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包目录
-
全部
- 【浙江新高考】2016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件 湘教版必修2.ppt--点击预览
- 【浙江新高考】2016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后达标检测 湘教版必修2.doc--点击预览
- 【浙江新高考】2016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集训真题再现 湘教版必修2.doc--点击预览
- 【浙江新高考】2016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课件 湘教版必修2.ppt--点击预览
- 【浙江新高考】2016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课后达标检测 湘教版必修2.doc--点击预览
- 【浙江新高考】2016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集训真题再现 湘教版必修2.doc--点击预览
- 【浙江新高考】2016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二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课件 湘教版必修2.ppt--点击预览
- 【浙江新高考】2016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二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课后达标检测 湘教版必修2.doc--点击预览
- 【浙江新高考】2016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二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集训真题再现 湘教版必修2.doc--点击预览
- 【浙江新高考】2016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四节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课件 湘教版必修2.ppt--点击预览
- 【浙江新高考】2016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四节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课后达标检测 湘教版必修2.doc--点击预览
- 【浙江新高考】2016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四节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集训真题再现 湘教版必修2.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第一 节 人 类 面 临 的主要 环 境 问题必修 Ⅱ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考 试 要求 ]必修 Ⅱ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考 试 内容 必考要求 加 试 要求1.环 境 问题 的概念与 类 型(1)环 境 问题 的概念和成因(2)环 境 问题 的分 类ba2.人 类 面 临 的主要 环 境 问题人 类 面 临 的主要 环 境 问题 b人 类 活 动 生 态 破坏环 境 污 染减少 下降3.主要 环 境 问题 的表 现 、成因环 境问题 具体表 现 成因环 境 污染 大气 污 染、水体 污 染、土壤污 染任意排放工 业 “ 三 废” 和 喷 洒有害人体健康的 农药固体 废 弃物 污染生 产 和生活中的大量有害垃圾环 境问题 具体表 现 成因环 境 污 染放射性 污 染 放射性物 质 泄漏海洋 污 染 各 类污 染物排入海洋噪声 污 染 建筑、 娱乐 、交通环 境问题 具体表 现 成因生 态破坏 水土流失、土 地荒漠化 滥 伐、 滥垦 、 滥 牧等使自然植被遭破坏土地 盐 碱化 不合理的灌 溉 等全球 变 暖、臭氧 层 破坏过 量排放二氧化碳、氟 氯烃 化合物生物多 样 性减少生物的生存 环 境遭破坏,过 度捕 猎森林的 环 境 调节 功能下降 滥 伐森林、森林面 积 减少环 境问题 具体表 现 成因资 源短缺 水 资 源短缺 水 质污 染、工农业 生 产 用水量大及降水少土地 资 源短缺 城市建 设 用地增加等能源短缺利用效率低、浪 费严 重、 资源分布不均4.环 境 问题 的地域差异地区 环 境 问题 形成原因城市地区乡 村地区主要表 现为环 境 污 染,如大气 污 染、水 污 染、噪声污 染等由于交通、工 业 活 动 和人 类 居住地的 过 分密集,造成 污 染物的集中主要表 现为 生 态 破坏,如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壤 盐 碱化、森林减少、水 资 源枯竭、物种减少等利用 资 源的方式不当或 强 度 过 大C解析:建 设 住宅会占用耕地 , 破坏当地的生 态环 境 , 造成耕地与湿地减少 , 影响 农业 生 产 和湿地的 环 境效益 , 还 会造成当地人口增加 , 加大 对 生 态环 境的破坏。答案:占用耕地和湿地,影响 农业 生 产 ,湿地的功能减弱、效益降低。人口增多,林地遭破坏,入湖 污 水增多,生物多样 性减少,自然灾害增多, 环 境 质 量下降,不利于大理古城的保 护 ,人地关系 恶 化。