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馆陶2017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馆陶2017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1:心智技能形成过程中各阶段顺序是()单项选择题A、原型操作、原型定向、原型内化B、原型操作、原型内化、原型定向C、原型内化、原型定向、原型操作D、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 2: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单项选择题A、比纳西蒙量表B、斯坦福比纳量表C、比纳推孟量表D、韦克斯勒量表 3:在信息加工理论中,从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操作叫()单项选择题A、步骤B、算子C、序列D、产生式 4: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
2、)。单项选择题A、大学B、中庸C、孟子D、学记 5:()。是教育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根据。单项选择题A、法律事实B、法律规范C、法律条文D、法律责任 6: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学生可以反复多次感知板书的内容,这体现了板书的()单项选择题A、 提示作用B、 强化作用C、 示范作用D、 总结作用 7:()强调应培养“身心既美且善”的公民。单项选择题A、雅典教育B、斯巴达教育C、古埃及教育D、古印度教育 8:范例导人多用在德育课和技能操作课的教学中。()判断题对错 9:对于Windows,下面以()为扩展名的文件是不能运行的。单项选择题A、COMB、EXEC、BATD、TXT 10:读文章标题,去
3、猜测文中具体内容是属于( )训练。单项选择题A、头脑风暴训练B、自我设计训练C、推测与假设训练D、发散思维训练 11:人格的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判断题对错 12: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部分是()。多项选择题A、组织教学B、检查复习C、讲授新教材D、布置课外作业E、组织课外活动 13: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是教师的()单项选择题A、相关学科知识B、教育学知识C、心理学知识D、专业知识 14:埃里克森认为,1218岁个体的心理社会性任务是发展()单项选择题A、自主性B、主动性C、自我同一性D、勤奋感 15: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一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单项选择题A、能力B、技
4、能C、兴趣D、刺激反应联结 16:有些小孩子见了陌生人就躲避,上幼儿园一段时间后,这种行为就消失了。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了()的学习。单项选择题A、言语信息B、智慧技能C、动作技能D、态度 17:“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体现了个性的( )特征。单项选择题A、整体性B、独特性C、可塑性D、社会性 18:教师要确立现代教育思想观念,最为主要的内容是指()。多项选择题A、教育观B、人才观C、应试升学观D、教育质量观E、精英教育观 19:拓展型课程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基础学习。 ()单项选择题A、对B、错 20:在浏览Web页面时,发现了需要经常使用的Web页面,最好的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
5、、将该Web页面的地址加入“收藏夹”B、将该Web页面的地址加入“地址簿”C、将该Web页面的地址加人“notepad”D、将该Web页面的地址加入“历史记录” 21:经验类化理论的代表是()。单项选择题A、贾德B、桑代克C、布鲁纳D、奥苏伯尔 22:目前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常用的直观感知的方法包括()。多项选择题A、演示法B、参观法C、讨论法D、谈话法 23:儿童强迫行为的主要表现包括()。多项选择题A、强迫性洗手B、强迫性计数C、强迫性甩头发D、强迫性焦虑E、刻板的仪式性动作或其他强迫行为 24:我国以“双基”为教学目的的教学方法体系形成于()。单项选择题A、50年代初期B、80年代初期C、
6、90年代初期D、90年代末期 25: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单项选择题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从事智力劳动C、从事体力劳动D、接受教育 26:小张(12岁)的父亲经常在家吸烟,小张也常模仿吸几口,父亲未加制止,小张的父亲做法()。单项选择题A、合理不违法B、不合理违法C、合理但违法D、合理合法 27:“洪堡式”大学的传统是由()传承的。单项选择题A、巴黎大学B、剑桥大学C、柏林大学D、哈佛大学 28:儿童强迫行为的主要表现包括()。多项选择题A、强迫性洗手B、强迫性计数C、强迫性甩头发D、强迫性焦虑E、刻板的仪式性动作或其他强迫行为 29:班级管理模式中的“目标管
7、理”是由()提出来的。单项选择题A、马卡连柯B、德鲁克C、皮亚杰D、夸美纽斯 30: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单项选择题A、公式学习B、命题学习C、原理学习D、推理学习 31:后学材料对先学知识记忆与保持的干扰叫()。单项选择题A、前摄抑制B、后摄抑制C、侧抑制D、系列位置 32: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单项选择题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33:班会的特点主要有()。多项选择题A、集体性B、开放性C、针对性D、时
8、效性E、自主性 34:布鲁纳认为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表象形式呈现,下列不属于这种呈现方式的是()。单项选择题A、动作表象B、图像表象C、符号表象D、情感表象 35:衡量儿童认识与修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是()。单项选择题A、认知B、情感C、意志D、行为 36:班级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单项选择题A、班级公共财产B、班级信息C、学生D、班级资料 37: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单项选择题A、教学过程B、学习过程C、评价过程D、反思过程 38: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具有()。单项选择题A、积极作用B、消极作用C、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D、没有作用 39:内化性原则是指学生要利用学习策略对学习材料进
