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设计初中信息技术(动作补间动画制作)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初中 小学2、课时 1 课时3、学生课前准备: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及操作技能,在上一节课里学习理解动画制作的基本原理,并能利用 FLASH 制作简单的动画。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动作补间动画基本概念,为后面进行动画制作做准备工作。2、学会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提高应用技巧.3、掌握多图层动画补间动作,培养拓展综合应变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自学网络资源,建构新知识。并把知识与技能运用到实践操作中,提升学生的动脑及动手操作能力;使他们在学习中感悟、理解、提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2、、使学生掌握有关动画制作技巧,能综合补间动画技术制作简单的动画。 2、使学生安全教育,掌握必要的安全常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促使其身心健康成长。3、通过信息技术的价值观的渗透,达到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三、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广西九年义务教育信息技术初中二年级下册主题二任务一的内容。在动画制作中共有三个主题:分别是主题一:逐帧动画制作;主题二:补间动画制作;主题三:动画制作深入。本节课的是动画制作的主题二补间动画制作第一节。四、教学方法及教学思路由于本节课是动画制作的中间部分,学生在学习这节课前必须了解动画制作的基本原理,并能利用 FLASH 制作简单的动画。这样在进入主题二补间动画制作学习就顺
3、理成章。本节课的设计为任务驱动,由“激趣引入,温故知新,探究新知,拓展知识,参与活动,评价与反思”五环节组成。通过一个智利矿难事件引入,让学生利用 flash 制作动画参与援救过程,达到提高学生的思维、动手操作能力,信息价值观的得到培养。教学重、难点1、掌握动作补间动画的几个关键要素。2、利用补间动画制作简单的动画。3、综合使用动作补间动画完成矿难大救援解决措施:通过真实事件,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通过步骤引导,让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在难点上通过小组合作,分散难点的办法,分别采用分层次,分任务、相互协作来完成一个项目。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师:打开链接百度视频:h
4、ttp:/ 师:2010 年,智利发生了两件大事,让世界瞩目。一件是自然在作恶,8.8级特大地震,另一件则是有许多人为因素的矿难。地震和矿难,在我们的印象中总是都和死亡、悲剧、苦难联系在一起,然而当它发生在智利时,我们听到的最多的词语却是奇迹,生命的奇迹,温暖的奇迹如此大的地震死亡人数仅仅只有 700 多;一场矿难,33 名矿工被困在地下长达 69 天之久,然后全部获救。(二)、明确任务,温旧知新。师:今天我们的任务中是利用 flash 补间动画来展现智利矿工大营救的场面。在学习之前我们作以下准备工作。师:下同请同学打开百度视频链接:http:/ 自学视频,并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FLASH
5、 制作中构成动画设计的基本要素是什么?(2( 构成动画运动的是什么帧?学生讨论:不同的图层可以相互影响吗?(三)、学生自学 (四)、回答问题、讨论交流。(五)、教师打开百度链接视频http:/ 让学生观察小球的运动操作步骤,并说出观察结果:结果: 插入关键帧 (属性改变) 前后位置发生改变 (小球移动) 创补间动画 (实心箭头)(六)、学生总结归纳补间动画的概念:对象的大小,位置,角度发生变化的动画,在两个关键帧上分别设置同一运动对象不同属性,创建两个关键帧之间的补间动画效果。(七)、任务二:用补间动作制作完成开动的小车。1、教师提示:把小球换成小车。2、学生练习3、学生总结归纳:动作补间动画
6、的操作步骤。师:即然大家学会使用补间动画制作,我想考验大家临场应变能力。(八)、任务三:两个同学一组共同完成“智利矿难大救援”。任务 1 学生搜索百度图片,http:/ flash8 中导入矿山地型结构图。 任务 2:设置图层二,命名为救生仓层,制作一个上下运动的救生仓补间动画。任务 3:设置图层三,命名为汽车层,制作一个汽车运送物资的补间动画。学生 2-3 人一组,分工完成。(九)学生作品交流,展示.(十)、学生思考,总结思考 1:归纳补间动画制作操作步骤,在制作时注意些什么问题?思索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感悟到了什么?生:这是一次以人为本的,高科技的营救,人们在珍视生命价值存在的同时,
7、发挥高科技在各领域中技术含量,把灾害损失降低到最小的程度十、教师总结同学们, 今天,我们不仅学习了动作补间动画完成智利矿难大救援的现场。同时也学到了应对不同环境下的应变经验,我们要把我们技术运用到科技生活的各领域去,为国家的建设出力!请大家继续关注下节课形状补间动画的内容!六、教学反思1:信息价值的渗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不仅注重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能力培养,更注重课堂上信息与技术相配融合理念下技术的理解,操作、设计与探究。强调信息素养上知识的渗透、价值的迁移,和能力的拓展有机结合。这节课里通过让学生利用 FLASH 知识与技能去完成一个智利矿难大救援项目,他们不仅学会技术上的操作,也明白如何
8、去用技术改变生活,改变现状,造福人类,提升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价值理解,体会更深一层含义,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大有帮助。2、强调信息时代的合作意识,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环境。通过一个真实事件再现,激发学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建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探究、合作型课堂。在整个节课大部分时间里,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师讲学生练的教学方式,教师通过步骤引导,让学生大部分时间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并在原有知识上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在引导学生完成一个大的救援任务同时,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方法,把一个大救援任务分解成三个不同层次的小任务,然后由各小组成员,分工负责完成。在执行任务
9、的过程中,成员之间可以讨论交流,可以发出求助。并自己动手解决问题。采用这种教学方法,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同时,在同学们互相学习中增进了友情,创造出合作学习的和谐氛围。3、教与学方式上的改变,对学生发展的影响通过教学方式、呈现内容上发生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也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学生不再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式的反复操练,而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探究,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不断提出新的问题,解决问题,探索问题。由于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接受、探索、模仿、体验、等多种适合个人特点的学习方式,因此对学生的收获与终身发展的影响也不同。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学到信息技术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应对自然灾害、自我保护的一些基本方法。并从中受到安全教育和得到处变不驚的心理素锻炼。七、教师简介姚萍萍 女 南宁市北湖北路学校 信息技术教师南宁市教学骨干 邮政编码:530001 电子邮箱:城区科研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