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包目录
-
全部
- 【优化方案】2016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单元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doc--点击预览
- 【优化方案】2016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新人教版必修2.doc--点击预览
- 【优化方案】2016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新人教版必修2.doc--点击预览
- 【优化方案】2016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新人教版必修2.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1【优化方案】2016 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单元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 2[学生用书单独成册](时间:45 分钟,分值: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1.民国之初,广东流传过这样的歌谣:“革命世界,新式派头。女子解放,自由选婿。”歌谣内容反映的新风尚,适用于当时的( )①内地乡村 ②发达地区 ③受新式教育的国人 ④满洲贵族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选 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我国社会风尚变化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在发达的大城市变化的比较快,在封闭的乡村和内地则依然非常封闭。对于新式风俗的接受者主要是受过新式教育的国人,保守的国人对此依然难以接受,满洲贵族对于新风尚持敌对态度,也不会接受。2.1862 年 6 月 26 日, 《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云: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反映出 (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B.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D.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解析:选 C。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从材料看,当时商行里出售的东西,有西方的时尚物品,说明当时人们物质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C 项符合题意;只从出售的商品中不能体现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A 项不符合题意;这只是一则广告,不能体现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B 项不符合题意;广告中主要是一些日常用品,不能体现衣食住行的西化,D 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C 项。3.最初的时候,国人很痛恨穿洋装的洋人,像上海很多戏园子就在门口贴出了“洋装(票费)加倍”的字样。后来穿洋装的增多,包括一些本国留学生,于是戏园子就改成了“洋人加倍” ,再后来穿洋装的更多,所以只能取消了限制。这一过程从本质上看,说明了( )A.封建落后思想的顽固性和局限性B.文明的差异性及其碰撞、交融C.国人对新生事物的完全排斥心理D.民族文化振兴得益于国人支持解析:选 B。国人对洋装、洋人等现象的认识变化,实质上反映了中西文明之间的差异性, “只能取消了限制”的信息,说明了不同文明之间在碰撞过程中逐步交融。4.下面三幅图分别展示了 20 世纪 50 年代、60 年代和 90 年代的主流服饰。造成这种服饰变化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2A.中国经济的逐渐发展B.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C.人们思想观念的解放D.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解析:选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基本建立是在 21 世纪初,与题干时间不符合。5.右面图片反映了近代上海福州路拓宽后日益繁荣的景象。马路两边店铺林立,电车、自行车、人力车混杂通行。该图片可以说明( )A.上海社会风貌已成完全西化之势B.传统衣食住行风格依然没有变化C.近代通讯工具电话、电报普遍使用D.电力技术推动了近代交通工具变革解析:选 D。A 说法绝对,上海社会风貌并没有成完全西化之势。从图片中可看出传统的交通已发生变化,B 错误。从图片中得不出 C。由“电车”可得出 D 正确。6.叶圣陶说:“坐过火车的人,才懂得航船行得慢的真意味。坐航船的惯家总会这么说:反正是个到,何必急?坐了火车,一霎就赶到了又干什么呢?或说:一包花生米,三个铜子白酒,得这么一点儿醉意。横下来呼呼一觉,待船家喊醒时,就跨上埠头。这岂不爽快而有味?”下列关于材料中“真意味”的说法最准确的是( )A.反对现代交通工具的使用B.享受火车出行的便捷C.赞成排除西方近代文明D.怀念传统生活的闲适解析:选 D。本题考查交通工具的进步。作者并未反对现代交通工具的使用,也未反对西方近代文明,A、C 项是对材料的曲解。根据材料“坐过火车的人,才懂得航船行得慢的真意味”可知作者享受的是航船行得慢的真意味,而不是火车的便捷,B 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一包花生米……爽快而有味”可知作者向往的是传统生活带来的闲适,D 项说法最准确。7.假如某爱国实业家在 20 世纪初需要了解全国各地商业信息,可采用的最快捷的方式是( )A.乘坐飞机赴各地了解B.通过无线电报输送讯息C.通过驿站骑马赴各地了解D.乘坐火车赴各地了解解析:选 B。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注意题干时间“20 世纪初” “最快捷的方式” ,据所学知识可知应选 B 项。火车速度远不及电报快,20 世纪 30 年代民航飞机在中国出现,骑马速度最慢。8. “窃泰西各国,越重洋数万里来至中土……不啻出入户庭;至于遣将调兵,处分军事,虽悬隔山海,而如指掌,则尤以……之枢也。 ”材料表明当时利于列强侵略最为便捷的是( )3A.火车 B.轮船 C.飞机 D.电报解析:选 D。分析材料信息“处分军事,虽悬隔山海,而如指掌”可以得出只有电报有此功能。火车、轮船和飞机是交通工具,在遣将调兵方面没有电报迅速,故选 D。9. (2014·高考浙江卷)右图是 20 世纪初某报截图,它不能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 )A.出版业的发展B.广告业的进步C.婚姻礼俗之变迁D.世界文明之演进解析:选 D。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图片的信息与题眼“不能” 。题干中“某报截图”与图片中“出书”可以作为出版业发展的直接史料,A 项正确;由图片中“世界最文明之求婚广告”的信息,说明 B、C 两项正确;图片反映的是某一地方的“出版业” “广告业”“婚姻礼俗”等变化,无法说明“世界文明之演进” ,故不能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 D 项。10.1905 年,中国自行摄制了第一部京剧电影《定军山》 。它的出现不能说明( )A.中国电影制作事业的序幕被揭开B.国粹艺术被用新的形式表现出来C.一种新的传媒形式在中国出现D.中国的电影业已经有了很大发展解析:选 D。 《定军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D 说法错误,A、C 正确。《定军山》属于京剧影片,说明 B 正确。11.改革开放以来电视日益走进千家万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黑白电视逐渐被彩色电视所取代。下列表述不符合改革开放以来电视事业发展的是( )A.随着电视节目的增多,质量明显降低B.改革开放以来电视逐渐普及C.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多彩D. 《今日说法》等法制类报道节目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解析:选 A。改革开放以来各电视台在节目中推陈出新,使节目内容更加充实,质量大为提高。12.顺口溜是民生诉求的重要反映,往往凸显出重要事件的影响、老百姓的期盼。顺口溜——“百货商店频打折,超市购物有赠品;不如网上淘淘宝,鼠标一点廉价美!”突出反映出“第四媒介”具有( )A.传播信息的功能B.学习、办公的功能C.娱乐的功能D.高度互动,双向传受的功能解析:选 D。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材料体现了互联网的购物功能,D 项与之联系最密切。4二、非选择题(第 13 题 20 分,第 14 题 20 分,共 40 分)13.在高中学习阶段,历史老师指导同学们结合课本知识,以“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为主题,开展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小雯同学首先结合课题,从学校图书馆和网上收集到了两组相关图片。(1)这两组图片反映了社会生活变迁的哪两个方面?(2 分)(2)小雯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采用了什么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你对此还有什么好的建议?(4 分)材料二 小华同学对陆路交通工具的变迁情有独钟,也将收集到的图片和文字材料与大家共享。材料三 一些闭塞的地区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 。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 ,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周积明《最初的纪元》(3)据材料二分析,与传统交通工具相比,近代新式交通工具有什么进步之处。(6 分)(4)根据材料三,归纳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8 分)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和交通事业的发展状况。第(1)问从图片提供的信息不难概括。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图文信息归纳;第二小问属于开放性问题,便于实际操作就可。第(3)问从动力、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第(4)问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入手分析。答案:(1)两个方面:①服饰(或服装)。②婚姻礼俗。(2)方法和途径:通过图书馆收集资料、通过互联网收集资料、分类比较的方式。建议:还可以通过调查、采访、分析比较等方式。(3)进步之处:交通运输更为便捷;牵引动力发生变化;更有利于国计民生或速度更快;运力更大;费用更低廉等。(任答三点即可)(4)积极影响:进一步打破了封闭式的自然经济的束缚;加强了各地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与交流;促进了先进观念、知识技术等的传播;推动了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推动了中国近现代化进程。14.法国学者布罗代尔曾这样说:“社会各阶层的衣、食、住方式绝不是无关紧要的……整理、重视这些场景是饶有兴味的事。 ”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 英国画家阿罗姆描绘 19 世纪初期广州的街道景象是:街道上人群涌动,两边商铺雕梁画栋,旗幡飘扬,商铺二楼的窗户,使用的是澳门风格的百叶窗,店家都有凉棚、洋伞,商店类似南欧城市的“骑楼”风格。——据李天纲著《大清帝国城市印象》5材料二 美国《纽约时报》记者 N.S.D 在 1871 年 12 月 24 日游历广州时,对广州城市的繁华惊叹不已:“宽阔的珠江,清式和西式的阁楼、宝塔、博物馆、清真寺、大厦、仓库、商铺等等,这些建筑物看上去并没有分成街道,毫不间断地紧紧挨在一起。远处可见英国领事馆的小教堂,上面有钟楼和高高的十字架。 ”——据郑曦原编《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材料三 1875 年的广州商务报告称:“……中国人已经普遍使用黄磷火柴,并且输入了几百万箱,现在用打火石取火的已经少见了。在使用煤油及其他矿物油以及煤油灯方面的情况也一样。同时欧洲的洋伞,几乎完全代替了中国纸伞。广州大量地仿制欧洲洋伞并运往其他口岸和内地销售。 ”——摘自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材料四 1906 年广州出版的《赏奇画报》……其征订广告,就是画着一位身穿西装、带着西式小帽的先生,手拿“赏奇画报出世”的旗子作宣传。