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追溯传统文化中的教育精神 灿烂的中华文明曾经对中华民族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对世界文明也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我们应当具有民族的自尊与自信。但是,今天的教育似乎被外来的理论统治了。遗憾的是它让我们的教育陷入了技术的怪圈,灵魂似乎缺位了。当下我们应该更加理性看待中国教育,重新审视文化对我们民族的影响,因为我们的血管里毕竟流淌着我们民族的血液,这是根深蒂固的,也抹杀不了。故而,努力在传统文化中找寻教育的要义,就成了必然的选择。 但是,“从教育角度看,我们不应该只把传统文化看成教育的部分内容或者一个领域,也应该把传统文化作为建设当代中国教育的最重要的思想资源。”我们不自觉地这样做了从中
2、国传统水文化中努力寻找教育的要义。探索的过程充满了创造的愉悦! 水之道,人之道。老子说:“上善若水。”意思是,拥有最高德行的人就如同水一样。老子指出水具有宽广的胸怀、谦逊的品格、与世无争的情操、宽厚诚实的作风,这些正是人类最应效仿的德行。它虽然看起来很渺小,但它成就了黄河、长江的浩瀚。无论身处多么显贵的高位,它都会谦卑地向下流淌。它甘居下位,滋润万物而不居功自傲,清静无为,而又无所不为。水的品质,何尝不是人类高尚的情操? 水之道,师之道。水也是教师的形象写照!岁月如梭,在时间之流里,教师的青春芳华在岁月中悄然逝去,但他们却成就了千千万万各行各业的出色人才,奠定一个国家与民族的脊梁。职业造就了教
3、师的伟大,职业也造就了教师的如水品格。“水之品”正是“师之品”的写照:做有利于学生的事情而不与世争,忍辱负重,任劳任怨,滋润学生而不居功自傲。 水之道,教之道。悄悄的改变,不留痕迹的改变不仅是智慧的,更是艺术的。“润物无声”包含了教师对教育艺术的追求。学海无涯,教无定法,但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用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在不知不觉中实现教育的使命,是教育的追求。润泽是水对教育真谛的凝练! 水之道,校之魂。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文化,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追求,这是学校的灵魂所在!我们的学校精神是“柔软的心,坚强的骨,智慧的脑”。水没有形态,它是柔软的,但是在水无私的付出中我们感受到
4、了水的博大的情怀 。心怀善意,面向世界,这是一颗纯净的心,也是一颗无私的心。汉江的师生就要怀有澄澈向善的心。水的浩渺成就了水的力量,水也是一位勇士。他一泻千里,充满了改变世界的力量;水滴石穿,充满了坚忍不拔的勇气。 水也启示我们做内心坚强,有气节,有追求,不同流合污的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水启迪我们要有智慧的大脑。这样才能站在时代的最前沿,为国家,为民族,为时代做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传统文化如此博大,挖掘其丰富的内涵,让其成为当下教育的思想资源是每位中国的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希望我们的教育者在喧嚣沸腾的改革的洪流中静心研修,努力发掘属于我们民族文化的思想精华,办有民族灵魂和中华韵味的现代学校! (作者系江苏省南京市汉江路小学校长)第 3 页 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