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态素养培育的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 赵唱 薛勇民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 摘 要: 生态素养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共生共荣共情的产物, 其主要内容包括生态主体的价值认知、生态知识储备和生态行为能力三个方面。纵观以往的生态治理路径可以发现, 过去单纯依赖技术修复的生态治理模式已不可行, 主体意识的复归成为了生态治理的必走之路, 而生态素养培育是主体意识在生态领域的具体表现。但是以“主体性复归”为特征的生态素养培育新模式在现实中也存在诸多问题, 集中表现为生态价值观念淡薄、生态知识匮乏和生态能力不足。若要解决这些问题, 则需要政府引导、学校推进、社会扶持与监督、家庭熏陶和个人
2、践行的共同推动, 唯此才能真正实现全民生态素养的提升与完善。关键词: 生态素养; 培育; 生态文明; 生态伦理; 生态建设; 作者简介:赵唱 (1976-) , 女, 辽宁昌图人,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博士研究生, 山西师范大学讲师;作者简介:薛勇民 (1964-) , 男, 山西万荣人,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副校长,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收稿日期:2017-05-20The Cultivation to Realistic Dilemma and Realization Path of Ecological LiteracyZHAO Chang XUE Yong-min
3、School of Philosophy and Sociology, Shanxi University; Abstract: Ecological literacy mainly includes three aspects, namely, the ecological subjects values cognition, ecological knowledge reservations and ecological behavior ability.It can be found throughout the past ecological governance that it is
4、 not feasible to rely on technology as the ecological management.Therefore, the revival of subject consciousness has become the essential element for ecological management, and ecological literacy cultivation is the manifestation of subject consciousness in the field of ecology.But the new ecologica
5、l literacy cultivation mode characterized by “subjectivity reset”also has many problems, such as the weak awareness of ecological value and the lack of ecological knowledge and ecological capacity.To solve these problems, we call for the governments guide, schools promotion, social supports and supe
6、rvision, family influence and personal practice.Only in this we can truly achieve the promotion and get perfection of ecological literacy.Keyword: ecological literacy; cultivati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cological ethnics;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Received: 2017-05-20近年来, 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 生态保护已经被列为全人类的
