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陆河2016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整理版】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陆河2016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整理版】1: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欲发言时先举手,这是()单项选择题A、课堂提问的一个环节,不可缺少B、课堂常规管理行为,有助于稳定课堂秩序C、与教师个人好恶有关的行为,不宜统一要求D、激励学生的行为,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 2:战国后期,从正反两方面总结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成为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的著作是()。单项选择题A、学记B、孟子C、论语D、中庸 3:目标管理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夸美纽斯提出的,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调动被管理者的积极性。()判断题对错
2、4: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现象的是()。单项选择题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B、望梅止渴C、蜘蛛织网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5: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多项选择题A、在人格上,学生和教师是民主平等的关系B、强调教师的权威地位C、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互助的关系D、在社会道德上,师生关系是相互促进的关系E、以儿童为中心 6:教育目的明确规定了教育“为谁培养人”。这体现了教育目的的哪项功能()单项选择题A、调控功能B、评价功能C、导向功能D、激励功能 7:教育单行法律是根据宪法和教育基本法制定和调整教育事业的某些方面或某一部分教育关系的法律。()判断题对错 8: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起导
3、向和动力作用的是智育。()判断题对错 9:信息能长时间保留下来,容量没有限度的记忆是()单项选择题A、短时记忆B、瞬时记忆C、长时记忆D、感觉记忆 10:提出“教育即生活”这一命题的教育家是()单项选择题A、布鲁纳B、杜威C、陶行知D、黄炎培 11: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体现了德育的()。单项选择题A、疏导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导向性原则D、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12: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判断题对错 13:在一堂数学课上,同学们就其中延伸出来的一个新概念发生激烈争论,各执己
4、见。此时,老师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单项选择题A、因势利导,鼓励学生课后探究B、及时干预,强行制止学生争论C、暂停教学,即时请教专业人员D、不加干预,让学生继续争论 14:对心理发展变化的顺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项选择题A、反映活动从未分化向分化、专门化演变。B、反映活动从不随意性、被动性向随意性、主动性演变。C、从认识客体的内部现象向认识事物的外部本质演变。D、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从不稳定向稳定演变。 15:下列哪一项属于“问题解决”。()单项选择题A、回忆一个人的名字B、幻想自己是“灰姑娘”C、用一个词来造句D、荡秋千 16: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需要的最高层次是()。单
5、项选择题A、归属B、自我实现C、尊重D、生理 17:在下列表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单项选择题A、教育目的是教育性质的集中体现B、教育目的是客观的C、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D、教育目的是抽象的 18:学生的学习风格会影响学习的质和量。()判断题对错 19:情景教学法的首创者是()单项选择题A、倪谷音B、李吉林C、邱学华D、刘京海 20:直观的方法是教学的手段,而不是教学的目的,教学中不能为直观而直观。()判断题对错 21:教师基本功中的三笔字不包括()单项选择题A、钢笔B、毛笔C、粉笔D、圆珠笔 22: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6、)单项选择题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的行为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23: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木星的“左邻右舍”是()单项选择题A、水星和金星B、火星和土星C、水星和土星D、天王星和海王星 24:雕塑马踏匈奴出自()单项选择题A、秦始皇兵马俑B、云冈石窟C、霍去病墓D、敦煌莫高窟 25:人际交往过程必须以一定的符号系统为交往工具才有可能实现,其主要交往工具是()。多项选择题A、语言符号系统B、非语言符号系统C、文字符号系统D、情感系统E、认知系统 26:孟子是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判断题对错 27:指导学生怎
7、样集中注意力、设置学习目标、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等都属于()多项选择题A、元认知策略B、复述策略C、组织策略D、精细加工策略E、复习策略 28:在课堂上运用讲授法就是注入式教学。()判断题对错 29: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写的是五岳中的哪一岳?()单项选择题A、北岳B、南岳C、东岳D、西岳 30: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务院有权制定和发布()。单项选择题A、教育法律B、教育行政法规C、教育政府规章D、教育单行条例 31: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单项选择题A、抑制现象B、挫折现象C、高原现象D、低分现象 32:()是指问题的解答速度较慢但错误较少的类
