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合肥六中,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学习目标 1概述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历程。 2两宋城市布局和格局有何新变化? 3了解汉唐宋元对外贸易发展的情况、特点、明清衰落的表现。 4归纳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有何特点?,课文结构示意图,【典型例题】下图为北宋末年东京(今开封)布局示意图,其中设置了两处错误,它们是( ) A B C D,一发展历程 1先秦 2秦汉 3隋唐 4宋元 5明清,1先秦 商朝:以善于经商著称,后世称之为“商人”。 春秋战国: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各地出现商品市场和大商人。 西周“工商食官”,春秋“氓之
2、蚩蚩,抱布贸丝”。,一发展历程 1先秦 2秦汉 3隋唐 4宋元 5明清,2秦汉 政策:重农抑商,商业艰难发展。 汉“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结果:还是得到一定发展。 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修驰道;西汉开通丝绸之路。 “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典型例题】(全国大纲卷T12)汉初,官方禁止商人“衣丝乘车”,但后来一些商人“假二千石(官员级别)舆服导从作倡乐,奢侈日甚”。这反映出( ) A朝廷的抑商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 B休养生息造成消费观念的改变 C官员与商人的社会地位渐趋一致 D原有规制受到商业发展的挑战,一发展历程 1先秦 2秦汉 3隋唐 4宋元 5明清,3隋唐 地域:
3、除都市商业发展外,农村集市贸易也发展起来。“草市” 金融服务:为商业服务的邸店、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 4宋元 两宋: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主要财源。 元朝: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大都会。,一发展历程 1先秦 2秦汉 3隋唐 4宋元 5明清,5明清 商品:棉花、茶叶、甘蔗、燃料等农副产品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方式: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 组织: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如徽商和晋商。 注意:徽商和晋商都是和封建政府有密切联系的特权商人。,【典型例题】(山西阳泉)天工开物载:“凡倭缎制造起东夷,漳泉海滨效法为之,丝
4、质来自川蜀,商人万里贩来,以易胡椒归里。”而松江棉布、杭州丝绸并称“衣被天下”,景德镇瓷业也是“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从中可知明清时期( ) A经济的区域特色和专业特色明显 B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 C活跃的商品经济瓦解着自然经济 D不同地域的市场需求也存在差异,【典型例题】(全国课标)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 )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5、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典型例题】(新课标全国卷T26)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这表明当时( ) 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 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 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 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1汉唐:“严格规范” 2宋朝:“打破时空” 3城市格局:“由北向南”,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1汉唐:“规范”2宋朝:“突破”3格局:“由北向南”,1汉唐:“严格规范” 空间:在特定的位置设商业区“市”,与民居“坊”严格分开。 时间:按时开市、闭市
6、,闭市后不许交易。 管理:官府设市令或市长,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的管理。,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1汉唐:“规范”2宋朝:“突破”3格局:“由北向南”,2宋朝:“打破时空” 空间: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坊巷桥门以及隐辟处,俱是铺席买卖。” 时间: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也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 管理: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市镇: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是著名的四大商业名镇。,【典型例题】(重庆T3)宋太宗时期,有官员上奏:“岭南村墟聚落,间日集裨贩(小贩),谓之墟市。请降条约,令于城邑交易。”该建议遭到太宗的拒绝:“徒扰民尔,可仍其旧。”这一史实主要反映
