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探析去中心化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183727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析去中心化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探析去中心化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探析去中心化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探析“去中心化”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 梁莹莹 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摘 要: 从企鹅兰登书屋的发展理念能够清晰发现, 在当前的出版创意行业中, “大”并不代表好, 只有“去中心化”才是其发展箴言。因此, 要想实现数字转型, 应当立足于商业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 也就是从 B2B 成功转型为 B2C。当前互联网的发展仍然呈现出非常典型的巨头当道之势, 并且始终在以中心的方式逐渐扩大覆盖范围, 不过, 每一个用户都拥有自主选择的权利, 所以用户的聚散会对巨头的变更产生极为关键的影响。互联网世界复杂多变, 基于这种特质, 互联网化的本质就是去中心化。虽然互联网能够在短时间内生成巨头, 甚至还可以称

2、霸一方, 成为中心之一, 然而细看公司内部不难发现, 在架构方面比较倾向于事业群制, 并且公司业务逐渐从大整体中分离并独立, 作为垂直领域逐渐倾向于对品牌的细化分类。基于这一角度可以发现, 实际上并非每一个中心内部都存在高度的集权和统一, 反而是沿着去中心化的发展方向前行。但是“去中心化”能否真正成为中心思维的替代, 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关键词: 去中心化; 数字转型; 互联网; 进入 21 世纪之后,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生成的是全新的内容生产以及传播方式, 彻底改变了传统的阅读习惯, 逐渐被自媒体占据主导。这一模式是对传统线性传播模式的有效击破, 更模糊了传播者和接收者之间的界限。由

3、此而创造的信息平台, 人人都能够发声, 人人都可以成为传播者, 这也使得传统媒体丧失了信息传播中的主导和垄断地位, 被认定为去中心化的标志。如果基于传播层面的角度分析, 其中还会涉及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 也就是所谓的互联网的去中心化以及中心化的并存。简单地说, 在网络传播媒介中, 发声是去中心的, 然而其传播确实是中心化的。一、整体“去中心化”, 局部“中心化”更突出从整体上看, 信息传播去中心的趋势非常明显;然而从局部分析, 中心化同样突出, 如“大 V”、粉丝以及群主等都是非常典型的局部中心化。基于去中心化的传播网络实际上并不存在绝对的中心, 这是因为每一个节点都具有非常典型的自制性;然而

4、又会存在相对的中心, 由于其信息优势, 能够基于主动出击对节点的选择产生关键性的影响, 由于节点的选择而生成的向心力, 促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心。所以, 对于去中心化而言, 并非要抛弃中心, 而是应当基于节点对中心作出自主选择。再简单一点说, 就是由中心决定节点, 由此节点就会对中心产生依赖, 一旦离开节点, 中心就不能够存在。所以, 在去中心化的体系中, 每一个人都可以是一个节点, 每一个人也都能够成为一个中心, 所有的中心都不可能是永远不变的, 任何中心对于节点并不是强制性的。假使去中心化能够弱化每个人的角色, 那么局部的中心化又会对其进行放大。例如, 粉丝就是生成于互联网时代非常典型的局

5、部中心化现象。不管是马云、雷军, 还是罗振宇等人, 他们都充分发挥了互联网的便捷性, 积累了非常庞大的粉丝群体, 由此而生成典型的局部中心化现象。虽然其传播具有非常明显的商业色彩, 但是和传统的中心化传播相比较而言, 仍然具备无可限量的影响力。二、信息使“去中心化”成就更大的中心在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 虽然信息源是去中心化的, 然而能够有效吸引注意力的仍然是少数信息, 特别是极具影响力的“头条”。任何一个时代, 注意力资源的稀缺都会始终存在。所以, 必然会由此而生发信息传播的筛选机制, 以此形成具有中心化的传播现象。注意力资源的稀缺主要包含以下两个层面:其一, 由于受众的注意力极为有限, 因此

6、绝对不可能拥有无限多的时间用于接收无限多的信息, 由此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更具价值的信息才是关键;其二, 媒体资源的稀缺, 相比传统媒体的“头版头条”而言, 电子媒体具有相同的特质。所以, 头条依然是绝对的稀缺资源的争夺, 在这样的情势之下, 必然促使媒体对信息源进行筛选, 以此吸引更多受众的目光。媒体的主要功能就是传播信息, 但是和平台媒体相比, 电子媒体的显示界面相对较小, 想上互联网头条的难度更高。因为电子媒介为了推出更有价值的信息, 必然会对信息进行筛选。媒体会将最具影响力的信息作为头条, 由此“赢者通吃”必然会再一次发挥其重要功能。因为头条信息最具价值、最具有吸引力, 受众的获取会更便

7、捷, 这样必然难以避免媒体领域的中心化现象。三、去中心化的思维造就更大的中心化平台如果能够有效吸引最小的单元参与其中, 就能够集聚庞大的力量, 这就是去中心化思维, 由此而生成中心化的结果。不管是互联网的平台领域, 还是商业领域, 都充分体现了这一思维。每一个时代都会具备具有时代特色的基础平台, 在互联网时代, 以 BAT、谷歌以及 Facebook 为例, 它们都是最具本时代特色的基础平台, 它们都具有商业化特质, 同时又是免费的、公开的, 能够零门槛地面向所有的参与者, 由此就能够造就中心化事业。在传统时代经常被忽视的小众需求, 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实现了“配对”的可能。商业领域中最大的弊端

8、就是信息的不对称, 然而互联网的出现有效地弥补了这一空缺。在不久的未来还有可能出现和 Uber 相类似的商业工具, 可以实现“自主配对”, 强化供求之间的关联, 由此必然会产生巨大的反差基于去中心化思维创设更宏大的中心化平台。由此可见, 在互联网时代, 去中心化并非目标, 而是达到目标的手段, 其最终目的都是强化集权。就当前开放性的网络平台而言, 放开的最终目标实际上就是为了更有效地吸引合作伙伴, 使其可以在自己的平台上提供面向所有用户的服务, 既有助于和对手之间形成竞争壁垒, 同时也能够有效强化集权。除此之外, 话语表达的去中心化极有可能引发话语传播的中心化。对于所有的发声或者传播者而言, 总是希望自己的言论能够被更多的人了解, 由此就必须催生一个传播中心。反之, 话语传播的中心化同样有可能对话语表达的去中心化产生反作用, 集中表现为一旦生成的传播中心和多数网民的立场出现悖立, 就会在传播的过程中出现阻碍或者限制, 由此迫使他们不得不选择其他传播方式或者传播途径。参考文献1王世华.互联网再认识:去中心化是个伪命题J.新闻界, 2013 (20) :46-4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