8、型。单项选择题A、场独立型B、场依存型C、沉思型D、冲动型 33:“利用红色可以做什么”属于()发散思维。单项选择题A、用途扩散B、结构扩散C、方法扩散D、形态扩散 34:对于情感以及道德行为表现的评价常常采用测验性的评价手段,如案卷分析、观察、问卷量表以及谈话等。()判断题对错 35:学习定势就是学习心向。()判断题对错 36:公民行为能力分类只与自然人的年龄有关。()判断题对错 37:学生对自己的文章进行校对时,很难发现其中的错误,但校对其他人的文章就很容易发现,这是由于()单项选择题A、注意分散B、粗心C、知觉整体性D、定势 38:根据当前社会的需要。教学过程中应当更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
9、()判断题对错 39:下列选项中不是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的是()。单项选择题A、埃斯库罗斯B、索福克勒斯C、欧里庇得斯D、阿里斯托芬 40:人的身心发展是在()过程中实现的。单项选择题A、机体正常发育B、社会实践C、认知能力发展D、思想品德形成 41: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单项选择题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德谟克利特 42:归因研究开始的标志是()单项选择题A、自尊心的养成一书的出版B、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的出版C、教育过程一书的出版D、自我效能:关于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一文的发表 43:班级常规管理需建立反馈系统,采取的反馈方式有()多项选择题A、
10、个别讨论反馈B、班干部反馈C、班集体反馈D、家长反馈E、各任课教师反馈 44:“揠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学生身心发展的()单项选择题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 45: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判断题对错 46:健全班级规章制度的基本要求是()。多项选择题A、认真讨论,科学合理B、严肃慎重,相对稳定C、反复学习,坚决执行D、教育为主,不断完善E、提高学习效率,实现教学目标 47:由于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单项选择题A、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C、水平迁移D、垂直迁移 48:
11、教师在工作中具备的角色有【】多项选择题A、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B、行为规范的示范者C、心理辅导员D、班集体活动的领导者E、教育科研人员 49:在学习成功与失败的归因中,内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因素是()单项选择题A、能力高低B、努力程度C、运气好坏D、任务难度 50:教师的使命是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判断题对错 51:研究表明,学生座位的安排对于学生接受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单项选择题A、有影响B、没有影响C、几乎没有影响D、有实质性影响 52:提出“最近发展区”概念的是()单项选择题A、乌申斯基B、皮亚杰C、维果斯基D、鲁利亚 53:对学生的学习
12、进行管理,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判断题对错 54:人际排斥的特征表现为认知失调、情感冲突和()。单项选择题A、行为对抗B、不团结,不信任C、拉帮结伙D、互相为难 55:以下学习策略从分类上看,不属于元认知策略的是()。单项选择题A、调整阅读速度B、获得个别指导C、自我测查D、重新阅读 56: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成因,“白板说”观点属于()。单项选择题A、内发论B、外铄论C、多因素相互作用D、平衡论 57:教育目的的确定具有()。单项选择题A、主观性B、客观性C、主观性和客观性D、随意性 58:发现法的提出者是()单项选择题A、奥苏伯尔B、布鲁纳C、布卢姆D、维果茨基 59:计划安排每
13、天仔细时间表,属于学习策略中的()单项选择题A、组织策略B、认知策略C、精细加工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 60:消除自卑感常用的方法包括()。多项选择题A、引导学生对自己进行客观全面的认知B、对成败进行正确的归因C、消除非理性观念D、用激将法刺激学生,让他们通过逆反心理产生正面的动力E、帮助学生不时有成功的体验 查看答案 1:答案B 解析 学生在课堂上欲发言时先举手,得到老师允许后方可说话。这样,同学和老师就可以很清晰地听到发言者的话语,而且这样做有利于课堂常规管理行为,有助于稳定课堂秩序。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本解析由何龙提供) 2:答案A 解析 战国后期,学记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
14、和经验,是世界宝贵的教育思想遗产。 3:答案错误 解析 目标管理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提出的。 4:答案D 解析 5:答案A,C,D 解析 强调教师的权威地位和以儿童为中心都不利于师生关系的发展,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人格平等、朋友式的友好互助关系。 6:答案C 解析 7:答案正确 解析 教育单行法律主要是针对某一方面的教育事务进行规范,根据宪法和教育基本法制定和调整教育事业的某些方面或某一部分教育关系的法律。因此,本题的观点是对的。(本解析由何龙提供) 8:答案错误 解析 德育是各育的方向,是灵魂,对其他各育起着导向和动力作用。 9:答案C 解析 10:答案B 解析 “教育即生活”是美国著名的
15、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的最著名的论点。 11:答案C 解析 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体现的是德育的导向性原则。 12:答案正确 解析 略。 13:答案A 解析 素质教育尊重人的差异和人的发展的不同,力争使受教育的所有学生都能够获得自身个性的发展。对于课上新概念的争论,不能粗暴打断或者制止,要引导学生课后进一步思考。 14:答案C 解析 15:答案C 解析 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 16:答案B 解析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他把人类的基本需要从低到高分为五种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17:答案B 解
