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职校电子工作过程课改思索 本文作者:符敏 单位:湖南常德工业学校 一、课程改革的背景 姜大源教授认为,长期以来,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止步不前的原因在于课程微观内容的设计与编排未能跳出学科体系的藩篱,因而在这一传统观念束缚下的教学过程始终不能适应职业工作的需要。无疑,课程内容的序化已成为制约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开发课程,是凸显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开发的突破口。另外在传统的职业技术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的学科系统化课程占据主导地位,无法体现出职业教育特色。中职学生由于基础较差,理解能力不强,针对理论性较强的知识普遍出现学不懂、不愿学的现象。通过传统教学曾发现学生比较倾向于动手的训
2、练(即实验),更热衷于一个具体的实训项目的完成。职业教育中,学生更愿意通过在实际工作中完成具体任务来获得相关知识。而电子技术知识本身就与实际密不可分,它们往往植根于工程实践。所以,教学要面向工程实践。要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完全打破学科体系,按照企业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来组织课程,形成围绕工作过程的新型教学项目的课程开发势在必行。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理念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德国,并于21世纪初引入我国,此理论较好地避免了职业教育与现实工作世界相脱离这一弊端,是当今世界职业教育前沿理论之一。它是根据企业需要适应工作岗位能
3、力和构建工作岗位能力的生产一线技术型、技能型人才而提出来的。所谓工作过程,就是在企业中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工作过程包括产品从前期计划直至最终产品问世等一系列过程,如生产前期企业进行的筹划运作阶段,中间的具体生产过程、一线人员的劳动过程,最终的产品问世及市场反馈等等。而其中的每一道工作程序一般由工作人员、工具、产品和工作行动四个要素所构成,如此看来工作过程绝不单单是简单的自身工作问题,它涉及整个企业的生产及运作。学生要想在企业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就有必要了解生产过程,即了解整个企业的运转机制,更好地理解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对整个产品生产的影响和作用,以及自身工作
4、对整个生产过程的重要性。为此,在中职学校中,学生在开始进入具体的专业课程学习之前首先要让学生深入具体的工作车间观察体验,对所学专业的大致内容以及具体的工作环境等有一个感性认识,让学生了解整个工作过程,在这一基础上再来进行专业的学习。 而整个学习期间同样要在工作过程大情境中去把握知识,整个学习的过程始终与具体的工作实践相联系。因此工作过程这一概念的内涵更多的是在强调让学生了解工作的对象、内容、方法、工具等等,并形成直接经验,在直接经验的体会中学习那些融于实践中的知识、技能。基于工作过程课程的教学就是选自职业行动领域的实际工作过程,即以职业典型工作任务来确定实际工作任务,在任务执行中渗透相关的教学
5、任务,最终转化为职业教育任务。其大致按照如下教学步骤进行:学生首先对所学职业(专业)内容和工作的环境等有感性的认识,获得与工作岗位和工作过程相关的知识。然后通过分析工作过程获得相关典型工作任务,并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归纳,确定学习内容,学生开始学习专业知识。这样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始终都与具体的职业实践相对应,技术和专业理论不再是抽象的,而是企业、社会和技术工人个人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是以比较直观的方式来传授给学生的。因此在教学中应提供每个任务翔实的工作流程、工作对象、工作方法、使用工具、劳动组织方式、与其它任务的关系和所需的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等等,从而实现工作任务向行动领域转换、行动领域向学习
6、领域转换以及学习情境的设计。电子技术知识与实践密不可分,电子技术与技能课程包括多个实践项目,因此可将其基于工作过程课程的教学思路来进行设计。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 1.学习情境的设计 在进入实际教学环节前应对相应学习领域进行教学实施方案设计,即学习情境设计。实际工作环境与学习环境存在很大的区别,故此,如何在教学中模拟实际工作中的真实要素就成为学习情境设计的核心。工作过程与教学过程的相互促进与反馈,不仅要从实际工作问题或情境出发,利用真实而有效的问题或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而且还要让学生按照实际工作的操作过程或规范来解决问题。该学习领域的学习情境载体的实现应本着由浅入深、由简
7、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消除教学环节与工作环境之间的差异,缩短学与用之间的差距。同时,学习情境设计中还要考虑到学校教学条件、教师执教能力、学生学习能力等因素,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学媒介完成设计。根据电子技术与技能教学理论内容与实践要求及学生技能培养的实际需求,该课程确定以7个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的设计项。 2.教学过程的实施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中,教师是学习情境的设计者,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如何促进学生融入学习情境,引导他们主动自觉地学习才是关键。每个学习情境(任务)的实施都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六个工作步骤实施教学。即:任务资讯:对本任务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学习;任务
8、决策:对项目载体产品电路工作原理进行分析;任务计划:设计安装布线图、对元器件进行选型与检测;任务实施:对元器件焊接装配、通电运行调试及故障诊断与排除;任务检查: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任务评价:对任务完成的过程进行总结评价,提出更好的方案,即总结提高,使之做得更好。教学过程中六个步骤的实施,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互动,体现了学生学与评的结合,促使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整体提升等。在每一个具体任务的制定中,既要满足大部分学生能够消化。又可以通过改变条件,引出新问题,充分挖掘吃不饱学生的潜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扩展项目和优化方案。 3.工作过程的评价
9、评价是课程实施质量的重要保证,改革传统理论考试模式到情境的过程考核要有一个完善的阶段。教学评价应打破只关注结果而忽略过程的评定,建立一个以能力为本的整体性评价,教学评价是动态的、多样性的、多元的,评价依据应以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程度为原则,评价内容包括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具体计划、纪律与卫生情况、学习习惯、问题意识、安全意识、质量意识、环保意识、项目完成效果、对知识的吸收和运用及团队合作等多个方面。评价步骤可先通过学生的自评与互评相结合,使其获得总结性和反馈性的工作小结;再由师生共同讨论、评价在项目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学生解决处理问题方法、学生学习的行为特征,通过对比师生评价结果,找出
10、造成评价差异的原因,提高学生的计划、总结与反馈的工作能力。最后,整理归档相关的技术资料,养成学生良好的工作习惯。另外,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对项目进行拓展和延伸,针对学生以后可能遇到的类似问题,能够想到用该知识进行解决。当然,对学生的评价是一个很细致的过程,职业能力的评价应以职业实践所需的行动能力作为起点,对学生能力实行整体性评价。#p#分页标题#e# 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子技术与技能课程改革是一种尝试,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完善。我期盼在众多职业教育者的积极思考和不断探讨中,早日实现课程改革与新技术发展相协调,课程改革与生产岗位规范相协调,课程改革与职业资格证书相协调,课程改革与学生实际相协调这一最终目标。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