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年级语文沉香救母(二)教案范文三篇 二年级语文沉香救母(二)精选教案范文一 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新偏旁“刀”。学会用“帮助”造句。 2. 学习默读课文,讲述故事。 3. 想象沉香扑进妈妈怀抱时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4. 体会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 教学重点: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朗读理解,体会沉香对母亲的挚爱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沉香对母亲的挚爱之情。 第一课时 一、复习 1、指名说说沉香刻苦学武艺的故事 2、沉香练就一身高强的武艺后,是怎样解救母亲的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2、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生字词,标小节号。 3、出示词语:救母 血痕 在乎 诚心 打败 凶恶 激动 浑身 巨响 怀抱 师傅 跨 转身 (1)自读这些生字词 (2)哪些字音值得注意? “诚”读翘舌音 “奔痕”读前鼻音 “捧诚”读后鼻音 “转”是个多音字,你能用它的两个读音分别组词吗? (3)带读,指读,齐读 4、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在读读,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5、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 6、指名比赛读书 7、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教学生字 1、分析字形(略) 2、指导写字 救:左边的求写得稍微紧凑些,末笔是点。右边的反文旁写得舒展些 激:中间上面的“白”,下面的“方”写得紧些,左中
3、右依次放开宽度。 3、学生描红,老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 正确美观地临写生字一遍。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图文结合,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会用“帮助”造句 3、通过学习课文,再次体会小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默写词语。打败凶恶诚心激动 2、把默写的词语连起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新授 1、教学第1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3)什么叫“救母心切”?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4)请你读出小沉香“救母心切”的感情。指导读 2、教学第2自然段 (1)自读 (2)从该段,你有读懂了什么? (3)出示:1、他翻过
4、高山,跨过深涧。 2、他不知翻过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过了多少座深涧。 这两句话意思相同吗? 这两句话的不同,你能体会出来吗? 有感情地读读 (4)还有哪些语句写出了路途遥远沉香历经千辛万苦?(板书:一个个一道道)你还能说出类似的量词吗? (5)齐读第2自然段 3、教学第3自然段 (1)从沉香这些做法,我们感受到了什么? (2)是啊,诚心感动了仙人。 4、教学第4自然段 (1)指名读第4自然段 (2)(出示图)华山怎么样?此时沉香心情怎样? (3)有感情地读第一句 (4)还有哪里体现出沉香心里无比激动? (5)看到这个感人的场面,你想说些什么? (6)带着这种感情齐读第4自然段 5、齐读有感情
5、地朗读课文 三、小结 四、作业 1、选适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一件件一针针一个个一线线一道道 母亲在灯下()()地为我补衣裳。 沉香身上划了()血痕。 我把玩具()地收拾起来。 沉香脚上磨出了()血泡。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复述课文 2、会用“帮助”造句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说说课文内容 2、再次让学生默读要求 二、指导复述 1、自己一边默读课文,一边记下故事的情节。 2、看挂图,想情节,说说这个故事 3、同座位互相复述,指名复述这个故事。 4、把两部分故事一起合起来说说。 三、指导造句 1、读读练习4中的三个句子 2、你能仿照句子,也来用“帮助
6、”造句吗? 3、你能用“帮助”造句时,把“帮助”放在句中不同的位置吗? 学生说,师生共同纠正。 四、作业 1、造句(两个位置不同的句子) 帮助 帮助 2、把两课的故事连起来说一说,说给爸爸妈妈或弟弟妹妹听。 二年级语文沉香救母(二)精选教案范文二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 体会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 2、学习默读课文,练习讲述故事。 3、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设想: 1、重难点 :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朗读理解,体会沉香对母亲的挚爱之情。 2、课型:新授 3、基本理念: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教学设计重
