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论中医“治未病”理念及临床应用.docx

上传人:拉拉链 文档编号:18309087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中医“治未病”理念及临床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论中医“治未病”理念及临床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论中医“治未病”理念及临床应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论中医“治未病”理念及临床应用 【摘要】 “治未病”思想源自黄帝内经,历代医家乃至现代医学对“治未病”思想都极为重视。根据现代医学理论,将人群的健康状态分为三种:一是健康未病态;二是欲病未病态;三是已病未传态。因此,“治未病”就是针对这三种状态,具有未病养生防病于先、欲病施治防微杜渐和已病早治防止传变的作用。 【关键词】 中医; “治未病”; 理念; 应用 【中图分类号】R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183(2013)11-0024-01 一 “治未病”理念的起源 中医学历来重视疾病的预防。“治未病”的概念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

2、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素问?刺热篇指出:“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此“病虽未发”,结合上文是指机体已受邪但尚处于无症状或症状尚较少、较轻的阶段。这种潜病态可发展成为某种具有明显症状和体征的疾病。因而,“治未病”是指通过一定的防治手段以阻断其发展,从而使这种潜病态向健康方向转化,属于疾病早期治疗的范围。 二 “治未病”理念的演变 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提出了“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在备急千金要方中

3、提出用针刺预防中风的具体方法:“惟风宜防尔,针耳前动脉及风府神良”。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医圣张仲景秉黄帝内经难经之旨,在临床医学实践中贯彻“治未病”思想,他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篇中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是运用五行乘侮规律得出的治病防变的措施,是“治未病”思想既病防变的具体体现。 元代朱丹溪指出:“与其求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夫如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提出了预防与养生的重要性。 明代的杨继洲针灸大成中也有艾灸预防中风的详细记载,如:

4、“但未中风时,一两月前,或三四月前,不时足胫发酸发重,良久方解,此将中风之候也,便宜急灸三里、绝骨四处,各三壮如春交夏时,夏交秋时,俱宜灸,常令二足灸疮妙。” 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根据温病的发展规律和温邪易伤津耗液的特点,提出对于肾水素虚的患者应防病邪乘虚深入下焦,损及肾阴,在治疗上主张在甘寒养胃同时加入咸寒滋肾之品,以“先安未受邪之地”,是既病防变法则的典范。 近年来,在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同志大力倡导中医“治未病”实践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办了“治未病”健康基石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和“治未病”工程,提出了中医特色的防保服务体系。 三 中医“治未病”理念的应用 “气”“血”“精”是人体健康的根本,

5、它们充盈,使人健康长寿;它们亏虚,则使人经常会出现疾病缠身、过早衰老、所谓亚健康的症状,“气”“血”“精”是三种能量,这三种能量亏虚时人体的生理就有表现,观察人精神、面色、舌头、耳朵、大便、小便、头发、指甲、牙龈等等就能分析与辨别各种将会发生或已经发生的病变状况。如心悸、失眠、健忘、皮疹、手脚冰凉、月经不调、乏力、气短、嗳气、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脱发、不停放屁、便秘等等这些病的病因。为此,便按唐代大医家孙思邈的科学论理“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进行从根本治病。 在黄帝内经中还有“和于术数”与“不妄作劳”这两个原则,这两个原则提示了该适当地选择运用和锻炼身体的方法,列举

6、了“导引、吐纳”等形式;“不妄作劳”是提醒人们的劳作不要违背常规,应考虑季节、时间、年龄、体力及有无疾病影响等诸多因素,同时要做到劳逸结合,使活动有益于身心。如骨科病没有适量活动就很难康复,而且还导致新愈合点骨质钙化;适当活动锻炼能让人的精神放发调整分泌系统,能减少许多疾病发生。正如黄帝内经所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因此,中医 “治未病” 养生,又强调了养心守神学,不论太极拳,还是静步走,关键在于收心守神而能入静,进入一种“宠辱皆忘”的恬淡境界,达到人身健康延年益寿之目的。 人的健康整体,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环境健康等多个方面。健康与其他任何事物一样,是个多矛盾的统

7、一体,如果偏离平衡,偏重于某一方,就会激化矛盾,轻则会陷入亚健康,重则导致疾病。要保持健康,关键就在于找出与把握这矛盾的平衡点。究竟怎样才能做到健康长寿?从古至今,这都是人们在不断探索的问题。历代王朝的帝王将相养尊处优,生活优裕,其中不乏寻求长生不老的,但是却鲜有长寿者。 “治未病” 是真正维护人身体健康的上策。人身“体内生态”平衡就是营养物质与各所需微量元素的平衡。元代御医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已告诫人们:“若食爽口而忘避忌,则疾病潜生”。所以说,一方面饮食以适量为宜,不要饥饱不均;另一方面要合理调节饮食品种,使人体能获取所需的各种微量元素与营养成份,不要饮食偏嗜。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又说:“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气血,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也就是说高明的医生能用食物治愈疾病,解人忧愁。所以调摄饮食是防病祛病、延年益寿,这就是促健康的上策,这就是高水平“治未病”之术。 作者简介 :钱得方(1950 ),山东阳谷人,“治未病”专家,先后在国家级、省级医学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出版专著3部,其中“虫草抗癌长寿丹”获国家专利,“红斑狼疮神方(又名凉血解毒方)”“钱氏还童丹”、“钱氏大活络丹”、“还童丹1号”“还童丹2号”等正在申报国家专利。第 5 页 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总结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