1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减少,从而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排放的生活方式。据此回答 1~2 题。1.下图中表示我国节能标志的是( )答案:B2.下列不符合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A.家庭尽量使用太阳能热水器B.多用电子邮件,少用传真、打印机C.用小汽车作为代步工具D.短时间不用电脑时,启用电脑睡眠模式答案:C读下面漫画图,完成 3~4 题。3.下列有关图中环境问题及其危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臭氧层破坏,危害人体健康与生态环境B.②—森林破坏,使地球生态系统受损C.③—生态破坏引发的水污染,危害人体健康D.④—全球变暖,使地球生态系统受损答案:C4.针对上述环境问题说法正确的是( )2A.①问题属于局域性问题B.②问题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和城市C.③问题是向环境过度索取资源造成的D.④问题已经危及人类的生存答案:D5.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城镇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数字处人类开发利用资源不当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①林区过度采伐森林→______________→水土流失→________________→水灾。②在林区修建旅游设施和道路→______________→水土流失。③上游用水量剧增→河流径流量________→河流净化能力降低。④电镀厂废水排入河流→________________→影响居民生活用水。⑤城市过量开采地下水→____________→海水入侵。⑥河流径流量减少、海水入侵→河口________→航道变浅。(2)以上环境问题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的。答案:(1)①森林覆盖率降低(植被减少) 河湖泥沙淤积②砍伐森林 ③减少 ④河流水质变坏 ⑤地下水位下降 ⑥泥沙淤积(2)人为原因1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2015 年 10 月浙江学考)中国科学院某研究所遥感与地面监测表明,过去 20 年间,青藏高原内陆湖面积由 2.56×104平方千米增至 3.23×104平方千米。完成下题。1.内陆湖面积增大的最主要原因是( )A.地壳抬升 B.气候变暖C.下渗减弱 D.河道淤积答案:B2.(浙江会考)大量排放二氧化硫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A.酸雨 B.全球变暖C.土地荒漠化 D.臭氧层破坏答案:A3.(浙江会考)漫画(如图)所示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扩大湿地面积 B.大量排放污水C.过度开采地下水 D.大量燃烧化石燃料答案:D4.(浙江会考)漫画中人类过度的行为最可能导致( )A.水质下降 B.地面沉降C.降水增多 D.土壤酸化答案:B(2014 年浙江学考)读下图,完成 5~6 题。5.图中反映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2A.全球变暖 B.臭氧层空洞C.水体污染 D.水资源短缺答案:A6.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会造成全球( )A.高山雪线上升 B.各地降水增多C.酸雨危害加剧 D.陆地面积增大答案:A(2014 年浙江学考)读北美洲大型哺乳动物和鸟类物种数量变化示意图,完成 7~8 题。7.人类到达后该地物种锐减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 B.栖息地破坏C.气候变化 D.小行星撞击答案:B8.按性质分,物种锐减属于( )A.生态破坏问题 B.环境污染问题C.自然资源衰竭问题 D.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答案:A第三 节 可持 续发 展的基本内涵必修 Ⅱ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考 试 要求 ]必修 Ⅱ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考 试 内容 必考要求 加 试 要求可持 续发 展的基本内涵(1)可持 续发 展的概念(2)可持 续发 展的基本内涵ab自身需求 生 态 公平 经济 观 念 内 容 要 求发 展公平社会 经济发 展是第一位的可持 续发 展是一种 发展方式,尤其是 对经济发 展而言,可持 续发 展更具意 义时间 方面:代际 公平空 间 方面:区际 公平人 类 的 发 展不 应 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各国有 权 根据需要开 发 本国 资 源,并确保不对 其他国家的 环 境造成 损 害; 现 代人需要和子 孙 后代共享 资 源和 环 境观 念 内 容 要 求环 境权 利环 境保 护 和 经济发 展互 为 因果,彼此 联 系,两者对 立 统 一,并不是不可 调 和的人 类应 做到合理开 发 和利用自然 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 规 模, 处 理好发 展 经济 与保 护环 境的关系,不要仅 注重其中一方面,而忽略另一方面人 类 、国家、个人都享有享受 优 美 环 境的权 利,任何人不能剥 夺地区、国家之 间 