9、行重新加工,生成新的知识。()判断题对错 40:我国把课程分为国家、地方、学校三个层次。那么,一级课程和二级课程指的是()单项选择题A、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B、国家课程和学校课程C、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D、地方课程和国家课程 41: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利用多样化的复习方式巩固知识的学习策略属于()。单项选择题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元认知策略 42:根据柯尔伯格的观点,道德推理的最高阶段是()。单项选择题A、“好孩子”取向阶段B、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C、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D、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 43:某学生过分害怕猫,教师先让他看猫的照片,谈论猫,再让他看笼子里的猫,并接近猫,
10、最后让他摸猫、抱猫,消除对猫的恐惧反应。教师对该生所采用的行为矫正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理性情绪法B、自我控制法C、松弛训练法D、系统脱敏法 44: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主要是一个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它包括三个阶段,即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单项选择题A、知识巩固B、知识运用C、知识提取D、知识迁移 45:在日常生活条件下,适当控制条件并结合教育教学工作,为引起某种心理活动而进行的心理研究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教育观察法B、自然实验法C、教育调查法D、实验室实验法 46:下列作品、作家与主人公对应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题A、基督山伯爵大仲马爱德蒙B、变色龙屠格涅夫奥楚蔑洛夫C、羊脂球莫泊
11、桑玛格丽特D、贵族之家屠格涅夫赫列斯达可夫 47:人的气质无好坏之分,而人的性格是有好坏之分的。()判断题对错 48:正迁移可分为()。单项选择题A、 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B、 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C、 积极迁移和消极迁移D、 积极迁移和逆向迁移 49:教学从其本质上讲,是()。单项选择题A、一种主体活动B、一种实践活动C、一种认识活动D、一种文化活动 50:福勒和布朗认为,最关心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的教师处于教师成长的()单项选择题A、关注生存阶段B、关注学生阶段C、关注自我阶段D、关注情境阶段 51:参观法是把学生带到自然和社会现实的环境中去观察事物和现象的一种教学方法。()判断题对错 52
12、:学生申诉制度的特征有()。多项选择题A、法定性B、行政性C、准司法性D、准独立性E、非诉性 53:社会期望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从角色期望来看这属于()。单项选择题A、素质期望B、形象期望C、职业期望D、师德期望 54:能力有高低之分,性格有自信与自卑之差。这说明人有()的差异。单项选择题A、心理过程B、个眭心理倾向性C、认知过程D、个性心理特征 55:()是指辅导教师设身处地去体会受辅导学生的内心感觉,进入到他的内心世界之中。单项选择题A、关注B、尊重C、真诚D、同感 56:把教育的最高目的限定为“心灵的和谐达到完美的境地”的教育家是()。单项选择题A、柏拉图B、拉伯雷C、卢梭D、裴
13、斯泰洛齐 57:非测验的评价技术主要包括()单项选择题A、案卷分析、观察、情感评价B、案卷分析、观察、认知评价C、实验、日记分析、技能评价D、实验、日记分析、认知评价 58:学习时间表的建立属于学习策略中的()。单项选择题A、元认知策略B、资源管理策略C、认知策略D、精细加工策略 59: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反映了德育的()。单项选择题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 60:最稳定、最重要的学习动机是()。单项选择题A、内部学习动机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认知内驱力 查看答案 1:答案D 解析 心智技能的形成
14、顺序应该是: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 2:答案B 解析 3:答案B 解析 把一种问题状态转变成另一种问题状态的操作称为“算子”;算法式是指把能达到目标的所有可能的选择都找出来,试遍所有可能,总会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4:答案D 解析 见学习精要。 5:答案A 解析 教育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是由一定的客观情况的出现引起的,这种客观情况称为“法律事实”。 6:答案B 解析 7:答案A 解析 古代雅典在西方最早形成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强调培养“身心既美且善”的公民。 8:答案正确 解析 9:答案D 解析 【参考答案】D 【名师点睛】COM为程序格式,EXE为可执行程序格
15、式,BAT为批处理文件格式,TXT为文本文件格式。前三种格式均可以通过双击鼠标或以命令方式直接执行,但TXT不可以直接执行,而只能通过文字处理软件来打开。 10:答案C 解析 略 11:答案正确 解析 略。 12:答案C 解析 13:答案D 解析 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是教师的专业知识。 14:答案C 解析 C依据埃里克森的发展阶段理论,1218岁为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 15:答案D 解析 桑代克依据小猫“迷箱”实验,提出在尝试一错误过程中,形成稳定的刺激一反应联结。 16:答案D 解析 言语信息表现为陈述观念的能力。智慧技能表现为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动作
