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试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层传播 【摘 要】 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层的传播现状不容乐观,应从理论认同、情感认同、道德认同和行为认同四个方面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层的传播途径。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层传播;途径 党的十八大报告“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充分发挥基层群众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转化为自觉的意识和行为,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因此,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层传播途径,是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风尚的重
2、中之重。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层传播途径,就是要解决理论认同、情感认同、道德认同和行为认同,做到知、情、德、行的统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基层社会的主体需要和自觉追求。 一、理论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层传播的前提条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容不是自然而然就能留存于群众的头脑中的,是需要长期不懈的教育和引导来实现。 1、构建分层分级的教育体系 按照年龄和工作性质等对基层受众对象进行分层分级,一般可分为在校学生、普通群众和党员干部。对在校学生来说,应加强爱与责任的培养,教育他们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有基本的公德意识;做好“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培养,逐步确立积极向上的价值取
3、向。对于普通群众而言,要引导和鼓励他们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过程,接受理论教育,提高理论修养,自觉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逐步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对党员干部来说,要教育和引导他们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主观世界,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基础,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党性修养。 2、创新教育形式 通过有效灌输教育,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进入头脑,影响实践。同时,在灌输教育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教育形式。首先,重视学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利用已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广
4、大学生潜移默化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其次,充分发挥基层党校的阵地作用。利用党校的人才资源与理论教育优势,组织教师到基层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教师的理论研究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第三,强化社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地位。组织社区群众积极参加各种宣讲、图片展览、理论探讨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形式变得丰富多彩。 二、情感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基层传播的基本条件 所谓情感认同,就是要以情动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到人们的心灵,诉诸于人们的情感,通过情感活动,增强情感体验,夯实情感基础,形成情感共识。 1、增强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力 首先,传统媒体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
5、者,要积极投入感情,以情动人,调动、呼唤群众的情感,激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情感上的认同,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为的动机、倾向和结果产生钦佩、赞许、肯定和喜爱的情感。其次,传统媒体要继续加强对主旋律的讴歌,要真实反映群众的现实生活,真实情感。透过主旋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映射在人们的情感生活中。第三,传统媒体要注重对社会正能量的传播,用社会正能量引导人们进行正思考、正行为,从情感上鼓励群众分析鉴别庸俗消极的价值观,自觉自愿做出正确选择。 2、重视新兴媒体的传播亲和力 首先,正在成长的青年一代是参与网络传播的主要力量,他们的情感认同更容易受到网络媒体的影响。因而网络媒体应该利用传统媒体
6、无法比拟的传播优势,将网络上存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资源有效传播开来,激发网民的情感认同。其次,利用手机短信平台、 平台、智能手机网络平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舆论传播,从传播环境上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 三、道德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层传播的根本目的 道德认同是民族力量的精神纽带,是延续民族生命的精神基础,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层传播的根本目的。 1、重拾传统美德,推动道德传播 “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和”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从社会主义荣辱观到“三个倡导”,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延续和升华。一是要充分认识中国传统
7、文化的重大价值,使民族优秀美德深入人心;二是要形成强大舆论氛围,使民族优秀美德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为;三是借鉴古圣先贤之道,使修身养性成为终生大事;四是继承提升和创新,使民族优秀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观值融为一体。 2、明确道德规范,加速道德内化 一是要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当代中国共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二是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公民道德建设,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的教育,构筑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三是要优化社会制度环境,建立健全道德行为的保护保障机制,有效降低做好事、行善举的社会风险和道德成本,激发群众追求
8、高尚道德行为的动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群众的自觉追求,外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3、宣传道德模范,树立道德标杆 首先,塑造道德模范要倾向于平民化、身边人、身边事,要让各行各业各个领域都有自己的道德榜样。其次,宣传道德模范,就是要宣传他们的理想信念、道德追求,通过模范行为,激发基层群众的共鸣和感动,发挥道德模范的示范效应,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群众的引领作用。 四、行为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基层传播的终极目标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认同就是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养成,达到“知行合一”,外化于行。 1、遵循和践行 对基层党员干部来说,遵循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牢记党的根本
9、宗旨,强化公仆意识,在本职岗位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紧紧依靠群众建设基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于日常的工作实践中,体现于自己的言行举止中。对普通群众而言,遵循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自尊自爱、关爱他人、诚信为本,真正做到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整个社会来说,就是要全方位、全覆盖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社会生活之中。 2、体验和享用 要让群众真正从理论、情感、道德和行为上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要让他们在践行的过程中获得实惠、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的幸福感,享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的成果。“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这样才能不断增强基层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作者简介】 赵 坤,任职于中共宝鸡市委党校,讲师.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