不能 转 移 污 染 严 重的物 质 ,不能使生 态 破坏跨国蔓延,各个国家、地区、个人及整个人类 的决策和行 为应 有助于 环 保并不对 其他人和地区的 环 境 权 利造成破坏解 题 秘笈分析某地可持 续发 展的思路思路 具体内容地理背景优势条件限制因素分析各区域区位特征、地理 环 境形成与特征、人 类活 动 与人地关系等地理 环 境背景从区域自然 环 境、 资 源条件 , 交通、科技、市 场等社会 经济 条件来 进 行分析从自然灾害、 资 源短缺、 环 境 问题 、基 础设 施、 经济结 构、人力 资 源和 对 外开放程度等方面来分析思路 具体内容可持续发展的措施(1)合理开 发 利用 资 源 (包括自然 资 源、人力 资 源 ), 发 展 优势产业 和特色 产业 , 促 进资 源的可持 续 利用 (土地 资 源、气候 资 源、水 资 源、生物 资 源 —— 农业发 展; 矿产资 源、能源 资 源 —— 工 业发 展;旅游 资 源 —— 旅游 产业发 展 )。 (2)发 展科技 , 贯彻 加速科技 进 步教育方 针 ,促进产业升级 (优化产业结构,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国民经济效益等都依赖科技创新,即要转变经济的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 (3)加 强 基 础设 施建 设 , 加快 产业结 构 调 整 , 促 进产业 化 经营 。 (4)因地制宜 发 展生 态农业 , 大力推行清 洁 生 产 和文明消 费 , 发展循 环经济 , 建 设资 源 节约 型社会和 环 境友好型社会。(5)促 进对 外开放。 (6)发 展教育。 (7)实 行 计 划生育 , 控制人口数量 , 提高人口素 质 。 (8)重 视 生 态环 境保 护 和生 态 建设 , 防治各种 环 境 问题 。 (9)科学防御自然灾害 , 建立防灾减灾体系思路 具体内容区域协调发 展(1)发 展交通通信、商 业贸 易等 (促 进 商品流通、经济 交流 , 发挥 区域 优势 , 促 进优势 互 补 )。(2)资 源的跨区域 调 配 (如南水北 调 工程、西气 东输 工程、西 电东 送工程等 )。 (3)产业转 移 (发挥区域 优势 , 促 进优势 互 补 )C1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1.绿色食品的要求是( )①加工原料必须是绿色植物②原料产地符合环境质量标准③原料生产过程符合生产技术标准④产品加工、包装和储运符合国家相关标准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B2008 年 3 月,联合国副秘书长提出了“碳中性国家”(不给地球环境增加二氧化碳负担)的概念之后,一些国家开始响应,并为实行“碳中性国家”计划制定年限和措施,以实现二氧化碳排放为零的目标。据此回答 2~3 题。2.下列国家最有可能提出“碳中性国家”口号的是( )A.美国 B.埃及C.印度 D.冰岛答案:D3.下列措施中有助于实现“碳中性国家”的是( )A.退耕还牧 B.洁净煤技术C.推广水电等绿色能源 D.减少氟氯烃化合物的排放答案:C目前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最重要和最现实的选择。下图为河南省某地酒精化工集团基于“建设循环型经济社会”的产业构想。读图,完成 4~5 题。4.目前,影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A.缺乏优惠的政策环境B.长期存在的资源短缺C.庞大的人口数量和较低的人口素质D.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答案:C5.该产业设想对农业的影响是( )A.加剧农村燃料、饲料、肥料相争的矛盾2B.有利于改善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C.增加农业生产成本,降低劳动生产率D.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外出务工的竞争能力答案:B6.下图为“我国黄土高原某地区农业生态循环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1)按因果关系推理,选择下列适当内容,将其代号填入图中方框内。A.土壤肥力衰退 B.毁林开荒C.旱灾加剧 D.毁草开荒E.土地破坏 F.粮食减产(2)图示黄土高原农业生态循环恶化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改变黄土高原生态现状,促进该地区生态环境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答案:(1)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是:F A C E B D(A、C、E 位置可互换,B、D 位置可互换)(2)不合理开垦荒地,破坏地表植被 气候干旱,降水少,夏季暴雨集中,土质疏松(3)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在山坡修筑梯田,在沟壑打坝淤地。1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1.(浙江会考)下列人类活动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 )A.清洁生产 B.围湖造田C.循环经济 D.伏季休渔答案:B2.(2015 年 10 月浙江学考)解决下面漫画中反映的环境问题,合理的措施是( )A.生产纯净水 B.治理水体污染C.修建水利工程 D.