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医学生综合能力考核方法的改革实践与思考刘佩梅 张玉琴 岳凤文 袁立军 李晓霞 戚红(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天津 300070)摘要本文从医学生 综合能力考核改革的背景、考核的内容和与一阶段考试的差别、以及综合能力考核反馈和效果等方面介绍了自 2005 年来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生综合能力考核方法的改革实践,提出考核方法要符合教学目标,才能促进学生学习、促进教师教学,起到引导督促的作用。关键词 医学 综合能力 考核 Exploration and reform on assessment methods of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for medic
2、al studentsLIU Pei-mei Zhang Yu-qin Yue Feng-wen Yuan Li-jun Li Xiao-xia Qi hong(Basic College of Medical Science,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0,China)Abstract Assessment methods of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for medical students are reformed at basic college of medical science in Tian ji
3、n medical university. The experience are introduced in the article such as background, content, feedback and effecacy. Assessment methods should be in accordence to teaching goal, which promote students study and teachers teaching.Key words Medicine comprehensive ability assessment一、综合能力考核改革的背景 进入 2
4、1 世纪以后,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Wold Feleration for Medical Education ,WWFME)出台了 本科生医学教育全球 标准,国 际医学教育学会(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Medical Education,IME)制定了医学教育全球基本要求,对医学院校和医学生应具备的能力(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提出了基本要求,随之掀起了医学教育改革的热潮。围绕着教育目 标的实现,教学改革更加注重教学过程对学生知识、能力、- 2 -素质的全面提高,主要集中在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的改革,如开展了PBL、CBL、系统整合课程等改革实践。但不容
5、置疑,无论采取何种方法,教育的成 败或教改的成败都应以学生毕业前是否达到应该具备的能力为评判标准。医学生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等能力的培养应贯穿到全部教学过程中,包括基 础医学教学的各个环节,其综 合能力包括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能力、运用基础知识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科学思维 与批判性思维能力、各学科知识的整合能力、英 语能力与表达能力、结合临床实际能够 独立利用图书馆和其他信息资源研究医疗问题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等的培养也正是基础医学教学改革的重点,但如何考察学生的能力水平,评估教学过程改革效果,也成 为教学管理者和广大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 1989 年开始天津医科大学对五年制本科生实施“一阶段考
6、试” ,1991 年首届七年制学生加入。 “一阶段考试”是我校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完成基础医学课程学习之后,进入临床课学习之前进行的一次以主干学科为主的学科考试,目的是让学生全面复习基础阶段课程,为临床实习打下理论基础。 实施后取得良好效果,于 1993 年获得天津市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和天津医科大学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 年本人借鉴国外大学的考核方法,将“一阶段考试”考试改为“综合能力考核 ”,在七年制学生中实施。二、综合能力考核的实施(一)综合能力考核的内容“综合能力考核 ”在七年制第 6 学期进行,也就是基础医学课程全部结束进入临床学习前期。考核分为口试和笔 试两部分,口 试占总
7、成 绩的 30%,笔 试占 70%。1、口试要求学生用 PPT 深入阐述某临床问题,课件必须全英文,若用英文报告可获得加分。学生可以从任何角度阐述某临床病症的发病机制、制定某疾病预防策略的基本原理等。其目的是考查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知 识 拓展能力、运用基 础知识解决临床- 3 -问题的能力、临床思维与批判性思维能力、各学科知识的整合能力、英 语能力与表达能力、结合临床实际能够独立利用图书馆和其他信息资源研究医疗问题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运用现代技术能力等。2、笔试全部采用客观题,且打破学科界限,即考 查 学生的基本知识也通过病例分析考察学生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3、成绩评定笔试按卷面成绩计
