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 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doc

上传人:杨桃文库 文档编号:19336358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6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 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 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 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淮安市水利现代化规划(2011-2020)(简 本)淮 安 市 水 利 局二一三年一月淮安市水利现代化规划简本(2011-2020)-1-目 录前 言.2一、现状分析及存在问题.3二、规划指标体系与目标.4三、规划建设内容.61 防洪减灾工程体系建设.62 水资源保障体系建设.73 水生态保护体系建设.84 农村水利工程体系建设.95 水管理服务体系建设.96 水利发展保障体系建设.9四、重点工程与实施安排.101 重点工程.102 投资分析与资金筹措.103 实施安排.11五、实施保障.11淮安市水利现代化规划简本(2011-2020)1前 言淮安地处淮河流域下游,是一座漂浮在水上的城市,有

2、 80%的国土面积处在洪水位以下。淮安的兴衰与水休戚相关,历史上靠水而兴,曾有“壮丽东南第一州”、“淮上江南”的美誉;过去因水而贫,曾因黄河夺淮,饱受洪灾肆虐;现在治水而富,改变了“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局面,为淮安小康社会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淮安社会经济、城市建设等各项工作取得长足发展的今天,进一步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对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加快现代化进程意义重大。为贯彻中央与江苏省委省政府 2011年两个 1号文件精神,落实 2011年 3月淮安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保障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意见的具体部署,力争通过 5年的努力,初步建成现代化的水利综合保障

3、体系,到2020年全市实现水利基本现代化,特编制淮安市水利现代化规划。规划对淮安市水利发展现状进行全面梳理和评价,明确了 2011-2020年水利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实施安排。构建了“安全达标、引排通畅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配置合理、高效利用的水资源保障体系,功能完备、长效管护的农村水利工程体系,有效控制、河湖健康的水生态保护体系,机制健全、公平高效的水管理服务体系,支撑有力、综合配套的水利发展保障体系”水利现代化六大体系,全市将重点实施“4311”工程,强化“六项管理”,推进“四项改革”,夯实“五大保障”,全面推进我市水利现代化,实现“河清湖晏,淮水安澜,生态水城,美丽淮

4、安”的水利现代化愿景。规划总投资为 498亿元。全市水利现代化规划主要针对各县区特点、体现特色、打造亮点。建设重点是:主城区围绕除涝安全,建设城市排水快速通道,大力提升水景观,改善水环境;南三县(金湖、洪泽、盱眙)依托流域工程治理,重点推进河湖治理和生态建设,兼顾旱涝保收田的巩固和提高;北三县(淮安、淮阴、涟水)以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为重点,加大区域治理力度,提高水资源的保障能力,力争到 2020年,全市基本建成具有淮安特色的水利现代化。淮安市水利现代化规划简本(2011-2020)21 现状分析及存在问题1.1 淮安水利发展现状长期以来,淮安市水利围绕经济社会建设这一中心工作,遵循人水和谐的科学

5、治水理念,在防洪保安、水资源供给、农村水利、水生态保护、管理体制改革和水利发展保障等六个方面加大水利投入,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配合,工程建设和管理同步,不断夯实水利基础,深化体制改革,水利发展态势良好。一是防洪减灾体系基本形成,防洪减灾能力明显提高。初步建成了以流域性防洪工程为依托的市域防洪工程体系,以骨干排涝河道和排涝泵站为主的区域排涝工程体系,构建了“五横两纵一湖”的骨干水系总体格局。建成流域性行洪河道 11条长约 480公里,堤防长约 1000公里;区域性骨干河道 52条长约1220公里;大中型建筑物 2500余座;建成大中小型水库 126座;防洪圩堤约3000公里。二是水资源配置格局基

6、本形成,节水型社会建设稳步推进。基本形成以淮水和洪泽湖蓄水供给为主,江水、中小水库和地下水补给为辅的水资源供给体系。全市分配水资源总量约 33亿立方米;建成地表水集中供水水源地 10处,区域供水能力 60万吨/天。建成节水载体 131个,节水减排能力达到 1.2亿立方米。三是水环境保护体系基本形成,河湖健康不断好转。建立健全了市区饮用水源地巡防机制、市“河长制”河道管理体制,出台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完成了全市水域纳污能力和入河排污总量核定工作。对10个集中饮用水水源地全天候巡防,市域范围内所有河道均明确了“河长”,核定 38个水功能区限制排放污染物总量 COD 6.27