7、共同义务。毫不夸张地说, 人们从未像今天这样如此地关注生态问题, 这是人类在付出惨痛代价之后的明智选择。但是从人们开始意识到生态问题并着手治理的经验来看, 多年的辛苦经营并没有取得丰硕的成果, 生态环境仍然在以人肉眼可见的速度衰败下去。故此, 改变过去单纯依赖技术和外在强制手段的生态治理模式已经势在必行。而随着人类生态素养、生态意识的不断萌发, 人们逐渐意识到以人类主体性为核心的多元生态素养培育模式对于生态建设可能是一条更好的路径。在这种前提下, 对于主体素养的挖掘与培育便成为许多生态建设者们研究的重点课题。而想要探寻出生态素养的具体培育路径, 还需要从生态素养的内涵、必要性以及现实生态困境出
8、发来加以分析。一、生态素养的缘起与内涵20 世纪最重要的发现不在科学、医学或技术领域, 而是人类开始逐渐意识到地球承载力的有限并试图从自身出发改善这种状况。1事实上, 最初有关从主体意识角度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提法并不是“生态素养”理论, 而是 1968 年罗斯 (Roth C.E.) 提出的“环境素养” (Environmental Literacy) 概念。罗斯的环境素养理念指的是个人有意愿或能力作出对环境负责的决定, 并能实施平衡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的行为。之后从人类主体性角度探寻生态问题解决之路的研究便开始了, 比如亨格弗德 (Hungerford H.R.) 提出的“环境认知三内容”2,
9、 正是以主体是否具有环境认知知识、认知过程和认知情意角度来界定一个人环境素养高低的。到了 1992 年, 罗斯在梳理并分析以往环境素养相关概念的基础上, 概括出了环境素养中主体所应当具备的特质: (1) 外在环境敏感性; (2) 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3) 关注环境问题的持久性; (4) 保护环境的行动性。39-28其实, 罗斯在 1992 年对环境素养的定位与解释已经有些接近“生态素养”理论了。同年, 美国学者大卫奥尔 (Orr D.W.) 在总结和深化罗斯环境素养概念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生态素养 (Ecological Literacy) ”概念。而自“生态素养”概念产生伊始, 它便
10、取代“环境素养”成为指称人与自然关系中主体意愿与能力的流行新词汇, 如果“流行的”哲学话语方式反应的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倾向性, 那么“生态素养”对“环境素养”的替换则说明:与“环境素养”相比, “生态素养”更能代表人们对自然保护中主体素质与能力的看法, 这是一种时代文明的新变迁与新演化。奥尔的“生态素养”并不是“环境素养”的一种简单词汇变化, 其背后蕴含的深层社会根源才是令其更受欢迎的关键所在。首先, 相比环境素养而言, 奥尔的“生态素养”突出的是人的内心与自然的互动, 这种心灵的共情是基于反思现代资本主义生产过剩而共享太少的现状提出的。他指出, 一个具有生态素养的人除了要具有阅读、数字、全面思
11、考能力外, 最主要的是要有能将“风景”与“心景”结合起来能力486-89。其次, 同环境素养概念不一样的是, 奥尔的生态素养扩展了生态主体的内涵, 奥尔认为生态是“一个完全不同的、能够最大限度保护我们星球的同时维护每个人权利的后现代世界 (a postmodern world) ”57, 也就是说, 奥尔的生态主体是整个地球, 那么人、社会和自然便都是生态的主体, 这便同原来环境素养中仅仅将“自然作为主体观察、分析对象”的做法有所区别。可以看出, 奥尔的“生态素养”相比原来的“环境素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更具平等性, 是人与自然双方的互动而非人对自然单方面的指向或行动, 而这种互动主要通过人与
12、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中主体素养的提高而获得, 这种转变从根本上预示的是生态研究将从“主体性”转向“主体间性”研究。对于这种转变, 生态研究者们十分赞同并热烈响应。美国学者卡普拉 (Fritiof C.) 是与奥尔同时期的生态学者, 他在生命之网结语部分将生态素养界定为人类未来生存方式的最主要决定性理论6297-301, 他强调的是社会中每个成员之于整个人类重建生命之网的重要意义, 这是首次有学者从个体 (人) 与整体 (社会) 关系角度来分析公民生态素养培育问题。米切尔 (Mitchell D.B.) 和米勒 (Mueller M.P.) 则着重分析了奥尔“生态素养”中人类热爱生命、与自然共
13、情的天性之于学生沟通的重要意义。7国内生态研究的主流通常都是国外研究的一种反映或者延续。首先, 这种反映可通过相关文章的发表时间段及其发表数量加以体现。国外对于主体意识、道德、素养之于生态的意义研究在上个世纪末传入我国, 这点可通过中国知网查询得知, 因为我国类似文章在 2000 年后才有所增加, 而生态素养研究是近十年才热门起来的, 不过这已经能够说明我国生态研究者已经看到了主体意识、素养之于生态治理的重要性, 并切实体现在了其分析研究中。其次, 国内研究对于国外研究的延续则是通过主题文章的内容得以体现的。国内学者在对国外生态素养进行梳理与分析的基础上, 更多结合我国的实际生态状况提出了符合
