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年高中语文 诗歌部分 第1-5单元(课件+试题)(打包19套)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zip

相关 举报

压缩包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2015-2016年高中语文诗歌部分第1-5单元课件试题打包19套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zip2015-2016年高中语文诗歌部分第1-5单元课件试题打包19套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zip
20160615116.doc
20160615117.doc
20160615118.doc
20160615119.doc
20160615120.doc
20160615121.doc
20160615122.doc
20160615123.doc
20160615124.doc
20160615175.ppt
20160615176.ppt
20160615177.ppt
20160615178.ppt
20160615179.ppt
20160615180.ppt
20160615181.ppt
20160615182.ppt
20160615183.ppt
20160615184.ppt
  • 全部
    • 20160615116.doc--点击预览
    • 20160615117.doc--点击预览
    • 20160615118.doc--点击预览
    • 20160615119.doc--点击预览
    • 20160615120.doc--点击预览
    • 20160615121.doc--点击预览
    • 20160615122.doc--点击预览
    • 20160615123.doc--点击预览
    • 20160615124.doc--点击预览
    • 20160615175.ppt
    • 20160615176.ppt
    • 20160615177.ppt
    • 20160615178.ppt
    • 20160615179.ppt
    • 20160615180.ppt
    • 20160615181.ppt
    • 20160615182.ppt
    • 20160615183.ppt
    • 20160615184.ppt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1精读 天狗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不同的一组是( )A.剥削 盘剥 剥皮 生吞活剥B.咬啮 始龀 龃龉 龇牙咧嘴C.血脉 血汗 流血 血口喷人D.爆发 暴动 曝光 一曝十寒【解析】 A 项,bō,bō,bāo,bō;B 项,niè,chèn,jǔ,zī;C 项,xuè;D 项,bào,bào,bào,pù。【答案】 B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律动 张扬 血肉之驱 吞吐日月B.电气 燃烧 融汇贯通 激荡不已C.神经 脑筋 唾手可得 英雄辈出D.渲泄 倾倒 人情世故 平心而论【解析】 A 项,血肉之驱-血肉之躯;B 项,融汇贯通-融会贯通;D 项,渲泄-宣泄。【答案】 C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天狗》一诗借用“天狗吞日” “天狗吞月”的民间传说,塑造了一个狂放不羁、气势磅礴的“天狗”形象。B.强化推行“问责制”以后,各政府部门分工更加细致明确,所有人各行其是,各尽其责,大大提高了政府办公效率。C.3D 打印机的出现使任何复杂形状的设计均可实现,生产时不必再考虑生产工艺问题,它的发展令普通人瞠目结舌。D.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书本上的历史知识和集体记忆是不同的,没有民众对历史的集体记忆,就难免会出现数典忘祖的悲哀。【解析】 B 项,各行其是:各自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不符合句意。 【答案】 B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诗人通过对“天狗”的气魄和力量的极度夸张,在象征性的诗歌意象中,塑造了一个大胆反抗、勇敢叛逆的抒情主体——“我”(即“天狗”)的形象。B.在最近报刊发表的一系列文章里,给了我们一个十分有益的启示:要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就必须加强国民素质教育。C.最近中高考改革的消息被报刊、电视等媒体纷纷转载,很多人认为这一举措可以解决当前中国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D.近日,五粮液集团公布了 343 辆公务车拍卖信息,两辆售价仅 18 万元的悍马 H3 驾备受关注。此外,拍卖队伍中还有辉腾、奥迪、沃尔沃等豪华轿车,总价近亿元左右。【解析】 B 项,缺主语,删除“在……里” ;C 项, “这一举措”指代不明;D 项,“近”和“左右”矛盾。【答案】 A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直到“五四”之前,中国诗坛还是旧诗一统天下。________________2①新诗的倡导者们主张废除陈旧的格律,其着眼点当然不仅仅在于形式。②尽管旧诗曾有灿烂的过去,但到了 20 世纪初,已成强弩之末。③它那固定的形式、格律,已使它很难容纳新的思想、新的内容。④同时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向旧诗所代表的传统思想与美学观念发起挑战。⑤很难适应急剧变化的现代社会读者的审美要求。A.①④②③⑤ B.②③⑤①④C.①④③②⑤ D.②①④⑤③ 【解析】 文段的整体思路是从旧诗写到新诗,注意“它” “同时” “尽管”等词语。【答案】 B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 6~8 题。我是一条天狗呀! 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 我把全宇宙来吞了。