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合肥六中,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学习目标 1从生产关系角度来说明井田制的特点。 2归纳鲁国初税亩、秦国商鞅变法、北魏均田制、 明朝一条鞭法农业改革的内容及影响。 3概述历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措施和影响。 4简述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措施和影响。 5理解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关系。,归纳确立和维护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四次改革。,课文结构示意图,注意:初税亩和商鞅变法的主观目的都是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诸侯本意绝非来给大家发土地证,但是,改革客观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度。 初税亩使私有土地合法化,商鞅变法则是最后给公有土地
2、致命一击。,一土地制度的演变 1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 2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 3封建政府:保护小农经济,一土地制度的演变 1奴隶社会 2封建社会 3封建政府,1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 土地所有制:一切土地属于国家,层层分封,不能转让与买卖。 产品分配:向国王交纳贡赋。 组织方式:庶民和奴隶集体耕种,遭受着残酷剥削和奴役。 瓦解:由于生产力的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井田以外的荒地被大量开垦为私田;兼并战争频繁,土地转让关系发展。 耕地十分规整,形同井字,被称为“井田”。,一土地制度的演变 1奴隶社会 2封建社会 3封建政府,2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 春秋时期:公元前594年,鲁国初税亩。 内容:不
3、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纳税。 作用: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战国时期:公元前356年,秦国商鞅变法。 内容:为田开阡陌封疆。 作用: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附:归纳井田制和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区别。,一土地制度的演变 1奴隶社会 2封建社会 3封建政府,3封建政府:保护小农经济 目的: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抑制土地兼并,维护小农经济;巩固封建统治。 土地制度: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均田制。 措施:国家按一定的标准将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规定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 作用:鼓励农民垦荒,但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 赋税制度:明朝实行一条鞭法 措施:按人丁和田亩多
4、寡收取赋税,统一交纳白银。 作用:相对减轻农民负担;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典型例题】(全国大纲T13)明后期,某地佃户将收获的好米换取银钱自用,劣质米交租,丰收之年也声称歉收,拖欠地租“渐以成风”,官府勒令田主完粮纳税,“于是称贷(借高利贷)完官而田主病”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商业的发展冲击农业 B佃户人身依附关系弱化 C佃户与地主矛盾激化 D国家税收政策发生变化,二“重农抑商” 1商周时期 2战国时期 3西汉初年 4明清时期,1商周时期 国家采取鼓励政策,支持商业发展。 注意:中国不是从来就是一个重农抑商的国家,小农经济和重农抑商基本都始自商鞅变法。 2战国时期 措施:商
5、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提出农业是本业,工商业是末业。 目的: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以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直接目的根本目的,二“重农抑商” 1商周时期 2战国时期 3西汉初年 4明清时期,3西汉初年 原因:长期战乱,经济凋敝,富商大贾囤积居奇,操纵物价;诸侯割据。 措施:汉武帝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向工商业加重征税。“五铢钱” 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势力;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削弱地方王国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二“重农抑商” 1商周时期 2战国时期 3西汉初年 4明清时期,4明清时期 措施:政府固守重农抑商的政策,实行专卖制度,加征商税。 影
6、响:稳定社会,保障赋税;阻碍了工商业,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典型例题】(广东)齐国管仲说:“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之巧。末作之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事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某研究者据此得出“中国精耕农业的产生与专制国家农业政策密切相关”的结论。该判断( ) A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B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C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典型例题】吕氏春秋上农载:“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财产轻便),其产约则轻(容易)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
7、居心。”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 ) A民贵君轻 B仁政爱民 C重农抑商 D闭关锁国,【典型例题】(河南洛阳)据史记平准书记载,西汉初期,“富商大贾或贮财役贫,转毂百数,废居居邑(贱买贵卖,囤积居奇),封君皆低首仰给焉。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国家之急,黎民重困。”这反映出当时( ) A民营作坊已经超过官营手工业 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C富商大贾对社会产生一定影响 D政府为商业发展提供宽松政策,【典型例题】(湖南师大)史记货殖列传记载:“鲁人俗俭啬,而曹邴氏尤甚,以冶铁起,富至巨万贳贷(借贷)行贾遍郡国。邹、鲁以其故多去文学而趋利者,以曹邴氏也。”由此判断此时( ) A统治者采取重农抑
