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贵州公务员考试行测通关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2019】:30贵州公务员考试行测通关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2019】:30 1: 社会现代化是通过以下哪几种过程实现: 多项选择题A、工业化B、城市化C、世俗化D、市场化 2: 下列选项中,哪一行为构成正当防卫?() 单项选择题A、甲到商场购物时将自己的汽车停在商场门口,买完东西出来时发现乙打碎了车窗玻璃,在偷车内的东西,于是上前将乙抓住,并趁乙不注意将其打晕,送往派出所B、甲持枪闯进某单位财务室,逼着财务室工作人员乙打开保险柜,在甲让乙往口袋里装钱时,乙的同事进来趁甲不注意将其砸成重伤C、甲对乙存怨恨,故意辱骂乙,乙气急要动手打甲,甲拿起准备好的棍子
2、将乙手臂打伤D、甲在大街上打电话,被乙抢走了手机,甲追赶乙未果。第二天甲在大街上发现了乙,于是偷偷在其背后将其打倒,抢走了乙身上的财物 3: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给予制裁的行政行为。据此,下列属于“行政处罚”的是()。 单项选择题A、暂扣违章司机的机动车驾驶证B、对醉酒的人约束至酒醒C、对严重违反公务员法的公务员给予开除处分D、对到期不缴纳税款的纳税人,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4: 3D是Three-dimensiona1的缩写,意为三维。3D电视利用某一原理,把左右眼看到的影像分离,从而使观看者看到三维立体影像。这一原理是: 单项选择题A、
3、人双眼观察物体的角度相同。因此能够辨别物体远近产生立体视觉B、人双眼观察物体的角度略有差异。因此能够辨别物体远近产生立体视觉C、人双眼观察物体的角度差异很大,因此能够辨别物体远近产生立体视觉D、人双眼观察物体的角度相反,因此能够辨别物体远近产生立体视觉 5:欢呼:兴奋:雀跃 单项选择题A、鼓掌:难过:无语B、哀叹:悲伤:气愤C、手舞:激动:足蹈D、沉默:默认:安眠 6: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单项选择题A、会议期间,农科院等单位在会场外摆出了鲜花盆景销售摊。休息时,摊前车水马龙,产品供不应求B、是深入了解一个单位的全面生活好呢,还是今天到这里,明天到那里,浮光掠影地了解
4、一下生活好呢?C、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D、他的演说不仅内容充实,而且闪烁其词,全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 7:下列关于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题A、光的偏振现象表明光是一种纵波B、超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白光经光密三棱镜折射发生色散时,红光的偏折角最大D、用透明的标准样板和单色光检查平面的平整度,应用了光的衍射现象 8: 依法由任免机关在任免权限内,通过决定或命令直接委派其所需人员,担任某种行政领导职务,这种行政领导者的产生方式是()。 单项选择题A、选任制B、委任制C、考任制D、聘任制 9: 下列物品利用凸透镜透光原理的是
5、()。 单项选择题A、近视镜B、显微镜目镜C、汽车观后镜D、手电筒反光罩 10: 权威接受论,如果上级发出的一个指令性的沟通交往信息为下级所接受,那么这个权力就是被遵从或成立了;如果下级不接受这种沟通交往信息,就是拒绝了这种权力。也就是说,一项命令是否具有权威,取决于命令的接受者,而不是命令的发布者。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描述不符合权威接受论的一项是()。 单项选择题A、如果指令性信息的沟通出现障碍,则上级的权威受到影响B、只有下属理解并执行了命令,上级的权力才能够实现C、上级实际上没有任何权力,下级才是权力的真正所有者D、上级为了保持自己的权威,必须让下级认可和接受命令 11:一个公比为2的等
