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徽县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实践与探索 杨晓辉 马敏 甘肃省徽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摘 要: 徽县农技中心围绕粮油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目标, 不断创新农技服务手段, 完善建立良好的工作机制, 狠抓科技项目实施和试验研究及示范点创建工作, 大力推广普及绿色集成增产技术, 取得了农技推广工作新进展, 确保了全县粮食生产安全和农民丰产增收。关键词: 农业; 科技推广; 工作实践; 作者简介:杨晓辉 (1970-) , 女, 甘肃徽县人, 高级农艺师, 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收稿日期:2017-10-18Received: 2017-10-18近年来, 徽县农技中心积极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及省、
2、市、县农村农业工作会议精神, 以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以促进粮油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 加强农技推广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不断创新农技服务手段, 完善建立良好的工作机制, 狠抓科技项目实施和试验研究及示范点创建工作, 大力推广普及集成增产技术, 取得了农技推广工作新进展, 确保了全县粮食生产安全, 促进了农民丰产增收, 为维护全县社会稳定, 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2016 年全县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 3.65 万 hm, 总产量 16.22 万 t。2017 年上半年全县小麦总产达到 6.17 万t、比上年增长 6.1%;全县油菜总产 7
3、 995.7 t, 比上年增长 7.3%。主要工作成效有以下几方面。1 推广绿色高产高效技术, 促进粮油生产提质增效围绕粮油绿色高产高效生产基地建设, 积极探索“项目+集成技术+专合组织+示范基地+示范户”的绿色生产发展新路子, 努力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及减量增效行动, 狠抓耕地质量提升和生态环保、节本增效集成技术措施落实, 大力推广普及了以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秸秆机械粉碎腐熟还田、增施商品有机肥等为主的科学施肥和培肥改土技术, 以大豆条播、小麦宽幅匀播、地膜覆盖宽幅微垄栽培等为主的规范化播种技术, 以小麦条锈病为主的病虫草害绿色融合防控技术 17 余项, 累计示范推广面积 5.37 万 hm
4、(次) 。2012 年首次引进冬小麦宽幅匀播技术, 填补了该项新技术在陇南冬小麦生产示范推广的空白, 实现了小麦生产技术的革新, 平均亩增收 65.4 kg。2015 年首次在徽县开展补充耕地质量评价工作, 奠定了该项技术工作在陇南的发展基础。2 狠抓农业重点项目实施,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近 3 年来, 徽县农技中心承担国家和省级测土施肥、粮食高产创建、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高效节水等科技项目 18 项, 争取国家和省级项目资金 1 029 万元。依托项目实施, 培植粮食高产示范村 100 多个, 累计推广良种 168 个, 创建粮食高产田 0.99 万 hm, 总增产粮食 1 623.99
5、万 kg, 增加粮食总产值 3 508.70万元;累计示范推广以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等粮食作物为主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23.33 万 hm, 建立配方肥示范区 12.13 万 hm, 总增产粮食 1.24 亿 kg, 总增产节支 1.96 亿元;每年推广以秸秆还田为主的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技术0.67 万 hm 以上。通过项目实施, 促进了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材料的推广应用, 提高了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份额, 为徽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3 积极开展试验研究, 提供科学推广依据多年来, 徽县将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试验示范研究作为促进粮油作物提质增效的基础和核心
6、工作, 按照“引进一批、试验筛选一批、组织贮备一批”的原则, 坚持开展了引进试验研究及示范推广工作, 收到了良好工作成效。近 3年, 在全县各乡 (镇) 共完成粮油作物品种对比、秸秆不同量还田筛选、秸秆不同粉碎程度、秸秆粉碎微垄覆盖栽培技术不同栽培模式、施用商品有机肥用量、新型化控剂吨田宝喷施剂量等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新模式、新型肥料 5 类 165 项次, 其中:小麦 57 项次, 玉米 42 项次, 大豆 36 项次, 马铃薯、油菜等 31 项次。通过试验研究, 培养发展了一批科技示范户, 拓展建立了试验示范基地, 掌握了新品种新技术在徽县不同农业生态类区的适应性, 为制定推广决策提供