7、视读的训练,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 4、基本教学思路:在教学中,通过图片展示、多媒体动画、语言描绘、播放录音等方法来帮助学生学习,幻画出对课文的情感体验。另外,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一定的想象空间,结合生活经验,进行对比、联想,使课文描写的情境在学生的头脑中再现、扩展,使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录音。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欣赏动画歌曲烛光里的妈妈,谈话导入。 板书课题,说说自己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建议:字字读准、句句读通;用序号标出自然段;画出不懂的词句。
8、请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师生评议、纠正。 提出自己不懂的词句。 三、精读感悟,体会情感。 默读课文1、2自然段,并用记号标出表现沉香“有孝心”的词语或句子。 二年级语文沉香救母(二)精选教案范文三 目标预设: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习二、三、四节,明白沉香在救母过程中吃了许多苦,感悟沉香对母亲的挚爱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来理解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沉香所受的许多苦,及对母亲的挚爱之情。 教学准备: 黑板上简笔画崇山峻岭、小黑板、挂图 教学流程: 一、课前热身,导入新课 我们把勇敢的沉香请出来,一起读第一小节。 二、合作探究,感悟学习 (一)过渡:
9、沉香拜别了师傅,向着遥远的华山奔去。现在,就让我们也跟着沉香一起走上他的救母之路吧。 1.自读第一小节,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小组讨论,张开想象的翅膀。 3.集体讨论,我仿佛看到了什么? (饿了的沉香;渴了的沉香) 板书:饿了 渴了. 4.师:那累了摔倒了呢?还可能吃什么苦呢?板书:苦 5.沉香为救母亲,一路历经了千辛万苦,我们能不能把“多少座”、“多少道”换成“几座”、“几道”?把“一个个”、“一道道”换成“一个”、“一道”呢?为什么不能?(师总结:小小的沉香承受的苦实在太多了!)板书:太 6.为了救母亲沉香不畏艰险,一往无前,看着这位勇士,你们想对他说些什么? 7.谁能怀着对
10、沉香的敬佩之情读好这一段呢?(指名) 8.师生评价。 (二)1.大声朗读第三小节,想想沉香为什么能得到仙人的帮助? (勇敢、孝心、对妈妈的爱感动了仙人)板书:爱 2.师引读。 (三)1.和同桌读第四小节 2.那么多年没见妈妈了,见到了妈妈,沉香一头扑进妈妈的怀抱,哪组能边读边演这个场景? 3.生读,师评。 4.想象一下,他们见到了会说些什么呢?给这个动人的画面配配对话吧! (四人小组讨论) 5.汇报,交流,评价。 6.老师也被这画面感染了,我想通过朗读来表达我此时的激动,行吗?(师范读第四小节。) 7.生齐读。 三、总结提升 沉香救母的故事画了一个完美的句号,那这个故事留给各位小朋友一些什么呢
11、? 四、课外作业: 1.链接生活: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2.实践探索:收集一首歌颂母爱的诗 五、板书设计: 饿了 渴了 (太) 苦 累了 爱 摔倒了 【以下为精品推荐,可删改!】 【推荐一:二年级语文校园里的画优秀备课教案范文】 二年级语文校园里的画优秀备课教案范文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虚心学习别人长处、待人宽容友好是一种美德。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 在一个校园里有一块供同学们画画的黑板,在这里发生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
1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看看黑板前同学们在干什么? 2.自由读课文: (1)画出生字,读准音。 (2)标出自然段。 (3)读通顺。 3.检评: (1)读生字。 (2)读课文。 4.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讲读第l-3自然段 1.自由读第l-3自然段。 2.用文中的话来形容“我”和卡佳的画。 “我”“老师和同学们都夸我画的好。” “卡佳”“画得跟真的一样。” 3.你觉得哪个更好些? 4.两位都是画画高手,实在难分上下,下面咱们就一起去看看他俩的比赛吧! (四)细读分析第4-6自然段 1.自由读第4-6自然段。 2.讨论:这次画画大比拼中,“我”和卡佳各画了几次?各画了什么? 画出示意图:
13、3.请同学们读第4自然段。 卡佳画了什么?“我”画了什么?“我”为什么这样做?(引导学生把“我”想的说出来) 4.请同学们读第5自然段。 卡佳又画了什么?“我”怎么应对的?“我”心里怎么想的? 5.最后卡住又画了什么?“我”会怎么想? 6.请同学们读第6自然段。 7.你觉得卡佳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你更喜欢谁?为什么? 8.同桌分角色表演。 (五)朗读指导 本课内容符合儿童生活,富有情趣。适合朗读和复述。教学时,先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然后,重点指导朗读47自然段,读出绘画较量的有趣,读出“我”的情绪变化,读出卡佳态度的诚恳。在充分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讲一讲这个故事。 第二课
