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构建现代制造产业集群的重要抓手-赵永刚_.docx

上传人:拉拉链 文档编号:18861091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构建现代制造产业集群的重要抓手-赵永刚_.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构建现代制造产业集群的重要抓手-赵永刚_.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构建现代制造产业集群的重要抓手-赵永刚_.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构建现代制造产业集群的重要抓手 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赵永刚内容提要:“十二五”时期,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下,亟需推动我省传统制造产业集群向创新型现代产业集群、资源节约集约和生态环保型产业集群转型升级。集群技术创新是推动传统产业集群低成本竞争优势向差异化竞争优势嬗变的主要动力,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是驱动传统制造产业集群转型升级重要技术基础。因此,应着力突破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瓶颈,助推我省传统制造产业集群向创新型现代产业集群嬗变;着力加强节能减排关键、共性技术创新,推动我省传统制造产业集群向资源节约集约型和生态环保型产业集群跃迁。基于此,应加强制造业基础科学和共性技术

2、研发,为提升转型升级提供技术后劲;应依托装备制造关键技术、共性技术进步,改造和提升传统制造业集群;应加快科技成果向中小企业转化,构筑技术升级的坚实平台;应坚持“自创为主,引创结合”,实现内外源性技术互动互促发展。这对研究、促进我省传统制造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具有一定的启示、借鉴意义。 关键词:低碳经济;块状经济;现代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关键技术 一、创新型现代产业集群:我省传统制造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 长期以来,我省制造业“块状经济”对强化专业化分工协作、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吸纳劳动力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总体上看,我省工业经济发展尚处于产业集群的初级阶段,块状经济内产业总体层次偏低、

3、附加值不高,往往“低、小、散” 问题突出、产业层次低、产业链延伸不够、产业综合竞争力不强,呈现“低端产品、低加工程度、低附加值”格局,尤其是企业缺乏自主研发、国际营销、优势品牌等高增值环节,容易引致“高产能、低收益率”和“高市场占有率,边际收益递减”共存的现象。创新型现代产业集群是以创新为基础、以产业关键技术为支撑、走产业高端发展路线的现代化产业集聚区,其突出的特点是掌握产业核心技术、产业层次高端化、市场业态新型化、具有可持续的竞争力。加快制造业“块状经济”转型升级,推动低成本型产业集群向创新型产业集群提升,既是我省块状经济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也是我省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此外,我省既是

4、经济大省,也是资源小省。按照H钱纳里的工业化阶段划分理论,我省目前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经济增长的历史和国际经验表明,这一阶段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增长将会受到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制约。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我省产业集群转型升级,迫切需要将块状经济提升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经济。推行“高效率、低消耗和可循环、少排放”的绿色制造模式,通过节能降耗、清洁生产、污染治理和淘汰落后产能等途径,努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制造业“块状经济”向资源节约集约和生态环保型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二、我省传统制造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技术驱动: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现代产业集群的本

5、质特征,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是推动传统产业集群低成本竞争优势向差异化竞争优势嬗变的主要动力。除了依靠市场需求拉动、管理创新,继续发挥体制机制优势、集聚优势和专业市场营销优势外,我省传统制造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还迫切需要依靠技术驱动,突破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培育技术领先优势。以产业技术创新带动产业集群技术升级,推动产业集群由投资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是强化集群竞争优势、提升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一)突破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瓶颈,助推我省传统制造产业集群向创新型现代产业集群嬗变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为集群企业(专有)技术创新提供基础和平台,是产业集群技术升级的“源动力”和“助推器”3。共性技术的突破、应用

6、与扩散,促进技术的属性由“竞争前技术”向“竞争性技术”,以及技术的形态由“通用技术”向“差别化技术”转变,从而对推进技术进步与技术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产业关键技术对整个国民经济具有重大影响,它的突破能带动多个产业的技术升级,有助于在某些关键技术领域或产业形成优势,具有很强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总之,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关联度高、支撑作用大、带动性强,是推动我省传统制造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重要技术基础和突破口。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是推动我省传统制造产业集群向创新型现代产业集群嬗变的重要推力,加强其研发与创新,是我省“创新促转型”是生动体现。例如,新型纺织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棉纺针织成套设备高速化和自动化控

7、制技术、产业用纺织品设备制造技术、印染智能节能化控制及染后整理核心技术等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突破将会大大提升绍兴纺织产业集群内企业的装备水平及生产效率,进而提升其产品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船舶先进制造技术工艺与现代造船模式、船舶结构设计模块化和标准化、发动机管理系统及性能优化等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与创新,将有助于船舶制造产业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基础性产业共性技术(如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制造模式和系统集成、现代控制理论与先进数控应用、光机电一体化技术、传感与检测技术等),具有较大产业关联度和技术支撑效应,其研发将有助于“催生”专有技术创新,为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源动力。依靠重大产业技术创新,着力突破

8、一批制约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关键、共性技术瓶颈,并通过先进技术的渗透、应用,以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以提升我省制造业的产品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二)加强节能减排关键、共性技术创新,推动我省传统制造产业集群向资源节约集约型和生态环保型产业集群跃迁随着未来制造发展的全球化、网络化、虚拟化,“智能”、“绿色”及多学科交叉融合成为先进制造技术(AMT)发展的重要方向,先进制造技术(如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先进工艺与设备、流程工业自动化、制造模式和系统集成技术、绿色制造等)发展的总趋势是精密化、智能化、敏捷化、柔性化、网络化、集成化、绿色化及管理创新。绿色制造是一种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制