14、中国特色的生态素养模式, 比如余正荣的生态文化教养:创建生态文明所必需的国民素质一文首次引入了奥尔的“生态素养”概念, 并在梳理各种生态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文化素养”观点, 这一观点不仅规定了人与自然的生态观标准, 还提出了这些生态观的养成措施。盛文楷在公民生态素养培育的困境及其破解对策以湛江市为例一文中针对湛江市环境问题进行了调查问卷分析, 并从教育培养、公民参与、生态旅游、政府主导四个方面对湛江市公民生态素养建设提出颇具可行性的措施。其他研究生态建设、生态素养较为知名的学者还有罗国杰、薛勇民、朱国伟等。从上述分析来看, 虽然学者们对生态素养的内涵在具体界定上仍有不同, 但基本都是围绕着
15、这几方面展开的:首先, 它强调了主体所具备的素养之于生态治理的重要意义, 它体现的是人类主体性在生态领域中的一种复归;其次, 生态素养的主体意识并不是一种“为我独尊”的“人类中心主义”, 而是将人看作生态的一部分, 这便使得原来以“主体性”为核心的生态治理转变为以“主体间性”为基准的价值观要求;第三, 生态的内涵超越了原本的环境内涵, 它不仅仅指自然, 而且包含了人与社会, 故此生态素养的涵盖范围也不能仅仅停留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而应当通过对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再理解和再认识来深化人与自然关系;第四, 生态素养培育最根本的不仅是主体保护生态的技能和手段, 更是主体能够融自身于生态的“情景交
16、融”能力。故概言之, 生态素养内涵指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知情意结合, 是三者共生共荣共情的产物, 其中对于生态的认知 (生态价值观) 、有关生态的知识储备和保护生态的行动能力等素养是生态素养需培育的主要方面 (如图 1 所示) 。图 1 生态素养培育示意图 下载原图二、生态素养培育的必要性与现实困境在对生态素养基本含义有所了解的基础上, 从历史和现实角度挖掘生态素养培育的必要性及现实困境, 是从根本上决定这一命题价值与后续可行性的前提依据。(一) 生态素养培育的必要性从当今实际来看, 恩格斯有关“自然报复”的断言已然成真, 当今世界严重的生态危机促使全社会都开始关注并重视生态问题、
17、加大生态治理力度。但从目前情况来看, 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空气污染指数不断攀升等生态问题仍然困扰着人们, 生态治理之路仍是漫漫无期。为何从人类意识到生态问题伊始的这些年来, 生态问题会边治边乱、越治越重呢?要对这一问题进行解答, 还需要从旧有的生态治理模式出发来进行剖析。纵观以往的生态治理路径可以发现, 传统的生态治理模式多是以政府为主导、以科技为依托的自上而下强制式生态治理。生态治理更多是“政府”的责任, 政府出台政策规定强制进行生态建设, 比如“三北”防护林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淮河太湖流域综合治理等等, 而这些又都是依托高科技完成的。所以生态治理便陷入了一种“技术控制论
18、”的循环模式:一边遭受着高科技带来的益处与生态破坏, 另一边又希望能通过科技来治理和缓解这种危害。结果便是越治越坏, 原来的问题没有彻底解决, 新的环境问题便又出现了。以气候治理为例。上世纪九十年代人类便发现全球气温比 100 年前上升了 0.48, 为了阻止这一趋势, 联合国制定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各国均十分重视, 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阻止全球温度的继续走高, 譬如限制车辆、限制燃煤等以减少碳的排放量, 加大可再生能源以替代对化石能源的依赖等, 虽有一些成效但并未改变全球变暖的大趋势。全球变暖的气候问题尚未解决, 沙尘暴问题又开始席卷全球, 最严重的是在 19331937 年间北美中西
19、部曾出现过碗状沙尘暴, 我国也是沙尘暴的重灾区, 而治理方式仍然是政府立法、建设监测站、统一防御, 效果是有但并不彻底。沙尘暴问题还未解决, 雾霾又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大敌, 近些年黄色预警、橙色预警、红色预警信号屡见不鲜, 但是政府的强制性手段收效甚微。可以看出, 以往单纯依靠政府强制管理、科学技术创新治理为依托的旧有生态治理模式并不足以解决生态危机, 我们需要发掘新方式来促使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相处。但是新的生态治理究竟路在何方呢?要探寻其出路, 一种简捷有效的方式便是挖掘其生成源头, 当我们了解到生态问题缘何产生时, 从根源上治理或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哈贝马斯曾对此进行过深入细致的分析,