7、 万吨/年,氨氮 0.397万吨/年,68个入河排污口大部分实施了动态监测,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率接近 65%。四是农村水利建设成就显著,农村饮水安全大幅改善。初步建成了以沿运、沿总、沿湖直接灌溉为主的大中型灌区,水库、塘坝等其它形式为补充的农田水利工程体系。有万亩以上大中型灌区 24处,其中大中型灌区各 8处,设计灌淮安市水利现代化规划简本(2011-2020)3溉面积接近耕地面积的 80%,旱涝保收田约 420万亩,约占总耕地面积近60%。有大中沟约 5000条,干支斗渠约 9000条,中沟以上建筑物约 5万座。新建、改造水厂 320座,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约 140万人。五是水管理体制改革

8、卓有成效,水利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形成了市-县-乡三级水利管理服务体系,在职水利职工约 5600人,其中水利工程管理 1700人,创建了 8个省级、13市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初步建成防汛指挥系统和视频会议系统、全市大型灌区管理信息系统。1.2 现状评估根据江苏省水利基本现代化指标体系设定的 6大类 22项评价指标、目标值和指标权重要求,对淮安市水利现代化现状水平进行评估,2010年综合得分为82.1分,见表 1。其中农田水利保障能力得分仅为 70.1分,居“6 大体系”之尾,是现阶段淮安市水利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短板。表 1 淮安市水利现代化现状水平评估表序号 指标 得分率 评价结果1 防洪减灾 8

9、0.3%加强提高2 水资源供给80.3%加强提高3 水生态保护93.7%巩固提高4 农村水利70.1%主要短板5 水管理82.4%加强提高6 发展保障82.4%加强提高综合得分 82.1 未达到水利基本现代化1.3 主要存在问题淮安市水利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防洪减灾工程保障能力仍需巩固和提高;二是水资源保护与供给体系尚待完善,河湖健康仍需维护;三是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尚不能适应新农村发展需求;四是人才结构、水利科技水平和水文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五是体制机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还不相适应。2 规划目标与指标体系2.1规划目标总体目标为:构建“安全达标、引排通畅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配置合

10、理、淮安市水利现代化规划简本(2011-2020)4高效利用的水资源保障体系,功能完备、长效管护的农村水利工程体系,有效控制、河湖健康的水生态保护体系,机制健全、公平高效的水管理服务体系,支撑有力、综合配套的水利发展保障体系”,展现“河清湖晏,淮水安澜,生态水城,美丽淮安”水利现代化愿景。2.2指标体系表 2 淮安市水利现代化指标体系与目标值目标实现率序号指标权重(%)基本现代化目标 2015 2020一 防洪减灾工程能力 201 流域防洪达标率 8 100%90%95%2 区域防洪除涝达标率 6 100%80%90%3 城市防洪除涝达标率 6 100%80%90%二 水资源供给与效率水平 1

11、64 供水保证率 7农业90%;工业95%;生活97%农业75%80%;工业90%;生活95%农业75%85%;工业95%;生活97%5 万元GDP用水量 6 100 m3130 m3100 m36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 3 18 m320.0 m318 m3三 河湖健康与水生态状况 177 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6 85%80%85%8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3 100%100%100%9 水域面积率 4圩内10%,平原区8%,城区6%圩内10%,平原区8%,城区6%圩内10%,平原区8%,城区6%10 水土流失治理率 2 85%75%85%11 骨干河湖整治达标率 2 90%80%90%四

12、 农田水利保障能力 1212 旱涝保收田面积率 5 78%70%78%13 灌溉水利用系数 3 0.6 0.55 0.614 农村河道有效治理率 4 95%90%95%五 水管理能力 2015 水资源管理达标率 3 100%90%100%16 骨干河湖管理达标率 3 100%90%100%17 水利工程设施完好率 6骨干95%;农水80%骨干90%;农水75%骨干95%;农水80%18防汛防旱管理与应急 能力6 100%90%100%19 基层水利管理服务水平 2 90%90%90%六 发展保障能力 1520重要水管理事项有效 实施率3 100%90%95%21 水利投入政策到位率 6 100

13、%90%95%22 人才结构达标率 2学历90%,职称60%学历80%,职称55%学历90%,职称60%23 水利科技信息化水平 2 90%80%90%24 水文化建设 2 90%80%90%评 人民群众对水利基本现 70%70%70%淮安市水利现代化规划简本(2011-2020)5序号指标权重(%)基本现代化目标目标实现率2015 2020判指标代化建设成果满意率参照江苏省水利基本现代化指标体系的“防洪减灾、水资源供给、农村水利、水生态保护、水管理和发展保障”等六大体系 22个水利现代化单项指标,考虑到淮安市水生态特色与底蕴深厚的水文化特点,增加骨干河湖整治达标率、水文化建设 2项自设指标,

