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盐都中学教师招聘2015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盐都中学教师招聘2015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1:长时记忆中信息的储存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多项选择题A、情景记忆B、语义记忆C、程序记忆D、言语记忆E、陈述记忆 2:在维纳的三维度归因模式中,任务难度属于()。单项选择题A、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B、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C、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D、外部的、不稳定内、可控制的 3:成功教学法主张对学生实施()单项选择题A、鼓励性评价B、绝对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D、鉴定性评价 4:形式训练说重视学习的迁移,重视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2、()判断题对错 5: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发现学生有与学习无关的活动,比较合适的做法有()多项选择题A、用眼神提醒学生B、用语调变化提醒学生C、边讲课边走到学生旁边并稍作停留D、敲击讲台提醒学生E、暂停讲课,提问违纪学生的同桌 6:认知方式只是表现为对学生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它不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判断题对错 7: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多项选择题A、对学生的研究B、对教师的研究C、对社会的研究D、对学科的研究E、对教材的研究 8:心理学家赫尔1920年首创()单项选择题A、假设检验理论B、样例理论C、有效概念理论D、人工概念研究 9: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
3、称之为()。单项选择题A、个别化教学B、指导性教学C、合作教学D、情境教学 10: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判断题对错 11:良好的人际交往的态度有()多项选择题A、尊重B、宽容C、真诚D、理解E、给予爱 12: 每逢佳节倍思亲 中的 佳节 说的是()。单项选择题A、元宵节B、端午节C、中秋节D、重阳节 13:教师是社会行为规范的代表,是学生效仿的楷模。这就要求教师履行()单项选择题A、“父母”的角色B、“榜样”的角色C、“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角色D、“青少年”的朋友 14: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
4、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单项选择题A、特殊、优先B、特殊、重点C、重点、优先D、额外、优先 15: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判断题对错 16:以下关于高原现象说法正确的是()多项选择题A、出现在练习的中期B、简单的技能比较容易出现高原现象C、是练习成绩停滞不前的现象D、在练习过程中必然出现E、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情绪厌倦、身体疲劳或疾病等,是产生高原现象的原因之一 17:我国心理学家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主张把学生的学习分为信号学习、刺激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等八类。()判断题对错 18:“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句话体现了
5、教学的因材施教原则。()判断题对错 19: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求具有一定的()。单项选择题A、交往能力B、研究能力C、管理能力D、学习能力 20: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和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判断题对错 21:教学方法体系中运用最广的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谈话法B、讨论法C、讲授法D、读书指导法 22:泰勒提出了教育目标的表述方式的主张有别于以往的做法,做到了目标后的行为及能在生活中运用的范围。他采用的表述方式是()。单项选择题A、陈述式B、例举式C、概括式D、二维图表式 23: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单项选择题A、理解和研
6、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 24:“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心理学上的这种现象指()。单项选择题A、消退B、获得C、泛化D、分化 25:班级建设的设计最重要的是制定()单项选择题A、具体方法B、实现目标的途径C、班级建设的目标D、工作程序 26:强调自然、社会和人在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统一,使自然、社会和人成为课程的基本来源,这反映了()单项选择题A、科学与人文整合的课程文化观B、缔造取向的课程实践观C、民主化的课程政策观D、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 27: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表现一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相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叫()。单项选择题A、能力B
