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醴陵小学教师招聘2017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网友整理版】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醴陵小学教师招聘2017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网友整理版】1: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称之为()。单项选择题A、个别化教学B、指导性教学C、合作教学D、情境教学 2: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教师养成良好的()单项选择题A、 职业道德信念B、 职业道德习惯C、 职业道德意识D、 职业道德理想 3:课程标准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基本依据,其核心部分是()。单项选择题A、课程内容B、课程目标C、课程结构D、课程理念 4:首次提出“隐性课程”概念的学者是()。单项选择题A、杰
2、克逊B、博比特C、泰勒D、杜威 5:人格的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判断题对错 6:根据材料回答TSE题:记得刚毕业那一年,我接手的这个年级重新分班,一个叫小佳的孩子,异常调皮,分给谁都不要。安排到我们班时,我想:不就一个孩子吗,不信凭我的热情转化不了他。于是,我就接了下来。没想到还不到一个月,这个小孩的“威力”就显示出来了,迟到、旷课、不完成作业、欺负同学在屡次叫到办公室谈话、说教失去效果后,我再也忍不住了,决定到他家去一趟,准备让他的父母教训他一顿。可到他家意外地发现他在屋外打扫庭院,见到我,他吃了一惊,但还是喊了一声“老师好”后,跑到屋里。在同他父母交谈时,我了解到,由于家多项选择题A
3、、谈话法B、演示法C、参观法D、表扬与奖励法 7: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阶段是()。单项选择题A、依从B、认同C、内化D、坚定 8:在知、情、意、行四个德育环节中,()是基础,()是关键。单项选择题A、知、情B、知、行C、意、行D、知、意 9:教育活动中要注意“三结合”,发挥教育合力,这“三结合”所指的三种教育是()。多项选择题A、家庭教育B、道德教育C、班级教育D、学校教育E、社会教育 10:教学要受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特点的制约,依据这一规律所提出的教学原则是()。单项选择题A、启发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 11: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
4、活动,在整个学校教育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判断题对错 12:小军为了得到父母的奖励而努力学习,这种学习动机是()。多项选择题A、低级的学习动机B、高尚的学习动机C、外部学习动机D、内部学习动机E、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13:强调学生的“一般发展”,要求“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的苏联教育家是()。单项选择题A、巴班斯基B、赞科夫C、加里宁D、凯洛夫 14:在感觉记忆中,信息的存储形式是()。单项选择题A、语义B、概念体系C、视像和声像D、图式 15:焦老师积极参加各种教师培训活动,返校后主动与同事们交流学习的心得体会,并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关于焦老师的做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5、()。单项选择题A、体现了终身学习的自觉性B、有利于师生的共同发展C、推动了学校的校本教研D、有助于增进家校合作 16:在教学中运用变式的主要目的是( )。单项选择题A、激发学习兴趣B、引起有意注意C、丰富学生想象D、突出概念本质 17:真正为课程论建立起心理学基础的人是卢梭。()判断题对错 18: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的发挥应注意强调德育的外在强制性。()判断题对错 19: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公办学校的性质。单项选择题A、变更B、调整C、改变或者变相改变D、改变 20: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经历的过程是()。单项选择题A、从心理自我到生理自我,再到社会自我B、从生理自我到
6、心理自我再到社会自我C、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D、从心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生理自我 21: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第一次分离的标志是学校的产生。()判断题对错 22:下列属于道德情感的有()。多项选择题A、义务感B、责任感C、事业感D、自尊感E、集体主义 23:“遗忘曲线”表明,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呈()。单项选择题A、正加速B、负加速C、不变D、减速 24:“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主张的是引导式教学。()判断题对错 25:群体内聚力表现为()多项选择题A、领导方式B、成员情感C、认同感D、归属感E、力量感 26:教师成长与发展的最高目标是()单项选择题A、特级教师B、教学熟手C
7、、优秀班主任D、专家型教师 27:传统教育强调统一性,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所以应当反对传统教育。()判断题对错 28:德育的途径是指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是德育的基本途径。多项选择题A、思想品德课B、其他学科教学C、班会D、课外活动E、学校例会 29:下位法服从上位法。()判断题对错 30:公民行为能力分类与自然人的年龄有关。 ()判断题对错 31:在学习化社会里,人们将长时问地或在一定间隔的时间内或多或少地连续地接受教育。()判断题对错 3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称之为()。单项选择题A、练习法B、实习作业