8、商的政策 B商业致富对社会风气有影响 C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被打破 D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三“海禁”与“闭关锁国” 1明初实行海禁 明初 原因:东南沿海倭患日益猖獗,海上敌对势力与之勾结,危及统治。 措施: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的主持下进行。“朝贡贸易” 清初 原因: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 措施:厉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2清朝闭关锁国 原因:主观原因:天朝大国物产丰盈,无需对外贸易。客观原因:西方殖民势力的扩张。 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具有封闭性。 措施:乾隆时期只开广州一处港口。“十三行” 注意:明清统治者虽曾开放海禁,但基本实行闭关政策;闭关锁国并
9、不是绝对禁止,而是严格限制对外交通、对外贸易。 3影响 积极:在一定时期内抵御了西方殖民侵略,维护了国家安全。 消极:生产关系,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生产力,使中国与世界隔绝,科技文化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本课小结1什么是一条鞭法? 内容 以家庭为单位,按人丁数和田亩数,算出综合指数,统一征收白银。 作用 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赋税负担趋于合理,相对减轻农民负担;有利于货币流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2谈谈“均田制”与“土地兼并”的矛盾关系。 封建土地所有制:分为地主土地私有制、农民(自耕农)土地私有制、国有土地公有制;其中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占有主要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
10、础;国有土地所有制分为均田制和屯田制。 土地兼并:封建土地私有制度决定了土地兼并是封建社会无法避免的矛盾。 均田制:内容,并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而是政府把掌握的无主土地和公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其目的是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维护统治。作用,能够鼓励农民垦荒,但是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典型例题】(重庆T2)白寿彝中国通史指出:“自北魏产生,经历隋唐的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国家所有的田制。”在这一“田”制下( ) A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 B土地都可以自由买卖 C农民只需向国家缴纳赋税 D无主荒地由国家重新分配,【典型例题】 (辽宁)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
11、营的主要形式是( ) A众人集体生产 B田庄规模生产 C个体农户耕作 D官府募民耕作,【典型例题】(广东)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被指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次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施后( ) A井田制得以恢复 B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 C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D庄园由中央直接管理,【典型例题】(广东卷T13)唐代某诏令批评当时存在“恣行吞并,莫惧章程”和“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买”的现象。这表明当时( ) A井田制瓦解 B均田制受到破坏 C分封制恢复 D“市”突破空间限制,【典型例题】(海南)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宋代以后历朝都未实行统
12、一的土地分配制度。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 ) A小农经济的发展 B租佃关系的盛行 C土地的高度集中 D农业生产水平提高,【典型例题】(新课标全国卷T25)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 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典型例题】(河北石家庄)太平兴国七年(982年)闰十二月诏:“诸路(应作道)州民户,或有能勤稼穑而乏子种与土田者,或有土田而少男丁与牛力者,令农师与本乡里正村耆相度,且述土地所宜,及某家见有种子,某户见有缺丁(男),某人见有剩牛,然后分给旷土,召集余夫,明立要契,举借粮种,及时种莳,俟收成依契
13、约分,无致争讼。”此诏的颁布( ) A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 B消除了日益尖锐的人地矛盾 C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趋势 D促使小农经济逐步走向瓦解,3比较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异同点。 不同:重农抑商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的始终,对封建制度的确立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闭关锁国是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发展,维护日趋衰落的封建制度。 相同: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政治上的反映;根本目的,维护地主阶级封建专制制度;消极作用,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典型例题】(福建)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这表
14、明( ) A朝廷重农,百姓抑商 B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 C百姓皆重商轻农 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典型例题】 (江苏)明朝张瀚称:“善为国者,令有无相济,农末适均,则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而不为农病。顾低昂轻重之权,在人主操之尔。”这段话反映的经济主张是( ) A农业仅赖百工 B百工亦为本业 C农工比重适当 D农工任其消长,4“海禁”与“闭关锁国”有何区别? “海禁”,建国初期,出于军事目的。政策不禁止外国人来华贸易,只是要求必须在官方的主持下进行,即所谓“朝贡贸易”。 闭关锁国,太平盛世,维护封建统治。既禁止国人出海贸易,也限制外商来华贸易。如广州十三行。 “闭关锁国”,是“严格限制”对外交往,不等同于“绝对禁止”一切对外交往。,【典型例题】(江苏卷T4)明隆庆初年,“抚臣(福建巡抚)涂泽民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这说明当时( ) A官府废止明初以来“海禁” B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 C巡抚掌握对外贸易决策权 D官方朝贡贸易体系已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