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参观校史馆观后感 1500踏进校史馆,一股古素纯朴,端庄厚重的气流向我迎面袭来,那瞬间,我的心灵被它震住了。因为即将展现在我面前的将是一所知名大学诞生的全程记录。参观校史馆观后感 1500 XX 年 5 月 20 日,西安临潼明媚。我班同学在郝卫全老师的组织下,来到了图书馆一楼的西安科技大学校史馆。我们开始了对校史馆的参观,校史馆的参观活动令我们很有感触。原来我们的学校有着这么悠久的历史渊源,发展为如今的西安科技大学,培养了7 万余名高级专门人才,为煤炭工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踏进校史馆,一股古素纯朴,端庄厚重的气流向我迎面袭来,那瞬间,我的心灵被它震住了。因为即将展现在我面前的
2、将是一所知名大学诞生的全程记录。校史馆里,一页页的文字,一幅幅的图片,一张张的奖状,一具具的模型,生动而形象地为我们展示了西安科技大学诞生的全过程;是它们见证了西科大的历史和过去,也是它们造就了今天西科大的辉煌与不凡!西安科技大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西安科技大学的前身可追溯到 1938 年成立的国立西北工学院(由北洋大学工学院、东北大学工学院、北平大学工学院、焦作工学院组建而成)矿冶工程系。矿冶工程系由原国立北洋大学工学院矿冶系(成立于 1895 年的采矿冶金科)和焦作工学院矿冶系(成立于 1909 年的采矿冶金科)成合并组建而成, 。1952 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当时就曾提出过采矿系从
3、西北工学院分出,单独成立以采矿为主的高等院校的设想。1954 年陕西省委根据陕西地区煤炭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曾多次考虑在西安创办一所为煤炭工业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的学校。但是,由于当时各方面条件不成熟,均未实现。1957 年 7 月,国家高教部决定,将西北工学院采矿工程系调整到当时已由上海迁来西安的交通大学。采矿系调至交通大学后,原归属采矿系的地质教研组分出,与西安动力学院及西北农学院水利系的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教职工组合并组建了交通大学地质系。1958 年 7 月,陕西省人委根据西北协作区第二个五年计划中煤炭工业在发展对培养科技干部的要求,以会办骥字第 307 号文正式批准,成立“西安矿业学院” ,
4、同时组成了西安矿业学院筹备委员会。 在陕西省委、省人委、陕西省煤炭局的领导下,在西安交通大学等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多方努力,筹备工作就绪。1958 年 9 月 15 日,西安矿业学院开学典礼在西安市吉祥村矿院校址内隆重举行。一所新的高等煤炭院校西安矿业学院宣告成立,隶属于煤炭工业部,原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题写了校名,与中国矿业大学(原北京矿业学院)是当时煤炭系统仅有的两所 5 年制本科高校。1998 年 8 月,国务院决定将我校划转陕西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 。1999 年 6 月 9 日,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安科技学院” 。XX 年 4 月 16 日,经教育部批准
5、更名为“西安科技大学” 。学校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备军官培养选拔基地、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实施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高校和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XX 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学校先后荣获陕西省“文明校园” 、 “平安校园” 、西安市“园林化单位”称号。学校占地面积 108 万,有雁塔和临潼两个校区,设有研究生院和 17 个学院(部)。拥有安全科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学科,7 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涵盖 33 个二级学科。拥有国家能源煤炭分质清洁转化重点实验室、国家煤炭工业采矿
6、工程重点实验室(省部级)、西部煤矿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 11 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1 个教育部创新团队。现有 8 个国家特色专业、11 个省级特色专业,1 门国家精品课程、25 门省级精品课程,2 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 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5 个省级教学团队,1 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8 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 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 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有 5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 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6 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9 个一级学科硕士点,78 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7 个工程硕士培养领域和 1 个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授权点,55
7、 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地矿及其相关学科为特色,以工科为主体,工、理、文、管、法、经、艺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全日制在校生万余人。学校有教职工 XX 余人,专任教师 1200 余人,教授、副教授 400 余人,教师中具有博硕士学位者 900 余人。其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1 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3 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7 人,省“三五人才工程”人选 10 人,陕西省“百人计划”7 人,陕西省“三秦学者”特聘教授 2 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37 人,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 7 人。学校还有一支由 200 多名专家、教授组成的高水平兼职教师队伍,其中双聘
