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学生就业:为什么选择外企?对于今天的大学生,人们已经不太爱用“天之骄子”来称呼他们,转轨时期形成的就业压力更让大学生还没来得及体会到考学成功的快乐,就投身到另外一种更猛烈的竞争中。对未来的就业意向来说,哪一类企业最受大学生的青睐?XX 世纪蓝图市场调查公司最近针对 XX 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XX 师范大学、XX 航空航天大学、XX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六所大学的 313 位学生,做了一次关于他们对外企的看法的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63.9%的调查对象在毕业后有进外企的意向,也许最终只有很少的人能够如愿以偿,但这丝毫不影响同学的热情。可见,对外企,大多数同学心向往之。为进外企,包装自己
2、毕业后有进外企意向的同学,为了实现目标,自己会做一些什么样的准备呢?调查结果显示,他们最着意准备的是外语、电脑知识;其次是自己的处事能力,再其次是了解外企公司内部情况以及国外的文化、风情。值得注意的是,“更加注重学习成绩”是选择最少的。研究人员认为,这至少说明现在的大学教育离实际工作的需要有较大差别。表:为进外企,大学生会做哪些准备工作?准备工作人数百分比着意学好外语18894.0积极学习电脑16080.0努力培养自己的处事能力15979.5积极了解外企公司的情况9949.5注意了解国外的文化、风情7939.5更加注重学习成绩5929.5进外企意味着什么?大多数大学生心向往之的外企,在他们心目
3、中的印象是怎样的呢?调查结果显示,对外企高效率,高薪水,管理规范,个性和创意能够更好的发挥但是工作压力也大的认同感较高,中选率都在 70以上。而对外企中存在的中外员工工作待遇差异、文化差异、人际关系简单、提升机会多等观点的认同感比较低。大学生对外企的最认同的主要是工作环境和工作待遇。表:对下列有关外企观点的赞同度观点百分比外企工作效率高81.8外企工作条件好,薪水高78.3外企管理规范74.4外企鼓励员工发挥个性和创意73.8外企工作压力大72.5外企里中外雇员存在着不平等47.6外企里中外雇员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34.8外企人际关系简单30.0外企提升快机会多29.7 哪些国家地区的企业管理风
4、格最获认同?外企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各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国的投资、经营方式也不尽相同,各个国家的企业管理风格差异很大。调查发现:大学生对不同国家地区的企业管理风格的认同感存在着显著差异,对美国公司的管理风格认同度最高。而且与其它国家地区的认同程度差距较大。以下其次为日本、德国、香港、英国、法国,排在最后的是韩国、台湾。表:对各国公司管理风格的认同度公司风格认同人数百分比美国18157.8日本4915.7德国319.9香港247.7英国72.2法国61.9台湾31.0韩国31.0其它82.6研究人员认为,大学生对港资、台资、韩资企业的管理风格认同度较低,说明在企业如何管理方面,华人企业仍需要向西方企
5、业学习。对于有长远眼光的外企来说,投资中国,不仅是看中了这块庞大的产品市场,也是看中了储备丰厚的人才市场,如微软公司投资 80 亿设立中国研究院。现在不少中国企业在给予人才的待遇、发展机会方面已不弱与人,为什么引不来、留不住“金凤凰”,这里面是否有不少管理因素呢?大学生心目中最知名的外企?调查结果表明,在大学生心目中最知名的企业有几个突出的特点美国公司很受青睐,知名度排在前五名的都是美国公司;IT 企业风彩夺人,前 15 位中,IT 企业占 11 席;排在前面的都是巨型跨国公司,他们对中国经济、乃至人才的影响可见一斑。表:大学生心目中的知名外企排行榜公司名知名人数百分比宝洁11737.4微软1
6、0934.8IBM10132.3摩托罗拉7724.6可口可乐319.9松下299.3索尼278.6壳牌278.6西门子258.0三星165.1惠普144.5爱立信144.5预测未来的社会竞争形态,国家主权间的竞争色彩将越来越淡,而跨国企业的竞争则越演越烈。跨国公司不仅资本、技术力量强大,而且管理成熟,对中国现阶段的大学生有难以抗拒的魅力。在目前就业困难的局面下,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不是单纯的说服教育工作可以实现的,而是需要切实提高本土企业的吸引力,这需要很多实实在在的努力,这种努力不能靠诸如“儒商”、或者那些与老板对话中体现出来的空洞的企业理念驱动,而是需要长期、扎实的企业制度建设来完成。正如调查过程中一位受访的北大同学所说:“高薪是吸引人才的重要原因,同时进入外企后有许多培训机会。目前国有企业不很景气,发展前景不大,同时缺乏必要的员工培训,人际关系繁杂。当然,国家的有些措施有利于吸引人才流向国企,如户籍制度,但就目前状况,只此一项就不太有吸引力。”研究人员认为,大学生们渴望更好的工作环境,工资待遇,但他们并不惧怕竞争,而是渴望公平的、有规则的竞争。为优秀的人才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是比单纯的提高待遇更好的“梧桐树”,也会招来真正的金凤凰。这是大学生对外企态度调查给我们最大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