14、计六大体系 24个指标,加上“人民群众对水利基本现代化成果满意程度”评判指标,构成淮安市水利现代化指标体系,以此指导淮安市及各县、区下一阶段的水利现代化建设。各指标的相关内容、权重及目标值等详见表 2。3 规划建设内容3.1 防洪减灾工程体系建设(1)流域防洪重点实施洪泽湖大堤、淮河入江水道加固和分淮入沂整治工程;淮河干流堤防加固、洪泽湖周边蓄滞洪区、鲍集圩滞洪区建设;苏北灌溉总渠、中运河及里运河、废黄河除险加固工程等。(2)区域防洪除涝实施 25条中小河流治理;15座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大型泵站杨庙泵站更新改造;实施洪泽湖抬高蓄水位影响工程;完成中小型水库与重点塘坝的除险加固工程;六个片区(沂

15、南、废黄河、渠北、洪泽湖、白马湖高宝湖、里下河)提高区域抗御自然灾害能力。(3)城市防洪除涝实施里运河堂子巷、北门桥防洪控制工程,古黄河水利枢纽工程,县级城镇防洪工程等;重点实施城市除涝标准提升工程、十四中沟北延兴淮河开挖工程建设等。淮安市水利现代化规划简本(2011-2020)6(4)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完成盱眙县红旗、化农、山洪等 3座中型水库及小型水库、重点塘坝除险加固等。3.2 水资源保障体系建设(1)水资源供给工程重点实施区域供水、南水北调输水沿线水源地监测和保护、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加强地下水监测和管理。(2)水资源总量控制严格用水总量控制,至 2015年,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 33亿

16、立方米以内,地下水用水总量控制在 5500万立方米以内。(3)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强农业节水、工业节水和生活节水等重点领域节水建设,节水载体和节水型社会制度建设。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 0.6,一般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5%以上,节水型灌区和单位覆盖率达 100%,节水型企业的覆盖率达 50%以上,建成节水型社区(小区)40%以上。(4)非常规水源利用雨水利用、中水回用等非常规水源利用率达 20%左右,进一步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3.3 水生态保护体系建设(1)河湖水功能区管理进一步加强水功能区监督管理,严格入河排污口的审批制度,制定河道排污总量控制制度。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 85%。(2)骨干河

17、道蓝线管理与区域水面率控制制定区域性骨干河道蓝线管理办法,加强河道蓝线管理;加强区域水面率控制,要求不低于现状。其中圩区、平原区和城区分别达到 10%、8%、6%。(3)河湖整治与生态修复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提高生态系统环境承载能力,维持区域生态平衡。重淮安市水利现代化规划简本(2011-2020)7点实施洪泽湖、白马湖、高邮湖和里下河湖区退圩还湖工程,建设 4个生态湿地,修复河流生态 10条。(4)水土流失治理重点对盱眙山丘区小流域、废黄河高亢地区水土流失进行治理。治理小流域 20个,面积 200 平方公里。(5)盘活水系与清水廊道建立河网水体有序流动的优化调度机制,充分利用骨干河湖调度能力,

18、促进内河水体有序流动,增加水环境容量。重点实施主城区 6大补水活水工程,建设 10大清水廊道(淮河、二河、古黄河、盐河、苏北灌溉总渠、京杭大运河、里运河、淮河入江水道、淮河入海水道、新河)。(6)水污染综合整治加大工业点源污染治理力度,全面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加强河道流动污染源控制,加强地下水水质监管。提高城乡污水处理率和处理标准,大力推进河湖污染治理,建立河库纳污总量控制制度,加强尾水处理与尾水通道建设等。(7)水生态示范区建设重点围绕“一区(淮安主城区)、一线(洪泽湖大堤)、两河(运河、淮河)、四地(洪泽、涟水、盱眙、金湖)”进行生态示范区建设。(8)血防工程建设对金湖县闵桥施尖滩采取切滩、

19、围网养殖、开垦种植等措施,进行环境改造,改变钉螺孳生环境,减少人畜感染血吸虫的机会。治理有螺面积约 15平方公里。3.4 农村水利工程体系建设(1)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新建地面水厂 117座,打井 167眼,解决饮水不健康人口 160万人。(2)农村河网整治疏浚县乡河道 1700条,整治村庄河塘近 3000个,更新改造建筑物 8700座。淮安市水利现代化规划简本(2011-2020)8(3)农村圩区达标建设改造排涝泵站 800座,圩堤达标建设 930公里,改造圩口闸 900座,护岸15公里。(4)旱涝保收田建设继续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新增旱涝保收田 156.6万亩,全市旱涝保收田