7、了宋朝( ) A专业市场每天开市 B乡村市场的繁荣 C市场监管相对宽松 D坊市制继续实行,【典型例题】北宋首创“钞盐法”,商人用现钱向政府部门“榷货务”购置通行证,然后凭证至产盐地支盐,运至规定地区销售。这表明北宋( ) A政府直接从事食盐产销 B民营商业遭到政府打击 C抑商政策执行有所松动 D政府放弃盐业专卖制度,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1汉唐:“规范”2宋朝:“突破”3格局:“由北向南”,3城市格局:“由北向南” 北方:古代长安、洛阳、开封、杭州(临安)、大都等大城市,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军事重镇,也是著名商业中心。 南方: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等;扬州、成都等成
8、为当时最繁荣的大都会,有“扬一益二”的说法。 想想:城市格局由北向南渐变,根本原因是什么?为什么隋唐时期的扬州天下第一?,【历史纵横】“城市”功能是如何演变的? 建立:“市”是货物交换场所,即市场;“城”以防守为功能,“城市”则是有集中的居民和固定的市场的地区。 演变:古代城市以北宋为界,此前的城市经济功能(商品交换)从属于政治军事功能(保护生命财产),此后,经济功能逐渐增强。,【典型例题】(山东T9)周礼考工记载:建造王城,九里见方,四周各三门,南北和东西大道各九条,宫城之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前为朝,后为市。它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 A中央集权 B中正有序 C敬天法祖 D君权神授,【典型例题
9、】 (福建)隋都城图题记:“畦分棋布,闾巷皆中绳墨,坊有墉(墙),墉有门,逋亡奸伪无所容足。而朝廷官寺、民居市区不复相参,亦一代之精制也。”由此可见,隋都城的设计重在( ) A打破市坊的空间界限 B便利居民的交通出行 C加强官府的严格控制 D促进城市的商业活动,【典型例题】(甘肃模拟)唐代长安日暮即闻鼓鸣,百业歇息,开始宵禁了。而宋朝,无论是东京汴梁还是南宋的临安皆不夜禁,不但不夜禁反而通宵达旦,当时人们称娱乐场所为“瓦舍”、“瓦肆”、“瓦子”或“勾栏”,在这些娱乐场所中兴起了“市民文化”。出现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 A科学技术创新推广 B城市建设的变迁 C商品经济趋向繁荣 D中外文化交
10、流频繁,长安城市区与住宅区严格分开,周边有围墙。 官府专职官员市令或市长进行严格管理,按时开市、闭市,闭市后不许再有经营活动。,【历史纵横】西汉长安城(西安)的平面图,长安城有坊、市;市有东市和西市。 市与坊用围墙隔开,白天定时开市、闭市。 东市和西市各占两坊之地,各有220行。唐朝政府允许外商在境内自由贸易,胡商遍布各大都会。西市就有西域、波斯、大食商人,“胡风”、“胡俗”流行。,【历史纵横】唐朝长安平面图,“笑入胡姬酒肆中”,【历史纵横】北宋东京城(开封)布局图,“坊巷桥门以及隐辟处,俱是铺席买卖。”,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形象地反映了开封城商业的繁华景象,三对外贸易 1第一阶段:逐渐繁荣
11、 2特点:朝贡贸易 3第二阶段:明清衰落,三对外贸易 1逐渐繁荣 2朝贡贸易 3明清衰落,1第一阶段:逐渐繁荣 西汉:开通了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 唐朝: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在这里设有市舶使。 两宋:中国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及非洲进行贸易,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南宋国库的重要财源。 元朝: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三对外贸易 1逐渐繁荣 2朝贡贸易 3明清衰落,2特点:朝贡贸易 方式:对外贸易中,朝贡贸易即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占有重要地位。 目的: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的需求。 结果:“厚往薄来”,“倍偿其价”,不讲经济效益。政治意义大
12、于经济意义。,三对外贸易 1逐渐繁荣 2朝贡贸易 3明清衰落,3第二阶段:明清衰落 方针: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表现: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由政府特许的“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注意:清朝督抚大臣不能直接同外国人接触,即所谓“人臣无外交”;十三行非政府机构,而是获得清政府许可,与外商往来的民间特权商业团体,是清政府与外商之间联系的纽带。,本课小结 1什么是“邸店”、“柜坊”、“飞钱”和“交子”? 邸店:兼营旅店、货栈和交易。 柜坊:从邸店中分离出来的,专营钱币存放与借贷的金融机构,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柜坊所藏物品,主要是钱、帛、粟麦。 飞钱:又称“便换”,各地在长安的商贾将
