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英汉动物词之联想意义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义是语言表达中重要的部分,决定着语言使用即交际的成败。本文从语义重合及语义错位两方面对比分析了英汉动物词联想意义的异同,揭示了造成这些异同的社会文化原因和联想意义在词汇学习和交际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动物词;联想意义;语义重合;语义错位 作者简介:李青,籍贯:山东临沂,出生年月:1985年3月,职称:助教(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H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9-0152-01 1、引言 英国着名语言学家Geoffery Leech将语义划分为七个不同类型: 理性意义、内涵意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反映意义、
2、搭配意义、主题意义, 除理性意义与主题意义外,其它五类均属联想意义。对英语词汇的学习不仅需要学习者掌握其理性意义,更需要了解和把握其与民族文化和心理想象紧密联系的联想意义。本文就英汉动物词从语义重合及语义错位两方面探讨其联想意义的异同, 用典型的英汉动物词为例对其相同和不同的联想意义进行阐述。 2、语义重合:英汉动物词联想意义相同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人类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的文字体现。英汉民族在劳动生活过程中积累的共同经验和在解决问题时产生的相似思维方式造就了词汇的文化重合,即语义重合现象。英汉语言中有很多动物词的联想意义是相同或相似的。 如“狼”(wolf)在英汉语言中的联想意义是相同的,
3、英汉民族在劳动实践过程中都了解它生性凶残、冷酷、贪婪,于是与“狼”有关的习语、成语都含有贬义色彩,如:汉语中的“引狼入室、声名狼藉、狼心狗肺”。另外,狼的叫声也是非常可怕,于是又有“鬼哭狼嚎、狼嗥鬼叫”。英语中的比喻 “as greedy as a wolf”等。有趣的是,有些习语在英汉两种语言中也有相同的表达,比如汉语有“披着羊皮的狼”,英语同样有“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又如狐狸在中国人的眼中代表着奸诈,狡猾,多疑,人们用“老狐狸”一词来指那些奸诈狡猾的人,这与fox在英语中的意义是相同的,英语中就有 “as sly as fox”的惯用语。 但是, 由于英汉
4、民族不同的自然环境、生活环境、思维习惯、世界观念等,动物词的联想意义更多地表现在语义错位上。 3、语义错位:英汉动物词联想意义不同 语义错位是指英汉动物词的理性意义相同, 但联想意义差别较大, 甚至出现语义空缺。语义错位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英汉动物词理性意义基本相同,联想意义不同或相反,另一种是英汉动物词的理性意义不同,联想意义相同。 3.1、英汉动物词理性意义相同,联想意义不同 由于英汉民族的社会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的不同,他们对同一动物的感情和认知也不大相同,这是造成英汉动物词理性意义相同、联想意义不同的首要原因。汉语中,猫头鹰是不祥之鸟,听到猫头鹰叫,一般会认为要倒霉,而在英语语言中o
5、wl是智慧的象征, “as wise as an owl”反映了这种说法。又如,炎黄子孙都自称“龙的传人”,龙在汉语语言中象征着权利和威严,比如“望子成龙、藏龙卧虎、乘龙快婿”等。而在英语语言中,“dragon”是邪恶的象征,在西方神话中,dragon是使人恐惧的恶魔。圣经把dragon隐喻成恶魔,把与上帝相对立的恶魔撒旦称为“大龙”(the great dragon);the Old Dragon即为魔王,或撒旦之意。英语中的dragon还经常被用来形容专横跋扈,让人讨厌的人。美国前总统里根的夫人曾多次插手政事, 被人冠以“dragon lady”(龙夫人)的绰号。 另一个造成英汉动物词联想
6、意义不同的原因是英汉民族文学作品的影响。蟋蟀是避寒趣暖的昆虫,在汉民族文学作品中,古人往往以蟋蟀对气候的反应表达季节的变迁,诗云“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它俗称蛐蛐,别名促织,谚曰:促织鸣,懒妇惊。农业文明以男耕女织为主,一年的生活都按季节安排。蟋蟀之音,预示秋爽秋萧天冷了,女人应该赶快制布做衣以备过冬之需,不然北风吹,大雪飘,一家大小穿什么,遂谓蟋蟀为促织。而在英语中,蟋蟀是一种能给人带来幸福快乐的小昆虫,自从莎士比亚在亨利四世中用过“as merry as crickets” 以后,英美人就一直沿用着as merry as cricket 这一明喻成语。 3.2、
7、英汉动物词理性意义不同,联想意义相同 由于英汉民族从事生产活动及使用的生产工具的不同,表达同一概念时不同民族所采取的方式也不同。英语源自于英国,而英国又是岛国,航海运输捕鱼业都非常发达,于是英国人的主要食物就是鱼,接触最多的动物也是鱼,英语就用“drink like a fish”来形容人酒量大。汉民族生活的自然环境以土地居多,过的大多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所以就需要牛来耕地播种,以获得生活所需,于是就有“牛饮”来形容人喝得多。 由于英汉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他们往往用不同的参照物和不同的表达形式反映同一事物。典型的例子是汉语中的“虎”与英语中的“狮子”(lion) 有相同的文化联想意义,
8、出现了汉语用“虎”而英语用“lion”表达同一概念的现象。我们都认为“虎”是百兽之王,是权利的象征,所以有“虎视眈眈、调虎离山、伴君如伴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等习语。而在英语中“lion”取代了汉语中“虎”的位置。“lion”才是百兽之王(Lion is the king of animals),也可以象征权力和最大利益,如:“lion ;s share”。 4、结束语 语言反映文化,由于英汉语所在民族文化上的异同, 作为文化重要部分的语言特别是词汇层面中的动物词语也会产生相同或者不同的联想意义。对于学习外语的人来说, 只有了解了英汉语言不同的文化背景及民族特色, 把握具有民族内涵的词在交际语言中的联想意义才能算是真正掌握了这些词,也只有这样,才能高效准确的进行交际,才算是真正习得一门语言。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89. 2、喻云根,张积模, 英汉动物词的比较和翻译J. 外语研究,1992,(3). 3、杨元刚,说牛道马:英汉动物词的联想意义与翻译J.山东外语教学,2003,(4).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