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都江堰市旅游产业发展概况.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1949206 上传时间:2018-08-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都江堰市旅游产业发展概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都江堰市旅游产业发展概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都江堰市旅游产业发展概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都江堰市旅游产业发展概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都江堰市旅游产业发展概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都江堰市旅游产业发展概况市情概况。都江堰市地处四川成都平原西北部,以世界水利名珠都江堰而得名,山环水绕,城景交融,天人相应,品味独绝,是享誉中外的旅游胜地。1988 年撤灌县设市。拥有“世界文化遗产” 、最佳中国魅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等众多桂冠。都江堰、青城山和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与九寨沟、黄龙、峨眉、乐山连成一线,相得益彰,成为西部黄金旅游线上的枢纽。青城山都江堰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十一五”期间全省三大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之一。全市幅员面积 1207 平方公里,现辖 19 个乡镇和 1 个经济开发区,人口 60 万,城市人口 19.66 万,建成区面积 27.51 平方

2、公里。近年来,都江堰市确立了“创最佳人居环境、最佳创业环境,建西部经济强市、全国文化强市”的发展战略和奋斗目标,以发展生态型经济为导向,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围绕工业强市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围绕富民兴市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围绕城乡一体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致力改善投资环境,吸引了法国拉法基等世界 500 强企业和扬子江、双良等知名大型企业集团前来投资,全市经济快速增长,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旅游概况。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都江堰市积极实施政府主导型大旅游发展战略,把旅游业作为市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大力培育,大力实施“四个一体化” (即城区与景区一体化

3、、旅游与文化一体化、旅游与生态一体化、旅游与城市建设一体化) ,着力推进“旅游业三个转变” (即旅游产品由单一观光旅游向观光与休闲、度假、会展等特色旅游转变,旅游市场由国内游为主向国内游与入境游并重转变,旅游经济从门票经济向综合经济转变) ,加强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不断加大景区投入,打造城市品牌,调整产品结构,创新旅游营销,优化旅游环境, “行、游、住、食、购、娱”六大基础产业要素规模逐步壮大,全市旅游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自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来,全市每年接待中外游客均在 400 万人次以上,旅游综合收入达 10 多亿元。全市有导游人员 102 人,景区讲解员 540 人,旅游从业人

4、员 8.9 万人。旅游业已成为市域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2005 年全市共接待游客 530 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达 11 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 15 亿元,其中旅游门票收入达 1 亿元。预计 2006 年,全市接待游客将达到 583 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达12 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 18 亿元,其中旅游门票收入确保 1.3 亿元,力争 1.5 亿元。旅游资源。都江堰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资源富集。一是人文胜迹众多。建于战国时期的都江堰,历经两千多年风雨仍发挥着越来越巨大的作用,堪称“举世无双” ,其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凸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是世界水文化宝库中首屈一指的稀世奇宝,人

5、类共同的珍贵遗产。自古即以“幽甲天下”著称于世的青城山是中国道教发源地、天师道的祖山祖庭,凝聚了中国道教文化的精华。距今 4500 多年的芒城遗址是成都平原目前发现的几处早期史前遗址之一,是新石器时代古蜀人的重要聚居地,是古蜀文明的重要见证,是研究长江上游人类文明起源的重要标本。位于青城山麓的普照寺、以三教合一为突出特色的灵岩寺在港澳台及东南亚地区具有广泛影响。位于青城外山的药王庙以及道家养生之术,是源远流长的中华长寿文化的重要体现。都江堰市作为成都平原往川西北地区的重要通道,是西蜀文化与藏羌文化的交汇区,民族民俗文化独具特色。二是生态环境绝佳。市内地形多样,平原、丘陵、低中高山齐备,地形地貌

6、奇特,植被丰富,是岷江上游和成都平原的重要生态屏障。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池国家森林公园)内有四川盆地周围唯一的高山湖泊龙池。有包括大熊猫、金丝猴、珙桐等珍稀物种在内的高等植物和动物 14000 余种,被誉为“世界天然植物园” 、 “野生珍稀动物基因库” ,并建有亚洲规模最大的杜鹃专类植物园和苔藓园,是中科院全国生物多样性五大基地之一。国家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集灌溉、防洪、发电、旅游功能为一体,是开发水体生态旅游的重要资源。三是人居环境最佳。全市森林覆盖率高达 59.59,城区绿化率 33,年平均气温 15.2,空气质量和水质常年保持国家一级水平,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

