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让语文课堂溢满浓郁的语文味 从事了二十多年的语文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我见识过形形色色的语文课:重读的、重析的、重写的、重表演的、重自主解读的、重拓展的其中不乏好课,但总觉花哨了些。我觉得语文课要删繁就简,返璞归真,抓住语文的本质特性,上出语文的味来。 什么是“语文味”? 早在2001年,程少堂就率先把“语文味”作为一个学术概念正式提出,并把它定义为:“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与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令人陶醉的文化氛围和审美快感。” 对程少堂的语文味,著名学者王晓春老师提出了这样的批评:“你不说我还明白,
2、你越说我越糊涂。总的感觉是语文味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的确,这一概念太宽泛了。 吉春亚在“语文味”即语文本色的回归一文中指出:语文味就是语文本色的回归。他是这样给“语文味”定位的:在富有情感意味的“真实”环境中,在富有诗情画意的润泽氛围中(否则就是机械死板的训练),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与指导下,主要通过对典型“言语作品”(包括书面、口头、声像等形式)的剖析、玩味和模仿,在各种(课内的、课外的、模拟的、生活的)“言语行为”中,不断内化为各种(知识的、思想的、情感的、精神的)收获,并较为成功地外化为各种(书面的、口头的)“言语作品”,逐步形成能够独立听说读写的“言语能力”,以运用于广泛的社会生活(
3、学习与生活)的“言语行为”之中。 简言之,笔者以为“语文味”就是语文独有的特质,是对言语现象、言语行为的感知、欣赏、玩味、内化、表达的过程中散发出来的语文意识、语文魅力。 语文课堂怎样溢满浓郁的语文味? 一、耳到心到地听 听,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语文课上的听,除了要获取信息外,还有更丰富的内涵,就是必须用心去思考、想象、品味。在教学中,听明白声源发出的信息,知道其表达的意思,是最基本的要求,一般还要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而有所侧重,可以侧重听字音是否准确,听句子停顿是否得当,听句子是否有语病;也可以侧重想象听到内容的情境、听到内容的含义、与听到内容相关的材料,甚至是思考听到内容的巧妙的表
4、现手法等等。记得全国特级教师靳家彦老师在上珍珠鸟一课时,让同学们先读好课题,然后请同学读“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这个句子。根据学生读的情况,指点学生用心听,听出不同读法的句子可以强调不同的意思: 学生重读“珍珠鸟”,教师指导说:我们听到这个句子强调的是珍珠鸟,而不是别的鸟。 学生重读“送我”,教师指导说:我们听到这个句子强调的是送给我,而不是送给别人。 学生重读“一对”,教师指导说:我们听到这个句子强调的是一对,而不是一只,不是几只。 教师巧妙地设计“听”的环节,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让课堂散发出芬芳的语文味。 二、有滋有味地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吟哦讽诵而后得之”,“读书破万卷,下笔
5、如有神”。读,既是语文教学的手段,也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 体现“语文味”的读,不同于走马观花的浏览,也不是和尚念经式的机械念叨,而是潜心沉思的默读,有滋有味地诵读,甚至是摇头晃脑、手舞足蹈的吟唱。 在我们的课堂上,尤其是公开课上,读似乎被提到一定的高度,读的形式也多种多样,但读的质量仍有待提高,中学情况更为严重一些。究其原因,还是“应试教育”惹的祸,还是落后观念惹的祸。 学生要能有滋有味地读好课文,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学生读懂课文的基本内容,读懂文章的思想感情,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朗读经验,还要有一定的朗读技巧。在新学的课文中,指导学生读好一句话,或是一段话,乃至一篇文章,首先要有读懂内容的阅
6、读,然后要有领悟思想、表情达意的朗读,还要有反馈矫正、提高朗读技能的练习读的环节。如果学生的朗读基础不好,这样的训练环节还会重复不止一次。许多老师舍不得拿出宝贵的课堂时间让学生练习朗读,因为考试不直接考朗读,长此以往,学生读书质量自然不会高。 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考虑一下,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当然主要是阅读教学的课,每一节课都至少指导学生读好一个片断,那么一个学期,一年,三年,五年,八年,十年我们何愁学生不能有滋有味地读书?我们何愁学生没有良好的语感?有了良好的语感,我们何愁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低,何愁学生的表达能力低,何愁学生的作文空洞无物呢? 有滋有味地读书是培养学生语感的主要途径,对于语文,学生
