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财政管理综合改革情况报告 腐败不是权力活动的必然产物,但却是权力失去制约的直接结果。国家的公共权力是由具体的公务人员来行使的,而权力本身又天然具有扩张性和腐蚀性。那么,如何来解决权力的公共服务性与行使权力的个人局限性的关系,有效预防腐败发生呢?近几年来,崇仁县在这个问题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积极组织协调财政部门开展财政管理体制综合改革,坚持从财政管理的各个关口入手,构建财政管理各项制度屏障,堵住资金管理上的漏洞,促进财政资金运行的规范有序,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从源头上遏制了腐败,真正使权力在远离腐败的轨道上运行。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从资金收入入手,在票据管理上下功夫 一是实行财政票据电
2、子化管理,统一电子票据。从2008年8月开始,率先在全市推行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试点工作。采取“电子开票、银行收钱、限期缴销、源头控制”的运行机制,按照“统一部署、分步实施”的原则,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在全县所有行政事业单位和乡镇基层站所实施了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在改革实施过程中,首先,我们对全县非税收入的收费、票据进行了核定、核销,对没有收费许可或收费不合规范的,停止供票;对单位留存的票据,一律全部核销。并充分依托科技手段,对单位的收费项目、标准、资金解缴期限、票据核销期限进行了系统化、标准化的设置,在大厅财政窗口安装了财政管理端卡,对进大厅收费单位设立大厅管理卡及开票卡,制定规范的操
3、作流程,对全县所有财政票据进行管理,达到了电子开票的目的。由于我们对所有部门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进行了电脑固化,部门多收一分钱、少收一分钱或者巧立名目收费现在都不可能,进一步规范了部门的收费行为,有效遏制了乱收费、坐收坐支、私设“小金库”等现象的发生。省财政厅领导对崇仁的改革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把崇仁的做法称为“崇仁模式”,并要求在全省各县区予以推广。 二是执行非税收入征缴管理制度,实行收支脱钩。政府非税收入是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除税收之外,行政事业单位和社团组织所有收入的总称。县政府专门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执收执罚部门收支完全脱钩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在全县范围内实行非税征管改革,对非税
4、收入实行“六统一(政策、模式、账户、程序、票据、信息)”征管改革。改革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制定方案和宣传发动阶段;第二阶段为全面清理阶段;第三阶段为完善管理办法和总结阶段。全面实行“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的管理模式。通过建立规范的政府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制度,实现执收执罚部门收支完全脱钩,达到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促进各单位依法行政的目的。 财政票据管理的进一步规范,实现了财政票据全程跟踪,所有非税收入资金纳入财政统筹范畴,把单位所有资金由暗处摆到明处,有利于控制不合理支出;强化了监督,实行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改革后,不仅有效防止了乱收费和开具虚假票据等问题的发生,而且对单位执收的政府
5、非税收入收缴情况进行了有效监控,改变了原来的事后监督为事前、事中全过程监督;堵住了“小金库”资金来源,通过“以票管费”避免了收入流失;杜绝了收“人情费”现象,由于软件控制,按项目与标准既不能多收一分,也不能少收一分,更不能乱收一分,有效地遏制乱收费、乱罚款等违规现象,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了腐败。 二、从财政支出入手,在控制公务消费行为上下功夫 一是推行公务消费公务卡结算制度改革,严格规范现金支出。为提高公务消费透明度,减少现金结算事项,简化财务报销流程,我县在试点工作基础上,于去年7月1日,在全县银行系统、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和商业网点正式联网对接,成为全省第一个全面推行公务卡结算的县区。截至目
6、前,全县共有30个商业网点安装了POS机,193个行政事业单位办理了941张公务卡,80以上的公务消费使用公务卡结算。此举,进一步规范了财务管理,减少现金支付结算,提高公务消费透明度,简化财务报销流程,从源头上预防了现金支出领域的违纪现象发生。 二是实行公务消费机打发票报帐制改革,严格规范消费行为。崇仁县从去年8月份正式启动公务消费机打发票报帐制度改革。制定了规范公务消费机打发票报帐办法,举办了四期县直单位财务人员机打发票报账业务培训班。从去年11月份开始,全县所有行政事业单位在县内发生的公务接待、来客住宿、办公用品购买、烟酒食品购买等公务消费主要支出项目必须使用商业网点提供的机打发票方能报帐