20、在他看来, 科学技术无疑对社会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但当人们过分依赖科技时, 它便被转化为一种能够统治人类的“意识形态”, 而这种意识形态是通过人类的“工具行为” (劳动) 实现其“技术控制力的扩大化”858。生态问题的产生根源也是由此而来的。当人类一次次欣喜于科技给我们带来的成就与好处时, 却忘记了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当人们开始意识到科技的危害性时, 但由于已经被“科技所带来好处和利益”这类“意识形态”所控制, 已经将“科技对自身的信任教条化”, 故此在解决科技带来的生态危机时选取的还是“科技手段”, 由经验也可以看出, 这种鬻矛誉盾的做法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在这种情
21、况下, 人类便急需一种完全脱离原本技术强制模式的新生态治理方案。那么这种新路径究竟是什么呢?哈贝马斯明确指出, “在人们的相互沟通尚未摆脱统治之前, 自然界的那种仍被束缚着的主观性就不会得到解放。只有当人们能够自由地进行沟通, 并且每个人都能在别人身上来认识自己的时候, 人类方能把自然界当作另外一个主体来认识, 而不像唯心主义所想的那样, 把自然界当作人类自身之外一种他物, 而是把自己作为这个主体的他物来认识”849。也就是说, 通过主体自由的、自觉的思维与意识进行的主体 (人) 与主体 (自然) 的交换 (沟通) 活动才是让生态重获生机的最根本路径。而要实现这一目的、消除科学技术的异化、摆脱
22、其“迷信般”的控制, 就必须解除对主体的束缚, 发掘人类热爱生命的天性 (biophilia) 、强化主体的生态修养与知识储备、践行主体的生态保护能力, 唯有真正将生态素养理念提升到“技术控制”之上, 才能寻到切实可行的生态治理举措。所以说, 主体意识的复归是生态治理的最根本思路, 而生态素养培育是主体意识在生态领域的具体表现。具体而言, 主体生态素养培育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 生态素养归根结底是一种人的素养与能力, 而生态素养提高则说明主体拥有更加成熟的价值观、更加丰富的知识储备、更具实践性的行动能力, 这些有助于主体更好地面对挫折和压力, 促进自身的全面深化发展。其次, 生态素
23、养培育对社会发展有益, 社会是人与人组成的一个大集体, 当社会中每个人的素养均得到提高, 那么人与人的沟通也会变得更加容易与顺畅, 整个社会便能得到长足、稳定的发展。最后, 生态素养培育的意义必然要落在自然环境上, 这也是生态素养培育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所在, 如哈贝马斯所述, 科技控制力割裂了人与自然的内在关联, 故其形成的价值观也必然是使人性物化的, 而在这种物欲至上价值观基础上衍生的技术必然只能使自然沦为满足人类无底线需求的工具。事实上, 当这种无底线的、自私自利的“科学技术意识形态”不断扩大时, 其结局必然是作为有机整体的地球的毁灭。故此培育“人与自然共生共荣共情”的主体价值观、知识储备和
24、实践能力等素养, 是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然手段。从根源上说, 人们对主体意识、主体性的重视成为生态素养培育得以成型的最根本、最重要的因素。(二) 生态素养培育的现实困境当学者们逐渐意识到“以统治人、束缚人、扼杀人性为特征的异化机制”已从传统政治统治和经济压迫, 转化为技术、理性、意识形态等无形的文化力量对人不知不觉的操控时, 对主体意识及主体性的重视便重归人们的视野。恩格斯曾说过:“虽然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这个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早已存在, 但是, 只是在欧洲人从基督教中世纪的长期冬眠中觉醒以后, 这一问题才被十分清楚地提了出来, 才获得了它的完全的意义。”922
25、4 如他所言, 对人以及人性的复归将人类带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时代, 而这种认识模式的转变也逐渐渗透至生态领域, 人们开始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开始觉醒于人的力量并将其应用于生态治理之中, 这便是生态素养培育的最初模型。不可否认, 这的确是一种完全不同于技术修复的生态治理之路, 但从以往有关生态素养培育的经验以及模式来看, 目前的生态素养仍存在诸多问题。基于对山西省民众的走访与调查, 结合各地区学者对于我国公民生态素养培育的调研报告, 可以发现, 我国目前公民生态素养培育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生态观念、生态知识和生态能力这三个方面。首先, 主体公民在生态素养培育的价值观念与认知上存在问题。 (1)
