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诵读秋思的教案古诗诵读秋思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5 上教案 4。2 能借助注释、课后练习、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做客他乡的旅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二)过程与方法:借助注释、课后练习、插图,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反复诵读,感悟、品味诗中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丰富的情感。(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激发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感受古诗的优美。2 感受浓浓的亲情,珍视与亲人之间的美好情感。教学重点: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古诗,感悟、品味诗中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丰富的情感。教学难点:通过有感情地反复诵读,抓住诗中所写的日常生
2、活片断,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1、在这秋高气爽的季节,今天,我们切合时宜地来学习一首和秋季有关的诗-秋思 。2、板书:秋思。齐读。3、释题:说说你对“秋思“的理解,再带着你体会到的感情读题。4、质疑:对了这一诗题,你又有什么想要问的吗?二、初读,整体感知。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指名读,评读。3、反复朗读,思考:这首诗写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互动交流。三、品读,感悟情感。1、默读,思考:你从这首诗的哪些地方体会出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2、互动交流:(见秋风;意万重;复恐、不尽;又开封)3、带着自己的体会,感情朗读。4、指
3、名读。四、回读,总结、积累。1、回忆诗中描述的日常生活片断,反复朗读。2、背诵古诗。3、师总结: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做客他乡的旅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五、拓展延伸。1、搜集其他写“秋天“、“思乡“的诗词、佳句。2、给家人写一封信,传达你对家人的浓浓亲情。语文乐园(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在区别中识字,了解前、后鼻韵母以及平、翘舌的不同读法,说好普通话。2 读内容丰富的句子,认识排比这种修辞手法,感受其有效地增加语言的美感和表达力的表达效果。3 读孝经 、 论语中的语句,积累语言,并了解、领悟中国古代文化的深邃。4 在阅
4、读中了解成语的来历,理解故事内容,吸取其中的经验教训,积累成语。(二)过程与方法:1 在区别中识字,读准字音。2 通过反复地朗读,感受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3 联系生活实际和插图,在体验中读、品、悟,领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抓词抓句品读,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激发学习语言的兴趣,培养探索语言规律的勤于动脑的好习惯。2 培养爱读书的好习惯。教学重点:1 读准字音,说好普通话。2 正确理解词语和句子。教学难点:读中感悟,理解词句;语言训练,积累运用词句。教学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学习“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1、自由地反复读词,读准字音。2、指名读。3、默读思考:
5、说说你有哪些发现?4、全班交流小结:每小组内的两个词语都是音近词;第一组带点字前后鼻音不同;第二组带点字平翘舌音不同。5、以各种形式巩固读音:分男女生读游戏:听音辨词齐读。6、列举其他类似的词语。二.学习“读一读,说说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1.学生自由读句子,边读边想:说说这些句子有什么共同特点?2.指名读、说:都使用了排比句式。3.再自由读,边读边想: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4.小组内讨论后,全班交流。5.教师辅导归纳小结排比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能有效地增加语言的美感和表现力。如:第一句生动地表现了形态各异的菊花在秋风中热烈绽放的情态;第二句使用排比之后,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气势充
6、沛,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6.指导感情朗读。7.尝试说说排比句。三.学习“读一读,记一记“:1.学生自由读句子,指名读,要求:读通顺、流利。2.再默读思考:你知道这些句子的意思吗?学生交流后,师小结。3.指导感情朗读。4.回想句子的意思,反复朗读,尝试背一背。5.交流其他三字经 、 论语中的语句,教案5 上教案 4 。四学习“成语故事“1 自由读文,说说成语邯郸学步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文中的那位燕国少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 再读,说说文中的那位燕国少年可笑在哪里,由此你想到了什么,受到了什么启发?3 同桌之间再讲讲这个故事。口语交际:欢迎你,朋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学习接待客人的礼仪;
7、正确、有条理的表达。2 学会聆听、思考、质疑、交流。(二)过程与方法:1.在师生谈话交流中,明确交际内容、了解交际方法。2.在创设真实的情境中,分角色互动交流,初步掌握交际方法。3.再现交际情境,演、评结合,加强巩固交际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会待人接物,文明热情、讲求礼仪。2.注重交流互动,增进情感,相互学习、促进。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清楚表达的能力和认真倾听的好习惯。教学难点:讲求礼仪、清楚表达,让别人乐于接受自己的谈话内容。课时划分: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交流,明确交际内容、了解交际方法。1.同学们,你们知道近期学校又有哪些新变化吗?2.学校的这些新变化可真不少,一定会吸引邻
8、校的许多师生来参观的。为了到时候,更好的展现学校风貌,让他们来了有所收获。今天就让我们提前做个准备吧!假如今天邻校的师生代表就来到了咱们的学校参观,作为小主人的我们应该怎样接待这些客人呢?你会怎样向他们介绍学校和班级的情况呢?3.互动交流:待客时,热情文明,讲礼仪介绍表述时,正确、有条理客人质疑时,认真倾听、仔细作答。4.待客之道,在于换位思考,从对方的角度去想客人所需。为了更好地接待这些邻校朋友,现在,我们也来换位思考:假如我们到别校去参观,我们希望受到怎样的待遇呢?我们又该注意些什么?5.互动交流:态度谦逊、举止文明仔细观察、认真聆听善思会问,互动交流。二.真实交际,初步掌握交际方法。1.