7、不要光抱着题目做,教师不要光抱着题目讲,让出一些时间,还语文本来面目,给孩子一些自由自在读书的空间吧,让孩子在读中绽放语文的魅力。 三、咬文嚼字地品 语文课本的文章不同于一般的信息材料,它们入选课文经过层层审核,不仅是课文内容有助于学生成长,思想感情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有正面影响,而且语言表达规范,不敢说文字是字字珠玑,但也是各具特色。借助这样的语料让学生咬文嚼字地品,可谓抓住了语文的根本。 品的内容要有所选择。入选课本的文章篇幅长短不一,长文不说,就是再短的文章,我们也不可能逐字逐句地品读。因此,要品读文章,在读懂意思的基础上,首先要筛选,可以筛选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可以筛选文章的重点段落,也
8、可以筛选含义深刻的语句。 品读的时候,讲究方法也很重要。品赏重点词句,我们一般要学生建构这样的思维图式:用回归生活的思考方法,读懂词句字面上的意思;联系语言环境,有时还需要联系写作背景,读懂词句在语境中的意思;再思考词句在文章整体中的意思及其表达作用。简言之,品赏词句的思维图式应是:字面义语境义文中作用,学生汇报环节是读、品、评三位一体的程式。虽然有这样的学习和汇报思路,但是我们在努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有个性的学习。对学生的读,我们强调并鼓励有个性特色的解读;学生的品更是受自身阅读能力、文化素养、思维习惯所影响,当然还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学生的点评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在教学散文枣核
9、时,在学生理清课文条理后,我指导学生欣赏散文的语言,朱晓倩同学作了这样的赏读:“我觉得这篇散文情韵深长,深深地打动了我。如文中说:(入情入境地读)我想厂甸,想隆福寺,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近来我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所以才托你带几颗种子,试种一下。四个想字,解开了我索要枣核的悬念,要枣核是为了种枣树。一就,表示过圣诞与我想旧历年两件事紧密相连,表现我思乡情义的浓烈厚重。枣核是故乡的象征,种枣树,则是思乡的集中体现。看到枣核,也就看到了故乡,看到了祖国,就好像每当我想家时就去打个电话,听着亲人的声音,就好像看见了他们一样。记得王湾有两句诗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将思乡之情寄托于北
10、归的大雁,而这位高君纯女士是将思乡之情寄托在了枣树上,形象而艺术地表达了她深厚绵长的思乡恋国的情怀。我觉得作者写得真好!”的确,学生品赏得真好!持之以恒地给予学生这样咬文嚼字赏读的平台,收获是不言而喻的。 语文味在这样的品赏中荡漾,不同学生的不同赏读、评点让语文课堂清波涌动,语文味当然就浓郁芬芳,溢满课堂,滋养学子们的心田。 四、字斟句酌地写 汪潮教授在语文课堂要体现语文味一文中倡导要“重词味、句味、读味、品味、写味”,一再强调:“听说的时间要降下来;读的时间要控制住;写的时间要挤进去。” 还有一种常见现象,许多老师备课时也设计了写作练笔环节,可是往往前面环节超时了,导致写作练笔没有时间,或者
11、只有匆匆忙忙的两三分钟的时间。 语文的半壁江山就是书面表达,书面表达能力除了在作文课上进行集中训练外,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教师也要心中有意识,手中留时间,写后重指点修正,逐步养成学生字斟句酌地写的习惯,在无数次练笔中,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怎么能不提高呢? 关于写的内容,不仅是我们通常理解上“读写结合”的小练笔,其实对词语、文句、段落的赏析解读,对一些思考分析的见解等,同样是十分好的写作材料,换言之,在语文课上,学生动脑筋思考的一切有价值的内容,都可以是练笔的内容。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不可能所有的思维都经过写的训练,但每节课安排几处,确实能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养成学生推敲词句的习惯,这不正是我们期望学生拥有的重要语文技能之一吗? 让语文课溢满浓郁的语文味,是我的追求,我想它也是许许多多语文教师的追求。溢满语文味的语文课不是 “听”“读”“品”“写”的简单融合,而是用语文的本质特性言语性的意识来建构的语文教学。它不排斥现代科学手段,它同样追求诗情画意的语文境界,它绽放着生命个体独到的感受它和其它各科一样是学生成长的资源,但它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提高最有效的资源。让我们期待本真的、溢满语文味的语文课,滋润一代又一代学子们的生活。 参考资料: 吉春亚“语文味”即语文本色的回归,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5年第2期。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