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及乌尔禾两区胆囊结石的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志 2006 年 11 月第 12 卷第tn!曼!曼!:!:原刺激机体局部产生 IgM,IgG.,其促成核活性,使胆固醇结晶形成,是导致结石的启动因子.一旦胆红素开始沉积,促胆固醇结晶的作用减弱.导致蛔虫异物组结石胆红素含量明显增高.其形成的环境是感染先出现.非蛔虫组结石,胆管的机械刺激与炎症较轻,局部免疫球蛋白含量低;胆液分泌后,即开始有各种成分的变化,胆管非生理性胆液中胆固醇过饱和形成结石,代谢改变是结石形成的主要因素.近 5 年的回顾性肝内外胆管结石成分调查结果提示:青岛及胶东地区原发于肝内外胆管的结石,多数仍以蛔虫异物为核心
2、,结石主要成分仍为胆红素.但胆红素的含量较 50 年代有降低的趋势,胆固醇含量有增加的趋势.原因可能与结石形成过程中感染因素降低,代谢因素增加有关.近年来医疗条件的改善,胆系感染的机会与程度降低,结石形成中的感染因素降低,人群饮食习惯的改变,高胆固醇饮食的增加都是可能与结果有关的因素.我们对 20 世纪末的最后 5 年中,青岛及胶东地区原发性肝内外胆管结石病胆石成分仍以胆红素为主,不感到意外.但分析结果显示蛔虫病仍然是该地区原发性肝内外胆管结石病的主要病因,却令人惊讶.分析其原因:(1) 近年来该地区生活水平 ,卫生状况尽管已明显改观,但某些长期以来形成的生活饮食习惯,在短期内还难以彻底改变.
3、例如在不清洗的情况下,用牙咬开带皮的大蒜底部,使生大蒜皮很容易地脱落,再食用的习惯,表面看方便,但明显存在引发蛔虫病的可能.(2)有待下一个 5 年的调查结果,以判断本文近 5 年的调查结果是否处于一个过渡阶段.参考文献1WangHK.Biliaryascariasis.ChinJSurg,1956,4:335.2WangHK.Therelationshipbetweenbiliaryascariasisandcholedocholithiasis.ChinJSurg,1957,12:708.3 顾倬云,黄志强.中国人胆结石的特点,中华外科杂志,1987,25:321.4WangHK.Orie
4、ntalCholedocholithiasis.SurgGastroenterol,1982,1:317-320.5 石云明,王一,王训颖.山东地区胆石症的特点.普外临床,1991,6:351353.6 王训颖.胆石症.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79 85.7 姜远辉,胡义利,毛恩强,等.胆道蛔虫病对胆管结石成分的影响及意义.肝胆外科杂志,1998,6:161162.(收稿日期:20050602 修回:20050912)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及乌尔禾两区胆囊结石的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分析阿不来提马骏何秀华刘厚上叶舟曹明芹胆囊结石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具有分布广泛,发病率高的特点.根据本市两区按
5、常住人口,按一定比率,随机抽样调查显示,该市两区居民总的发病率在 17.2,远高于全国平均 10 的发病率 n,且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成为影响本市居民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资料与方法1.调查对象:以本市长住居民(5 年),1575岁人群为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抽样,两区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按两区总人口 39/6 核定抽样实际调查人数为 2045 人.失访率控制在 6.7.排作者单位:834009 新疆自治区,新疆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医院外科(阿不来提,马骏,何秀华,刘厚上);新疆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急救中心(叶舟 );新疆医科大学统计教研室(曹明芹)除外来临时务工人员和户口迁入本地区但生活
6、未满5 年者.2.调查内容:一般情况,饮食,家族史,居住时间,既往史 B 超,血液检查等.对方案设计,人员培训,调查实施,失访率和资料统计均进行质量控制.3.调查方法: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本市两地区人口资料及居委会居民资料,将两个行政区内新村的房栋编号,然后以房栋为单位按规模大小成比例概率抽样(probabilityproportinnatosize,PPS)的方法随机抽样.样本大小的确定选择公式NPO/SE2(SE 为标准误;N 为样本数;P 为预期现患率;Q 一 1-p).实际调查 2045 人.4.调查方式:(1) 入选对象均接受按指定楼栋居住人员集中在居委会查体,查胆囊 B 超和空
7、腹血糖血脂.在居委会工作人员的积极配合下争取了被调2006 年 11 月第 12 卷第 11 期 ChinJHepatobiliry 曼 rg!:!:查者的最大配合,提高群体依从性,控制失访率.(2)流调人员由 8 名医学院实习生,本院医护人员组成,进行集中培训和预调查,指定统一方法,标准用语和注意事项.(3) 专人负责调查表的审校,做到当日资料当日同步审校,对有疑问的调查表当日解决以减少误差出现.(4) 数据采用双录入法输入 Excel2000 数据库,并进行人工错误分析.(5)每套测量工具进行专业校正后,固定两人小组,每天使用前仍进行自己校正.(6) 固定两个有一定资历的 B 超医师,并不
8、定时对 B 超进行 kappa 值一致性分析,kappa 值要大于 0.75.(7)生化检查按标准检验方法进行.结果1.胆囊结石检出情况:在调查人群中经 B 超普查出或因胆囊结石手术证实病例为 352 例,占总人数的 17.2,其中男 814 例,占 39.8%;女 1231 例,占 60.2(表 1).352 例的年龄分布显示,35 岁以上者占总发病率的 849/6(表 2).2.危险因素分析(1)性别:性别与胆囊结石的 OR 值为 2.101(959/6C11.6262.716).女性的患病危险较男性高(P0.001).(2)年龄:年龄与胆囊结石的 OR 值为 1.403(95%C11.0
