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胶片,为了不忘却的纪念 出乎很多人的预料,胶片摄影如此迅速地被数码摄影所替代。早在几年前,一些胶片生产厂商纷纷减产转产,特别2011年到2012年两年间,最有影响,也有着众多拥趸的富士、柯达、乐凯三个胶片品牌,也相继减产或停产,摄影的胶片时代似乎真的要结束了。 在170多年的时间里,用化学感光方式获得的影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改变着我们看世界的方式。摄影的出现与发展,从来是紧跟着技术而行,照相机从巨大体积、麻烦笨拙,到感光材料从湿版、银版、纸基一路下来,经几十年的演进,终于在1891年定格为纤薄、柔软又挺括的纤维素乙酸酯为片基的胶片,照相机也随之由庞大笨重逐渐变得小巧轻便而容易操作。胶片,让
2、摄影普及开来,直到掌握在随便一个人的手里。 1908年,法国人注册了使用35mm电影胶片的照相机,由此,摄影进入了胶卷时代,而仅仅在之后30多年的1969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开发出后来用于数码相机的CCD,数码相机的理论准备和基础实验已经完成。1975年,柯达公司就用CCD制造了可以操作的电子相机,数码相机的雏形业已完成。6年后的1981年,索尼推出了全球第一台不用感光胶片的电子相机索尼马维卡,完成了摄影从化学意义的银盐向物理数字方式的转变。 数码相机从出现到普及用了不到短短的20年,器材的廉价,拍摄成本的低廉,储存和观看的便捷,以及对拍摄技术几乎0要求,使影像的获得变得轻而易举。这让如今很多人
3、的兜里都揣着一个可以照相的工具小型相机、手机、平板电脑等五花八门的电子产品。曾经多少有些神秘的摄影,已经逐渐成人们的娱乐方式之一。而胶片摄影几乎被遗忘和抛弃,除了少数“专业”人士,由于自身各种原因仍苦苦地追求着胶片渐行渐远的身影。 新技术带来的不仅是便捷、高效、低成本,它改变了时间与距离的概念,也改变着世界,改变着生产和生活方式。那么,数码相机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它所带来的新的影像获得方式,必然改变了拍照和观看的态度。而所有事物的新旧更迭交替,总是在欣喜中伴有留恋的忧伤,当我们习惯了一种工具、一种使用方式,并从中获得过欢愉和情感上的依赖,一旦要把它丢掉,的确是难以割舍,我们会给自己太多的理由去
4、挽留。但是人类的发展就是在革新中进步,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是无可阻挡,如同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必定要取代木柴;飞机、火车、汽车必定取代步行和马车。你可以留恋木柴燃烧时清香的情致和噼啪作响的回忆,你也可以享受安步当车的浪漫,但这一切只能当作个人情怀的收藏。 如果胶片的消亡是寿终正寝,那就没有什么值得惊讶和悲切,即使数码摄影有一万个让你不习惯、不顺眼,但是你无法回避,逃避更是徒劳。就像上世纪30年代的一位作家曾说:“现代生活有一万个不是,但真他妈的方便”。诚然,许多使用胶片成长起来的专业摄影人士,对胶片倾注着太多的情感,几十磨练出的胶片拍摄技术,瞬间被数码相机打败,曾经在暗房里摆弄各种器械冲
5、洗胶片和照片的享受,自己拍摄的影像一点点在红灯下湿漉漉地清晰起来的快感,一下子都消失了,电脑替代了所有乐趣的过程,拍摄与后期制作的悬念也不复存在。留恋,是顺理成章的情绪,但假如胶片摄影是我们深爱的恋人,他不得不远离我们的时候,即使我们哭个翻江倒海地动山摇又如何能唤回他的归来。 尘归尘土归土,虽然我们挽救不了曾经带给我们太多影响和美好感受的胶片,但阻止不了我们对它的感怀和纪念。就算胶片是一双将要丢掉的旧鞋,它上面的尘土也留存着我们同行的艰辛与温暖,在鞋底哪个角落还嵌着一粒希望与回忆的种子。 现在不是讨论数码摄影在技术或其他方面是否能达到或替代胶片摄影,而是要考虑数码摄影将会带来怎样的改变。以数码
6、方式轻易获得的铺天盖地的影像,将留下什么?曾经在胶片相机取镜框后面那只审慎的眼睛,是否将变得随意与茫然?去与留已成定局,我们的心情似乎类似李叔同大限前“悲欣交集”的感慨。 胶片走远了,也许已经到了回忆和怀念的时间。我们邀请了年轻学者刘灿国撰写了洋洋近万言的由此时向窗外望去,回顾了摄影术初始到胶片摄影的辉煌及数码摄影后来居上的过程,以及其中的人文感受。同时,还就胶片的发展史等相关问题采访了有关专家,并收集了相关资料。 我们邀请了几位有影响的摄影师简单谈谈各自对此话题的感想,并拿出了他们曾经用胶片拍摄的得意之作。同时,我们还在众多国外经典胶片摄影作品中甄选了几幅,聊以表达怀念之情。 在策划本专题时,恰有一个很切题的展览前尘影事中国最古老的影像展览将在北京举行,展览把1844年于勒埃迪尔(Jules Itier)在中国拍摄的照片也是摄影史上最早的中国照片带回中国。同时还将有法国摄影博物馆馆藏摄影史上的一些老相机的展出。对这些老照片、老相机的回望也正是我们为了不忘却的纪念的最好纪念。 本专题部分图片由see+画廊和收藏家靳宏伟先生提供,在此致谢。 编者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