26、 对于生态问题的关注度不够。以山西省太原市为例, 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在全国已属于较为严重的行列, 但通过近些年对于周边群众的走访与调查发现, 78.3%的受访对象只在因“雾霾”无法出门的情况下才会特别“重视”环境问题。 (2) 一些民众秉持的生态价值理念有误。63.8%的受访对象在处理人与自然问题时仍秉持着“先破坏再治理”的观念, 即生产力发展是第一位的, 当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后再进行治理不迟, 甚至有 9.3%的大学生或高校教师也秉持这种生态理念, 而这种落后的观念会直接影响人们在处理生态问题时的具体行为走向。 (3) 关注生态建设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够, 只有 21.2%的受访对象会主动选择互联
27、网、报纸等渠道来关注生态问题, 而 67.5%的受访对象则是在浏览网页时才会对生态问题有所认识。其次, 生态知识的匮乏也是目前生态素养培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生态知识主要指的是人们对生态保护的基本认识, 比如生态的内涵、外延、规律以及国家有关生态治理的法律法规、制度政策等知识。以广东省湛江市为例10, 99.7%的受访对象都听说过温室效应、酸雨等现象, 但对其形成的基本原理、有效预防等却不够了解;96.9%的受访对象虽然听说过科学发展观、美丽中国建设等大政方针, 但对与其相关的具体法律法规却所知不多。最后, 公民生态能力需要加强、生态行为习惯亟待养成。生态能力指的是主体将自己的生态观念、生态知识
28、转化为实际行动的一种能力。以文化素养较高的大学生和大学教师为参照对象, 从“有时”至“经常”的行为频度综合占比来看, 虽然大多数大学生和大学教师都有着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念, 也具备了一定的生态知识储备, 但在实际生活中的生态行为和习惯却有待加强, 以“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垃圾分类”、“使用环保袋”这三项生态知识为例, 大学生的“经常”行为频度分别为 31.1%、12.5%和 7.3%, 而大学教师的“经常”行为频度占比则为 38.0%、8.9%和 19.2%。可以看出, 无论是大学生还是高校教师, 其环保行为均是基于生活支出或者方便程度来考虑问题的, 真正从利于环保、利于自然角度进行的环保行为
29、相对较少、频度很低。技术修复的失败使得人们在生态保护时转向“以人为本”, 开始从生态素养培育角度实施生态保护行为;但从现实情况来看, 生态素养中最主要的生态认知、生态知识和生态能力三项内容均存在问题, 故此必须寻找更符合当今现实的生态素养培育路径。三、生态素养培育的实现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到 2035 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 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生态治理的现实困境可以看出, 提高人们的生态素养水平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核心与关键, 而这一目标的达成是基于三个小目标来完成的:第一, 强化主体的生态观念与意识, 使公
30、民拥有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并具备积极融入生态建设的决心;第二, 增加主体的生态知识储备, 促使公民了解生态问题的原理与有效防御机制、了解我国相关的具体法律规范;第三, 增强主体保护生态能力, 真正将已有的生态观念、生态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与行为习惯。而要实现这三个目标, 则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家庭以及个人的通力合作。(一) 政府的“引导者”路径政府在公民生态素养培育中应当起到“引导者”的作用。在过去的观念中, 一提到生态治理那么首先想到的便是政府, 但生态出现问题时最大的责任者也是政府, 故此政府是既“担了生态建设的大任”、又“背了生态治理不力的黑锅”。事实上, 在生态治理路径中, 政府最好也最恰
31、当的身份应当是“引路人”, 它最重要的任务是帮助人们确立正确的生态价值取向, 并提出一些相应的生态治理规范条例, 通过这些方式来规范公民生态保护行为、调动公民生态保护热情。故此, 政府在生态治理主要是“引导者”的角色, 而这种角色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 政府要引导人民的生态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 2013年 9 月 7 日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提出的“青山绿水”理念为人们重新理解生态问题提供了价值依据, “我们既要青山绿水, 也要金山银山。宁要青山绿水, 不要金山银山, 而且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 我们现在的生态治理模式已经一反原来“先抓经济再搞治理
