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丫髻山碧霞元君祠遗址发掘简报北京丫髻山碧霞元君祠遗址发掘简报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 100009)【关键词】北京市;平谷区;碧霞元君祠遗址;发掘简报【摘要】2007 年 7 月 6E110 月 4 日,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北京市平谷区丫髻山碧霞元君祠遗址的部分建筑基础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了 4 组建筑基础.根据这些建筑基础的位置和形制,初步判断它们分别为碧霞元君殿的东配殿,斋房,道士或香客住房.根据清理出的房址与炕的形制以及出土物,这些遗迹时代不早于清道光年间.碧霞元君祠遗址东北距北京市 75 公里,西北距平谷区政府驻地 23.5 公里,坐落于平谷区刘家店镇北吉山村西北部的,r 髻山上,地
2、理坐标为北纬 40.04,东经 115.33,海拔 361 米(图一,二). 丫髻山因其两峰高耸若少女,r 髻而得名,当地百姓又称之为“东大山“, 曾被御封为 “护国天仙宫“,“金顶“,“畿东泰岱“,“ 近畿福地“,“ 灵应宫“等称号.2001 年,碧霞元君祠被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03 年,丫髻山古建筑被列人 2008 人文奥运修复计划中.2007 年 7 月6 日10 月 4 日,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该遗址的部分建筑基础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了 4 组建筑基础,发掘面积 450 平方米.下面简要报道之.一,建筑基址该遗址共分为两区,即 I 区和区.I区位于,r 髻山西顶,区位于西顶南
3、侧断崖?44?下的山门西侧坡地上.两区共清理出 F1 和F2,F3,F4 等 4 组建筑基础,都叠压于近现代渣土之下.(一)I 区I 区共清理出 1 组建筑基础及其排水图一遗址位置示意图图二丫髻山碧霞元君祠远眺道,编号 Fl.F1 位于碧霞元君祠的东南侧,南侧和东侧为断崖,方向 340 度.F1 系先依山顶地势垫石块,砖块,土,夯平作基础,呈曲尺形,南北长 11.2 米,东西宽 10.9 米(图三,四).F1 墙基用大小不等的石块加三合土砌筑而成,其中南墙基宽 0.75 米,残高 0.05 米,墙基上残留两块青砖,青砖长 26厘米,宽 14 厘米,厚 5 厘米;北墙基宽 0.60.73 米,残
4、高 0.1 米;东墙基北段由于悬崖坍塌残宽0.25 米,南段宽 0.8 米,残高 0.1米;西墙基宽 0.520.63 米,残高0.1 米,上面残存三层大青砖,用三合土南北向错缝平砌,青砖长39 厘米,宽 19 厘米,厚 9 厘米.Fl 共分 5 间, 其中坐东向西者 3 间,坐南向北者 2 间,各间以柱础为界,进深都是 4.45 米.面向西之 3 间面阔 9.8 米,其中由北向南第一间面阔 3.2 米,第二间面阔 2.6 米,第三间面阔 4 米.面向北之 2 间面阔 5.2 米,其中由西向东第一间面阔 2.7 米,第二间面阔 2.5 米.房间内铺有三合土,厚 0.1 米.Fl 西侧及北侧设有
5、走廊,走廊柱础与房间柱础分图三 F1 全景别对应,走廊宽均为 1.3 米.走廊前有散水,残存部分包边砖和铺地砖.西侧散水前残存一踏步石,长 1.6 米,宽0.4 米.坐南朝北之由西向东第一间房内中部偏西处有一暗排水道,水道口距地面深 0.2 米,宽 0.25 米,高 0.25 米,底部为厚约 0.08 米的图四 F1 平,剖面图?45?三合土,两壁用大小不等的青砖错缝平砌,上砌不规则石块和大青砖.青砖规格有三种,分别为长 28 厘米,宽 14 厘米,厚 5 厘米,长 24厘米,宽 11 厘米,厚 4 厘米,长 38 厘米,宽19 厘米,厚 8 厘米.(二)II 区区位于山顶南侧断崖下的山门西侧
