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注人均 GDP 中的水分刘春敏最近,各种新闻媒体相继传出利好消息,北京人均 GDP(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3Oo0 美元,广州超过 400o 美元,上海为 4500 美元,深圳市在“十五 “规划中提出,2005 年人均 GDP 要达到 6 万元以上(按现行汇率折算约 7000 美元)等等.听了这些惊人的数字,真让人兴奋不已.但冷静思考,这些数字有无水分呢?根据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 GDP 达到300o 一 10oo0 美元时,说明该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经济已具备了相当实力,进入高质量的发展阶段.按照联合国的有关规定,北京,广州,上海,深圳人均 GDP均已突破 3000 美
2、元,有的超过 450o 美元,标志着这些城市的经济水平已进入中等或中上等收入国家水平,也就是说,上述城市已达到了小平同志提出的“三步走“ 发展战略的最高阶段一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对照现实,不由得使人产生疑虑.从统计学的角度来说,GDP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常住单位所生产和提供的社会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代表性指标.人均 GDP 则是GDP 的绝对值与该年平均人口的比值,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每个居民对本国或本地区的经济贡献或创造价值的指标.在我国,也是考核各级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指标.按照国际惯例,一个城市的人均 GDP 数值是用该城市 G
3、DP 总值除以该城市常住人口数量.常住人口数应包括本市居民人口数和在该城市到居住一年以上的外来人口数(即含外来经营者,外来打工者及其他).而我国目前各城市人均 GDP 的计算方法仍按传统方法,即采用“ 本地 GDP 总量“除以“本地人口总量“ 算得 .目前我国 “人口总量 “的统计对象是以各城市的户籍人口数计算,这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可行.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人口流动量渐渐上升.从我国当前人口流动现状来看,哪里的经济越发达,政策越优惠,那里的外来人口就越多,从而推动了那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上述四城市是我国经济最繁荣的城市,正因如此,它们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也正是这些外来人口在获得个人利
4、益的同时,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因此,我们在计算人均 GDPH,决不能忽视外来人口对城市建设的贡献.否则,计算出的人均 GDP 是不科学的,是含有水分的.由于人口数在统计口径上的差异,致使人均 GDP 中的水分到底有多少呢?据有关公开资料透视:2000 年 11 月 1 日人口普查时,北京市总人口为 1381.9 万,其中北京户籍人口为 1100 多万,办理暂住证的外来人 15 为 237 万;上海总人口为 1696.94 万,其中本市户籍人口 1321 万多,外来流动人口达 387,11 万.由此可见,外来人口与本市人口总量之比,北京约为 17.15%,上海约为 22.8%,可
5、以说,这就是人均 GDP 中的“ 水分“或“泡沫“. 实际上在北京,上海的外来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办理暂住证,如果加上未办理暂住证的外来人口,北京人均 GDP 水分将达到 2O%左右,上海可能接近 1/4.广东省的外来人口已超过 10oo 万,主要集中在广州,深圳两市.因此,广州,深圳的该比例可能会更高.如果仍用传统的方法计算人均 GDP,它不仅挫伤了外来人口对城市建设的积极性,也易给城市管理者造成误解,从而影响经济决策的正确性.因上这些应引起国家及有关城市管理者的重视,时时保持“心是热的 ,头是冷的 “为好.我国其他大城市也存在同样的问题.锯决的办法,一是改革现有户籍制度,取消农村户口
6、与城镇户口的差别,这样便于户口随人员流动而流动.二是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凡在异地经营,租住房屋(一年以上), 必须用户口本和身份证登记,其中户口本存放到异地的人才市场.人口统计时以户口本所在地进行登记,防止重复计算或漏算.三是尽快加强,完善人才市场的管理,特别是电子化管理,对外来人员的流动进行动态跟踪.四是各类企业聘用外来人员,必须到人才市场进行登记,否则,作使用“黑人 “处理.五是改革相关的统计制度,加强监控和审核,从源头上切断不实数据与非法利益之间的“脐带“.总之,只有科学地,真实地统计出当地,市的人口数,才能挤掉人均 GDP中的泡沫,使真实客观的统计数据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更好地发挥决策参谋和历史坐标的作用.总第+109 期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