32、”的观念, 而是将“青山绿水”的生态放在“金山银山”的经济建设之前, 或者说将二者进行了完美的融合“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也就是说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这种新的生态理念正适应当今中国民众的生态需求, 应当大力推广。其次, 有了正确的价值理念, 政府还应当制定相应的行为规范来落实与推行这些理念, 但从目前情况来看, 相应的规章规范与行为条例制定并不完全切合各地实际情况, 其实合理规范条例的出台需要对全国、各省市地区的整体生态环境做出综合评估, 同时加强生态治理规范措施的推广, 比如精确了解、深入把握我国各年龄段的生态素养水平, 加大对生态治理突出贡献者的表彰力度等。(二) 学校的“推
33、进者”路径但是这些价值观念以及相应条例如何深入人心呢?当主体还没有完全意识到生态问题重要性时, 便需要一个外力来推动主体的认识, 而学校便充当了这一角色, 它是公民生态素养的教育者与推进者。生态素养培育的最基本开展方式就是学校教育, 但纵观我国国情的生态治理模式, 在学校教育方面则更多被集中在小学和中学阶段, 而且也只是在地理、自然等课程中介绍一些有关生态环保的最基础知识, 难以真正调动学生对于生态的喜爱与保护之情。而在生态素养培育中, 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育其学生的生态观念、知识与能力, 让学生自己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优秀的生态保护战士。为了达成这一目标, 在学校生态素养教育中应秉持三个原则:
34、一是学校生态素养教育的全面化原则, 它需要在学前、小学、大学、成人教育中均进行生态素养知识与能力培养;二是学校生态素养教育的深入化原则, 教师需避开原来“环境保护”、“地球资源有限性”等空洞的口号化教育, 而采取专题讲座形式进行生态教育, 甚至可以一个学期或一年都只围绕一个专题进行讲解, 比如在教育“水资源保护”专题时, 这段时间每一节课都是围绕各种水知识进行详细阐释, 唯此才能真正加深学生对“水”的认识与喜爱;三是学校生态素养教育的实践化原则, 改变原来单一板书形式, 变枯燥的环保知识为直观的音频或动画形式, 还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些手动操作, 比如在讲解污染水的危害时, 可以让学生用显微镜实际
35、观察清水与污水的差别等。(三) 社会的“扶持与监督者”路径在生态素养培育过程中, 社会的作用是巨大的, 因为人只有在社会中才具有其完全的意义, 而社会的生态素养培育作用主要通过扶持与监督得以实现。近年来, 社会在生态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有了突破性的发展, 其中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互联网的普及与推广。在互联网普及之前, 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多数是报纸与电视, 而这两种方式的受众群体是有限的、所获信息也是有限的, 而且此类方式也制约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当互联网普及后, 网络成为了一个更广泛的平台, 无论从信息获取、信息分析还是信息反馈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在这种情况下, 哪里有需要帮助的动物植物、哪里出
36、现了严重的生态问题, 都可能在网络中得以体现, 并进而被更多社会人士获知, 从而社会对于生态问题的“扶持与监督”作用也就更加明显了。就目前情况来看, 社会对生态的“扶持与监督”作用主要可从两方面入手分析。首先, 应当发挥社会中生态保护团体、动物保护组织、社区街道等的帮扶作用, 通过这些组织的宣传与推广促进主体正确生态观念的形成、丰富主体生态知识储备, 比如爱狗人士、爱猫人士在网络中发表的有关猫狗的可爱图片或视频有助于更多人了解这些动物;社区街道开辟专栏积极宣传党的方针、向居民赠送环保宣传册、定期做好环保知识讲座、定期开展保护环境的知识竞赛等活动, 均有助于增长公民的生态知识储备;还可以通过社会
37、中一些环保知识宣传来引导人们的生态观与消费观, 比如“不要让地球的最后一滴水成为你的眼泪”的宣传让人们对于保护水资源产生了兴趣, “没有买卖便没有杀害”则让人们对于珍惜动物产生了同情与好感, 从而尽量避免使用毛皮制品。其次, 还应当发挥社会在生态素养培育方面的监督作用, 比如对于一些环保质量不过关的产品以及单位坚决曝光, 具体可采取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曝光方式。(四) 家庭的“熏陶者”路径家庭是社会团体中最小的基本单位, 而公民在家庭中生活的时间也是最长的。佩德里兹曾说过:“小时候没有养成对自然界道德态度的人, 长大后成为生产者时对他进行的为时已晚的职业道德培养的诸多努力已是无济于事了。”1