粤东烟草公司出品的伟人香烟,其封面也画上一位扎领带、穿西服的先生。——摘自蒋建国著《广州消费文化与社会变迁》请回答:(1)广州是中国近代化进程较早的城市,依据上述材料,提取广州在社会生活方面近代化的相关信息。(6 分)(不得照抄原文)(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广州社会生活较早走向近代化的原因。(10 分)(3)结合广州社会生活近代化的历程,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化特点的认识。(4 分)解析:本题采用了大量的新材料,创设了一个新的知识背景,考查近代广州社会的发展和历史变迁。第(1)问直接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即可,注意对信息的整合与分析,不能照抄原文;第(2)问结合古代和近代与广州相关的历史事实回答;第(3)问注意对前面问题的总结和梳理,要紧扣近代化特点这个主题回答,不要漫无边际。答案:(1)出现了西式和中西风格融合的建筑;外来宗教得到传播;大量使用和仿制西方日常生活用品;西式服装成为当时的时尚;店铺林立,商业繁荣;重视广告宣传;出现了报刊、杂志等。(2)原因: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之一,使其具有开放兼容的文化特征;清代闭关锁国后,广州是唯一对外贸易港口,深受外来文化的影响;鸦片战争后,是第一批开放的口岸,最早受到西方冲击;近代生产方式产生较早,带动了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毗邻港澳,易受西方风尚的影响。(3)认识:中国的近代化深受西方影响,是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国近代化与反帝反封建相伴随;水平低下、发展缓慢、历经曲折等。1【优化方案】2016 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 14 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新人教版必修2[随堂检测]1.右图是一幅民国时期时尚女性的图画,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民国时期在风俗文化领域出现的新变化。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人们的生活已经完全西化B.大部分国人已采用西方生活方式C.中西文化习俗共存共容D.国人固守自己的传统社会习俗解析:选 C。从图片的穿着看,是改良后的旗袍,反映了中西结合的特点。2.有人题打油诗反映清末民初社会上的婚礼仪式:“某市结婚不论谱,大个喇叭小个鼓。半新半旧分不清,好像北京耍老鼠。 ”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A.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婚礼仪式文明新潮C.传统文明受到冲击 D.社会习俗全盘西化解析:选 C。本题考查清末民初的社会风貌,婚俗与共和观念无关,故 A 项错误;“半新半旧分不清”说明并未做到婚礼仪式文明新潮,故 B 项错误;“半新半旧分不清”体现新旧并存,即旧的传统婚俗受到冲击,故 C 项正确;全盘西化不符合“半新半旧分不清” ,故D 项错误。3.唐朝诗人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了对民生的关注,中国近现代人们居住条件的哪一次变化可以体现这一愿望( )A.近代西方移民在中国通商口岸修建西式建筑B.买办资本家大规模修建花园式洋房C.北京近代居住大院的出现2D.1995 年中国政府实施“安居工程”解析:选 D。关注民生,改善人民的住房条件,这是新中国一直以来非常重视的一项工作,实施“安居工程” ,让中低收入的职工能以较低价格买到合适的住房,这一举措极大地改善了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条件,得到了很高的赞誉。4.社会的变迁往往反映在词语的变迁上,从 20 世纪 20 年代到 40 年代,汉语词汇的变化基本还是围绕着不断出现的外来事物发展的,如“火机”改称“蒸汽机” , “自行屋”改称“电梯” , “养疯院”改称“精神病院”等等。这种变化所反映出的民众对外来事物认知的特点是( )A.从隔阂到接纳的心理过程B.从恐惧到平和的心理过程C.从追求生动的权宜叫法变成追求规范的平等称呼D.认识越来越正确、精确化解析:选 D。从材料列举的对外来事物称呼的变化可以看出,民众对外来事物的认知,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日益准确的过程。5.阅读下列图片材料:材料一材料二请回答:(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请简要说明。(2)以上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说明了什么?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及提取有效信息、概括说明问题的能力。两则材料主要涉及礼仪和服饰现象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明确这一点,就容易作答了。答案:(1)材料一反映了清政府的官员从跪拜礼到作揖礼的转变。材料二反映了近代服饰的变化。(2)本质问题:一定时期社会生活的变迁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说明:外来文明冲击着近代的生活方式。[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社会生活也异彩纷呈。下列服饰既体现了中西合璧又融合了满汉风格的是( )3A.西装 B.长袍马褂 C.旗袍 D.中山装解析:选 C。A 项是西方服饰,B 项是中国传统服饰,C、D 两项都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但融合满汉风格的只有旗袍,故答案为 C 项。2. 《炳烛里谈》载:“道光年间,凡物之极贵重者,皆谓之洋。重楼曰洋楼,彩轿曰洋轿。衣有洋绉……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这一现象表明( )A.鸦片战争后西方文明渗入中国 B.外国各种商品充斥中国的市场C.近代中国的社会风俗已经欧化 D.中国成为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解析:选 A。