13、贷款委托给各道(地方)设在京城的办事机构进奏院(驻京办事处),领取半联票券,持券可行走四方,合券可在京城或回本道取钱。飞钱类似于后世的汇票。 交子:1023年,北宋发行的世界最早使用的纸币。,【历史纵横】北宋“交子”和南宋“会子”,【历史纵横】(福建泉州)交子始发于宋仁宗时,四川的地方官和商人“患蜀人铁钱重,不便交易”,于是由十六家富户以各自资产作为保证主持发行。后因富户资本变化产生了纠纷,政府遂设益州交子务接管,“私造者禁之”,交子也从此成为四川等地的法定货币。这反映出当时( ) A宋代地方有相当独立的货币发行权 B富户大贾操纵商业流通与交换 C纸币在商品流通领域的作用越来越大 D由政府接管
14、专营能彻底避免纠纷,3徽商与晋商有何特点? 什么是“票号”和“会馆”? 票号:经营存款、放贷、汇兑,也为官府代解钱粮。平遥是著名的“晋商”的发源地之一,清道光四年,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的雏形“日昇昌”票号在平遥诞生。 会馆:出现于明清时期,是同一地域的商人在异地经商时停宿、储运、交际的重要场所。 唐朝进奏院和清代票号的金融职能有何异同? 同:都进行金融汇兑。异:票号尚能存放款。 日升昌票号是我国最早的私人金融机构,具备了早期银行的特征;是平遥票号甚至晋商的代表。,【典型例题】(宁波测试)据明经世文编记载,“延绥镇兵马云集,全赖商人接济军需,每年有定额。(政府)往往召集山西商人,领认淮、浙二盐,输
15、粮于各堡仓给引,然后前去江南盐运使司,领盐发卖,大获其利。”材料反映出明朝的晋商( ) A获得了全国的食盐专卖权 B以诚信为经营原则,以义取利 C开始分享国家的军政大权 D得到官府庇护,获取高额利润,晋商和徽商有何特点,【典型例题】(泉州质检)明中叶学者王世贞说:“徽地四塞多山,土狭民众,耕不能给食,故多转贾四方。而其俗亦不讳贾。贾之中有执礼行谊者(注:意为儒学修养高),然多隐约不著,而至其后人始,往往修诗书之业以谋不朽。”材料不能说明( ) A地理环境不利农业,是徽州发展商业的一个重要原因 B商业致富和科举仕宦,是当时徽州发展的两个重要支点 C徽商重儒入仕,体现近代商业和封建权势结合的特点
16、D用经商所得厚利,让子弟业儒入仕是徽商的终极目标,【典型例题】 (浙江)清乾隆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记载 :“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存货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碑文反映出苏杭之间的商贸联系 B会馆为商人出资建造的地方商业中心 C会馆为旅居异乡的同乡商人所组建 D会馆为同一地域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典型例题】(江苏T4)清前期望江南百调唱道:“扬州好,侨寓半官场,购买园亭宾亦主,经营盐、典仕而商,富贵不归乡。”材料反映了( ) A仕商身份界限完全打破 B商业发展改变社会风气 C地方商业均由官员经营
17、D政府摒弃传统抑商政策,【典型例题】(2017年湖北孝感)侯建新在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和中国中指出:“他们(徽商)一方面耗费巨额利润来促使自己缙绅化,另一方面又将大量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诸如购置族田、建祠、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学等这样的商品经济,实质上只能补充和强化自然经济。”该材料意在说明清时期 ( ) A徽商生活的奢侈程度的补充 B徽商亦商亦官的特点 C社会转型缺乏动力 D封建伦理被徽商强化,【典型例题】晋商和徽商在明清时期叱咤风云,风光无限。但有学者却对其作了如下评价:(它们)虽然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一些条件,但遗憾的是却无法走向资本主义,它们就像生长于牛粪之上的幼苗,不管长势
18、如何诱人,当滔天的洪水奔袭而来时,必然随着牛粪一起消失在历史的洪波之中。这主要是由于古代商帮( ) A发展规模受到限制 B活动得不到官府支持 C商业经营观念落后 D没有根植于生产领域,3归纳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阶段性:在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下艰难发展。春秋战国打破官府控制;汉唐严格规范化管理:宋元时期空前繁荣;明清时期,闭关锁国,渐趋萎缩。 突破性:商业活动不断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不断摆脱政府对商业的控制。 多样性:经营主体,由官府到民间,由个体到商帮;空间方面,市镇贸易,农村的“草市”;时间方面,夜市、早市形成发展;地域方面,国内贸易、民族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两宋“榷场” 先进性:金融发达,货币日益重要。类似于保险柜的“柜坊”、类似于汇票的“飞钱”、最早纸币“交子”、类似于银行的“票号”出现;明朝形成以银为主,以钱为辅的货币流通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