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兴国县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今年以来,兴国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统筹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决胜战,强力攻坚高质量“脱贫摘帽”目标,以“零漏评、零错退、群众认可度99.03%”的优秀成绩顺利通过脱贫退出考核评估,于2020年4月26日正式宣布退出贫困县。连续3年在全省脱贫成效考核中获得“好”的等次。脱贫摘帽后,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坚持把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作为头等大事、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全面完成各项脱贫任务,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截止11月20日,全县30199户129418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其中2020年脱贫2038户3908人,贫困发
2、生率由18.18%降至0;147个贫困村全部退出。组织开展国家脱贫攻坚普查,代表全省接受国家事后质量抽查,最终以零差错、高质量的好成绩通过,获得国家和省市的充分肯定。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一、持续精准发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1.坚定扛起政治责任。党委政府强力推进。梳理24条兴国县落实脱贫攻坚“四个不摘”责任清单,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每个月至少有5个工作日用于扶贫,带头对贫困村、重点推进村进行遍访。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常态化研究调度,今年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县长办公会、领导小组会40次研究脱贫攻坚工作。县四套班子领导经常深入到扶贫一线,现场解决问题。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和村党支部书记带
3、头遍访全乡、全村所有贫困户,特别是未脱贫户和脱贫监测户、贫困边缘户,把主要精力放到脱贫攻坚上。持续压实行业扶贫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行业扶贫“第一责任人”责任,推进本行业部门问题全部“清零”。帮扶力量尽锐出战。持续选好用好管好驻村帮扶干部,2020年对3名驻村帮扶干部进行了调整充实,全县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达874人。不断强化驻村工作队管理,确保每个月驻村时间不少于20天,着力抓好5个方面18条驻村任务清单落实。驻村第一书记每季度走访全村所有贫困户、边缘户不少于1次,帮扶干部每个月走访贫困户2次以上。通过集中授课、以会代训、现场交流等方式,进一步加强教育培训,2020年县乡两级开展驻村帮扶干部培训
4、58期,培训人员15620人次。干部作风更加务实。持续深化扶贫领域干部作风建设,着力整治脱贫攻坚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县扶贫办(精准办)组织13个指导组,常态化深入乡镇暗访发现问题,并指导整改、跟踪问效。纪委监委、县委组织部牵头,对各级扶贫力量责任落实不到位、帮扶实效不高、作风不严不实等问题加强暗访督查。对脱贫攻坚工作不力、心存侥幸、工作效果差及问题多的单位和个人,从严追责问责。2020年查处18起,处理25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7人,通报11起13人。同时,提高精准监督、精准问责水平,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认真落实对扶贫干部关心关爱措施和容错纠错机制,实行干部考察延伸
5、至脱贫攻坚一线,对表现突出、埋头苦干的干部优先提拔重用,仅今年就已提拔扶贫战线干部39人(其中脱贫攻坚工作分管领导1人、第一书记25人、驻村工作队员9人、县乡精准办业务人员4人)。生活上给予全力保障,每年为全县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工作队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并要求选派单位每年安排体检,给予适当工作经费和生活补贴。坚持将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全县综合绩效考核评价重要内容,权重保持60%,树立鲜明导向。2.严防致贫返贫风险。完成剩余人口脱贫。紧扣剩余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全覆盖安排县领导及乡镇副科级以上干部挂户包干,每月入户走访不少于1次,会同帮扶干部加大帮扶力度,增补有效措施,并作为日常暗访指导重