从材料中“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 ,可知体现的是西方文明的影响,故 A 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外国商品在中国的销售情况,故 B 项错误;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受西方文明的影响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但只是在沿海的大城市,且变化不大, “已经欧化”与史实不符,故 C 项错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标志是《辛丑条约》的签订,故 D 项错误。3.1912 年 6 月 1 日《大公报》载:“革命巨子,多由海外归来,草冠革履,呢服羽衣,已成惯常,互相效仿,以为非此不能侧身新人物之列。 ”这间接说明了( )A.服饰穿着具有强烈的政治气息B.中国革命力量主要分布在海外C.政治运动推动社会生活的变化 D.中国革命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解析:选 C。材料反映的是革命党人多从海外归来,其服饰受到人们的效仿,与服饰的政治色彩无关,故 A 项错误;材料中提到“革命巨子,多由海外归来” ,并非革命力量主要分布在海外,故 B 项错误;材料提及辛亥革命后革命党人“草冠革履,呢服羽衣”成为人们效仿的对象,可以看到政治运动对社会生活的推动,故 C 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西方思想,故 D 项错误。4.中国妇女缠足的陋习由来已久。由于满族妇女不缠足,清政府曾多次下令废除缠足,但屡禁不止。鸦片战争前后,外国传教会组织了各种“天足会” ,极力宣讲缠足的弊端,部分人“穿上了简洁的鞋子” 。这反映出( )A.清政府强制推行满族习俗 B.外国教会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C.移风易俗任重道远 D.西方文明具有优越性解析:选 C。依据材料可知,清政府虽然多次下令废除缠足,但却是屡禁不止,故 A 项表述错误;外国传教会的行为体现不出“文化侵略” ,故 B 项错误;虽然清政府“多次废除缠足”并且外国传教会也“极力宣讲” ,但缠足依然普遍存在,说明“移风易俗任重道远” ,故 C 项符合题意;清政府与外国传教会都反对缠足,故材料体现不出“西方文明具有优越性”,故 D 错误。5.自 19 世纪 60 年代开埠以来,汉口城内的建筑呈现出西方低层联排式和中国传统四合院式并存局面,这体现了( )A.西方建筑风格逐渐取代中国传统建筑风格B.汉口的对外开放程度位居全国前列4C.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新与旧、中与西文化之间的复杂交织解析:选 D。由材料中的“西方低层联排式和中国传统四合院式并存局面”可得出答案。A 项说法错误;B 项不能由材料得出;C 项的标志是 1901 年《辛丑条约》的签订。6.近代上海曾流行一首歌谣:“乡下小姑娘,要学上海样,学死学煞学不像,等到学来七分像,上海已经换花样。 ”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近代上海引领全国时尚B.近代社会生活城乡存在明显差异C.近代上海时尚变化快D.近代中国农村姑娘都崇尚洋气的社会生活解析:选 D。材料中的歌谣明显反映了 A、B、C 三项,D 项说法过于绝对。7.下面两幅图分别展示了 20 世纪 70 年代和 90 年代我国流行服饰的变化情况,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外来文化的影响 B.服装业的迅猛发展C.人们的思想解放 D.人们穿着品味的变化解析:选 C。图片反映的现象是人们的穿着打扮由传统、保守到开放、多样。反映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8.1995 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 ,目的是( )A.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B.解决中低收入职工的住房问题C.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住房问题D.开发商品房市场,拉动国民经济的发展解析:选 B。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1995 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 ,目的是让中低收入的职工能以较低价格买到合适的住房。二、非选择题9.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折射出社会进步和近代化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简表鸦片战争前 鸦片战争后长袍马褂 中山装、西装等中餐 西餐马车、轿子 人力车、火车、电车、汽车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自由恋爱、新式婚礼材料二 在北京以及各省省会城市,出现了所谓“四合院欧化” ,即在保留传统四合院的基本格局上搞点洋化:简单的装扇玻璃窗代替菱格子糊纸绢,复杂的搞点外国式柱子……如此,既存四合院之传统格局,又吸收西式房屋之优点情调。可谓中西合璧,相得益彰。——《图说中国百年社会生活变迁》请回答:(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2)根据材料二,指出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是什么。写出导致发生变化的外部因素。5(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近代社会生活变迁对中国社会的积极影响。解析:本题考查阅读分析能力。第(1)问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分析。第(2)问“特点”据材料“既存四合院之传统格局,又吸收西式房屋之优点情调” “可谓中西合璧,相得益彰”等概括;“外部因素”据“欧化” “洋化” “外国式” “西式”等信息分析。第(3)问主要从对中国人的生活、思想观念的影响等方面分析。答案:(1)服饰、建筑、饮食、交通、婚姻习俗。(2)特点:中西合璧,相得益彰;既保留传统、又吸收西方优点。外部因素:受西方外来因素的影响。(3)丰富了中国人的物质生活;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有利于中国社会进步和近代化进程等。一、学思之窗(教材 P66)你认为,导致当今中国产品丰富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提示:改革开放搞活了经济,粮食产量提高,工农业产品丰富,当今人们再也没有花钱而买不到东西的烦恼了。