16、析 教育目的是有主观和客观之分的,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观依据从主观方面来看,教育目的首先是教育活动中人的价值选择;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首先是指教育目的的制定必须考虑到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本解析由何龙提供) 18:答案错误 解析 19:答案B 解析 20:答案正确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21:答案D 解析 教师基本功中的三笔字包括:钢笔、毛笔和粉笔。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本解析由何龙提供) 22:答案D 解析 强化物应当及时出现在被强化行为之后。 23:答案B 解析 太阳系的八颗行星按离太阳距离由近到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17、海王星。木星的“左邻右舍”为火星和土星。 24:答案C 解析 马踏匈奴是西汉大将霍去病墓前的主体雕塑。 25:答案A,B 解析 略。 26:答案正确 解析 27:答案A,B,C,D,E 解析 一、学习策略的含义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二、学习策略的分类1.认知策略: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2.元认知策略: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3.资源管理策略: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有助于学生适应环境并调节环境以适应自己的需要,对学生的
18、动机具有重要的影响。没有复习策略。应该是复述策略。(本解析由安宝蓝提供) 28:答案错误 解析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在运用讲授法的时候既可以采用注入式的教学,也可以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我们提倡的是对学生采用启发式教学。(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29:答案C 解析 【参考答案】C【名师点睛】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句话出自杜甫的望岳,杜甫登东岳泰山而有此作。我国 五岳 是指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因此本题选C。 30:答案B 解析 国务院只能发布法规性文件,而法律由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31:答案C 解析 高原现象:是指练习到一定时期,
19、技能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尽管练习很用心,但成绩提高不大,动作技能水平出现的暂时停顿或者下降的现象。 32:答案C 解析 33:答案D 解析 形态扩散是以事物的形态(如颜色、味道、形状等)为扩散点,设计出利用某种形态的可能性。用途扩散即让学生以某件物品的用途为扩散点,尽可能多地设想它的用途;结构扩散即以某种事物的结构为扩散点,设想出利用该结构的各种可能性;方法扩散即以解决某一问题或制造某种物品的方法为扩散点,设想出利用该方法的各种可能性;形态扩散即以事物的形态(如颜色、味道、形状等)为扩散点,设想出利用某种形态的各种可能性。“利用红色可以做什么”属于形态扩散发散思维。 34:答案错误 解析 对于
20、情感以及道德行为表现的评价常常采用的评价手段是非测验性的。 35:答案正确 解析 略 36:答案错误 解析 37:答案D 解析 38:答案正确 解析 当前社会的知识迅猛发展,学生只有发展了能力,才能不断地取得进步。素质教育也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39:答案D 解析 阿里斯托芬是喜剧之父。故选D。 40:答案B 解析 人是社会的人,人是在社会环境中发展的。人的身心发展走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个体的人只有参与社会实践才能生存和发展。 41:答案A 解析 题干中所描述的人物是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 42:答案B 解析 43:答案A,B,C,D 解析 44:答案
21、B 解析 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学生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揠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45:答案正确 解析 略 46:答案A,B,C,D 解析 健全班级规章制度的基本要求包括:第一,认真讨论,科学合理;第二,严肃慎重,相对稳定;第三,反复学习,坚决执行;第四,教育为主,不断完善。 47:答案C 解析 48:答案A,B,C,D,E 解析 教师在工作中具备多重角色: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行为规范的示范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心理辅导员、班集体活动的领导者、教育科研人员等。(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49:答案A 解析 系统暂无
22、解析 50:答案正确 解析 51:答案A 解析 【解析】学生座位的安排会影响课堂教学和学习。 52:答案C 解析 提出“最近发展区”概念的是维果斯基。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考虑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或者说借助于他人的启发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即儿童的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53:答案错误 解析 54:答案A 解析 人际排斥的特征表现为认知失调、情感冲突和行为对抗。 55:答案B 解析 56:答案B 解析 57:答案B 解析 教育目的的确定具有客观性。因为人们会按照一定教育规律(客观)通过主观的思考和实践去达到目的。教育的目的也是因教育阶段和教育层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的,这是客观规律,而人们做出判断则需要加以主观思考。(本解析由何龙提供) 58:答案B 解析 59:答案D 解析 60:答案A,B,C,E 解析 消除自卑感应以肯定性训练为主。 第 14 页 共 1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