7、屏障,人称“天然氧吧” 。全市人均寿命 75 岁,高出全国平均水平 4 岁,是著名的 “长寿之乡” 。城市与都江堰水利工程天然交融,背靠千里岷山,前拥万倾平畴,奔腾而下的五条河流宛若绿色动脉穿城而过,给城市凭添无穷魅力,苍翠欲滴的玉垒山耸立其间,山水人文浑然一体,交相辉映,特色独绝。主要做法。 (一)以旅游规划为龙头,推进旅游开发整体化。我们按照“无规划决不允许新开发景区、无规划决不允许新上旅游项目”的要求,坚持高标准制定旅游规划,构筑精品旅游区基本框架。1998 年开始,为配合和保证申报世界遗产的顺利进行,制定实施了“青城山、都江堰环境整治方案” ,投入 2 亿多元,倾全市之力,进行了大规模

8、的环境整治。在省和成都市旅游局及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制定实施了都江堰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 。2003 年,我市被列入全省五大精品旅游区之后,又根据全市旅游资源状况和旅游产业发展现状,结合城市规划和国土规划修编,编制了青城山都江堰旅游区规划建设方案 ,经省政府批准实施。2004 年又根据新的形势,编制完成了都江堰市旅游业发展全面振兴计划 ,对全市旅游业进行了全新的策划。2005 年我市又编制了都江堰市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为我市旅游业未来五年的发展勾画了蓝图。与此同时,我市还加快了区域旅游规划的编制工作,目前,已编制完成虹口生态旅游专项规划 、 龙池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 青城山旅游发展总体规

9、划等,正着手编制玉堂镇、青城山镇、翠月湖景区等区域旅游规划。2006 年,省委、省政府又把青城山都江堰列为全省三大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之一。目前,我市正在编制青城山都江堰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规划 。这一系列旅游规划的编制实施,确保了旅游景区开发建设的高质量、高水平,促进了全市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和谐和安全发展。(二)以精品名城为载体,推进旅游产业品牌化。坚持把旅游发展与文化建设相结合、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开发建设了青城山道教文化生态旅游区、都江堰水文化城市旅游区、龙池虹口生态度假旅游区等三大各具特色的著名旅游景区和青城外山、翠月湖、莲花湖等新景区(点) ,景区面积已达 300 多平方公里。培育了以千年

10、古堰无坝生态水利工程、 “青城天下幽” 、龙池虹口生态示范区为代表的三大旅游品牌,青城山都江堰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基本形成了以世界文化遗产为龙头,集生态旅游、文化旅游、观光旅游、休闲旅游、度假旅游、节会旅游、特色旅游于一体,内涵丰富、层次多样的旅游产品体系。都江堰清明放水节、消夏夜啤酒节和中国道教文化节已经成为城市特色旅游新的亮点。同时,把创造城市品牌与推进旅游发展相结合,大力培育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形象,都江堰市跻身首届中国魅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文化先进市、国家级生态市、最佳中国魅力城市行列,荣获首

11、届“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联合国“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良好范例奖” ,市政府系统及都江堰景区、青城山景区通过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同时,启动了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工作,实现了旅游与城市发展的良性互动,扩大了旅游的品牌效应。今年,结合成都市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工作,我市作为成都市“创佳”101 模式中的重要一环,将以圆满完成成都市“创佳”都江堰市工作任务为核心,重点做好青城山、都江堰创建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虹口创建国家4A 级旅游景区、 道解都江堰大型实景演出、水利文化博物馆建设、道教文化博物馆建设以及进一步完善城市旅游建设等一系列工作。同时

12、,在旅游营销中,我们突出品牌优势,抓好整体营销,推出了“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 、 “都江堰灌溉中国、青城山道行天下”等形象品牌,客源市场不断扩大。(三)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进旅游发展社会化。我们坚持大产业、大市场、大旅游的发展方向,坚持开明促开放、开放促开发、开发促发展的思路,从旅游产业市场面宽、竞争性强、综合性大的特点出发,大力招商引资,推进旅游投融资的社会化、市场化,全市旅游开发建设已初步形成政府、企业、民营等多元化投资体系,形成了全社会办旅游的生动局面。全市已建成各类宾馆、饭店、山庄、度假村等 214 家,总床位达 3 万余张,其中,星级宾馆 13 家(四星级 3 家、三星级 3 家