二、本课测评(教材 P67)列举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主要表现,并分析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提示:(1)近代以来我国人民生活发生了重要变化,应从穿、吃、 “安居工程” 、风俗习惯等方面加以列举。(2)主要因素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在众多的中国通商口岸建立工厂,开设商店、银行,还舶来各种洋货。②租界里的西方人,在那里建起西式洋楼,开西式餐馆,乘西式轿车,把西方生活方式移植过来。③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切实解决人民的困难,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习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三、学习延伸(教材 P67)对自己家庭在改革开放前后的物质生活变化情况(包括收入、住房、衣食、家用器具等)进行调查和比较,再用表格形式展示出来。提示:应侧重于自己家庭在改革开放前后物质生活的变化,体现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穿着饮食住房出行1【优化方案】2016 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 15 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新人教版必修2[随堂检测]1.1910 年,假如你想从张家口到北京旅游,为了方便和实惠,你最应该选择( )解析:选 A。本题考查学生识图、分析能力。根据时间、起止地即可判断应选择火车,故选 A。2.关于中国航空事业开始的标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9 世纪冯如制成的中国第一架飞机B.20 世纪初冯如制成的中国第一架飞机C.中国首条航线北京—天津航线的开通D.中国首条航线北京—上海航线的开通解析:选 B。1909 年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B 正确。A、D 不符合史实,C 标志中国民航拉开了序幕。3.黄遵宪(1848~1905 年)生活的时代,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寄托情思的诗作《今离别》:“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所反映的是( )A.新式交通工具的传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B.西方建筑风格的传入丰富了中国近代居室的样式C.西装的传入推动了中国服饰的多样化D.西方餐饮的传入影响了中国的传统饮食解析:选 A。从诗中不难看出,这体现的是新式交通工具速度之快,而不是建筑、西装、餐饮方面,故选 A。4. “朝寄平安语,暮寄相思字;驰书迅已极,云是君所寄。既非君手书,又无君默记;虽署花字名,知谁箝缗尾。寻常并坐语,未遽悉心事,况经三四译,岂能达人意?只有斑斑墨,颇似临行泪……”该诗歌吟咏的新事物是( )A.电报 B.电子邮件C.邮寄信件 D.电话解析:选 A。 “只有斑斑墨” ,说明它是以纸质形式呈现, “驰书迅已极” ,反映出该通讯工具的便捷,这符合电报的特点,故 A 项正确;电子邮件以计算机技术为载体,故 B 项错误;邮寄信件无法达到这样的速度,故 C 项错误;电话为即时通话,故 D 项错误。5.阅读下列材料:1902 年,上海首次出现了两辆从德国来的汽车,很多人前往观看,人群中传来这样的议论:2“想不到我泱泱大国,竟然要用这等洋玩意儿,真是有辱国格!”(保守大臣)“完了!这东西要多起来,我就没生意啰,到时候一家人的生计可就没着没落了!”(黄包车夫)“真是了不起的奇迹啊!要是中国人自己能制造出来就好了。 ”(开明人士)请回答:(1)据上述材料分析,汽车的传入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不利于近代中国汽车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解析:本题以交通工具的变迁切入考查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问,要从人群中三个派别的议论内容以及所学知识来分析。第(2)问,结合第(1)问及时代背景知识总结回答。答案:(1)极大地冲击了传统思想,有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对传统交通运输业及其从业人员的生活造成了冲击;有利于改变中国交通落后的面貌,促进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2)因素:守旧、传统思想观念的阻碍;缺乏技术和资金支持;国家没有获得独立,受到外国列强的侵略和压制;长期社会动乱等。(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 “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 ”歌词中的“天路”指的是( )A.兰新铁路 B.宝成铁路C.京九铁路 D.青藏铁路解析:选 D。本题考查知识迁移能力。材料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 ,可知与西藏有关,而四个选项中只有青藏铁路符合题意。2.下面是上海外白渡桥通行的交通工具变化表(据《上海研究资料》),该表反映了上海( )年份 人力车 马车 轿子 马 自行车 汽车 公共汽车 有轨电车1889 6 984 544 9 11 0 0 0 01926 14 600 0 0 0 3 459 3 764 172 922注:1889 年数字系 3 天平均所得,1926 年数字则是 2 天平均所得①交通工具的种类增加 ②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 ③公共交通有一定的发展 ④汽车制造业有所发展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④解析:选 A。仔细阅读材料,材料表明上海的交通工具种类增多,且日益近代化,公共交通有一定发展,故①②③的说法是正确的;这个时期上海虽然汽车很多,但都是外国进口的,不能体现出汽车制造业有所发展,故④错误。3.下列一组图片是小明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查找的。请推断其研究的领域和方向应为( )A.近代中国交通运输工具的变迁B.新中国通讯事业的发展3C.改革开放后交通运输的发展D.新中国成立后交通运输的发展解析:选 D。本题考查学生识图、分析能力。三幅图片都是交通方面的,且都是新中国成立后的成就,选 D。