我便是我了!我是月的光, 我是日的光,我是一切星球的光,我是 X 光线的光,我是全宇宙的 Energy 的总量! 我飞奔, 我狂叫, 我燃烧。 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 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 我如电气一样地飞跑! 我飞跑, 我飞跑,我飞跑,我剥我的皮, 我食我的肉, 我吸我的血,我啮我的心肝, 我在我神经上飞跑, 我在我脊髓上飞跑, 我在我脑筋上飞跑。我便是我呀! 我的我要爆了! 36.下列对本诗修辞手法运用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整体上运用的修辞手法是拟人, “天狗”形象的塑造能够生动地展现充满豪气的时代精神。B.郭沫若更看重的是一种内在的节奏,即随着情绪的起伏而形成的韵律,他往往通过铺排、复沓等手段来实现这样的韵律效果,如连续三个“我飞跑”就让人感到某种迅疾的节奏。C. “我便是我”这句在诗中出现两次,构成排比,不仅起到了强调的作用,也在语感上前后呼应、相互印证,突出了“天狗”的自信与自我完成。D.拟人手法的运用便于诗人进行富于想象力的夸张:“天狗”的“吞” “月” “日”“星球”以及“全宇宙” , “天狗”的“飞奔” “狂叫” “燃烧”乃至剥皮、食肉、吸血、啮心肝,就变得十分自然、合理。【解析】 C 项, “我便是我”这句在诗中出现两次,构成反复。【答案】 C7.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以“我是一条天狗呀!”开始, “天狗”的形象横空出世,脱颖而出。紧接着,诗人连续用四个“吞”字,展示了“天狗”无比豪放的气概。B.第一节的末尾“我便是我了”是诗人充满自信的自我肯定,代表了五四时期革命青年的大无畏精神,具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概。C.诗的第二节连续用四个“光”和“Energy 的总量” ,凸显了“天狗”的穿透力和生命活力,进一步强化了“天狗”的气势。D.第二节的“月” “日” “星球” “全宇宙”四个词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层递关系,从范围和气势上来说是逐步升级的。【解析】 B 项, “具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概”说法不当。【答案】 B 8.如何理解诗中的“我”这一形象?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我”:可以是诗人抒写的抒情主人公形象。(1)郭沫若本人,一个思想丰富、自我意识浓烈的现代人。(2)包括了中国近现代史上所有寻求救国真理,追求现代知识和文化的中华儿女们(鲁迅、李大钊、梁启超)(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9~12 题。静 夜郭沫若月光淡淡, 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白云团团, 漏出了几点疏星。天河何处? 远远的海雾模糊。 怕会有鲛人在岸, 对月流珠?9. “白云团团,漏出了几点疏星”一句中的“漏”字颇受评论家的赞赏,请结合诗歌内容鉴赏“漏”字的作用。4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从描写的实景看,天上是白云团团,说明云并未铺满天空,星星自然显露,也说明疏星只是点点, “漏”字与“疏”字相呼应,更显示了星星的点缀之美妙。从诗意看,诗人将星星人格化,人间风光美丽,星星似也不甘寂寞,也要来看一看依稀夜空下的人间美景。10.诗的第一节在全诗中有何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内容上,描绘了一幅极其宁静、美好的月夜晚景图,包含着诗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结构上,为第二节诗展开联想营造了氛围。 11.诗的第二节中,诗人为何提出“天河何处”的疑问?这一问有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美丽的天河,不仅有许多动人的传说故事,更是诗人心目中的理想世界,是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去处。于是面对眼前黑暗的现实,诗人不由感叹起来,这美好的自由世界,哪一天能到来呢?作用:“天河何处”的疑问,不仅是联想和想象的触发点,而且折射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情绪。这一问使全诗的境界得以拓宽和提升,把读者的视野与心胸带到那广袤的宇宙之中去了。12.诗人引用“鲛人泣珠”的传说,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天上的鲛人对月流珠,正是诗人对月深思时的心情。引用“鲛人泣珠”这一传说,诗人的用意十分明显,即使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来拯救祖国,但流下的泪也要变成珍珠,来报效祖国。既流露出诗人的哀伤、无奈、惆怅的情绪,更包含着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心,对现实有着更深的思考。表达交流13.仿照下面诗歌的拟人手法,选取新的事物,另写一组意思完整、句式相近的句子。(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嘴巴很豁达吞得下所有辛酸它又很狭隘说不得一点是非 【解析】 首先理解所提供诗歌所蕴含的寓意,然后根据要求仿写。【答案】 眼睛很宽容,能装下整个世界;它又很苛刻,容不得一粒沙尘。14.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完成(1)(2)题。5(1)说明漫画的内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揭示漫画的寓意。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1)说明漫画内容时,主要表达方式为说明,不可有过多的抒情与议论。