16、技能表现为平稳而流畅、精确而适时的动作操作能力。态度,表现为影响着个体对人、对物或对某些事情的选择倾向。小明的行为属于态度的学习。 17:答案B 解析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是指世界上两个个性完全相同的人是不存在的。这里指的是个性的独特性的特征,故选B。 18:答案A,B,D 解析 教师要确立现代教育思想观念,最为主要的内容是指教育观、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 19:答案B 解析 重点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与能力。 20:答案A 解析 【参考答案】A 【名师点睛】可将常用的Web页面放入收藏夹,以方便下次使用。 21:答案A 解析 贾德是经验类化理论的代表。 22:答案A,B 解析 23:答案A,B,
17、C,E 解析 D不是一种行为。 24:答案A 解析 25:答案A 解析 略 26:答案B 解析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一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和影响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烟、酗酒、流浪、沉迷网络以及赌博、吸毒、卖淫等行为。小张父亲的做法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 27:答案C 解析 28:答案A,B,C,E 解析 D不是一种行为。 29:答案B 解析 班级管理模式中的“目标管理”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提出来的。
18、 30:答案B 解析 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知识学习的类型有: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31:答案B 解析 后学材料对先学知识记忆与保持的干扰叫做后摄抑制。 32:答案C 解析 33:答案A,C,E 解析 班会的特点主要有集体性、自主性、针对性 34:答案D 解析 布鲁纳认为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动作表象、图像表象、符号表象三种表象形式呈现。 35:答案D 解析 行为是人的思想品德的一个重要外部表现,是衡量儿童认识与修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36:答案C 解析 班级管理的对象是班级中的各种管理资源,包括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而主要的对象是人,即学生,他们
19、是管理的最直接的对象和核心要素。 37:答案B 解析 38:答案C 解析 定势对人的心理活动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有消极的干扰作用。前者有助于认知思维活动的迅速、敏捷而有效地进行,后者则相反,它使创造性思维活动受到限制,难以突破旧框框,或使思维僵化缺乏灵活性,甚至造成认知的歪曲反映。 39:答案错误 解析 内化性原则是训练学生不断实践各种学习策略,逐步将其内化成自己的学习能力,并能在新的情境中加以灵活运用;学生要利用学习策略对学习材料进行重新加工,生成新的知识,这是指生成性原则。 40:答案C 解析 41:答案A 解析 多样化的复习形式是复述策略的一种重要方式。 42:答案C 解析 根据
20、柯尔伯格的观点。道德推理的最高阶段是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 43:答案D 解析 D系统脱敏法的具体做法是治疗者与求诊者共同设计出一个能引起恐惧感的由轻到重的恐惧事物分级表,然后要求求诊者在放松的状态下逐级训练,想象恐惧事物同时放松,等恐惧感接近消失时,再升级想象更恐惧的内容。按恐惧事物分级表想象完成后,再过渡到真实事物的逐级训练。 44:答案C 解析 知识学习主要是学生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这一过程包括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知识提取三个阶段。 45:答案B 解析 自然实验法是指在日常生活条件下,适当控制条件并结合教育教学工作,为引起某种心理活动而进行的心理研究的方法。 46:答案A 解析 变色龙的
21、作者是契诃夫;玛格丽特是小仲马茶花女的主人公;赫列斯达可夫是果戈理钦差大臣中的主人公。 47:答案正确 解析 48:答案B 解析 加涅把正迁移分为横向迁移和竖向迁移。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进行的划分。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侧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下而上的迁移,二是自上而下的迁移。 49:答案C 解析 教学是师生之间互动的教与学的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认识活动。 50:答案D 解析 关注情境阶段的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一般总是关心诸如班级的大小、时间的压
22、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51:答案正确 解析 52:答案A,B,C,D,E 解析 53:答案A 解析 社会按照各类社会角色所规定的希望模式对社会成员的要求就是角色期望。角色期望分为素质期望、形象期望、职业期望。素质期望指人们对教师的思想品德、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等的要求;形象期望侧重角色的外部特征;职业期望指的是对工作的责任和义务。 54:答案D 解析 能力与性格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范畴。 55:答案D 解析 题干是对同感的解释。 56:答案A 解析 柏拉图认为人发展的最高境界就是“心灵的和谐达到完美的境地”,因此他将此定为教育的最高目的。 57:答案A 解析 非测验的评价技术主要包括案卷分析、观察、情感评价。(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58:答案B 解析 学习时间管理是资源管理策略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学习时间表,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有利于学习目标的实现。 59:答案B 解析 根据这句话的含义和疏导原则的定义,可知其反映的是德育的疏导原则。 60:答案D 解析 认知内驱力是最稳定、最重要的学习动机。 14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