4.李鸿章 1872 年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 “前 10 年盈利,成为长江上重要商局,招商局和英商太古、怡和三家呈鼎立之势” 。这说明该企业的创办( )A.打破了外商对中国航运业的垄断B.阻止了外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C.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D.使李鸿章转变为民族资本家解析:选 A。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虽然采用机器大生产的方式,但是其管理方式还是封建式的,创办者仍然是地主阶级的代表,并未转化为民族资本家,故 D 项错误。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故 C 项错误。洋务运动中民用企业的创办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但是并未能阻止其侵略,故 B 项错误。5.1877 年,福建巡抚丁日昌架设了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这条电报线架设于( )A.北京 B.台湾C.山东 D.新疆解析:选 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所学知识的能力。1877 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我国台湾架设电报线,成为中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6.1882 年顺天(明清时期整个北京地区的行政区划)乡试发榜, 《申报》记者通过什么方式,让江南士子仅隔 24 小时就获知结果( )A.通过铁路把消息传至上海并见报B.通过电报把消息传至上海并见报C.通过轮船把消息传至上海并见报D.通过航空把消息传至上海并见报解析:选 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结合距离、时间及通讯时间不难得出应为 B。7.截至 2003 年末,中国电话用户总数已超过五亿户,居世界( )A.第一位 B.第二位C.第三位 D.第四位解析:选 A。本题考查史实的再现能力。到 2003 年末,中国电话用户总数跃居世界第一位。8.1859 年,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最早提出在中国修建铁路的建议:以铁路“为全国之脉络,通则无病焉。 ”1874 年,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提出修建铁路的建议:“有内地火车铁路,屯兵于旁,闻警驰援,可以一日千数百里,则统帅当不致于误事。 ”二者的直接影响是( )A.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B.推动了中国交通的近代化C.有利于中国近代海军的建立D.方便了中国百姓日常出行解析:选 B。铁路的修建直接推动了中国交通方式的近代化。A、D 两项是铁路修建的间接影响;C 项与铁路的修建没有必然的联系。故选 B 项。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4材料一 有事之际,军情瞬息变更,倘如西国办法有电线通报,径达各处海边,可以一刻千里,有内地火车铁路,屯兵于旁,闻警驰援,可以一日千数百里,则统帅尚不至于误事,而中国固急切办不到者也。今年台湾之役,臣与沈葆桢函商调兵月余而始定,及调轮船分起装送,又三月而始竣……故臣尝谓办洋务、制洋兵,若不变法而徒鹜空文,绝无实济,臣不敢明知而不言也。——《张之洞全集·奏议》材料二 今日不讲民生主义则已,欲讲民生主义,当先防异日大铁道公司之弊。欲免此弊,须使铁路归国家公有,以杀其势。此国有政策合与民生主义者。路归国有,利在个人。路归国有,利在国家。在人为私利,在国家为公利。世界大势,是由水运而趋陆运。故欧美各邦路线密若蛛网。近且有横贯欧亚之大计划。盖国势随路线而扩张,事业因交通而发展。历史俱在,斑斑可考。我国幅员广阔,为统一计,沿边各路,方亟待第次兴办。……此国策可以促进实业、巩固边防。——谭人凤《粤汉铁路说帖》(1)两则材料的作者分别属于什么阶级或派别?两则材料的共同主题是什么?(2)材料一中,张之洞在奏折中提出了什么建议?其理由是什么?(3)材料二中,谭人凤在发展铁路问题上提出了什么主张?其理由是什么?(4)两则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的什么历史发展趋势?解析:第(1)题由材料一中“故臣尝谓办洋务、制洋兵”可判断张之洞的派别,由材料二中“民生主义”可判断谭人凤的派别, “共同主题”据材料一、二分析概括。第(2)题第一小问依据“有电线通报” “有内地火车铁路”分析作答;第二小问据“有事之际,军情瞬息变更,倘如西国办法有电线通报……可以一刻千里,有内地火车铁路……可以一日千数百里,则统帅尚不至于误事”分析。第(3)题第一小问依据关键信息“须使铁路归国家公有”分析思考;第二小问从材料二中归纳。第(4)题从救亡图存和近代化方面思考。答案:(1)张之洞属于洋务派;谭人凤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派。主题:兴修铁路,巩固国防。(2)建议:架设有线电报、兴办火车铁路。理由:军情瞬息万变,电报可以一刻千里,迅速传达军令情报;火车可以一日数千里,快速运兵增援,不误军情。(3)主张:把铁路收归国有。理由:符合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发展铁路是世界大势,关系国家命运;中国幅员辽阔,铁路收归国有,可以统一筹划,有计划地发展。(4)在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的过程中走上近代化的道路。一、学思之窗(教材 P69)请谈谈,火车机车的不断改进,给国民经济发展、百姓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提示:在火车机车不断改进的基础上,1997 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行效率,促进了经济发展,方便了百姓生活。二、本课测评(教材 P71)近代以来中国的交通和通讯工具是怎样发展变化的?提示:(1)交通工具的发展变化:中国传统交通工具是以人力为动力的舟楫、马车。随着现代化的轮船、火车、汽车和电车的引进,中国的交通运输方式发生了质的变革。(2)通讯工具的发展变化:①中国传统通讯工具实行驿站制度,19 世纪 70 年代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路架设成功,到甲午中日战争前夕,形成了四通八达的电讯网络。②20 世纪初,上海开始装置无线电台,并设无线电报局,此后各地陆续开设。