9、33I.054,P 一 0.ooo),表明年龄增长,患胆囊结石的危险度增大.表 1 病人性别分布情况(3)体质指数SMI 一体重(kg)/身高(m.): 将RM1 分成25 和25, 25 为肥胖.结果显示 OR值为 1.111(95C1 为 1.0781.146,P 一 0.000),说明肥胖是胆囊结石的危险因素.(4)在本地居住时间:居住时间与结石的 OR 值为 1.031(959/6Cl1.0191.044,P 一 0.000),表明在本地居住时间越长,患胆囊结石的危险度增加.(5)既往疾病史及血液指标:有胆囊结石家族史,胆囊炎病史,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史,血中胆固醇增高,血糖含量高是胆
10、囊结石的高危因素.与出生地,油气接触史,吸烟,饮酒无关(表 38).表 3 主要研究因素及赋值因素编码应变量结石自变量性别婚姻出生地学历汽油接触胆囊炎病史糖尿病病史高血脂病史高血压病史家族史早餐情况水源吸烟饮酒习惯有无息肉孕次产次O 一无胆囊结石,1 一患胆囊结石1 一男,2 一女O 一未婚,1 一已婚O 一非本地出生,1 一本地出生哑变量:文盲(0,0,0,0);小学(1,0,0,0,); 中学(O,1,0,0,);高中及中专 (0,0,1,0,);大专及以上(0,0,0,1,)哑变量:干部(0,0,0,0,O); 家属工 (1,0,0,0,O);普通工人(O,1,0,0,0); 石油工人(
11、O,0,1,0,0);农民(0,0,0,1,O); 其他职业(O,0,0,0,1)O 一无,1 一有0 一无,1 一有0 一无,1 一有O 一无,1 一有0 一无,1 一有哑变量:无家族史(O,O); 一级亲属(1,O); 其他亲属(O,1)O 一不吃,1 一不规律,2 一规律哑变量:纯净水(O,O); 地下水(1,O); 自来水(O,1)O 一不吸,1 一偶吸,2 一经常O 一不饮,1 一偶尔,2 一经常O 一无,1 一有O 一无,11 次,22 次,33 次,44 次,55次及以上O 一无,11 次,22 次,33 次,44 次及以上讨论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胆囊结石的危险性增加.本研究发现,
12、随年龄的增长,OR 值增大,显示年龄大是胆囊结石的危险因素,BMI 是胆囊结石的危险因素,与以往文献报道一致 0 门.女性的患病危险高于男性,可能与特有的生理因素及肥胖有关.妊娠和孕次多引起胆囊排空功能的改变,导致胆囊结石多见于女性.一一一猢锄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肝胆外科杂志 2006 年 11 月第 12 卷第 11 期 cll1inJHepai 堡!:!:表 4 单因素 logistic 分析(ORal,为危险因素;ORal,为保护因素)表 5 水源对结石患病率的影响注:=14.423,P=0.001表 6 家族史对结石患病率的影响注:=37.986,P=0.00表 7 出生地对结石患病
13、率的影响注:一 23.613,Po.001表 8 婚姻对结石患病率的影响注:一 9.832,P=0.002克拉玛依地区普遍生活水平较高,饮食结构以肉食为主,体重指数 OR 值增大,血中胆固醇含量OR 值增大及有高血脂病史者 OR 值增大,上述结论与文献报道的一致.血中胆固醇浓度升高,胆固醇在胆汁中排出增加,形成胆固醇结石的可能性也就增加.未发生胆固醇结石的人群,胆汁中胆固醇呈过饱和状态的比例为 509/6,而患有胆固醇结石的人群其胆汁几乎 100 都呈胆固醇过饱和状态 H.统计处理发现,总胆管内径是胆囊结石的危险因素,其 OR 值为 4.026(959/6C13.5444.992,P=0.00
14、0).目前尚未见与此有关的报道.胆囊结石多因素 logistic 分析(采用似然比逐步回归分析)中 OR 值仍为 3.719(95C12.4535.639,P 一0.000).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可能与胆囊切除后胆总管代偿性增粗有关,因测得数据为 d0.5cm有 704 人,0.51cm 有 1336 人,只有 2 例并胆总管结石且胆总管直径未超过 1cm).胆囊结石与家族史,某些疾病既往史有关.研究结果显示,直系亲属有胆囊结石者患病危险性明显增加,其 OR 值为 3.958,与文献报道一致.既往有胆囊炎病史者可能与胆囊颈部炎症致胆汁排空障碍有关.有糖尿病史者患胆囊结石的危险性增加,因糖通过
15、脂代谢影响胆汁.该地区的水源有地下水,自来水与纯净水,进行对照结果显示自来水的 OR 值为 1.799(959/6C1 为1.3052.480,P 一 0.000).说明胆囊结石可能与本地区自来水水质有关,其原因待水质分析后解析.同时研究结果显示胆囊结石与油,气接触史无关,为本地区相关工作人员解除了后顾之忧.总之,胆囊结石与年龄,性别,孕次产次,饮食,血中胆固醇水平,家族史,某些既往史如糖尿病等有关.值得注意的是,胆囊结石与当地水质有显着性相关,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参考文献1 于皆平,沈志祥,罗和生,主编.实用消化病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225.2 刘建平,林辉,丁亚,等.重庆地区胆囊结石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第三军医大学,1998,20:336338.3 唐振铎,巫协宁.胆结石.见:江绍基,主编.临床肝胆系病学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567580.4 梅懋华,主编.消化道生理学与临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0.12O 一 139.5 刘燕萍,张思源.胆石症与营养.肠外与肠内营养,2001,8:18819O.(收稿日期:20050524 修回:2005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