6、坡地上,最高处与 I 区高差约 22 米.区共清理了高低错落相连的 3 组建筑基础,编号F2,F3 和 F4.其共同的特点是依山坡地势垫石块,砖块,土,夯平作基础,其厚度因地势而异,上面再夯三合土;墙均用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的石块加三合土砌成虎皮墙;方向都是 353 度(图五,六).1,F2F2 位于山门西侧 ,坐南朝北 ,西与 F3 相连,南墙外为悬崖.平面呈东西向长方形,东西长 16.2 米,南北宽 5.6 米,共五间,其中一明问,两次间,东西稍间各一(图七).南墙沿悬崖用石块修建成虎皮墙,宽 0.6 米,残高0.350.8 米,墙面上先抹一层麦秸泥,外再抹一层白灰.房间内地面为三合土,不
7、见铺地砖.明问面阔 3.4 米,进深 3.4 米.东次间面阔 3.2 米,进深 3.4 米.东墙长3.6 米,宽 0.45 米,残高 0.4 米.北墙残长 2.35米,宽 0.4 米,残高 0.06 米.?46?图六区全景田鲁凶目田*1图七 F2 平,剖面图及南壁正视图西次间面阔 3.2 米,进深 3.4 米.西墙长3.6 米,宽 0.4 米,残高 0.6 米.北墙仅余痕迹,宽 0.4 米.东稍间被破坏严重,不见东墙和北墙,进深 3.4 米,面阔 2.6 米(残).西稍间面阔 2.85 米,进深 3.4米.西墙长 4.2 米,宽 0.6 米,残高1.6 米.北墙仅余痕迹,宽 0.4 米.在明间
8、,两次间和西稍间北侧设有走廊,宽 1 米,内,外柱各 5个.走廊内用青砖或方砖铺地.走廊外侧残留有用石板铺就的散水,宽0-3O.45 米.FI2 内共发现炕 3 个.K1 位于东次间东部,平面长方形,南北长 3.15 米,宽 1.9 米,残高0.05 米.其东南角在东次间和东稍间隔墙上设一火道,长 0.45 米,宽0.25 米,深 0.2 米,应是从东稍间向Kl 供暖所用,但由于东稍间被破坏严重,其内没有找到灶.K2 位于西次间西部,底部被破坏.从南墙和西墙烟熏痕迹看,南北长 3.15 米,宽 1.9米,高 0.40.5米.其西南角在南墙壁上开有一个烟囱,进深 0.38米,宽 0-3 米,高0
9、.55 米.K3 位于西稍间南部,平面长方形,东西长 2.85米,宽 1.7 米,残高0.40.5 米.炕的东壁上砌一层青砖,其下抹一层麦秸泥,外再抹一层青灰.2,F3F3 位于区中部 ,坐南朝北 ,东邻 F2,西邻 F4,其南墙临崖而建 .F3 地面比 F2 高1.25 米,比 F4 低 2.65 米.F3 平面呈东西向图八 F3 平,剖面图?47?长方形,长 6.55 米,宽 5 米.面阔两间,因受地势限制,门向东.其南墙宽 0.7 米,残高0.151.4 米(图八).东间面阔 2.65 米,进深 4.1 米.其东北部为台阶.东墙宽 0.6 米,残高 2 米,直接砌在山体上,墙面先抹一层麦
10、秸泥,外再抹一层青灰.西间面阔 2.72 米,进深 3.2 米.地面用石块铺砌,石块下有 0.1 米厚的三合土,再下为山体.北墙紧贴山体而砌,宽 0.330.8 米不等,残高 0.81.75 米.墙面上抹一层麦秸泥,然后从地面向上 0.95 米高抹一层青灰,青灰以上抹一层白灰.西墙紧贴 F4 东墙,直接砌在山体上,宽 0.6 米,残高 0.351.45米.墙面上先抹一层麦秸泥,外再抹一层白灰.F3 墙内共有 9 个柱洞,直径在 0.170.2 米之间,残深 0.051.7 米,柱洞底部都垫有石块.F3 东北角设有台阶 ,与 F2 走廊相连,系由 F2 走廊到 F3 的通道.共 6 级,长约 1
11、 米,宽 0.250.46 米,高 0.180.25 米.3,F4F4 位于区西部 ,坐南朝北 ,东与 F3 相邻,南墙外为悬崖.平面呈长方形,长 17.2米,宽 5.5 米.共分五间,即一明间,两次间和东西稍间.南墙宽 0.6 米,残高 0.40.7 米(图九,一 o).明间面阔 3.3 米,进深 3.3 米,地面上残留有铺地石.东次间面阔 3 米,进深 3.3 米,大部分地面残留有铺地石.其东墙宽 0.4 米,残高 0.55米.北墙用青砖砌就,大部分残,宽 0.25 米,残高 0.06 米.其东南角有灶,灶之北有灶台.西次间面阔 3 米,进深 3-3 米,大部分地面残留有铺地石.西墙宽 0