6、点内容,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年度脱贫任务。强化“两类人员”监测。加强乡、村、组三级日常巡查,按照“一村一册、一户一表”建立帮扶工作台账,每季度开展1次研判,切实加强监测帮扶。全县纳入“两类人员”共1513户6497人,其中边缘易致户640户2771人,脱贫不稳定户873户3726人。分类介入帮扶措施。因户综合施策,认真落实“两类人员”产业就业、医疗保障、兜底保障、公益性岗位、教育政策扶持、防贫保险防贫、志智双扶、社会帮扶等帮扶措施,目前“两类人员”1438户6173人已消除风险,还未消除风险75户324人,其中边缘易致贫户46户195人,脱贫不稳定户29户129人。特别在防贫保险政策方面,全县已
7、赔付122户因病、因学、因灾等原因导致致贫返贫风险的农户,理赔金额128.2798万元。3.狠抓各项政策落实。一是教育优先保障。全覆盖落实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各项学生资助政策,2020年资助89175人次,发放资助金7683.4万元。落实“双线控辍保学责任制”,采取劝返、送教上门或入读特教学校等方式保障适龄儿童接受教育,杜绝义务教育学生因贫失学辍学。二是医疗重点保障。全面落实农村贫困人口疾病医疗“四道保障线”政策,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享受“四道保障线”3.6万人次,医疗总费用1.72亿元,个人自付比例平均控制在9.82%左右,扎实推进“一站式”结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惠民措施,落实乡村卫生院室
8、门诊统筹制度,规范村级卫生室管理,持续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推进贫困人口慢性病认定查缺补漏,今年认定6754人,2016年以来共认定46135人。三是住房多元保障。采取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维修加固、集中供养等多种方式,保障住房安全,今年继续安排了9户危房改造对象,全部于6月底前竣工验收、搬迁入住,已拨付20.24万元补助资金。几年来,共实施危房改造5281户(包含保障房924户),易地扶贫搬迁1274户,入住敬老院233户。并对全县3019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全面进行安全鉴定。四是饮水全面保障。2020年继续投入818.62万元,实施15处集中供水工程,全面解决水质不达标和季节性缺水等饮
9、水安全问题。在对304个行政村进行水质抽样检测的基础上,2020年再投入100万元,开展集中供水工程水质检测306份、分散供水检测2662份,实现了水质检测村小组全覆盖。采取招标、接管、承包等形式,落实集中供水工程管护主体,实行统一管理,对引山泉水、打井等贫困户分散饮水项目实行农户自主管理。五是强化兜底保障。全面落实低保、特困供养等提标提补政策,截止目前,全县农村低保对象14337户34579人(占全县农业人口4.86%),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0971户29597人。从严抓好动态管理,2020年新增农村低保对象2135户5117人,清理不符合低保条件对象349户1069人,实现应保尽保、应退尽
10、退。常态化抓好残疾证办理,2020年新办残疾证2109份,其中建档立卡401人,发放残疾人补贴13201户13344人。每户投入资金2500-4000元,完成199户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二、统筹调度推进,努力克服疫情影响为有效化解疫情影响,我们坚持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手抓,认真抓好调度部署,及时组织各级扶贫力量通过网络、微信等灵活开展帮扶,认真研究制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脱贫攻坚工作重要指示、省委省政府十条意见,做好当前帮扶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加强低保、特困供养等重点人员和隔离区域贫困群众联系慰问,常态化开展贫困劳力返岗就业、农产品滞销问题清零等工作落实情况的暗访督导和调研,迅速推
11、动扶贫项目、就业车间全面复工复产,并通过赠送手机、安装宽带、电视等方式,帮助664名中小学生解决收看终端的问题;帮助5146名中小学生解决网络信号问题;帮助4100名中小学生解决流量资费问题。同时出台了最有力的政策措施,努力化解疫情影响,疫情期间共补助5496.44万元,帮助销售扶贫产品780.02万元。1.优化产业奖补。在落实省市相关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奖补政策,总共补助1042.1919万元。如实行“增养100”计划,已发放3216户次651.1万元;提高了蔬菜产业奖补标准,现已引导110户贫困户参与,发放补助172.86万元;新增贫困户流转他人撂荒地种植粮食作物奖补政策,已补
12、助43户2.2万元;落实野生动物养殖转型转产补助5家企业(基地)116.4756万元,104户贫困户99.5563万元。2.保障稳岗就业。稳岗就业共补助4454.25万元。一是强化岗位对接。加大力度促进贫困劳动力与用工企业精准对接、应聘择岗,组织专车接送,送人到岗725个贫困人口,举办乡镇招聘会,落实就业补贴政策,疫情期间发放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交通补贴、伙食补贴24232人次221.5万元。持续加强贫困劳动力就业信息监测,全面排查未就业、务工回流等人员,及时增补园区务工、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安置等措施,截止11月24日,全县78296人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已稳岗就业70845人,就业率达90.