③20 世纪初,清政5府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④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的全国通讯网络。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电讯业得到快速发展,从 20 世纪 90 年代起传真机开始使用,近年来,互联网得到发展。三、学习延伸(教材 P71)上述两种意见,你赞成哪一种?理由是什么?提示:(1)同意第一种观点的理由是:“要想富,先修路。 ”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来看,通讯和交通发达是经济起飞的前提,高速公路在中短途运输中效率最高,虽然现在利用率不高,但从长远来看,它必定会拉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2)同意第二种观点的理由是:高速公路成本大,在中国现今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公路的修建必然会牵动大量资金,且一些公路的利用率不高,经济效益差,造成很大的浪费。1【优化方案】2016 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 16 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新人教版必修 2[随堂检测]1.19 世纪 70 年代初,有人作诗云:“见闻历历备于此,读之可惊复可喜。费去十文买一纸,博古通今从此始。 ”诗中所提到的“纸”是( )A.传单 B.信件C.报纸 D.电报解析:选 C。据材料信息“见闻历历备于此” “费去十文买一纸”可以判断为报纸。2.1896 年 8 月 14 日《申报》刊登了一则广告:“徐园七夕设文虎(即灯谜)候教……又一村并演西洋影戏。 ”这则材料中蕴含的最恰当的历史信息是( )A.上海拍摄国产第一部电影B.电影传入中国上海C.电影最先出现于中国D.上海报业非常发达解析:选 B。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题干中的时间是 19 世纪末,即为电影传入中国的时期,因此只有 B 项最为恰当。3.中国中央电视台是国际上知名的电视台,它在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的前身北京电视台开播于( )A.1949 年 B.1958 年C.1978 年 D.1988 年解析:选 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电视台开播于 1958 年。4.湖南电视台播出的节目《爸爸去哪儿》吸引了无数观众,这除了编导的匠心独具外,还得益于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作为现代传媒技术手段之一的互联网被称为( )A. “第一媒介” B. “第二媒介”C. “第三媒介” D. “第四媒介”解析:选 D。互联网同报纸、广播和电视等媒介一样,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因此,被称为“第四媒介” ,故选 D。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至 1905 年 5 月,全国(包括香港、澳门)共有报纸约 240 种,上海出过 119 种。在上海出过的报纸中,中国人办报 72 种,外商报纸 34 种,教会报纸 5 种,但仍在公开发行的只有 31 种。——据《大公报》(天津)之《最近报界调查表》(1905 年)整理材料二 《时务报》以中国为主题的译稿(翻译外国人“看清朝”的文章)分类表(部分):类别 篇数 比例列强在中国 215 47.4%2经济/财政/商务 87 19.2%总论(变法维新主张) 19 4.2%——潘光哲《开创“世界知识”的公共空间;〈时务报〉译稿研究》引者注:《时务报》1896 年创刊于上海,1898 年停刊,梁启超任总主笔。材料三 时四方新学士子喜康、梁议论新颖,群相呼应,起而组织学会讨论政治问题与社会问题。举其著者,如长沙之湘学会,时务学堂……其他如算学会、农学会、天足会、禁烟会等,犹不可计数。而每会必有一种出版物以发表意见。于是维新运动,顿呈活跃之观,而杂志亦风起云涌,盛极一时。——戈公振《中国报学史》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中上海报业发展的特点。(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时务报》刊载上述几类译稿的背景。(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时务报》创办的积极影响。解析:第(1)题需认真分析材料一,依据材料信息从办报的数量、办报者、办报的主体、报纸发展情况等方面分析归纳。第(2)题可从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方面的情况分析。第(3)题根据材料三中的信息“喜康、梁议论新颖” “讨论政治问题与社会问题” “长沙之湘学会……天足会、禁烟会等” “维新运动,顿呈活跃之观” “杂志亦风起云涌”和所学知识分析概括。答案:(1)上海办报数量居全国首位;办报者多元;国人自办占主体;大部分报纸没有持续下去。(2)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严重(或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变革图强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 “实业救国” “设厂自救”的呼声高涨;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维新变法运动的逐步展开。(3)宣传了维新变法思想;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提高了他们参与政治的热情;推动了各种学会和组织的建立;促进了国人办报热潮的形成。[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近代中国最先出现的媒介是( )A.电影电视 B.电报电话C.报刊杂志 D.铁路交通解析:选 C。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能力。四大媒介中,最先在中国出现的是报刊,选 C 项。2.辛亥革命时期,国内外革命报刊随着革命形势的变化而迅速发展,其文字宣传与舆论鼓动,比革命党的军事影响更普遍。下列属于当时“革命报刊”的是( )解析:选 C。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革命报刊” ,从中可知要体现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民报》是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故属于革命报刊。