8、算。口试由生理、生化、免疫、病理、病生理、药理等学科教授组成专家考核小组,学生用 PPT 汇报后由教授提问 5 分钟。提问的内容不限于学生汇报的某专题,而是与该专题有关的各方面,可涉及多学科知识点和研究新进展。每位 专家参考下列标准给每位同学打分(表 1)。 表 1 医学生综合能力考核评分标准规定时间完成(5 分钟)制作课件质量、水平表达的准确性、流畅程度对知识理解的准确性及深度知识拓展能力综合印象英语表述3 分 3 分 3 分 8 分 8 分 5 分 加 2 分(二)“综合能力考核 ”与“一阶段考试”从形式上的差 别(表 2)表 2 “综合能力考核”与“一阶段考试”在形式上的差别形式 改革前
9、 改革后笔试1、主、客观题(名词解释题、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及论述题,其中后两者主观题 占 50%)2、各学科分别出卷,题目限制于某一学科的知识点,很少涉及各学科知 识间的相互交叉和融合1、客观题(选择题,增加病例分析)2、各学科整合到一张试卷,没有明确的学科界限,多学科知识间交叉融合口试封闭式现场抽题(问答题)学生只要按题回答即可。1、典型病例或医学问题作为题 目提前发给同学。- 4 -每位同学可以从任何角度深入阐述,如阐述某临床病症的发病机制、制定某病预防策略的医学基础等。但不同学科专家可以围绕该问题从任何角度提问,包括最新科研进展。 2、采用制作电子件的方式报告3、鼓励英文汇报(三)“
10、综合能力考核 ”与“一阶段考试”在内容上的差 别(表 3)表 3 “综合能力考核”与“一阶段考试”在内容上的差别内容 改革前 改革后笔试慢性心衰病人,机体内主要的代偿方式是:A.心率加快B.紧张源性扩张C.心肌肥大D.交感神经兴奋增加病例分析,考察运用基础 知识解决临床问题能力。如:赵某,男 61 岁。咳嗽、咳痰 10 余年,每年冬季加重,曾被诊断为肺气肿,3 年前开始下肢浮肿、心悸、气短,。讨论:1.本例患者心室肥厚的主要原因为:A.左心室前负荷增加 B.左心室后负荷增加 C.右心室前负荷增加 D.右心室后负荷增加 E.左右心室前负荷增加2.本例患者在应用利尿酸利尿、消水 肿治疗中可能发生的
11、情况:A.高钠血症 B.低钾血症 C.高镁血症 D.代谢性酸中毒 E.高钾血症口试问答题如: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与糖基化产物关系 将一典型糖尿病病史或病例设置成题目。让学生依据个人观点和理解, 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分析其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原因和机制。不仅包括糖尿病的基本病 变是哪些,胰 岛素- 5 -为何能降低血糖,其绝对或相 对不足时机体会出现哪些异常,而且还包括制定糖尿病 预防、治疗原则的医学基础原理和最新的研究成果等。三、综合能力考核的反馈和效果自 2005 年至今 2002 级、2003 级、 2004 级、2005 级 四届七年制临床专业学生,370人参加了笔试和口试。发放 问卷调查 15
12、0 份,每次考试后均举行专家和学生座谈会,反馈结果及效果如下: 1、85%学生认为综合考试非常有必要,特 别是到临 床实习后感觉此次考试不仅促进了学生对各学科知识的深刻理解和综合运用,对临床专业课程学习和实习非常有益。 学生从临床问题出发查阅资料,发现并解决问题, 寻 找新知识,打破了学科界限,自主实现了知识的整合,培养了自学能力,掌握了学习方法。2、85%以上同学认为笔试题型的改变减轻了复习时的压力,强化理解性记忆,改变“背多分”的传统考试弊端。通过增加病例分析考查了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对知识的系统理解和运用能力。3、口试的改革帮助学生就某一专题进行深入探讨,培养了学生科研思维和科学素
13、质,同时还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综合能力的平台,全面考查了学生知识水平、分析 问题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思辨能力、英 语能力等综合素 质。4、综合考试也是学生自省自悟的过程,特 别是通过每年选出优秀学生进行展示和经验介绍的形式,让学生们 自己意识到我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应如何学习,使他 们更有意识地培养自己,达到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目的。在 PBL、 CPC 课堂上现在学生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均有了 显著地提高。5、专家一致反映,综合能力考核及其评分标准,起到了非常好的导向作用,同学们- 6 -的现场表现及综合能力逐年提高,具体表现在:(1)学生英语能力明显提高,英文报告人数由 2005 年的 3
14、% 上升到 2008 年的98%。(2)越来越多的同学所准备的材料并不局限于书本,还有很多教材以外的东西以及新的科研进展。这使课上的学 习与课外的自学得到了很好的结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学术交流能力。课件制作越来越精美和学术化。能力考核已经不仅仅是为了一个分数,而是一种能力的锻炼 和展示。 (3)综合能力考核实现了四个结合:即各学科知识的结合;基础与临床的结合;知识与实践的结合;教学与人才培养和人才发现的结合。6、教授们在考核学生过程中即看到学生巨大的潜能,也发现了现行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存在的缺憾,进一步促进了 PBL 、CPC、CBL 等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上的应用,推动了教学改革深入开展。四、启示学生考核结果是评价教学结果、评估教学改革效果的重要指标,因此考核方法的客观性、公平性、全面性更为重要。考核方法形式与内容要符合教学目 标,要能够促进学生学习、反映教学效果,起到引导督促的作用。 综 合能力考核将在考试内容上进一步优化,将基础与临床、治疗与预防、医学与社会、心理、环境等方面有机结合,不仅给学生一个分数,更能够给学生搭建展示才能的舞台,激发学生的潜能, 给教师创造发现人才、选拔人才的良好契机。作者简介 刘佩梅,女, 硕士,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院 长,病原生物学教授,研究方向: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