6、比数列,第n项与前n1项和的差等于3,则此数列的前四项之和是( ) 单项选择题A. 54B. 45C. 42D. 36 12:0,7,26,63,124,( ) 单项选择题A. 125B. 215C. 216D. 218 13:长江水系中流域面积最大的支流是()。 单项选择题A、渭河B、淮河C、嘉陵江D、汉江 14:下列有关科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题A、月亮对海水的吸引力比太阳大,引起地球上潮汐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月亮对海水的吸引力B、世界著名的“死海”位于西亚,尽管“死海”的含盐量较高,但其中的营养物质也很丰富,“死海”中有大量的水生动植物C、云和雾都是水蒸气达到饱和并凝结成细
7、小的水滴而形成的,它们在本质上是相同的D、“X射线”是一种波长比紫外线更短的光,它是由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在1895年发现的 15:雕塑在人类的所有艺术门类里,论资历可谓“天字第一号”。梁思成曾有言:“艺术之始,雕塑为先。”梁先生何出此言呢?“盖在先民穴居野处之时,必先凿石为器,以谋生存;其后既有居室,乃作绘事。故雕塑之术,实始于石器时代,艺术之最古者也。”所以,雕塑是所有造型艺术的源头,是历史最为久远的艺术。 这段文字主要阐述“雕塑”的: 单项选择题A、资历B、起源C、历史D、价值 16:应当说,建立新闻发布工作问责制,是新闻发言人制度未来大势所趋。然而,综观现实,尽管问责风暴愈演愈烈,但公众叫
8、好之后又心存疑虑。黑砖窑撤职官员复出,瓮安撤职官员也复出,复职原因语焉不详;各地出台的领导问责办法,标准不统一,理由千差万别,面临着“有法却似无法”的尴尬;在操作层面,民众对官员是否问责以及问责力度的评判,缺乏应有的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有学者就曾公开表示,如果无理、无据、无程序,那么问责制度本身可能就需要被问责。本段文字意在表明()。 单项选择题A、建立新闻发布工作问责制是大势所趋B、新闻发布工作需要建立对称责任制C、公众对问责制度心存疑虑D、建立新闻发布工作问责制需要规范程序 17:所谓“黑箱”,就是指那些既不能打开,又不能从外部直接观察其内部状态的系统比如人们的大脑只能通过信息的输入输
9、出来确定其结构和参数。 以下不能算是“黑箱”的是()。 单项选择题A、耕地时农民看到的植物B、幼儿园小朋友看到的电脑C、心理医生研究脑构图D、现代医学研究的人体 18: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在采集食物时,由于饥不择食可能吃到有毒的野草果,以致患上疾病甚至死亡。为了防止中毒,他们就对采集的各种植物,经过上千次的尝试、体验,逐渐积累了一些药物知识。淮南子修务训中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之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在这些资料中可以看出,原始人就有了为他人不中毒,而自己去尝试的自我牺牲精神。 这段文字主要阐述的主旨意思是()。 单项选择题A、原始人自我牺牲精神B、
10、我国医德思想的起源C、“神农尝百草”的来历D、药物知识的积累过程 19:建国初期?由于全国各地博物馆的不断收藏,加之收藏家及家属的热心大力_,古代书画在民间的遗存和收藏应该说已非常有限了,精品和珍品更是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单项选择题A、收集赠送寥若晨星B、搜罗馈赠屈指可数C、征集捐赠凤毛麟角D、搜集赠与寥寥无几 20: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符合左侧图形规律的一项。() 单项选择题A、D、E、 alt= 21:演绎作品:又称派生作品,指在已有作品的基础上,经过改编、翻译、注释、整理等创造性劳动而产生的作品。 根据以上定义,以下不属于演绎作品的是()。 单项选择题A
11、、难点词汇释义属于注释;A项不符合定义,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22:答案A 解析 A。直接列式计算即可,假设电价为1元1度,即 23:答案D 解析 文段中的“这种风气”承接前面的表述,是该段落的主旨所在,也即文段的核心跟美国新闻业有关;而所谓的“风气”是因为“自助论”而产生的。两者结合,可以得出“自助论为美国新闻业的发展提供了方向”这一论断。故选D。 24:答案D 解析 先看第一组图,以第一幅图为基础,左侧的三角形保持不动,右侧的三角形逐渐从右下方向左上方位移,每次移动一条对角线的长度。再看第二组图,以第一幅图为基础,右侧的三角形保持不动,左侧的三角形逐渐向右移动,每次移动一条底边长的距离。故本
