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州六月荔枝丹本文是著名科普作家贾祖璋写的一篇科普作品,准确、翔实的说明了荔枝的果形、果实以及贮运,对荔枝的习性、产地、栽培史等作了一般性介绍。把丰富的科学知识、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融为一体,有着高度的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关于荔枝的简介:荔枝属无患子科。古籍称荔支、离支、丽支,果实成熟时果皮色红艳可观,俗称丹荔。唐朝朱应扶南记对荔枝一名解释为:“以其结实时,枝弱而蒂牢,不可摘取,必以刀劙(l)其枝,故以为名。”荔枝鲜果色、香、味、形均美,甜香可口,深受消费者的欢迎,为“一果上市,百果让路”的珍果,已早被历代墨客所称颂。荔枝全身都是宝,果实营养丰富,维生素种类多,且含量高,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
2、水果。我国民间常把荔枝作为滋补品,中医用荔枝治病历史悠久,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荔枝核含淀粉 57%,是酿酒的原料。荔枝木纹理细密坚实,耐潮防腐,是修建房屋和制作各种家具的优良材料。荔枝根可提取单宁,是上等的防腐涂料。荔枝又是优良的蜜源植物,一棵 30 年以上的荔枝树,花期可泌蜜 15-20 公斤。荔枝蜜是蜜中上品,它含有人体所需的糖和 20 多种氨基酸,具有较高的医疗价值和保健滋补作用。荔枝除鲜食外,也是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和外贸出口最具竞争力的果品。荔枝干早已驰名,近十多年来,荔枝深加工为荔枝酒、荔枝罐头、荔枝汁等系列产品,已畅销国内外市场。荔枝对栽培条件要求不高,适应性很大,种后
3、稍加管理,4-5 年便可挂果,一般种后 10 年树株产可达 50 公斤,30 年树株产在 150 公斤以上。它结果时间很长,长达几百年甚至千年。作者简介贾祖璋,浙江省海宁县人,生于 1901 年,我国著名的生物科普作家。曾任商务印书馆和开明书店编辑,解放后历任中国青年出版社和科学普及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副理事长、福建科普创作协会理事长等职务。他撰写的科普读物主要有鸟类研究、鸟与文学、生命的韧性、生物学碎锦等。他的科学小品,内容充实,构思精巧,语言简洁洗练,文笔清新朴实。收入中学课本的有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贾祖璋原先是位小学教师。1924 年,他从报上看到商务印书馆要招收一批剥制动植物
4、标本的工人,便急忙赶到上海报考,结果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被该馆录取。旧上海是个花花世界,不少青年人迷恋于洋场里的熙熙攘攘、霓虹灯的五彩缤纷;而且剥制动植物标本,在一般人眼里是不值一顾、低人一等的工作,可年轻的贾祖璋却爱上了这个职业。他爱惜光阴,不善“交际”,工作之余,悉心读书写作。那时,商务印书馆有个植物园,由一位工人管理。贾祖璋“毛遂自荐”,搬进去和工人住在一起。植物园里,人只有两个,而花草树木却有千百种。有人问他:“住在园里不感到寂寞吗?”他笑笑回答:“我喜欢安静。不妨碍别人,别人也不妨碍我,何况还有这许多花草做伴。”就这样,他一边当工人,一边精心观察,详细记录,积累了大量创作素材,并参考日
5、文资料,编著了鸟类研究、普通鸟类、世界禽鸟物语等书。和别人合撰的六十万字巨著中国植物图鉴,也是在这时开始准备的。 一年秋天,为了写蟹一文,他从市场上买回了几只螃蟹,养在水里,一连几天全神贯注加以观察,了解它的生活习性。然后煮熟,揭去背壳,由表及里,仔细探索,详细考证,终于把这个“无肠公子”、“横行介士”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有一次,贾祖璋为了核实文昌鱼的史料,桌子上摆满了古今中外的书刊。他潜心于研究工作,早把门外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突然,一个小朋友推开门,探头说:“贾爷爷,东西烧焦了!”贾老的炉子就放在门外,赶去一看,铝锅里嗞嗞地叫着,一股浓烈的焦气冲鼻而来。原来,锅里的肉早已墨黑墨黑,焦糊
6、了。打倒“四人帮”后,贾老已年近八旬,但他人老心不老,终日伏案著述,陆续写出了许多优秀科普作品。其中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文,荣获了全国“新长征优秀科普作品奖”一等奖。“南州六月荔枝丹”是明朝陈晖荔枝诗中的句子。原诗是:“南州六月荔枝丹,万颗累累簇更团,绛雪艳浮红锦烂,玉壶光莹晶寒。高名已许传新曲,芳味曾经荐大官。乌府日长霜暑静,几株斜覆石阑干。”贾祖璋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科普作家。1901 年生,浙江省海宁县人。当过小学教师、中学教师、编辑。他创作、编写、翻译了 29 部生物学著作。现任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副理事长。科学专著有鸟类研究普通鸟类鸟类概论世界禽鸟物语鸟与文学动物珍话生物素描碧血丹心生命
7、的韧性等。1980 年出版生物学碎锦,南州六月荔枝丹即选自该书。内容结构(一)主要说明荔枝果实的形态特点。(1-10)1.从对小学时学过的荔枝图序质疑写起,引出下文。(1)2.荔枝的形态特点(2-9) 荔枝的外部形态(2-5)A 荔枝外壳构造B 荔枝外壳的颜色C 荔枝的形状D 荔枝的大小及重量 荔枝的内部构造(6-9)A 荔枝的壳膜B 荔枝的果肉C 荔枝的贮藏D 荔枝的果核3.荔枝的花(10)(二)主要介绍有关荔枝的其他知识(11-13)1.荔枝的产地分布2.古代的荔枝书谱3.荔枝的生长习性及生长北限(三)提出建议:大力发展荔枝生产,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14)本文的说明顺序为先主(荔枝的形态
8、特点)后次(有关荔枝的其他知识及建议),而介绍荔枝的形态特点时是按由表(外部形态)及里(内部构造)的顺序。这样来写,条理清晰,内容全面、主次鲜明,既突出了荔枝的形态特征,又介绍了有关荔枝的其他知识。简明精确,科学性强。本文在介绍荔枝的科学知识时,十分注意简明精确,科学性强。它处处使用确凿的事实和具体数字来加以说明,并且不断纠正古代有关知识不确切的地方。例如,白居易诗中说“壳如红缯”,作者说这是诗人的比喻,缯是丝织物,光亮滑润,而其实荔枝壳是“粗糙”的。白居易说“膜如紫绡”,作者指出是把壳内壁的花纹误作膜的花纹了。又指出咏荔枝膜的诗句只是诗人的夸张说法。在讲到荔枝肉时,又从植物学观点指出,这不是
9、果肉,而是“假种皮”,真正的果肉是丢弃的那层膜。作者通过调查、观察、考证,用科学的态度,不断纠正古人有关记载荔枝的知识上不确切或错误之处,使之更符合事实,保证了传授知识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用具体数字说明事物,是说明文中常用的一种说明方法。本文说到荔枝的大小和重量时,用了具体的数字,其中关于四川合江产的楠木叶的重量,两本书上记载相差很大,作者不妄下结论。在讲到载培历史时,都有具体数字,使读者明确我国荔枝栽培历史悠久,品种繁多。附:白居易荔枝图序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