38、1所以说家庭对主体生态素养培育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从收集到的资料来看, 对于家庭在生态治理中的作用强调较少, 这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 家庭同社会的作用被混淆了, 在一些人看来, 家庭是社会的一部分, 而且家庭与社会的作用都是非强制性的, 故此家庭的作用可被归为社会作用行列, 这种观念模糊了家庭与社会的差异性;其二, 还有一种分析则是将家庭与学校的作用混为一谈, 因为家庭与学校的突出作用都是教育, 而其中学校教育的目的更为清晰、方式更加规范, 故此家庭在生态教育中的作用便被弱化了。其实这两种观念都不十分正确, 家庭在生态治理中更应当起到的是“熏陶”作用。比如说, 当公民处于一个好的、良善
39、的生态道德氛围中, 公民就可能在自己尚未察觉的情况下拥有良好的生态道德素养, 比如在一个家庭中母亲是动物保护志愿者, 那么子女在耳濡目染的情况下也容易对动物产生更多好感;而假如一个公民生活在一个完全不重视环保、对动物残暴的家庭环境中, 那么子女则需要更多的努力才可能纠正原本家庭所“赋予”自己的不好的生态观念。从我国的具体情况来看, 要对新一代孩子进行好的生态素养培育, 首先父母需要拥有正确的生态观, 而目前家庭中孩子处于学前或小学、中学的父母是 70 后、80 后和 90 后, 所以可以先对这几代父母进行成人生态教育, 这种教育不仅仅会影响这几代人, 也能通过他们来惠及其子女。(五) 个人的“
40、践行者”路径其实, 无论是政府、学校、社会还是家庭, 其生态素养培育的作用及效果都要通过“生态素养个体”来得以体现, 政府的政策方针通过个人来执行、学校的教育主体是学生个体、社会扶持与监督的对象也是公民个体、家庭的熏陶是针对每个家庭成员而言的, 故可以说, 个人是生态素养培育的践行者, 也是整个生态素养培育作用的体现者。霍布豪斯曾说过:“巨大的社会变革不是由观念单独引起的, 但是没有观念就不会发生变革。”1224 也就是说, 公民主体意识将决定着转型的成败与方向。十九大报告中提出, 我国已经走入新时代, 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从过去“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
41、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这一社会转型时期, 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必须包括“美好环境”这一条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 生态主体必须从三方面下功夫:首先, 严格遵循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坚决执行国家的各项条例规范, 真正以“主人翁”的态度和意识来积极学习、主动融入, 将建设美丽中国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其次, 在学校学习过程中认真汲取生态知识, 积极参与生态活动和组织活动, 掌握各类生态原理与预防措施;第三, 用心学习, 加快从生态理念、生态知识向生态技能、生态行为的转化, 在日常每一个细节中提醒自己、强化自身生态意识并使其逐步成为自己的生活习惯。概而论之, 生态素
42、养培育是一个庞大、复杂的工程, 它涵盖了从人、社会到自然的各个方面, 是一项面向全体公民的终身培育活动。而在提升生态素养的道路上, 对于生态素养的内涵和我国现存的生态素养困境的挖掘是必不可缺的, 它决定着生态素养培育的对象、范围与方向。在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深入探索的过程中, 主体可通过正确价值观的遵循、全面生态知识的掌握以及合理生态习惯的养成来获得自身生态素养的提升, 这不仅是生态个体的一种进步, 更是整个社会的一种精神文明进步。但是在这一提升过程中, 主体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 生态环境既然是人、社会、自然的一个共同体, 那么它的解决之路便也是一个多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只有政府、
43、社会、学校、家庭以及个人的通力合作才能绘就美丽中国新画卷。参考文献1Baldwin J.Ecological Literacy:Education and the Transition to a Postmodern WorldJ.Whole Earth Review (10) :36-38. 2Hungerford H.R.Peyton R.B., Teaching Environmental EducationM.Portland Maine:Weston Walch, Portland, ME, 1976.转引自Gaye Tuncer, et al.Assessing pre-service teachersenvironmental literacy in Turkey as a mean to develop teacher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