13、48%,占上年度外出务工人数比例125.55%。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全面落实新出台的产业就业奖补政策,激励贫困劳动力务工增收。如实行就业收入稳增计划,发放奖补2631.1万元,帮助26311户贫困家庭实现增收;一次性就业奖补,已补助9202人920.2万元;鼓励疫情期间园区企业设立扶贫班组(车间)、下乡新创办扶贫车间吸纳贫困劳动力5人以上,如江西联纲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及时响应,专门创办了扶贫班组,疫情期间吸纳了87名贫困群众务工增收,补助42.83万元;雄鼎电子公司下乡创办了4个扶贫车间,吸纳了46名贫困群众务工,补助31.02万元。三是开发“九员三岗”。2016年以来共设置公益性岗位4682个,
14、安置23143人次贫困劳动力实现就近就业。2020年在每个行政村新增2名公益性岗位指标的基础上,再增加了26名,今年就新增了1795个公益性岗位,全县共设置岗位2664个,发放工资607.6万元。同时,着力压实乡村管理责任,建立规范公益性岗位管理台账,有效防范“虚设岗位、挂岗取酬、变相发钱、顶岗替岗、轮流坐庄”等现象。3.推进消费扶贫。一是积极化解农产品滞销问题。全力应对贫困户和扶贫基地农产品滞销影响,疫情期间按照工会会员每人700元福利的标准用于购买扶贫产品,帮助销售扶贫产品780.02万元。坚持每月调度统计乡镇扶贫产品滞销情况,及时帮助解决产品滞销问题。二是深入推进消费扶贫行动。积极开展扶
15、贫产品认定,现已认定扶贫主体42家、扶贫产品453个,其中纳入国家扶贫产品目录的扶贫主体39家、扶贫产品261个。推进消费扶贫“三专”平台建设,在县城建好1个县级“中国消费扶贫兴国馆”,已投入运营;并结合“农村e邮”等运营点建设8家乡镇消费扶贫馆;在各商场超市设置8家消费扶贫专区;重点选择学校、医院、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安装消费扶贫专柜;搭建了微信“兴国扶贫商场”和淘宝“兴国县扶贫助农直播间”两大线上平台,均已开始运营。三是有力推动扶贫产品销售。加大扶贫832平台宣传推广力度,已入驻市场主体39家,扶贫产品261个,今年累计销售扶贫产品3026万元,包括消费扶贫商城、兴国馆直连直报、其他线下销售
16、共计3186.6万元,7月份全国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工作推进会通报,我县扶贫产品在832平台销售额排名全国第三。督促县财政预算单位采购扶贫产品,全县预算单位预留采购份额235.09万元,已完成317.86万元,完成率135.2%。组织积极开展各类活动,积极参加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的展销会、对接会,在2020年全省消费扶贫月暨第四届江西省扶贫产品展销会活动,同时荣获最佳组织奖和最佳销售奖。三、强化攻坚举措,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一是深化产业就业实效。产业方面。落实“县四套班子领导及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分别挂点建设一个扶贫产业经营主体、驻村帮扶单位帮助挂点村至少发展一个扶贫产业或就业车间”机制,支持蔬菜、
17、脐橙、肉牛、油茶、灰鹅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2020年投入资金2380.65万元,建设81个产业扶贫项目,累计建设产业扶贫基地515个,联结带动贫困户28377户次持续稳定增收。持续动员引导贫困户发展千家万户产业,2020年发放产业直补29713户次7289.72万元。严格落实“四个一”要求,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829名。就业方面。全面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2020年发放2054.67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贴息贷款1.69亿元。分批分类实施“兴国表嫂”“雨露计划”(2020年发放2984人913.55万元)等技能培训,为有意愿参加培训的贫困家庭劳动力提供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实现稳定增收脱贫。2