3.晚清上海人孙宝瑄在日记里记载:“览电光影戏,观者蚁聚。俄,群灯熄,白布间映车马人物,变动如生,极奇。 ”中国人能看到自己制作的最早的“电光影戏”是( )3A. 《定军山》 B. 《歌女红牡丹》C. 《红楼梦》 D. 《聊斋志异》解析:选 A。 “电光影戏”指的是电影,中国人自己制作的第一部电影是《定军山》 ,A正确。B 出现于 1931 年,与“最早”不符;C、D 是文学作品,且搬上荧屏时是电视连续剧的形式,不符合题意,故排除。4.1897 年 9 月 5 日上海《游戏报》第 74 号刊登了一篇文章,作者记载自己观看某艺术形式的感受:“如影戏者,数万里在咫尺,不必求缩地之方,千百状而纷呈,何殊乎铸鼎之象,乍隐乍现,人生真梦幻泡影耳,皆可作如是观。 ”这一艺术形式是( )A.皮影 B.电影C.戏剧 D.杂技解析:选 B。根据材料中的文字叙述,可以看出这是对电影这一艺术形式的感受。5.与电影相比,电视作为信息传播媒介的特点是( )①时效性较强 ②人们选择的余地更大 ③普及率较高④视听效果较优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解析:选 A。电影的视听效果优于电视,④错误,排除含④的选项即可。6.2015 年 3 月 26~29 日,亚洲博鳌论坛在中国海南省博鳌召开。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及时报道了这则消息。这反映出电视作为大众传媒的功能是( )A.远程教育 B.大众娱乐 C.传播资讯 D.政论宣传解析:选 C。题干信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及时报道了这则消息” ,反映出电视作为大众传媒传播资讯的功能。其他几项均不符合题意。7.有人说:“网络一半是‘红颜’ ,一半是‘祸水’!沉迷网络,可能会改写人生!”之所以说网络是“红颜” ,是因为网络( )①信息量很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②可以购物,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③可能造成社会问题、人们的心理问题 ④可以学习,开拓了新的学习渠道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解析:选 B。材料中的“红颜”是比喻网络的积极作用,①②④都是正确的。③是沉迷网络可能造成的消极影响,属于“祸水”的范畴。排除含③的选项即可。8.报纸杂志、影视、互联网等传媒手段反映了近现代社会信息传递的演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报刊是印刷媒介,是最早的现代大众传播媒介B.影视是音像媒介,在工业社会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C.互联网是电子媒介,是当今一个标志性的信息传播手段4D.上述三类媒介从技术层面上说是一个逐渐替代的过程解析:选 D。虽然题干中提到的三类媒介是先后出现的,但它们之间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还不会存在替代的过程,报刊在传媒手段日益多样化的今天,仍然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广大读者。互联网的普及并没有削弱其他媒介的地位,而是出现同时向上发展的趋势。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为展示近代以来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变迁情况,某班同学组织了一次图片展览活动。以下是活动中展出的部分图片。材料二 中国大众传媒发展情况表(1985~2000 年)年份类别 1985 年 1990 年 1995 年 1999 年 2000 年报纸总印数(亿份)246.8 211.3 266.3 318.4 329.3广播节目制作时间(小时)280 799 647 746 2 332 164 2 931 682 3 381 466电视节目制作时间(小时)38 056 91 572 383 513 526 483 585 007互联网用户(户) - - 7 213 3 014 518 9 021 717(1)请按在中国出现的先后顺序,写出材料一中图片反映的传媒形式的名称。并为本次展览拟定一个标题。(2)根据材料二,分析表中四种传媒发展速度,哪种最快?说明了什么问题?(3)为了了解中国近代以来大众传媒的变迁情况,你会通过哪些方式获取相关资料?解析:本题以近代以来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变迁展开命题。第(1)问依据图片考查基本的传媒形式并拟定标题,属基础知识的考查,容易作答。第(2)问主要从表格中提取信息,注意数字的对比分析。第(3)问是对史料研究方法的考查。答案:(1)图一:报刊;图二:电影;图三:电视;图四:互联网。标题:近代中国大众传媒的变迁(精神的来源——大众传媒的变迁)等。(2)互联网发展的速度最快。说明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讯事业的快速发展。(3)到图书馆查询、互联网查询、书面问卷调查、民间访谈等。一、学思之窗(教材 P74)除技术因素外,你认为电视普及的因素还有哪些?提示:除技术因素外,电视普及的因素还有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5高质量的名牌栏目,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增加了信息量,看电视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二、本课测评(教材 P75)网络媒介与其他大众传播媒介相比,有哪些优势?提示:网络媒介可以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还能模拟三维动态效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互联网还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三、学习延伸(教材 P75)做一次社会调查,看哪种媒介对我国高中生的生活影响最大。提示:(1)可以以你所在的班级为范围,设计一个问卷,通过逐个调查的方式分析每位同学平时主要通过什么媒体了解国内外大事及辅助学习。问卷可以包括每天接触这种媒介的时间、地点、主要浏览或获取的内容,对其日常学习生活的影响等栏目。(2)对以上反馈的信息进行归纳分析,然后写出调查报告,以备全班讨论或投稿发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