14、时 (一)有感情朗读全文 (二)学习生字 1.读下列生字词。 (1)黑板 夸 卡佳 炸弹 划去 救起 血盆大口 愉快 一串 诚恳 意思 (2)一艘 爆炸 大鲸 2.分析记忆字形。 记忆字形时注意下列字: 夸:下面是“亏”,不是“丂”。 佳:左边是“亻”,右边是“圭”,是两个“土”字。可与娃、蛙比较异同。 恳:上部是“艮”,不是“良”。 3.交流识记生字方法。 4.指导书写。 本课生字中,下列字比较难写,应重点指导: 救:左宽右窄。左边是“求”,注意左边第三、四笔是点、提,第五笔是短撇,第六笔要把捺变成点。 血:独体字,上面的撇要写得立起一些,末笔横要写得长一些,托住上边。 愉:左窄右宽,左边要
15、注意笔顺,右边笔画较多,注意不要少中间短横。 (三)完成课后第2题 1.组词: 佳( ) 炸( ) 救( ) 思( ) 挂( ) 作( ) 球( ) 想( ) 2.选字填空: 3.填上合适的词: -( )黑板 一( )军舰 一( )小船 一( )炸弹 一( )大鲸 一( )动物 二年级语文校园里的画优秀备课教案范文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四字格下面的双横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看图和学文,使学生了解同学之间要互帮互助、互信互爱,从小培养良好的行为品质。 教学过程 一、猜谜引题,出示图画,设问揭题 1.在学习之前,教
16、师出示谜语:“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进行猜谜活动。(谜底:画) 2.谈话揭题:学校里的画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出示课文中的两幅插图)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欣赏这两幅“校园里的画”(教师板书课题)。 【说明:利用学过的古诗画导出课题,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画的表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学生读准生字词,读通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l)读准“板、弹、恳”的前鼻音,“炸”的翅舌音,“思”的平舌音以及多音字“血”的音。 (2)注意“夸、划、救、串”的间架结构以及笔顺,指导书写练习。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说明:读准字音,读通语句是读懂课
17、文的前提】 二、观察插图,运用比较,培养能力 1.依文看图,训练观察能力。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观察图画。 (2)分别指导学生观察这两幅图画。提问:想一想谁在画画儿,都画了什么画? 【说明:从图入手,使学生从画面上初步了解故事的大意,从整体上感知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看图说话,不仅有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缘图悟文,强化学法指导。 (1)看图找段:指名朗读第四、五自然段,思考:卡佳和“我”在黑板上分别画了一些什么图画?让学生围绕这段内容回答,从而理清写作顺序:卡佳画一艘军舰“我”画炸弹炸军舰,水兵们都落水卡佳“救起”被炸的 水兵,坐上小船驶向岸
18、边“我”画鲸鱼张开大嘴吃水兵。教师总结:通过他们两个人的所作所为,你知道了 什么? (3)品词诵读:要理解自然段中语句的意思,必须要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以词义贯穿句义。图文结合,形象理解词语:“不信服、救起、生气”等。可以教学生看插图解释“生气”、“救起”,还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不信服”,变抽象为形象。诵读指导:在读第四自然段中的“说实话”“可是”时语气强调得要重些,表示“我”的心虚;“拿起”朗读时语速要快,强调“我”的妒忌心;“一个个”读时语速要慢些,表示“我”的得意。 【说明:本课的插图再现了卡佳针对“我”在校园的一块黑板上画的两幅画而作的修正图画。这里图文对照,一方面示范了图文结合方式的
19、多样性,既有从图到文的顺向结合,又有从文到图的逆向结合,还有图文同步进行的双向结合,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想象、理解能力,也使教学方法更趋炎活,不断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注重了图文结合的可操作性,克制了图文结合的笼统性、肓目性。】 3.自学第六、七自然段。要求:回顾学习第四、五自然段的方法:看图找段、读文析句、品词诵读;依照这个方法进行自学。 【说明:教学不仅传授学科知识,还应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这里,教师放手让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方法、技巧独立阅读、思考、批注、钻研、揣摩、质疑、切磋,能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 三、联系实际,发散思维,续编故事 1.朗读表演(分角