9、造模式。其中,绿色设计(如面向环境的产品设计方法、面向绿色加工工艺的设计、面向使用和维护的设计、面向再利用、再制造、再循环的设计等)是绿色制造的重要技术领域。鉴此,我省应加大推广绿色制造模式及其先进技术。如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及整车设计制造、工业“三废”先进处理工艺、印染智能化、节能化控制、先进变频调速控制技术、面向制造与装配的设计(DFMA)、节能环保注射成型技术等;应着力通过引进节能环保产业项目,实施一批重大企业技术改造工程,支持企业在节能环保关键技术、核心工艺上进行技术创新与合作,积极推广节能减排共性技术(如节能机电设计与开发、节能与新能源开发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循环经济技术、清洁生

10、产技术等),将制造业“块状经济”提升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经济。 三、政策启示与建议 (一)加强制造业基础科学和共性技术研发,为提升转型升级提供技术后劲制造业是技术最复杂、应用先进技术最广泛的产业。随着先进制造模式的提出和先进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落后的基础研究往往是制约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基础科学研究耗时长、见效慢、经济效益不显著,往往会被急于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的企业所忽视。发挥基础科学研究的推动作用和专有技术产业化的拉动作用,是实现共性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研究显示:基础技术和共性技术(如基础实验数据检测、材料性能测试技术以及数字化设计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先进数控技术等)是制约我省装备

11、制造业科技进步和创新活动的薄弱环节4。基础研究是一个国家科技潜力之所在,共性技术具有显著的技术带动性和关联性,只有重视基础科学研究,大力研发产业共性技术,科技发展才能有持续动力,产业集群技术升级才会有长久后劲。鉴此,首先,应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基础研究中的主导作用,有针对性地选择有助于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研发和突破的基础性、前瞻性基础科学研究课题进行前期攻关,为关键技术的突破提供支撑;其次,应努力构建一个由政府科技部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主体构成的共性技术供给体系,政府则应积极介入和组织共性技术的研发并发挥其主导作用。第三,应积极探索和构建相关技术扩散和成果共享机制,加强共性

12、技术的渗透与扩散,促进基础科学研究成果的共享和转化。(二)依托装备制造关键技术、共性技术进步,改造和提升传统制造业集群 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其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为此,首先,应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鼓励有研发条件的企业“以我为主,加强研发”,促进装备制造业尤其是重大技术装备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根据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市场前景,选择省内具备一定基础、产业关联度高的技术进行重点突破(如数字化设计制造、虚拟制造技术、精密成型技术、超精与超高速加工技术、故

13、障监控诊治技术等)。与此同时,要以企业为研发主体,以高新技术产品为载体,加强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的开发及其商品化、产业化。其次,广泛利用装备制造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以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高度产业关联性,高新技术及其产品渗透到传统产业,可增加传统产品的技术含量,使传统产业的技术基础、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发生质的变化。依靠装备制造行业关键技术、共性创新,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优势制造产业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高附加值产业为主体,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的产业集群发展格局。(三)加快科技成果向中小企业转化

14、,构筑技术升级的坚实平台 在重点扶持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的同时,还亟需加强行业先进装备和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在中小企业中的推广应用,积极培育“专精特新”的“小型巨人”企业。鉴于其规模较小、经济实力比较薄弱、缺乏技术创新能力和动力,使得加强科技成果向中小企业转化、扩散,成为克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瓶颈的重要方式。 因此,亟需建设有利于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信息平台,加快制造信息化建设,使我省制造企业能充分利用省内、全国乃至世界先进制造业的科技成果;需加强建设高新技术园区、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完善网上技术市场等科技成果转化的载体。大力支持设立、完善和引进高层次的服务于制造业的知

15、识技术服务机构,发展与集群经济相适应的知识技术服务业,如设立、完善或引进高层次的企业管理咨询机构、技术服务中介、产品检测中心、设计中心、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等;还需积极培育和发展风险投资业,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的成果转化提供新的资金渠道;需着力推进中小企业积极有效的参与产业配套,有选择地进入大企业的生产体系,在中小企业中推广先进制造技术,提高中小企业产品的质量和水平,逐步在大中小企业之间形成高端产业链。(四)坚持“自创为主,引创结合”,实现内外源性技术互动互促发展 自主研发创新有利于形成自主知识产权,获取技术垄断优势,也有利于加快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坚持“以我为主

16、”,加强自主研发,是推动传统制造产业集群技术升级的持续动力和内源性技术保障。与此同时,还应积极“输入技术”,大规模、有效地利用外源性技术,以弥补我省自身技术供给不足。可以采取参股、并购,构建技术合作战略联盟,在省外、国外建立研发基地、人才培育基地,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成果、先进技术装备、高级技术人才、专业化研发机构等途径,全方位、多渠道地利用外源性技术;鼓励有条件的大型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制造业的前沿技术,以大规模、快速、前瞻的优势进入世界制造技术的高端阵地。而广大中小型企业则可选择符合市场需求和投资规模的专业化技术和实用性技术。对于难以引进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应积极探索、开展原始创新,遵循“自

17、创为主,引创结合”的原则,并注意克服“重引进,轻消化”的弊端。通过技术发展模式的“两条腿走路”以及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有机统一,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把内源性技术和外源性技术放在“浙江创造”的同一平台上加以整合,并注重外源性技术的内源化利用,实现二者在推进我省传统制造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中的良性互动、互促式发展。(本文系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2008C25044)、浙江师范大学经管学院创新项目(2011QJ02)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参考文献:1、浙江省经济贸易委员会.2007浙江省块状经济发展报告J.浙江经济,2008(17). 2、陆立军等.区域特色产业-浙江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123-127. 3、陆立军,赵永刚.基于产业共性技术的企业技术创新机理与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0(11).4、陆立军,赵永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重大技术装备制造行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以浙江为例的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企业文档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