节约生产用水答案:B第二 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 变必修 Ⅱ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考 试 要求 ]必修 Ⅱ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考 试 内容 必考要求 加 试 要求人地关系思想的 历 史演 变人地关系思想的 历 史演 变 a适 应 对 抗全球性 D(2)分析影响工 业 文明 阶 段 经济 增 长 主 导 要素的 变 化特征。(3)在人 类 社会 发 展的四个 阶 段中,人地矛盾最 为 激化的是________阶 段。 试 分析 该阶 段 环 境 问题 突出的主要原因。(4)试 分析人 类 社会 发 展不同 阶 段的人地关系。[解析 ] 本 题讨论 科技、土地、 劳动 力和 资 本在不同文明 时期作用的差异 , 以及人地关系的演化。工 业 文明1第二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1. 《论语》中“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体现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A.崇拜自然 B.改造自然C.征服自然 D.可持续发展答案:D如图是东汉时期的“狩猎生产图” ,图中上半部是弋射图,两个猎手正在向疾飞的群鸟弯弓瞄射。下半部是收获图,描写农夫们收割、采实、挑运的劳动场面。据此回答 2~3 题。2. “狩猎生产图”反映出的这一时期人类对自然环境施加的技术手段是( )A.采集与渔猎 B.耕作与灌溉C.采矿与冶炼 D.建坝与筑路答案:B3.关于这一时期人地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A.征服自然,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B.崇拜自然,对自然既恐惧又依赖C.改造自然,开发利用土地、水等资源D.寻求人地协调答案:C人类社会从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发展到工业文明,人口增长越来越快,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据此回答第 4 题。4.发展中国家较之发达国家更容易引发环境问题,尤其是生态环境破坏,其主要原因是( )①人口分布不均②人口数量大,增长快③经济技术水平低④环保法规不完善A.①④ B.②③C.①② D.③④答案:B下图为“某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示意图” ,读图回答 5~7 题。25.图中 A~C 时段,该地占主导地位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A.农牧业 B.钢铁工业C.电子工业 D.第三产业答案:B6.图中环境污染程度降至自然环境自净能力之内的时间是( )A.A 时间 B.B 时间C.C 时间 D.都不是答案:B7.C 时间后,环境污染程度开始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①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环保投入大量增加②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环境污染自然减轻③产业结构调整,工业技术进步④法律健全,禁止所有排污工业的生产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②④答案:C1第二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浙江会考)人-地间关系的恶化,尤在工业社会中表现最为明显。近年来,太湖多次发生严重的蓝藻污染事件,解决该污染的根本措施是( )A.引长江水净化 B. 积极动员市民打捞C.控制污染排放 D. 大力发展水产养殖答案:C第四 节 协调 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必修 Ⅱ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考 试 要求 ]必修 Ⅱ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考 试 内容 必考要求 加 试 要求1.协调 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协调 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a2.控制人口 规 模人口 规 模与地理 环 境的 协调发 展 b3.转变发 展模式(1)传统经济发 展模式的特征(2)可持 续经济发 展模式的特征bb4.自然 资 源的可持 续 利用自然 资 源开 发 利用中存在的主要 问题和可持 续 利用的措施b人口 规 模 2. 人口 规 模与地理 环 境的 协调发 展控制人口增 长 ,尤其是把各个地区的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范 围之内,减 轻 人口 对 _____________的 压 力, 协调 人口 发 展与资 源、 环 境和 经济发 展的关系。3. 传统经济发 展模式的特征以 扩 大生 产规 模、增加 产 品 产 量和提高消 费 水平 为 目的。后果:使人 类 的社会生 产 以 牺 牲 资 源、 环 境 为 代价,形成一种不可持 续发 展的生 产 方式和消 费 方式,使人 类 陷入 严 重的资 源、 环 境危机。生 态环 境 永 续 利用5. 