12、题选D。 25: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行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三条:“国务院办公厅是全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推进、指导、协调、监督全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故选B。 26: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成语辨析。排同法排除C、D两项。“六神无主”,六神,道家认为人的心、肺、肝、肾、脾、胆各有神灵主宰,称为六神,形容惊慌着急,没了主意,不知如何才好。从“机会总是眷顾有所准备的人,当错失良机时”,可知“我们”是“茫然若失”,“茫然若失”指神情迷茫,好像失去了什么东西似的。此题如果在“我们往往”后面有一个“还”的话,则“浑然不觉”亦可。故选B。 27:答案A 解析 题目中的现象和
13、孔子的核心思想“仁”密切相关。B、D两项中“已经成为主流”和“为春秋多数统治者所接受”有违史实,论语中的“仁”和“仁慈”是有区别的,排除C项。故选A。 28:答案A 解析 略 29:答案C 解析 C项是新技术的首次应用,并且突出了市场性的特点,属于技术创新。A项不具有市场性:B项是引进国外先进生产技术,不是新技术的首次应用;D项微软公司的技术具有独占性,不符合技术创新的特点。故答案选C。 30:答案C 解析 文段最后出现的“大众文化消费”是一个中性色彩的词汇,而C项将“大众文化消费”与“任何娱乐历史的做法”相并列,显然在此错将它当作了一个贬义色彩的词汇,说大众文化消费是要不得的,与原文有出入。
14、 31:答案B 解析 窦娥冤是元曲的代表作;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故本题选B。汉宫秋是元曲;离骚和天问都是屈原的作品,属并列关系,故A项错误。C项的关系与题干不对等,错误。D项宋词和元曲是并列关系;楚辞与汉乐府是并列关系,离骚属于楚辞,但与汉乐府不存在并列关系,故错误,本题选B。 32:答案A 解析 33:答案C 解析 论证类。要支持的论点:彻底消灭细菌可能对健康有危害。C项的人体健康离不开正常菌群,即彻底消灭细菌人体就不健康,是对论点的直接支持。A项的“开始吃奶后就有细菌”,即应该消灭细菌,对论点有削弱作用。B项的“皮肤上的细菌”范围太小,而且“制造独特的体味”和论点无关系;D项的“细菌侵害人
15、体”对论点是削弱的。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34:答案B 解析 量尺是计量长度的工具,厘米是计量长度的单位,与此类似,天平是计量质量的工具,千克是计量质量的单位。A项时间与量尺不是同级概念,C项电话不是计量工具,号码也不是计量单位,D项理由同C。故选B。 35:答案B 解析 扎根理论的定义要点是:没有理论假设;上升到理论。A项和C项都已经有了理论,不符合;D项改进设备不是一种理论,不符合;B项符合定义要点。故答案选B。 36:答案B 解析 37:答案B 解析 都有竖直对称轴;都有水平对称轴。 38:答案A 解析 结论是:对普通人来说,没有感觉不适就去接受医疗检查是不明智的。而A项断定,有些严重
16、疾病早期就有病人自己能察觉的明显症状,其中显然最可能包括某种程度的感觉不适,因此,这和题干的结论及其论证无关,既不加强也不削弱题干。 其余各项均能削弱题干。(本解析由王雪芹提供) 39:答案B 解析 “匠人规则”的思想精髓是严格按规矩来办事,它启示我们做什么事都要遵循最基本的标准和尺度,不能违反规矩,B项概括准确。故选B。 40:答案D 解析 D。 41:答案A 解析 题干中小陈经过调查发现小排量汽车超速的可能性低得多,因此决定换购一辆小排量汽车以降低超速驾驶的可能性。即仅仅依据现象间有联系就推断出有因果关系故A项正确。 42:答案C 解析 行政监督的内容可细分为对行政指派、行政指导和行政评价