12、.4 米,残高 0.4 米.北墙用青砖砌就,宽 0.25 米,残高 00.36米.房间西南部为一炕和一灶.?48?图九 F4 平,剖面图及南壁正视图图一 OF4 全景东稍间面阔 2.85 米,进深 4.2 米.门道向西从走廊进入,宽约 0.9 米.北部地面残留有铺地砖,大部分为三合土,南部为一土炕.东墙紧贴 F3 西墙,宽 O.7 米,残高 0.50.7米.北墙被破坏严重,宽 0.45 米,残高 0.050.35 米.西稍间面阔 2.85 米,进深 4.2 米.门道向东从走廊进人,宽约 0.9 米.北部用青砖铺地,南部为一土炕.西墙宽 0.6 米,残高0.050.4 米.北墙宽 0.45 米,
13、残高 0.25 米.在明间和两次间北侧设有走廊,宽 1 米,内,外柱各 4 个.走廊内用青砖南北向错缝铺地.F4 前侧有宽约 0.2 米的阶条石 ,西稍间前侧的阶条石保存较好.阶条石北侧有一东西向的排水道,高于地面,长 7.6 米,宽 0.16 米,高 0.18 米.F4 之北有一附属建筑 ,坐北朝南 ,其北墙系利用崖壁,平面略呈长方形,面阔 13.8米,进深因崖壁凸凹而宽窄不同,最宽处 3.5米,最窄处仅 1.8 米.东墙残长 1.6 米,宽 0.6米,残高约 0.45 米.西墙与 F4 西稍间西墙相接,长 3.1 米,宽 0.4 米,残高约 0.35 米.西墙上留有西向的门道,宽 0.7
14、米,应是通往山之西平台所用.大部分地面上铺有石块,少数地方铺砖.其中部崖壁下有一灶.由于地势的限制,从 F3 到 F4 没有通道.F4 附属建筑之东有一长方形平台,东西长 3.6 米,宽约 2.4 米,地面铺石块.平台之东有三级台阶,分别用石条或石块砌筑,长2.15 米,宽 0.250.35 米,高 0.170.23 米.这三级台阶再往东,往下堆满了从悬崖上坍塌下的石块等,从地势看应通往山门.此处的平台和台阶应是从山 f-iNF4 的通道.F4 及其附属建筑内共发现了灶 3 个,炕3 个.z1 位于东次问东南角 ,仅留痕迹 .平面长方形,南北长 1.3 米,宽 0.9 米.中部为灶膛,平面圆形
15、,直径 0.7 米.灶后有一通道与东稍间内的 K4 相连,应是为其供暖所用.z1北侧有一土台,半圆形,直径约 0.65 米,残高0.38 米,应是放厨具所用.z2 位于西次间东南角 ,仅残留底部一层砖.平面长方形,南北长 1.5 米,宽 0.9 米.此灶应是为 K5,K6 供暖所用.z3 用残砖加泥砌筑 ,位于 F4 附属建筑的中部崖壁下,其北部进入崖壁内凹之处.灶台平面长方形,南北长约 1-3 米,宽约 0.9米,残高 0.30.4 米.灶门向东,宽 0.3 米.火膛圆形,直径 0.6 米.灶台之西凸出部分为烟图一一出土器物1.铁筒瓦(F2:1)2.铁板瓦(Fz:2)( 均为 1/10)?4
16、9?道,东西长 0.5 米,宽 0.20.25 米.K4 位于东稍问南部,已残,平面长方形,残存部分东西长 2.85 米,宽 1.4 米,残高 0.3米.从烟熏痕迹看,实际宽 1.85 米.K5 位于西次间南部,平面长方形,东西长 2.1 米,宽 1.65 米,残高 0.45 米.北侧抹有青灰,底部有一层平砖.其东南部有一近方形洞,宽 0.18 米,高 0.2 米,呈斜坡状进人 z2内,应是 z2 为 K5 供暖设制.K6 位于西稍间南部,平面长方形,东西长 2.85 米,宽 1.75 米,残高 0.20.35 米.正面用不同规格的青砖错缝平砌,残留四层.二,遗物该遗址出土遗物比较单一,主要是铁质筒瓦和板瓦,比较完整的有铁筒瓦 1 件和铁板瓦 1 件.铁筒瓦(F2:1),瓦身长 26 厘米,宽 12厘米,厚 1 厘米;瓦头长 4 厘米,厚 0.5 厘米(图一一,1).铁板瓦(F2:2),长 28 厘米,一端宽 2O厘米,一端宽 18 厘米,厚 0.4 厘米(图一一,2).三,结语日下旧闻考记载:“县东南九十里有丫髻山,二峰高耸,上有碧霞元君祠.“【l 唐贞观六年(632 年) 始有道士于,r 髻山西顶结庐修炼.元代改为碧霞元君庙.明嘉靖年间,重修碧霞元君殿(铁瓦殿), 明世宗敕赐“护国?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