20、色有感情地朗读,分组竞赛朗读,集体朗读)。让学生戴上头饰表演课文的主要情节,加深理解。 2.复述故事:指名让学生练习用自己的语言看图简要地解说课文内容。 【说明:运用朗读表演,可以使学生在各种形式的读中理解、感知、玩味课文内容。读熟了,文章的语言就进入到了学生的语言里。通过读,可以吸收、咀嚼、消化文章中的种.种表达方法,将文章的语言内化成为自己的语言,从而形成语言储备。】 3.续编故事,发展思维:卡佳看到“我”满脸不高兴的样子,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说明:教学中续编故事,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注意文中两个人物的内心活动、神态表情怎样,有什么样的语言和举动,为学习描写人物打下基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
21、的想象力、发明力和求异思维能力。】 二年级语文校园里的画优秀备课教案范文三 知识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艘、岸、鲸”3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尤其对待新同学更要热情友好。 3.通顺、连贯地读好长句子。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学习。 教学重点 理解“我”和卡佳所画的画各自不同的含义。 教学难点 想象“我”和卡佳的心理语言。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读、想、说、谈四结合突破重难点。 教学准备 生字新词卡片、幻灯片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 提问:说 说,校园里都有什么? (校园里有操场。同
22、学们在操场上踢球。校园里有动物园地。同学们饲养了很多种小动物。校园里有植物角,那里的植物有观叶的,有观花的,五颜六色的好看极了) 二、导人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新的一课。板书课题校园里的画。校园里的画在什么地方?校园里的画是谁画的? 都画了些什么? 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这一课。 1.教师范读课文。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 (1) 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难读的词和句子,尤其是长句。要多读几遍。按标点符号的停顿读课文。 (2) 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写出序号。 3.检查学习情况。 (1) 认读生字新词卡片。 黑板 炸弹 救起 愉快 一串 诚恳 意思 夸 佳 划 血 (2) 认读要求认识的字
23、词卡片。 艘 爆 鲸 指名读、开火车读、分组读。 (3) 指名试读课文。 按自然段每人读一段。 提问:这一课说的是谁和谁的事? 他们的爱好是什么? ( 这一课说的是“我”和卡佳的事。他们都喜欢画画儿。) 从哪些句子中知道“我”喜欢画画儿,而且画得不错? 读一读第一、二自然段。 学生练习小声读、指名读、齐读。 二、作业练习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认读字词卡片。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指导朗读 1.学习第三自然段,默读课文。 提问:读了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读了这一自然段,我知道卡佳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群动物,而且画得很像真的。) 指导朗读:读的时候
24、,注意把长句子读好。 指名读、齐读。 2.学习第四自然段。( 投影复合片“军舰、火蹿”) 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提问:谁在画画儿,都画了些什么? (卡佳用粉笔画了一艘军舰,“我”在军舰上画了一个个炸弹爆炸的火球,水兵都掉进了诲里。) 指导朗读:读的时候,要把“ 我”不服气的语气读出来,还要读好长句子。 教师范读、指名读、齐凑。 3.学习第五自然段。( 幻灯片“小船和大鲸”) 默读第五自然段,想想,第二天上午,谁又画了什么? 看了他们的画儿,你有什么想法? 理解“救起”、“血盆大口”等词。 (第二天上午,卡佳画了掉进河里的水兵坐在一条条小船里,向岸边划去;“ 我”画了一条大鲸张开血盆大口向小船扑去
25、,好像要吞掉小船。看了他们画的画儿,“我”觉得卡佳出于好心,救起了水兵,让他们坐上了小船,准备上岸。“ 我”故意画一条大鲸扑向小船,像要吃掉小船。“ 我”对卡佳不友好,“我”太骄傲了,总跟卡佳过不去。这样做不对, 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 指导朗读:读的时候,要读出卡佳的善意和“ 我”故意与卡佳作对的傲慢的语气。 教师范读、指名读、分组读。 4.学习第六自然段。(幻灯片化险为夷的过程 ) 默读第六自然段。边读边想,下午谁又画了什么? 理解“聚集”、“愉快”等词。 指名读课文。 提问:下午谁又画了什么?同学们说着、笑着,他们在说什么, (下午,卡佳画了水兵都骑在大鲸的背上,大鲸愉快地向岸边游去,
26、大鲸的后面还拖着一串小船。同学们在说,卡佳的想象太丰富了,她可真有办法呀! 本来都为水兵捏了一把汗,怕他们被大鲸吞吃掉,可没想到,卡佳的画笔让水兵都骑在大鲸的背上了,卡佳真好!) 指导朗读:要读出卡佳的聪明、智慧,她把原来的紧张气氛化解了,使人松了一口气。看了她的画儿,感觉心情舒畅,她的想象实在太丰富了。 教师范读、指名读、齐读。 5.学习第七自然段。 学生自由读,想一想,佳佳和“我”是怎样做的? 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理解“诚恳”、“不好意思”等词。 提问:从什么地方看出卡佳态度十分诚恳? (“ 我”几次为难卡佳,她都不生气、不计较,反倒劝“我”别生气了,主动要和“ 我”和好,一起画画儿,从这