13、、二星级 7 家) ,正在兴建美伦国际酒店学院五星级酒店、经都五星级酒店、蓝光五星级酒店等高星级酒店;旅行社 7 家,门市部 11 家;旅游客运公司、出租车公司 28 家,旅游客运车、出租车 836 辆,旅游观光索道 5 条。同时,我们十分注重旅游业与第一、二产业的相互渗透。全市已建立农村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点“农家乐”1430 多家,有 3 星级乡村酒店 1 家,星级农家乐 55 家,从业人员达 2.56 万人。青城山镇成为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 。另外,虹口高原村正在积极创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敦煌高科技农业园、拉法基水泥厂、扬子江海蓉药业、双良工业园、东软等正在积极开发工农业旅游。为

14、旅游业配套服务的加工业也正在蓬勃发展。(四)以经营城市为手段,推进旅游设施配套化。我们坚持把“经营城市”的理念贯穿到旅游开发、建设和管理的全过程,旅游基础设施和环境条件日臻完善。利用 BOT、TOT 等方式,建成了九兴啤酒广场、水文化广场、夜啤酒长廊一期工程、杨柳河街综合改造、天和盛世、奎光塔公园、垃圾处理厂和污水处理厂等城市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旅游交通更加方便快捷。利用土地置换等手段,多渠道筹集资金,实施了成灌高速公路出口开放整治、S106 线拓宽改造等大型工程。成都青城山、青城后山两河旅游快速环线正在进行建设。正在规划实施的成都沙西线都江堰延伸段和连接河东河西的 3 座跨江大桥建成后,将形

15、成成都通往都江堰和青城山世界遗产地新的旅游快速环线。现在,经成灌高速公路仅需三、四十分钟即可直达成都市区和双流国际机场,国道 213 线、省道大三线、已动工修建的都汶高速公路、年吞吐量 250 万吨的成都至都江堰市的专线铁路穿越市区,基本形成了公路、铁路、航空相接的综合性交通网络。通过广告位拍卖招商、特许经营等方式,规范完善了城市和景区的街道、地名等指示标牌标志,旅游信息化建设初见成效,初步实现了网上促销、网上统计、网上受理投诉等功能。能源等基础设施和市政设施日益完善,充分满足了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五)以持续发展为要求,推进旅游产业人本化。我们始终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合理开发,永续利

16、用”的原则,将开发与保护有机结合,实现了旅游业的持续协调发展。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实行政府控制。景区、景点的规划建设方案必须经市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和市规划委员会审查讨论通过,才能实施,避免了无序开发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保证了景区建设质量。为了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市上成立了青城山都江堰世界遗产保护委员会,按照国际公约、国家法律和相关法规,专职负责对两处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监督管理,保证了遗产保护的严肃性。建立景区客流预报系统,采取加强淡季营销、黄金周高峰期疏导分流等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客流过度集中给景区资源和配套设施带来的负面影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近年来,我市在加强景区环境建设整治的同时,十

17、分注重生态环保建设,实施了声势浩大的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级生态市、国家级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工作,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城区二环路以内和景区的宾馆、饭店一律使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完善城市旅游功能。在城市建设中,我们充分考虑和体现城市的旅游功能,实行人性化设计,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实施“三亮” (亮山、亮水、亮河边) 、 “三化” (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城区人均绿地面积达到 10.5 平方米。采取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共同负担的办法,按照川西民居特色对城市主要街道和旅游沿线建筑实施了风貌改造,独具特色的川西山水园林古城形象进一步凸现。开展经常性的旅游环境整治,倡导人性化服务,创造了良好的旅游秩序,维护和保证了游客的正当权益, “黄金周”连年实现了都江堰市级以上“零投诉” 。同时,我们加强旅游城市市民素质教育,促进全民旅游素质的提高,营造了“人人都是旅游形象、处处都是旅游环境”的良好氛围,为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