7、。截至目前,全县共有30个商业网点安装了机打发票软件和设备。实行“机打发票”能真实记录商品购买者所选购商品和消费者消费的时间、地点、单价、数量和总金额等信息内容,可直接作为会计财务报账凭证。实行机打发票报帐,可较好地防止单位虚开发票套取现金、以票谋私现象的发生,有效规范了公务消费行为,从源头上预防公务消费领域腐败现象的发生。 三、从报帐环节上入手,在强化监管上下功夫 一是以县属单位为重点,推行会计集中代理核算改革。我县从2001年开始全面推行了县乡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代理核算改革。成立了专门机构会计代理核算中心,所有预算单位的财务收支全部纳入“中心”管理。在管理方式上,坚持预算单位资金所有权、
8、使用权和财务权不变,其核算职能从预算单位分离出来,交由“中心”统一代理,同时,取消预算单位银行账户,财政统一开设银行账户,统一会计科目,统一核算方法,财政监督职能贯穿于会计核算全过程。会计核算中心建立后,全县减少财务人员120多人,每年至少可减少开支300万元;通过制定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开支标准,避免了单位开支的随意性;同时,健全票据管理办法,杜绝了白条、无效发票、虚假发票等违规行为,防止了单位乱收费、乱集资、乱开支、乱做账现象的发生。 二是以乡村财务管理为重点,推行乡财县管体制改革。从2003年起,在全县15个乡镇设立了财务核算中心,对乡镇所有行政村、基层站所和政府机关的财务进行统一核算和管理
9、,并取得了初步成效。2007年,我县全面实行“乡财县管”改革工作。按照以预算管理为龙头,以账户统管为主线,以票据管理为基础的模式,将乡镇行政事业票据和国库集中收付基本账户上收为县财政管理,在确保乡镇预算管理权不变、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变、财务审批权不变的前提下,对乡镇财政实施“一个集中,四个统一”管理方式,即“集中收付、预算统编、账户统设、采购统办、票据统管”。通过“乡财县管”制度改革,有效地遏制了乡镇“乱收费、乱花钱、乱进人、乱举债”的行为,从源头上堵住了乡镇收入截留和浪费的“黑洞”,提高了乡镇财政工作效率,节约了行政成本,规范了财务管理,减少了资金拨付环节,有效杜绝了涉农补贴资金被挤占、截
10、留和挪用,使涉农补贴资金更准确、快捷、安全地发放到补贴对象手中。确保了乡村资金的安全以及支出的规范性,有力地促进了乡镇各项事业发展。 三是以统一帐户体系为重点,推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我县原有的国库管理制度,是以设立多重账户为基础的收付制度,其弊端十分突出,财政资金缺乏事前监督,截留、挤占、挪用现象时有发生,财政运行信息反馈迟缓,透明度不高,难以及时、准确地为预算分析决策提供有效依据。从2007年开始,我县在集中会计代理核算和乡财县管两项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改革新途径,在全县308个单位和所有乡镇都实施了国库集中收付改革,改革面达100%。专门成立了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中心,履行国库直接支付职能
11、,管理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建立国库支付与会计核算并轨运作模式,实行“前台支付,后台做账”,使两个中心各尽其能,分工协作,既解决资金乱支问题,又解决核算不规范现象。通过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取消预算单位所有收支账户,由财政统一开设六类账户即“国库、非税收入、预算单位经费、备用金、特设专户、工资补贴”,所有财政收支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核算,使政府性支出由过去的“资金流”变为“指标流”,由传统的“以拨列支”变为“以支列支”,减少资金流转环节,收入直接缴入国库,支出直接支付到收款人。截止2010年4月,全县193个县直单位(含单位专户)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中心直接支付,实现资金总流量7416.68万元,
12、其中现金流入量3208.46万元,现金流出量4208.22万元;办理直接收入业务990笔,直接支付业务1650笔,办理直接清算业务1650笔,实现清算资金6127.8万元。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延长了财政监管链,实现了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筑起了揭制腐败的“防火墙”;财政资金直接支付到收款人,减少了资金拨付环节,提高了办事效率,打通了资金运行的“快车道”;政府调控能力明显增强,构建了经济发展“保障线”;防止了一些部门滥支乱花现象,架起了干群众关系“连心桥”。 推进财政管理体制综合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社会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一劳永逸。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还将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县将继续以改革创新的理念,以求真务实、开拓进取、锲而不舍的精神,在巩固和深化现有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源头治腐力度,拓展源头治腐领域、改革源头治腐措施,严把财政关口,筑牢制度屏障,努力使权力在远离腐败的轨道上运行。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