20、面积占总耕地面积达到 78.1%。(5)高效节水工程建设发展低压管道灌溉面积 16万亩,喷灌面积 3万亩,微灌面积 10万亩。(6)农田水利示范区建设建设各类农田水利示范区约 20个(小型机电管道灌溉、高效节水灌溉、灌区改造、山丘区“长藤结瓜”等类型),每个县区不少于 2个。3.5 水管理服务体系建设以“强化六项管理,加强基层服务队伍建设,落实四项改革”为重点,构建“依法治水、管理规范”的水管理服务体系。(1)强化“六项管理”:即水务一体化管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河湖蓝线管理、水利工程管理、农村水利长效管理、防汛抗旱与应急管理。(2)落实“四项改革”:即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机制

21、与体制改革,水利工程管理机制与体制改革,水资源费与水价改革。3.6 水利发展保障体系建设以“夯实五大保障、加强水文化建设”为抓手,构建“综合配套、保障有力”的水利发展支撑体系。(1)法制保障:加强水利法制建设,完善民主决策机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水行政执法行为,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提高依法行政、依法治水水平,为水利现代化建设提供法制保障。(2)投入保障:建立健全“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市场融资、群众投入、社会资本为辅”的四位一体多元化水利投入稳定增长保障机制,满足水利现代化建设和管护资金的需求。(3)人才保障:大力实施人才强水战略,抓住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三大淮安市水利现代化规划简本(2

22、011-2020)9环节,创新机制,完善制度,优化人才结构,提高人才素质;建设好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三支队伍,为水利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4)装备现代化与水利信息化保障:完善水利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等各环节的现代化装备;着力开展水利信息基础设施、水利业务应用系统及水利信息化保障环境三大体系建设。(5)科技保障:加强水利应用技术研发,加大技术引进和推广应用力度。研发、引进和推广水利科学技术 40项。(6)水文化建设:倡导社会水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水工程文化品位,用水文化引领水利现代化,提升水利事业综合文化软实力。4 重点工程与实施安排4.1 重点工程重点实施“4311”工程,强化“六项

23、管理”,推进“四项改革”,夯实“五大保障”,全面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4311”工程:“4”480公里防洪堤防达标建设;“3”打造3100公里生态河网;“1”新增 156.6万亩旱涝保收田;“1”构建 1套淮安现代化水管理体系。4.2 投资分析与资金筹措根据淮安市 20112020年期间水利发展目标与建设任务要求,规划项目工程总投资 498.0亿元,由中央和省、市、县共同承担。经综合平衡分析,确定淮安市水利现代化投资规模与结构见表 3。表 3 淮安市水利现代化建设投资结构表 单位:(亿元)序号 分项工程投资总投资(亿元)省级以上 市级县(区)及社会1 防洪减灾工程体系 210.1 147 25

24、.2 37.92 水资源保障体系 58.1 17.4 5.8 34.93 水生态保护体系 90.3 27.1 9.1 54.14 农村水利工程体系 101.9 71.3 4.4 26.25 水管理服务体系 10.6 1.1 1.1 8.46 水利发展保障体系 27.0 2.7 12 12.3合计 498.0 266.6 57.6 173.8淮安市水利现代化规划简本(2011-2020)104.3 实施安排淮安水利现代化建设拟分三个阶段,2011-2012年投资 66.6亿元,2013-2015年投资 138.5亿元,2016-2020年投资 292.9亿元。5 保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由市政

25、府组建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协调发改、财政、水利、农业、国土、审计、监察、新闻宣传、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力量,共同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2、精心组织实施:由市、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分别成立水利现代化建设相关机构,具体负责水利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工作。并与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协作,加强对水利投入政策落实、配套资金到位等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投入政策落实到位。3、推进改革创新:加强水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创新,注重依法行政和制度创新,破除制约水利发展的主要障碍,解决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保障能力中的突出问题,形成水利良性发展机制。4、大力宣传引导:通过媒体向公众强化宣传引导,普及和宣传水利现代化建设目标任务,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水利改革发展,营造促进水利现代化建设的良好氛围。5、强化过程考核:分解落实水利现代化规划的目标和任务,明确责任主体,按照进度要求,由市政府组织对规划实行一年一考核、二年一评估,分析存在问题,提出对策措施,形成评估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事务文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