪到理性,现代爱国主义观念形成。材料四 有一种爱国心……混杂着很多成分,其中既有对古老习俗的爱好,又有对祖先的尊敬和对过去的留恋。……这种爱国心本身就是一种宗教,它不做任何推理,只凭信仰和感情行事。同所有的轻率的激情一样,这种爱国心虽能暂时地激起强大的干劲,但不能使干劲持久。它把国家从危机中拯救出来以后,往往便任其于安宁中衰亡。另有一种爱国心比这种爱国心富有理智。它虽然可能不够豪爽和热情,但非常坚定和非常持久。它来自真正的理解,并在法律的帮助下成长。它随着权利的运用而发展,但在掺进私人利益之后便会消减。——(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节选)(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传统中国称谓变化的突出特点。(4 分)(2)结合材料三并依据所学知识,叙述中国近代爱国主义演进的两个阶段。(12 分)(要求:逻辑严密;史论结合。)(3)概括材料四中两种“爱国心”的主要区别,结合材料三、四谈谈你对爱国主义的认识。(4 分)7答案BDCBB DCBCD AACCB AACDD ABDCD26.(1)不同:秦朝侧重解决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地方上设郡县,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 ;明朝侧重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内阁,地方上废行省,设三司。(4 分) 趋势:秦朝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反映了地主阶级要求巩固政权的愿望;明朝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反映了封建制度走向衰落。(4 分,其它言之有理亦可) (2)概况:西方国家是由家道殷实的“体面人”通过选举进入议会乃至成为国家领导人,故可有效防止腐败。(4 分) 认识:国家领导人和议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体现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民主性,但当选者需具有一定的资产和其它条件,限制了穷人的民主权利,是一种不完善的民主制。(4 分,其它言之有理亦可)27.(1)主要因素:①议会的历史传统;②资产阶级、新贵族和君主某种程度上利益的一致性;③早期启蒙思想提供的理论依据;④英国民族的心理需求;⑤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任意四点即得 8 分) (2)表现:①实行代议制的民主形式;②赋予总统极大的行政权;③构建“分权制衡”机制。(4 分) 意义:①防止专制独裁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资产阶级民主;②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 分) 28.答案:(1)特点:中国称谓出现时间早;由王朝、地域称谓向国家称谓变化;缺乏一以贯之的“国家名称” ;国家概念模糊。(4 分)(2)第一阶段: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魏源等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挑战传统心态,迈出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19 世纪 60 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爱国主义重在行动;早期维新派提出政治改革,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主张,开始转向理性。(6 分)第二阶段:19 世纪 90 年代到 20 世纪中期,资产阶级提出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促进了思想解放;新文化运动时,知识分子用“民主”与“科学”来促进民众觉醒。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从新三民主义、工农武装割据到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逐渐探索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救国之路。(4 分)(3)区别:前者以感情行事、轻率而不持久、源于习俗和传统;后者重视理智、坚持持久、尊重法律。(2分)认识:爱国主义要把历史传统与当代需要相结合;爱国主义不能感情行事,要认清形势,注重实际;理性爱国有利于推动国家和民族的长久发展,建立法治社会。(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但必须有理性成分) (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