自然 资 源开 发 利用中存在的主要 问题 和可持 续 利用的措施自然资 源 主要 问题 解决措施土地资 源 土地 _____________退耕 还 草 还 牧、恢复植被等水土流失 退耕 还 林 还 草,保持水土等土壤 污 染 治理 污 染耕地 _____________ 严 格保 护工 矿 地 废 弃 土地复 垦荒漠化锐 减自然资 源 主要 问题 解决措施森林资 源水资 源海洋资 源森林 资 源 锐 减 植 树 造林,加 强 经营 管理水 资 源短缺 节 水,修建水 库 ,跨流域 调 水水 污 染 严 格保 护 和治理过 度捕 捞 禁止 滥 捕、伏季休 渔污 染 减少 污 染物排放,治理 污 染D[点 拨 ] 循 环经济发 展模式C 1第四节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近年来,我国海洋渔获量大幅度下降且捕获的多是鱼子鱼孙等小鱼。据此完成 1~3 题。1.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应该是( )A.厄尔尼诺现象导致水温升高B.石油泄漏污染了海洋C.修建人工岛和海港等设施D.过量捕捞使渔业资源严重衰退答案:D2.我国海洋渔业生产今后应走的道路是( )A.近海捕捞 B.远海捕捞C.捕养结合 D.海水养殖答案:C3.我国休渔期最佳季节是( )A.夏季 B.冬季C.秋季 D.春季答案:A4.关于人口与环境污染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数量增长是环境污染最重要的原因B.人口压力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在不同社会技术背景下是一样的C.人口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D.人口数量增长对环境恶化没有直接影响答案:C5.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正确态度是( )A.控制人类的发展,使环境尽快恢复原始面貌B.扩大围湖造田的面积,使粮食增产,减缓人地矛盾C.加速开采自然资源,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D.既满足人类当前的需要,又不对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造成危害答案:D读人类文明进程与人口、资源、环境变化示意图,完成 6~7 题。6.在生态文明阶段,资源曲线呈上升趋势,主要得益于( )A.人口数量的下降 B.环境质量的改善C.科技的进步 D.资源质量的提高2答案:C7.在生态文明阶段,我们应该( )A.严禁使用可降解的塑料袋B.严禁使用一次性木筷C.严禁使用楠竹编织袋购物D.严禁使用垃圾发电答案:B8.目前缓解华北地区春旱用水紧张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是( )A.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B.缩减农田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总量C.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D.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答案:D9.江苏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常熟市大豆产业循环链是其中一个典型。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仅用低温榨油方法生产,面向市场的终端产品有________种;用循环利用的方法生产,面向市场的终端产品至少有________种。(2)按循环利用的方法生产出的服装产品,在欧美市场上非常畅销,原因是什么?(3)循环利用的生产方式与普通的生产方式相比,其突出的好处有哪些?答案:(1)1 8 (2)生产出的服装产品属于天然蛋白纤维及其相关产品,原料取之于大豆纤维,属于绿色产品,因此非常畅销。(3)循环利用的生产方式实现了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言之有理即可)1第四节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浙江会考)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下图为北京空气质量指数播报图。完成 1~2 题。1.北京市 PM2.5 的主要来源是( )①固体垃圾 ②汽车尾气③沙尘 ④燃煤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C2.下列可减轻北京市 PM2.5 污染的合理措施是( )A.市中心垃圾外运 B.限制汽车工业发展C.大量使用洒水车 D.发展燃煤脱尘技术答案:D3.(浙江会考)下图为山西大同煤矿集团塔山循环经济园区产业链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将下列代表生产部门的数码填入相应空格内。①水泥厂 ②甲醇厂 ③综合电厂 ④污水处理厂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2(2)与砖厂有生产协作关系的工厂是________。(3)塔山循环经济园区有“煤-电-建材”和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主要产业链。(4)该循环经济模式的主要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④ ③ ① ②(2)水泥厂 (3)煤炭—甲醇—化工(4)节约资源、生态环保(扩大就业、增强企业竞争力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