8、法C、实验法D、谈话法 33:小学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是()的发展水平。多项选择题A、我国的国情B、社会政治C、经济D、文化 34: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单项选择题A、十五大B、十四大C、十三大D、十二大 35:根据福勒和布朗的教师成长阶段论,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精力总是集中在对学生成绩的关注上。据此,这位教师的成长可能处在()阶段。单项选择题A、关注生存B、关注情境C、关注学生D、关注自我感受 36:布鲁纳认为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表象形式呈现,以下属于他提出的呈现方式的有()。多项选择题A、动作表象B、图像表象C、符号表象D、情感表象 37:在学生学业评价中
9、,信度体现了学业测验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判断题对错 38:教学设计中最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判断题对错 39:皮亚杰认为,儿童在判断行为对错时,是()单项选择题A、从客观责任到主观责任发展B、从主观责任到客观责任发展C、从他律向自律发展D、从自律向他律发展 40:在知、情、意、行四个德育环节中,()是基础,()是关键。单项选择题A、知情B、知行C、意行D、知意 41:心理辅导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多项选择题A、学会调适B、寻求发展C、学会发展D、追求目标E、追求健康 42:下列关于使用言语说服策略提高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观点,不恰当的是()。单项选择题A、对高年级的学
10、生而言,充分说理、逻辑性强的说服内容更有效B、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富有感情色彩、生动感人的说服内容更容易产生影响C、正面的观点和材料在短时间之内难以见效,不容易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D、同时提供正反两面的论据和资料更利于培养学生长期稳定的态度 43:斯金纳认为在刺激一反应联结的建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单项选择题A、强化B、顿悟C、反馈D、评价 44: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判断题对错 45:下列不属于21世纪重点研究开发的高新技术领域的是()。 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海洋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航天技术太阳能技术单项选择题A、B、C、D、
11、46: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对与教学密切联系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的评价方式称为()。单项选择题A、常模参照评价B、正式评价C、标准参照评价D、非正式评价 47:标准化考试要求效标关联效度在()以上,考试才算有效。单项选择题A、045B、05C、10D、145 48:下列哪个搜索关键词可以找到音频资源?()单项选择题A、故乡的云bmpB、狼牙山wavC、水晶swfD、北戴河doc 49:作业分析主要是提取作业中的显性信息,以此来判断学生掌握知识的状况。()判断题对错 50:教师职业独立和专门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设置()。单项选择题A、师范学校B、国民学校C、职业学校D、初等学校 51
12、:如果“只有你去比赛我才去观战”为真判断,则下列为假的一项是( )。单项选择题A、你去比赛我去观战B、你不去比赛,我也不去观战C、你去比赛。我不一定去观战D、你不去比赛,我去观战 52: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这出现在哪一个时期()。单项选择题A、青年期B、青年初期C、青年中期D、成年期 53:在课堂上,小学生如果听得入神,可能会手托着腮帮、双眉紧锁或注释教师:如果听得高兴,就会眉开眼笑。甚至手舞足蹈。这表明,小学生的注意明显的()单项选择题A、情绪色彩B、随惹特征C、个别差异D、表演意识 54:我国现行的学制是( )。单项选择题A、双轨学制
13、B、单轨学制C、综合学制D、分支型学制 55:以下关于教学与测量及测验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多项选择题A、两者没有关系B、两者既有关系又有区别C、两者完全等同D、教学评价以测量、测验的客观描述为基础E、测量和测验的结果通过教学评价来判断 56:一般情况下,12岁以上儿童可以连续集中注意()单项选择题A、10分钟左右B、20分钟左右C、25分钟左右D、30分钟左右 57:组织教学仅仅在上课开始时进行。()判断题对错 58:研究表明,我国儿童从客观判断向主观判断发展的转折时期在()。单项选择题A、56岁B、67岁C、78岁D、89岁 59:国内最早提出“教育形成交往起源说”的人是()。单项选择
14、题A、王策三B、李秉德,C、叶澜D、桑新民 60:“月明星稀”这是()现象。单项选择题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感觉后效D、继时对比 查看答案 1:答案A 解析 2:答案B 解析 3:答案B 解析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其核心部分是课程目标。 4:答案A 解析 “隐性课程”一词是由杰克逊在1968年出版的班级生活一书中首先提出的。 5:答案正确 解析 略。 6:答案A,D 解析 7:答案C 解析 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8:答案B 解析 在知、情、意
15、、行四个德育环节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 9:答案A,D,E 解析 教育活动中要注意“三结合”,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 10:答案D 解析 11:答案正确 解析 略。 12:答案A,C 解析 本题是对动机的综合考查。 13:答案B 解析 强调学生的“一般发展”,要求“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的苏联教育家是赞科夫。 14:答案C 解析 在感觉记忆中,信息的存储存形式是视像和声像。 15:答案D 解析 题干中没有出现学生家长这一方面,因此不存在家校合作。 16:答案D 解析 变式指概念的正例(肯定例证)在无关特征方面的具体变化,也就是通过保持概念的关键特征而变化