18、.加强光伏收益管理。在全县304个行政村,分两批建设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总投入1.8293亿元,实现了所有行政村全覆盖,总安装容量达到29.22兆瓦。对接第三方运营管理公司,用好智慧光伏监测平台,加强日常监测和问题排查,每村明确了一名光伏养护员,定期开展监测维护工作。截止10月底,2020年实现光伏发电收益1664.79万元,平均每村5.48万元。制定兴国县村级光伏电站收益分配办法,明确年初制定收益分配计划,确保所有光伏电站80%以上收益用于开设公益性岗位和临时公益性劳务支出。3.抓好扶贫小额信贷。严格按照“免抵押、免担保、基准利率放贷、财政贴息、县建风险补偿金”要求,持续扎实推进“产业扶贫信贷
19、通”政策宣传落实,截止2020年11月20日,累计发放贷款13.33亿元,其中贫困户放款19156笔10.54亿元,市场经营主体放款68笔2.7889亿元。2020年共发放2846.96万元,其中新增7笔28万元,续贷653笔2818.96万元。“农业产业振兴信贷通”发放5510万元,其中贫困户贷款911笔4199万元;新型市场经营主体56笔1311万元。4.强化易地搬迁后扶。“十三五”期间,全县共搬迁安置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274户6522人,全部入住,也全部实现脱贫。建设集中安置点29个,安置1182户6109人,占比93.66%。设置29个移民管理服务中心,实行“点长制”挂点联系后续帮扶工
20、作,29个集中安置点分别落实分管县领导、乡镇党委书记或乡长为“点长”,每月至少一次深入安置点,重点落实各项后续扶持工作,规范社区管理,全部落实了办公场所、管理人员、管理制度,加强管理服务,对有意愿、有能力的100%落实产业就业帮扶措施。5.有力推动问题整改。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会专题调度问题整改工作,对所有问题制定问题整改台账,逐项明确责任县领导、责任单位、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细化措施到村到户到人,纪委监委、县委整改办和扶贫办(精准办)13个指导组经常性深入相关单位和乡镇开展暗访调研督导,及时交办问题清单,立行立改,确保整改实效。对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反馈的问题3
21、方面28个问题,制定了100条整改措施;2019年度中央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指出3大类15个方面26个具体问题,制定了49条整改措施;2019年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检查及省对县成效考核发现3个问题、2次省级暗访发现问题,均已整改到位。并妥善处理了5条“12317”扶贫监督电话举报问题,及时化解了举报人的信访纠纷和矛盾。6.扎实推进项目建设。今年我县共实施统筹整合财政涉农扶贫资金项目2022个46500万元,其中产业发展项目88个14817.07万元,雨露计划、就业补助等就业扶贫项目2个1950万元,巩固完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基本必要人居环境改善项目1931个29732.93万元。截止11月24日
22、,资金拨付率达94.1%。同时,全面清查了全县2016年以来扶贫资产底数,形成扶贫资产26.1亿元,其中到户类资产6.44亿元,占比24.7%;公益性资产16.39亿元,占比62.8%;经营性资产3.27亿元,占比12.5%。按照到户类资产、公益性资产和经营性资产分类管理,建立台账,明确项目权益、管护责任人、收益分配情况,做到扶贫资产有账可查,防止资产流失,确保扶贫资产持续发挥效益。7.充分激发内生动力。坚持每季开展一次“三讲一评”“对贫困户评分定星”“感恩教育”等活动,强化正向激励、反向约束机制,充分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讲清讲透扶贫给群众带来的政策红利和村庄变化,让群众知晓,并从心里认可脱贫攻坚工作,引导贫困户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选出近300名青年讲师,组建“感恩教育”青年讲师团,进村开展义务宣讲活动,截止目前累计开展宣讲活动920余场次,覆盖群众5万余人。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