7、、气质C、性格D、习惯 28:教育的社会化与社会的教育化是()的实质。单项选择题A、大众教育B、学校教育C、家庭教育D、社区教育 29:教育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的教育家是()单项选择题A、裴斯泰洛奇B、赫尔巴特C、夸美纽斯D、柏拉图 30: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能力上的差异并不能决定他们能否成功掌握教学内容,而是在于他们()。单项选择题A、学习积极性B、学习自觉性C、要花多少时间D、智力水平 31:下面哪些属于一般能力?()多项选择题A、记忆力B、注意力C、观察力D、色彩鉴别力E、节奏感知力 32: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学校教育中的()。单项选择题A、学生的学习B、教育措施C、学校环境
8、D、教与学的规律 33:考试的核心环节是()。单项选择题A、选择题型B、命题C、确定评分方法D、阅卷 34:当代教育中,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判断题对错 35: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判断题对错 36:下列属于正迁移的是()。多项选择题A、数学审题技能的掌握对物理、化学审题的影响B、在学校爱护公物的言行影响在校外规范自己的行为C、外语学习中,词汇的掌握对阅读的影响D、学习汉语字母发音对英语字母发音的影响E、举一反三 37:“教必有法”,但“教无定法”讲的是教学方法的运用必须()单项选择题A、坚持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B、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C、做到最佳选择D、做到优化组合 3
9、8:教育政策制定是判定教育政策问题和对政策方案进行选择的过程。()判断题对错 39: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是()单项选择题A、定势B、迁移C、前摄抑制D、倒摄抑制 40:下列属于资源管理策略的是()。单项选择题A、计划策略B、监视策略C、社会资源利用策略D、调节策略 41:下列关于医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是()。单项选择题A、现有抗生素药物对超级细菌不起作用B、如果人体内缺乏维生素E易患夜盲症C、贫血指血液中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低于正常水平D、手足口病主要传播的途径是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42:()是树立正确学生观的基础。单项选择题A、乐观估计学生的天性B、关注每
10、一位学生C、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D、信任学生 43:构建素质教育目标,必须遵循青少年儿童身心素质发展的(),才能保证目标的科学性、可行性。单项选择题A、顺序B、客观规律C、特征D、重点 44:研究表明,学生座位的安排对于学生接受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单项选择题A、有影响B、没有影响C、几乎没有影响D、有实质性影响 45:教师的能力包括()多项选择题A、语言表达能力B、组织教学能力C、组织管理能力D、教育科研能力E、自我调控能力 46:意识的特征有()多项选择题A、觉知性B、能动性C、社会性D、目的性E、社会历史性 47:一位教师走进教室时,刚刚推开虚掩着的教室门,忽然一把扫帚掉了下来,不
11、偏不倚,正好打在教师的讲义夹上,课堂上一片哗然,这分明是学生搞的恶作剧。下列处理方式,最恰当的一项是()。单项选择题A、老师大发雷霆,立即查找恶作剧的人B、自我解嘲地笑着说:“看来我工作中的问题不少,连扫帚都向我表示不满了。希望你们在课后也给我提提意见,帮助我改进工作吧!”C、稍作整理,批评训斥学生D、认真地说:“我就喜欢接受他人的挑战” 48:“灰心丧气”“见花落泪”“对月伤神”的情绪状态是()。单项选择题A、心境B、激情C、抑郁D、焦虑 49:一般迁移也称普遍迁移、非特殊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判断题对错 50:下面几种事物不属于创造
12、性作品的是()。单项选择题A、红楼梦B、四书集注C、爱弥儿D、金刚经原文抄稿 51:利他行为表现的形式多种多样,从行为动机看,可分为_和纯利他行为。()单项选择题A、互惠性利他行为B、自我利他行为C、生物性利他行为D、平衡性利他行为 52:心智技能的执行具有()单项选择题A、外显性B、展开性C、内潜性D、客观性 53:“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这条德育原则体现了()单项选择题A、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B、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
13、活动交往,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的过程D、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54:狭义的教育司法,是指教育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处理教育违法案件或裁决教育纠纷的专门活动。()判断题对错 55:教育的着眼点是()单项选择题A、人B、教法C、心理D、教态 56:一般来说,认知风格中,场依存者更喜欢感兴趣的学科是()单项选择题A、文学B、数学C、历史D、法律 57: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这种做法叫做()单项选择题A、讲授法B、谈话法C、讨论法D、练习法 58:学生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要坚持()。单项选择题A、全面发展B、循序渐进C、因材施教D、统一要求 59:
14、实施德育的最基本的途径是()单项选择题A、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B、课外校外活动C、劳动D、共青团活动 60:对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根本依据是()单项选择题A、班级升学率B、教师讲课水平C、教师科研水平D、动机与效果的辩证统一 查看答案 1:答案A,B,C,E 解析 2:答案B 解析 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并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归因。其中,任务难度属于稳定的、外在的、不可控的归因。 3:答案A 解析 4:答案正确 解析 略 5:答案A,B,C 解析 6:答案错误 解析 7:答案A,C,D 解析 制定课程目标应研究学生、社