7、了科学依据。4 加强科技示范亮点建设, 充分发挥辐射带动效应县农技中心采取科研院所+技术+公司 (专合组织) +基地+示范户的模式, 推广了一批创新性强、影响力大、增收效果显著、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科技示范亮点, 发挥了良好的典型带动效应。仅 2017 年创建的“万亩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及粮食绿色高产高效示范点、千亩冬油菜测土配方施肥点、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点、兰天系列抗条锈小麦新品种新技术示范点、小麦良种繁育及测土配方施肥示范点、千亩西瓜专用配方肥示范点”等科技示范点 16 个。与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和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甘肃综合试验站协作在徽县伏家镇中坝村建立的兰天系列抗条锈冬小麦新品种 (系
8、) 试验基地, 不仅为徽县小麦增产增收做出了贡献, 同时为陇南乃至周边市县提供了丰富的种植资源, 兰天系列品种的推广应用也为全国条锈病的遏制和防控做出了积极贡献。5 狠抓基层服务体系建设, 发展壮大农技推广队伍近年来, 徽县作为甘肃确定的首批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星级服务创建试点县之一, 立足服务粮油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 在全县以建设“五好”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为目标, 以提升队伍素质、完善服务条件、健全管理制度和提高服务质量为重点, 从抓单位管理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入手, 初形成了县有中心、乡有站 (区域农技站, 乡镇站) 、村有协会及专合组织、社有科技示范户的农技服务网络体系。建立健全了上下协调、
9、凝心聚力, 各司其职的星级服务创建工作长效机制, 初步实现了农技推广机构管理和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2015 年, 伏镇区域农业技术推广站和泥阳镇重点农业技术推广站被全国农技中心评为“全国五星乡镇农技推广机构”。6 加强调查研究, 积极开展学术交流近年来, 徽县农技中心组织技术人员坚持经常深入开展作物生长现状、灾情、高产高效典型、工作亮点经验等各项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不断拓展工作思路, 加强与各级科研院所及省市业务部门联系, 积极搭建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观摩培训和学术交流平台, 先后安排 20 多名技术人员开展各项学术交流活动 12次, 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论文 36 篇。2016 年承办了
10、“全省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工作现场观摩及技术培训会”, 2017 年, 与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和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甘肃综合试验站协作在徽县召开了“2017 年兰天系列抗条锈冬小麦新品种 (系) 暨条锈病综合防治技术现场观摩会”。与甘肃省农科院专家与市县科技局协作连续开展“三区人才”培训。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耕作与栽培中心研究员大豆专家吴存祥和省农技站总站副站长、推广研究员李世成, 在徽县开展“百队千人”农技人员春耕生产技术服务月暨夏播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培训活动。通过广泛开展观摩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 提升了农技推广队伍的工作技能和业务素质。7 创新宣传培训手段, 扩大新技术辐射面徽县
11、农技中心始终把宣传培训工作贯彻到农技推广工作的全过程, 不断创新培训方式, 常抓不懈。围绕特色产业、重点科技项目实施和新技术示范推广、农业保险政策落实, 结合“双联双促”“精准扶贫”工作, 采取以会代培、学习交流、网络、有线电视、科技赶集、墙体专栏、微博微信等灵活多样的形式, 广泛开展了宣传培训活动, 提高农技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 增强广大农民科学种田的自觉性, 促进新技术落实到位。据统计, 20142017 年平均每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 360 期次, 现场培训指导 98 场次, 发放宣传资料 10 万余份, 培训农民 8 万多人次。开展电视宣传 6 次, 在徽县农业信息网发布信息 30 余条
12、, 发布微博 3 700 多条, 微信 89 条, 20142016 年全县 60 名农技人员利用“农技宝”“农技一点通”开展宣传活动, 积极为群众提供了技术咨询和现场服务指导。徽县农技中心创新机制, 强化服务, 县乡农技队伍齐心协力、锐意奋进, 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 单位及个人先后多次受到农业部、全国农技中心及省市县表彰奖励。单位先后获农业部丰收奖 2 项、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3 项, 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3 项、二等奖 3 项, 县级科技奖 16 项。2016 年, 单位和 2 名技术骨干被甘肃省农牧厅评为 2016 年度全省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在“抗条锈、抗白粉、丰产小麦品种兰天 30 号育成及推广”科技成果中作为第四完成单位获得甘肃省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单位测土配方施肥标准化验室顺利通过省级现场审查验收, 获得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标准化验室”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