8、院士 8 人。“十一五”以来,该校承担科研项目 4238 项,其中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 “973”、 “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 154 项;科研经费总额亿元;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4 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 136 项;获准专利 520 项。半小时的参观让我受益匪浅,认识到了先辈们创建科大的艰辛历程,感受到了做一个科大人的自豪与骄傲,感到了肩膀上担子的沉重。21 世纪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纪,尤其是我们科大人要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指引下,担负起“科教兴国” “可持续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历史使命。为
9、构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为把西科大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作为传承西安科技大学五十余年精神文明的我们,对学校的过去倍感自豪,对学校的现状感到欣喜,对学校的未来更是充满了信心。我们将以先辈为榜样,把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作为首要目标,发扬传承“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和“励志图存、自强不息”的“胡杨”精神,锐意改革、开拓创新,用实际行动为西科大的历史之墙添上我们浓墨重彩的一笔。参观校史馆感受 今天,我们去了校史馆,一听到这个名字,就知道那里肯定会有我们学校的历史。作为一名羊坊店中心小学的同学,如果连自己学校的历史都不知道,那么就太可惜了。
10、刚进去,进入我们眼线的是一个个金色的大奖杯,多的数不胜数。讲解员首先给我们讲了我们学的办学理念、学校的目标和口号之类的。然后,我们又看了以前的数任校长,从中,我知道了我们学校是 1945 年建立的。我们学校还被称为“奥林匹克示范校”老外说:“你们这并不会出现什么奥林匹克运动员,但是你们有着奥林匹克精神,希望你们能够越建越好!”没错,能不能当运动员不是大事,主要的是我们要有着奥林匹克精神。之后,我还看见了国安队的签名,有郎铮的,有侯森的,有邵佳一的最让我敬佩的是邵佳一,他以前有去过德甲的俱乐部,但是由于伤病的困扰,最后还是回到了中国,他坚强的意识值得我们学习哦我们学校的金鹏论坛也被展示了,我就是
11、金鹏论坛组的,一个人至少写 XX 字论文,难度可想而知,被展出的都是获奖的。通过这次参观,我知道了名誉和声望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有这种精神,就像邵佳一一样。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参观校史馆心得体会 XX 年是我在哈理工大学生活学习的第五年,为了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母校,更加热爱自己的学校。党支部带领我们参观了校史馆,我对自己的学校有了更深层次地了解。一、我校是一所黑龙江省属规模最大的理工科大学,以工为主,理、工、经、管、,文、法、哲、教育学等多学科的大学,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大力加强国际合作教育,稳步发展成人继续教育的多层次、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XX 年,我校
12、被国家教育部评为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院校。二、学校现有四个教学区,总占地面积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亿元;图书馆藏书 220 余万册,中外文期刊约 4 万余种。现有专任教师 1396 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 1 名,副教授以上人员 710 名;在校全日制学生 26898 名。三、学校设有 18 个学院、4 个教学部和 4 个教学实践中心,49 个本科专业,51 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1 个工程硕士学位授权领域,2 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 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3 个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20 个省级重点学科,11 个省级重点专业,5 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 个省高校校企
13、共建工程研究中心。XX 年,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学科”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工程电介质及其应用技术实验室”被列为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发挥人才聚集优势,学校在“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支撑”的发展战略方针指导下,组建起 44 个科研机构。从“九五”至现在,共承担国家基金项目、 “863”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省部级科研课题 1951 项,取得科研成果 900 项,获奖项目 183 项,其中“新型本征半导电高分子压力、温度双参数传感器” ,XX 年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发表学术论文 5770 余篇,出版专著 386 部。学校坚持开放办
14、学,以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改造为契机,走产学研一体化的道路,在校区内建立起科研成果孵化基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与地方政府开展了全面合作。 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不但有力地支撑了学科建设,全面提升了学校的整体水平,而且也为黑龙江省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为此学校荣获黑龙江省振兴经济一等奖、二等奖和哈尔滨市科技兴市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通过此次的活动我们深刻的了解了理工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学习了老一辈理工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要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继续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奋进,踏歌而行,为母校创造更加骄人、辉煌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