16、那些非关键特征,从而构成的表现形式不同的例证。由变式的概念可知,运用变式的主要目的应该是突出概念的本质。故选D。 17:答案错误 解析 真正为课程论建立起心理学基础的人是赫尔巴特。 18:答案错误 解析 德育个体发展功能应注意尊重学习个体的主体性。 19:答案C 解析 【参考答案】C 【名师点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改变或者变相改变公办学校的性质。 20:答案C 解析 21:答案正确 解析 22:答案A,B,C,D,E 解析 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故以上选项均属于道德情感。 23:答案B 解析
17、遗忘的趋势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呈负加速。 24:答案错误 解析 25:答案C,D,E 解析 26:答案D 解析 27:答案错误 解析 28:答案A,B 解析 德育的实施途径多种多样,思想品德课和其他学科教学是其实施的基本途径。 29:答案正确 解析 30:答案错误 解析 公民行为能力分类与自然人的年龄无关。 31:答案正确 解析 32:答案C 解析 33:答案B,C,D 解析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制定小学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 34:答案B 解析 党的十二大把教育科技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大战略重点之一。十三大又提出“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十四大再次强调“必须
18、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35:答案B 解析 关注情境阶段的教师往往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对学生成绩的关注上。 36:答案A,B,C 解析 布鲁纳认为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动作、图像和符号三种表象形式来呈现。 37:答案错误 解析 38:答案错误 解析 教学设计中最先要考虑的问题应该是教学目标。因为只有明确了本节课的目标,才有一个努力的方向。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39:答案A 解析 皮亚杰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判断行为对错是从客观责任向主观责任发展的。 40:答案B 解析 在德育中,知即道德认知,是基础,行即道德行为,是关键。 41:答案A,B 解析
19、42:答案C 解析 当说服的任务是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时,应只提出正面观点,以免延误时间,则C项的说法不恰当。故选C。 43:答案A 解析 斯金纳认为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也就是说可以建立起刺激-反应联结。(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44:答案正确 解析 略。 45:答案D 解析 【参考答案】D 【名师点睛】列入21世纪重点研究开发的高技术领域有: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航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和海洋技术等。 46:答案C 解析 标准参照评价是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对与教学密切联系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的评价方式。 47:答案A 解析 所谓效标关联效度就是以某一
20、种测验分数与其效标分数之间的相关来表示的效度,又称为统计效度。具相关系数就是效标关联效度系数。标准化考试要求效标关联效度在045以上,考试才算有效。 48:答案B 解析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bmp是图像文件,wav是音频文件,swf是动画文件,doc是文本文件,故本题选B。 49:答案错误 解析 50:答案A 解析 师范学校的设置是教师职业独立和专门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51:答案D 解析 “只有你去比赛,我才去观战”是复合命题中的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根据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逻辑性质:只有在“前件假且后件真”的情况下该命题为假。故选D。 52:答案B 解析 53:答案A 解析 54:答案D
21、解析 我国现行的学制是由单轨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分支型学制,即前段(小学、初中阶段)是单轨,后段分叉,是介于双轨制和单轨制之间的一种学制类型。故选D。 55:答案B,D,E 解析 教学评价和测验测量既相区别、又相联系。测量、测验是对学习结果的客观描述,教学评价是对客观结果的主观判断与解释,教学评价的主观判断必须以客观描述为基础,测量和测验的结果必须通过教学评价来判断。 56:答案D 解析 57:答案错误 解析 58:答案B 解析 59:答案C 解析 交往起源说是由叶澜最早提出,他认为:在原始社会人类活动中具有相互非物质性的交往活动,只要这类交往发生,就必然有交往的双方和交往的内容,并产生交往的结果在交往双方身上产生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影响。当这类交往被意识到,并逐渐形成较为固定的教和学的关系时,教育活动就演化而生了。因此可以说,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 60:答案B 解析 月亮星星同时出现,由于月亮光线要强于星星,所以只会注意到月亮,这是二者的对比效应,所以选B。 一、用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 。二、领取100元现金代金券三、购买年度VIP会员四、购买成功后,就可以开始一年的学习了第 14 页 共 1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