15、会、学科。 8:答案D 解析 9:答案A 解析 10:答案正确 解析 略。 11:答案A,B,C,D,E 解析 12:答案D 解析 【参考答案】D【名师点睛】 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句话出自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全诗为: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我国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有登高的传统。因此本题选D。 13:答案B 解析 14:答案A 解析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条规定,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15:答案正确 解析 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16、16:答案A,B,D 解析 17:答案错误 解析 把学习分为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等八种的是加涅。 18:答案错误 解析 19:答案B 解析 20:答案正确 解析 21:答案C 解析 根据以往在学校中的学习经验可以知道,在教学方法体系中运用最广的方法是讲授法。(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22:答案D 解析 23:答案B 解析 24:答案C 解析 经典条件作用理论认为: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之后,其他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称之为刺激泛化。 25:答案C 解析 班级建设的设计包括班级建设的目标、实现目标的途径、具体方法和工作程序。其中,又以班级建设目标的制
17、定为最重要。 26:答案D 解析 27:答案C 解析 28:答案B 解析 教育的社会化和社会的教育化是学校教育的实质。 29:答案B 解析 赫尔巴特最早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 30:答案C 解析 布卢姆等人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给了足够的时问,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掌握。 31:答案A,B,C 解析 一般能力又称普通能力,指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是人所共有的最基本的能力,适用于广泛的活动范围,符合多种活动的要求,并保证人们比较容易和有效的掌握知识。 32:答案D 解析 33:答案B 解析 考试分为三阶段,核心是命题。 34:答案正确 解析 35:答案正确 解析 3
18、6:答案A,B,C,E 解析 【答案】ABCE【解析】所谓正迁移,指的是一种学习能促进另一种学习。已有的知识、技能在学习新知识和解决新问题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得到利用,产生“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这种表现就是学习的正迁移。D项不存在直接影响。 37:答案B 解析 38:答案正确 解析 教育政策制定是判定教育政策问题和对政策方案进行选择的过程,其程序大致分为认定政策问题、确定政策目标、拟定政策方案、选择政策方案等几个基本环节。(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39:答案B 解析 40:答案C 解析 资源管理策略包括:学习时间管理:统筹安排学习时间;高效利用最佳时间;灵活利用零碎时间;学习环境的设置;学习努力
19、和心境管理;社会资源利用管理。因此,设计学习空间属于资源管理策略。ABD三项属于元认知策略,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41:答案A 解析 超级病菌是耐药性细菌,能在人身上造成浓疮和毒疱,甚至逐渐让人的肌肉坏死。更可怕的是,抗生素药物对它不起作用,病人会因为感染而引起可怕的炎症,高烧、痉挛、昏迷直到最后死亡。A项正确。眼底的视网膜上有圆锥体细胞和细长形杆状细胞,这两种细胞中都存在同一种光感物质即视紫红质。这两种细胞中的感光物质实际上是由维生素A(视黄醇)参与的蛋白质。如果机体缺乏维生素A,视紫红质的再生不仅缓慢而且不完全,当人从亮处进入暗处时,很长时间看不见物体,就是人们常说的“夜盲症”。B项
20、错误。贫血是指全身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总量减少至正常 42:答案C 解析 人的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学生观的思想基础,因此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是树立正确学生观的基础。 43:答案B 解析 青少年身心素质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制定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据。 44:答案A 解析 学生座位的安排会影响课堂教学和学习。 45:答案A,B,C,D,E 解析 46:答案A,B,D,E 解析 47:答案B 解析 课堂上有些偶发事件使教师处于窘境,查处会拖延时间,不理睬又损害教师威信。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采用幽默法,暂时让自己摆脱窘境。教师面对损害自己的行为以幽默带过,既显示了教师的诙谐大度,又让自己摆脱尴尬境地,还为学生创设了自我教育的氛围。故选B。 48:答案A 解析 心境是一种缓和而又微弱的情绪状态,激情是一种爆发猛烈而时间短的情绪状态。故选A。 49:答案正确 解析 略。 50:答案D 解析 51:答案B 解析 52:答案C 解析 53:答案C 解析 54:答案错误 解析 55:答案A 解析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人是教育的着眼点,也是心理学的主题。 56:答案A 解析 57:答案B 解析 谈话法最大的特点是师生对话,它要求教师要做到“善问”、“善待问”。 58:答案C 解析 学生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要坚持因材施教。 59:答案A 解析 60:答案D 解析 14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