9、同学们,咱们可不能停留在“纸上谈兵“上啊!行动起来吧!2.按要求分小组、分角色。3.到校园中进行真实交际。(师巡视辅导)三.再现情境,演评结合,加强巩固交际方法.1.再次回到课堂,以竞赛的形式,分小组汇报真实交际的情况。2.再现情境,演评结合,加强巩固交际方法.3.评出并颁发最佳礼仪奖、最佳表述奖、最佳互动奖,将此次交际的影响引向深远。习作家庭趣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在练习写事过程中,培养善于观察的习惯,从细微中发现生活的乐趣,体会期间蕴藏着的细细密密的爱。2.叙述有详有略,突出重点。3.能从人物的神态、语言和动作来表现“趣“。4.表达具体通顺,能运用一些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5.能够修
10、改自己的文章。(二)过程与方法1.课前回忆、搜集家里发生的趣事。2.互动交流,明确习作要求,梳理、选择搜集的素材。3.鉴赏范文,学习写作方法。4.独立习作,师巡视辅导。5.交流习作,修改提升。(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3、培养学生注重家庭情感交流。教学重点:1.在练习写事过程中,培养善于观察的习惯,从细微中发现生活的乐趣,体会期间蕴藏着的细细密密的爱。2.叙述有详有略,突出重点。3.能从人物的神态、语言和动作来表现“趣“。教学难点:1.叙述有详有略,突出重点。2.能从人物的神态、语言和动作来表现“趣“。课时划分: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
11、导入,开启思维。1 家是幸福的港湾,你爱你的家吗?举例说说。2 你家里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情?最令你难忘的是哪一件?3 组织交流,开阔思路。4 教师小结:发生在家中的事情很多很多,要更好地展现家庭趣事,就应选取最令你难忘的趣事来写。二、互动交流,梳理、选择搜集的素材。1 静静地思考一会儿,从搜集的素材中选取典型的事例与同桌谈谈。(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抓住最能突出“趣“的事例去谈,指导想说几件事的学生,注意理清顺序,确定详略,有重点的讲)2 全班交流。三、鉴赏范文,学习表情达意的方法。1、听教师朗读优秀习作,思考:作者是怎样通过记叙趣事表达对家的爱的?2、互动交流。3、教师小结:有详有略地叙述,突出“趣“。通过家庭成员的神态、语言和动作来表现“趣“。写真事,突出“趣“;抒真情,表达爱。四、独立习作,教师巡视辅导。第 2 课时一、讲明习作的修改要求,强调修改的方法、符号。二、交流习作,互相提升。1、自评自改习作。2、组内互相交换看对方习作,组内互评。3、推荐组内同学读习作,大家欣赏。4、针对某些典型情况,教师有目的讲评。5、集体修改。三、自我修改,延伸课外。1、按要求,再次自我修改,使文章更精美。2、回家后读给父母听,让他们给你写的内容提出修改意见,再次修改。四、把修改定稿的习作抄写在课堂作业本上。第四单元备课单元内容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