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女儿,你真棒!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讲故事每当听到这个着名的“故事”,脑海中总浮现出女儿要求讲故事的画面。所有的小孩都喜欢听故事。女儿也不例外,从小就缠着我给她讲故事。起初还能耐下心来,搁不住日久天长,即使有耐心也没有了故事。巧“父”难为无米之炊。黔驴技穷时,便搜肠刮肚:假托一只小狗,要爬山时,就沿途风景,花草树木;误入森林,则虎豹狼虫,飞禽走兽。等到女儿也能听出是胡编乱造时,就只能用“从前有座山”来应付。刚开始还有效,久之,则不灵了。再讲时,刚刚开头,女儿就赶紧捂耳朵,连跳带蹦,且边跳边喊:“不听,不听”好在此时女儿已是七八岁,认识的字勉强能够对付儿童类故事书。于是,买些书
2、籍来代替我的“嘴” 。一试,效果不错,没想到女儿极愿看书。万幸,万幸,心里直念叨:“阿弥陀佛”!慢慢的,到女儿上四五年级的时候,作文经常受到老师表扬。就像所有家长都看着自己的孩子好一样,真为女儿感到骄傲和自豪。想想女儿不断进步的经历,其实也挺有意思。主要因素应是老师的系统训练,她自己看书是积累,家长启发也许有作用。说起孩子写作文,恐怕所有的家长都遇到过这种情况:就是小孩刚学着写的时候,都反映“没啥写” 。我个人理解,“没啥写”包含两方面意思:一个是“没有题材写”,就是不知道写啥;另一个是“没有内容写”,也就是凑不够字数。女儿原来也是这样。老师布置的日记或者作文,都问我:“爸爸,写啥?”有一次看
3、了女生日记,说,“人家怎么发生了那么多事?”言外之意就是感觉自己没有素材写。“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我想,孩子不是没啥写,而是不知道怎么写。所以,女儿没啥写的时候,遇到我耐心点,就给她说说。并不一定非让她写,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让她知道怎么写就行了。我的看法,别给孩子设过多的条条杠杠,想写啥就写啥。只要写出来,就表扬,别怕他乱说,也别怕说错了。即使是把一件错误写出来,老师和家长也能知道,大人可以帮助他们改正。能够写出来就能锻炼写作能力。人常说“不怕胡说,就怕没说”,大人不能“胡说”,但对于小孩写作文,这是很合适的。有一次,女儿要写日记,还是说没啥可写。我问她老师有没有规定
4、题目,她说没有。我就采用随意“乱”写的办法。当时,我俩正站在窗子前。我家的窗子前正好有两棵榆树。一棵长得很绿,一棵却发黄。我就帮她确定题目,写榆树好不好?标题就叫两棵榆树 。然后写内容。我指导着她,先写方位,“我家窗前有两棵榆树,”状态怎样?多高?有哪些区别?“一棵长得旺,一棵发黄,”继续引导,“什么原因?”让她下去看看,再想想。原来有虫子,就是“虫火蠊”,我也不知道学名叫啥。我让女儿就这么写,要是字数不够,就接着写。看到啥写啥。我叫她抬头看看。能看到啥?她说,天。天怎么样?雾蒙蒙的。好不好?不好。怎么才好?有蓝天白云好。为啥雾蒙蒙的?污染。我就说,都写上。这么写,有人可能说,本来写榆树,后来
5、写天,不是离题了吗?我觉得,孩子刚学着写,不怕离题,越离题说明他的思维越活跃。孙悟空能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为什么限制孩子的想象呢?只要孩子能够想到的,就肯定有联系。就看你怎样把它联系起来。如果这样写:“榆树被虫子害病了,蓝天被污染了。如果树不生病,天没污染,那多好啊!蓝天白云,再加上两棵生长茂盛的榆树,我们的环境多美呀!”这样结尾,不就联系起来了。其实,我说了以后,女儿当时并没有真写,而是留着储备起来了。最起码她知道怎么写了,以后遇到没啥写的时候写也可以。有时候我就说,孩子没啥写了,就画上句号。再另起一段,从别的方面去写,写相关的内容。就像走路,走进一条死胡同,可以返回来从另一条胡同继续走。这
6、样就不怕字数不够了,作文也显得有内容,还丰富。慢慢来,孩子就知道怎么写了。现在,女儿不大再问我写啥了。有时候我闲着的时候反而问问她,有作文没有?拿来我看看。前几天,问她写的啥?给我拿来一看:吊兰 。感觉挺像样,写得不孬。第二天回来告诉我,老师画了红圈,还在班上读了。最近,女儿写的一首小诗太阳的家,经语文老师推荐,刊登在了齐鲁书社出版的创新作文卷首语,老师在学校表扬她,回来显得乐滋滋的。经过长时间的锻炼,女儿和以前相比有了小的进步,可能我对她说的管点用,但主要是在学校里,老师通过语文教学系统训练的结果。但无论如何,对孩子的鼓励总是应该的!所以,我想对她说女儿,你真得很棒!小脚丫虽然稚嫩,脚印即便弯曲,但脚步是挡不住的,只要勇敢地向前迈,总有一条宽阔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