27、儿看出卡佳的态度十分诚恳。) 指导朗读:要读出卡佳的诚恳态度和“我”由满脸不高兴到不好意思的内心变化。 教师范读课文、指名读、齐读。 三、总结提问 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 (启发学生畅所欲言) (读了这篇课文,我想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发现同学的优点应该虚心学习,克服自己的缺点;我还想到了,对新来的同学要热情,要多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接近他们,和他们交知心朋友。我想到“我”是认识了自己的做法是不对的,从卡佳的谈话中看出“ 我”心里非常惭愧,他会改好,也会与卡佳成为好朋友的。) 教师总结:同学们说得都很好。的确,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对待新同学更应该热情,处处关心他们,接近他们,亲
28、近他们。看到同学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要为他们高兴,向人家学习,同学在起要成为好朋友、好伙伴。 【推荐二: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四时田园杂兴优选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四时田园杂兴优选教案一 教学目标 1.感受田园劳动生活,体会人们生产劳作的辛苦。 2.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感受田园劳动生活,体会人们生产劳作的辛苦。 教学准备 本课生字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查找跟诗有关的资料、课件。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从学前班开始就学了很多古诗,谁愿意背给大家听?今天,我们再来共同学习
29、一首,题目叫四时田园杂兴。 播放课文朗读录音。介绍作者。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其诗题材广泛,对农民的痛苦,官吏的残暴等都有反映,诗风清逸淡远。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 二、释题并初步感知课文 (一)释题:“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并猜想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 (二)教师范读全诗,学生小声自读并思考: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三)指名试读全诗,引导回答上面问题。 三、学习诗文内容 (一)自由读文,利用工具书查阅自己要理解的词语,并记录自己的疑难问题。 (
30、二)小组讨论, (三)全班交流探究 昼:白天。耘:除草。耘田:在田里除草。绩麻:把麻搓成线。各当家:各人都担负起一定的家庭责任。 未解:不懂。供:参加。耕织:耕田织布。傍:靠近。桑阴:桑树下。 1诗歌一、二句写了什么内容?明确:农民劳动的繁忙景象。 2三、四句中写不懂如何耕织的“童孙”也在“学种瓜”,要表现什么呢?明确:在农村,无论男女老幼,人人爱劳动,人人需要劳动。另外说明劳动像游戏一样,虽然繁忙但充满乐趣。请同学们认真想一想:后两句表现孩童天真可爱的行为,目的是什么?(有力地衬托出农民勤劳简朴的生活) 3诗歌的写法 (1)正面描写劳动景象 (2)语言清新自然,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 (四)
31、引导学生试着解释全诗: 白天除田草,夜里搓麻条,村里的男女都担家。 幼童不懂耕田织布,也在桑树荫下学着种瓜呢! (五)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描述画面内容。(抓住儿童神态、动作、想象其语言) (六)放声自由读诗,想像其意境,体会农民一家辛勤劳动的生活。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指导背诵 五、总结 这首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亲切朴实,富有泥土气息。描写了紧张而又愉快的劳动场面和田园生活的美好。 六、布置作业 背诵全诗,预习下一首诗。 七、板书: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耘田辛勤劳动 (赞美) 夜绩麻 学种瓜天真可爱 (喜爱)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四时田园杂兴优选教案二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3个生字。 2.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古诗。 3.学习借助注释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4.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敬重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重点 1.学习借助注释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2.理解诗句,引导学生想象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和情趣。 教学过程 一、激趣入诗 1.了解作者生平 2.释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