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草原放牧》三年级上册人音版小学音乐欣赏课件.ppt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1937084 上传时间:2018-08-29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2.9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草原放牧》三年级上册人音版小学音乐欣赏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草原放牧》三年级上册人音版小学音乐欣赏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草原放牧》三年级上册人音版小学音乐欣赏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草原放牧》三年级上册人音版小学音乐欣赏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草原放牧》三年级上册人音版小学音乐欣赏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5 | 5 3 | 5 4 3 2 | 1 |,您 好 您 好 曾 老 师 您 好 !,1 2 3 | 4 5 |,同 学 们 好 !,师生问好,蒙古族少女龙梅与玉荣是一对小姐妹。一天,她们利用假日自告奋勇为生产队放羊,不料半路上遇到暴风雪。羊群经不住暴风雪的袭击,顺着风势越走越远。姐妹俩冒着刺骨的风雪,一路保护着受惊的羊群。龙梅为救一只埋进雪里的羊和玉荣、羊群失散了。待她找到玉荣时,发现妹妹光着一只脚在走路,那只光脚已冻成了坨子了。龙梅急忙脱下自己的靴子给妹妹穿,可是靴子已冻在了脚上,脱不下来。她只好撕下了袍子的一角,包好妹妹冻僵的脚,背着她艰难地往前走,走着走着,终于倒了下去。由于铁路

2、工人和寻找她们的公社书记等人及时赶到,姐妹俩和羊群都安全脱险。龙梅和玉荣受到了共青团中央的表扬。,草原小姐妹故事简介,全曲一共有五个部分:草原放牧;与暴风雪搏斗;在寒夜中前进;党的关怀记心间;千万朵红花遍地开。今天我们欣赏的是第一部分草原放牧。,草原放牧简介 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第一部分,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作于1972年。乐曲表现的是蒙古族少年龙梅和玉荣抗严寒、斗风雪,保护集体财产的内容。这个故事曾被拍成电影,搬上舞台,写进小学课本,还写成琵琶协奏曲。当时龙梅年仅11岁,玉荣才9岁。她们为保卫集体财产而不怕牺牲的英雄事迹传遍了内蒙古大草原和全国各地。这首协奏曲是以同名电影主题歌和一支内蒙古歌

3、曲的旋律片段作为音乐素材而写成的。,当年的小姐妹,草原放牧,吴祖强,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代表作:琵琶协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舞剧鱼美人、红色娘子军等。 王燕樵,作曲家。代表作:草原英雄小姐妹(合作),电影音乐大河奔流等。 刘德海,琵琶演奏家。代表作:十面埋伏、彝族舞曲等。,选自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十六世纪指意大利的一种有乐器伴奏的声乐曲。十七世纪后半期起,指一件或几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竞奏的器乐套曲。,感受音乐,音乐透射出一种怎样的情绪? 愉悦、欢快。,(1)、主奏乐器是什么?,琵琶。,二段体结构:引子+A欢快主题+B抒情主题。,(2)、乐曲分几段?,草原放牧,选自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琵琶:

4、,中国民乐中最重要的弹拨乐器,它的音色优美,饱满而透亮,表现力极其丰富。最早流行于波斯、阿拉伯等地,公元5世纪传入我国。隋唐时代在我国已经相当流行了。其名“琵琶”是根据演奏这些乐器的右手技法而来的。琵琶最早只作为演唱的伴奏乐器,后来演奏技巧逐渐丰富,才成为优良的独奏乐器。,欣赏视频,二段体结构:引子+A欢快主题+B抒情主题。,引子部分,是什么主奏乐器?表现了什么?,圆号,表现小姐妹的英雄气质,琵琶在中音区出现一个音调挺拔的战斗性号角声。作曲家试图渲染蒙古族“长调”音乐的悠扬和美妙,而琵琶那珠落玉盘般的轮指技法正是最好的表现了这一音乐主题。引子既表现了小姐妹的英雄气质,也表现了内蒙古草原辽阔、明

5、朗、富有生机的清新景象。,圆号柔润饱满的音色,第一主题,音乐进行时节奏如何?,紧凑、轻快。,这样的音乐塑造出了怎样的草原小姐妹形象?,活泼、乐观、富有朝气。,第一主题赏析,第一主题是根据电影动画片草原英雄小姐妹的主题歌改写的。它着力刻画了“小姐妹”天真、活泼、乐观、富有朝气的少年形象以及他们勤劳放牧的生活情景。,活动一,模仿骑马动作,模仿马蹄的声音,学习蒙古族舞蹈马步动律,音乐进行时节奏、力度如何?描绘出了什么场景?,第二主题,提示:和第一部分做对比,节奏宽广,力度稍弱,旋律显得抒情优美,描绘出大草原美丽的景色。,第二主题是一段抒情性旋律,与第一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从另一角度表现了内蒙人民的生

6、活,以及对美丽草原进行如歌似的赞美,表现了草原人民幸福的生活和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第二主题赏析,遍地羊群,赶牛回家,牧民,奶牛喝水,第一主题是根据电影动画片草原英雄小姐妹的主题歌改写的。它着力刻画了“小姐妹”天真、活泼、乐观、富有朝气的少年形象以及他们勤劳放牧的生活情景。,第二主题是一段抒情性旋律,与第一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从另一角度表现了内蒙人民的生活,以及对美丽草原进行如歌似的赞美,表现了草原人民幸福的生活和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VS,再一次聆听,长调民歌:,音调高亢、音域宽广、节奏自由、字少腔长,旋律悠长舒缓极富装饰性(如前倚音、后倚音、滑音、回音等)等特点。内容多为赞美草原、歌颂故乡、夸奖坐骑、表达爱情等题材。,短调民歌:,结构短小规整、音调简洁、节奏明了、欢快,活泼、字多腔少等特点。整体音乐风格具有叙述性与歌舞性,抒情性较弱。,蒙古族两种民歌体裁“短调”、“长调”。,草原上,我是草原小牧民,拓展,小结,今天,通过草原放牧的学习,我们进一步了解了音乐要素在音乐作品中的艺术作用。同时感受了蒙古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学习了龙梅和玉荣热爱祖国、热爱集体,勇于战胜困难的高尚情操。相信在她们的感染下,我们会更加热爱祖国、热爱生活!,再见!,1 5 3 | 2 1 |,曾 老 师 再 见!,1 3 5 | 1 5 |,同 学 们 再 好 !,师生说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级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