17、的监督。行政指派是指根据行政人员的品行、修养、知识结构、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以及各项条件来分配他们的工作任务。行政指导就是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进行的非强制性的、以影响下级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行为为目的的行政活动。行政评价是指对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所完成的工作进行考核、评估,通过评价确定奖罚的对象。 43:答案D 解析 题干图形均由直线和曲线构成,图形中直线和曲线不相交,图形中直线和曲线有交点。 44:答案A 解析 题干中医院是医生和病人共处的场所,且医生是为病人服务的;商场是售货员和顾客共处的场所,售货员是为顾客服务的。故选A。 45:答案A 解析 根据宪法第三条第四款的规定,中央和
18、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故选A. 46:答案A 解析 “展现“、“发布”与“知识”搭配不当,可排除C、D两项。分析可知,句子说的是如果人们都把自己创造的知识封闭起来“知识爆炸”就不可能实现。“无从谈起”因为条件不足事情没法办成。“不切实际”指不符合实际。由此可知,与“不切实际”相比,“无从谈起”更符合句意。且第一空对应“使之成为全人类共同拥有的知识”填“共享”最合句意。故本题正确答案:勾A。 47:答案B 解析 A项只是一种工作状态,不存在精神障碍;C项和网络无关;D项使用网络只是载体,炒股才是造成精神障碍的主因。 48:答案A 解
19、析 A。【解析】题目为米字格规律,处于米字相对位置的两个图形为其中一个图形旋转180度得到。故本题选答案A。 49:答案D 解析 50:答案B 解析 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文段首句强调隋唐时期的陶器开启了中国陶器与西域的交流,后文具体阐述隋唐陶器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吸收国外工艺并向全世界输出。A项没有体现主体“陶器”。C项未体现出“陶器”之外的另一核心要素“文化交流”。D项没有体现“吸收”。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51:答案D 解析 “制图六体”是魏晋期间制图学家裴秀提出的绘制地图的六条原则,A项说法错误。元和郡县图志写于唐宪宗元和年间,B项说法错误。麦哲伦率队完成世界上第一次环球航行,证实地球
20、是球形的,C项说法错误。本题正确答案为D。 52:答案C 解析 题干图形中有数字、字母以及汉字,观察这些图形,发现可涉及的考点仅有图形部分数和封闭区域数。分析得出图形部分数不具有规律,而题干图形中的封闭区域数依次为0、1、2、3、4,选项中只有C项的封闭区域数为5。 53:答案C 解析 54:答案B 解析 由“感慨”和“一个成功的改革年代”,可以判断出只有“今非昔比”最符合题意,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今非昔比指现在不是过去能比得上的,多指形势、自然面貌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日新月异指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故选B。 55:答案D 解析 文段先说人
21、的一生相对于岁月来说很短,然后指出历史记录所具有的对岁月的浓缩和放大效应,正是基于此,读史才让人沉迷。由此可知文段是围绕“读史”展开的,前文所述都是读史让人沉迷的原因。本题答案为D。 56:答案A 解析 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文段首先提出了水资源短缺这一问题,随后提出海水淡化这一解决方案,此处强调的是海水淡化的必要性。后文介绍成本将逐渐降低,此处强调的是可行性。因此,本题答案为A选项。 57:答案D 解析 58:答案D 解析 59:答案C 解析 判断水杯是否透明要看光线是否能通过;判断身体是否健康要看是否患疾病。A项不能根据学生的成绩判断他是否勤奋,二者无必然联系。 60:答案C 解析 “驱使”一般指主体受外力推动去做某事。“支配”指主体自主控制下做某事。题干中“受利益”表明主体是受外力推动去做某事,故第一空选“驱使”。本段文字整体语境带有贬义色彩,因此“品玩”比“品味”更贴切。故选C。 8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