(2)揭示漫画的寓意重在阐释漫画的讽刺意义。【答案】 (1)漫画的上部画着一只箱子,上面写有“意见箱”三个字,意见箱的下面画着一只废纸篓,呈条状的纸片正从意见箱的底部落向下面的废纸篓。(2)讽刺了社会上某些单位只做表面文章,不肯虚心接受批评、监督的不良现象。(言之有理即可)1略读 井 春 无题 川江号子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和谐 揩油 楷书 皆大欢喜B.屏弃 屏息 屏风 天然屏障C.漩涡 旋即 璇玑 天旋地转D.融化 隔绝 打嗝 隔岸观火【解析】 A 项,xié,kāi,kǎi,jiē;B 项,bǐng,bǐng,píng,píng;C 项,xuán,xuán,xuán,xuán;D 项,róng,gé,gé,gé。【答案】 C2.依次在下列各句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诗与现实的关系,不像平面镜似的直接________,而是要经过诗人头脑的折射。(2)影视明星代言虚假广告虽为舆论所________,但身为公众人物的他们依然乐此不疲,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可以轻易找到借口,开脱责任。(3)在海子留存的 300 多首抒情诗中,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被人们广为________的诗篇,同时也是被人们极容易误读的诗篇。A.反映 不耻 传颂B.反映 不齿 传诵C.反应 不齿 传颂D.反应 不耻 传诵【解析】 反应: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为;反映:把客观情况告知上级或有关部门。不耻:不以……为可耻;不齿:不与同列,表示鄙视。传颂:辗转传布颂扬;传诵:辗转传布诵读。【答案】 B3.选出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 )A.告诉我,欢乐是什么颜色?/像白鸽的羽翅?鹦鹉的红嘴?(设问、比喻)B.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他渴求着拥抱你,花朵。(拟人)C.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比喻、排比)D.你一阵吆喝,一声长啸,/有如生命最凶猛的浪潮,/向我流来,流来。(比喻)【解析】 A 项应是通感。【答案】 A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新闻发布会上,他讲话仅用了八分钟,简洁明了,新闻性、针对性强,没有一句穿靴戴帽的空话套话。B.联合国大会曾经两次召开会议,讨论是否应该废除死刑的问题,但因各方立场南辕北辙,讨论无果而终。C.本届展销会邀请到了安徽、浙江、上海等地知名企业,湖笔、宜笔、徽墨、宜纸、歙砚等文房四宝济济一堂。D.写一篇小说并不太难,但要想让自己的作品在擢发难数的小说中引起读者广泛关注,就不那么容易了。【解析】 A 项,穿靴戴帽:比喻在写文章或讲话中套用一些空洞的、例行的政治说教。因多在开头和结尾部分,所以说“穿靴戴帽” 。B 项,南辕北辙: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目的相反”错,只是不统一。C 项,济济一堂:形容很多2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不能形容物品。D 项,擢发难数:形容罪行多得数不清。只形容罪行。【答案】 A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作为十八大代表中唯一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她更关注农业现代化建设,她的议题主要在白茶产业的多元化发展。B. “星光大道”栏目因为没有任何限制,广泛吸纳多种表演形式,所以前来报名的选手各年龄段都有,他们展示的绝活也异彩纷呈。C.国家林业局的负责人表示,力争到明年,使我国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 55%,初步缓解湿地面积退化和功能减少的趋势。D.商家当然不希望错过“光棍节”这样的日子,纷纷打出了促销的招牌,尤其是一些电子商务网站,早早就展开了打折促销的宣传攻势。【解析】 A 项,成分残缺,句尾加“等方面” 。B 项中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因为”应移动到“星光大道”前面。C 项,搭配不当,应为“湿地面积减少和功能退化” 。【答案】 D阅读鉴赏(一)阅读邹荻帆的《无题》 ,完成 6~7 题。无 题邹荻帆我们将仆倒在这大风雪里吗?是的,我们将。而我们温暖的血将随着雪而融化被吸收到大树的根里去吸收到小草的须里去吸收到五月的河里去。而这雪后的平原会袒露出来,那时候天青水绿鸟飞鱼游风将吹拂着我们的墓碑……1948 年 5 月6.这首诗中的“大风雪”有什么象征意义?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我们在“大风雪”里仆倒,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融入到自然中,那么就要思考:我们为了什么而倒下?这也就是本题的答案。3【答案】 “大风雪”象征着为实现光明幸福的生活而进行的残酷斗争。7. “我们温暖的血” “被吸收到大树的根里去” “小草的须里去” “五月的河里去” ,意味着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无题》是诗人在解放前夕黎明前的黑暗中写成的,这是诗歌的写作背景。同时要注意抓住关键词语“我们” “吸收” “根” “须” “河”进行理解。【答案】 烈士的鲜血唤醒了祖国大地上千千万万的人们,他们形成了一股巨大的革命洪流。烈士的牺牲换来蓬勃的革命生机。(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8~9 题。雷杜运燮随着陆陆续续的闪电警告:他们来了!阵阵风都传播着到来的确讯:他们来了!每一叶片每一枝条都遥指着:他们来了!每双眼睛在渴望,每张嘴在颤动:他们来了!越过一张又一张被撕掉的树叶标语,他们来了!越过一个又一个监狱的铁窗,他们来了!越过一条又一条报纸上的捏造消息,他们来了!越过一堆又一堆难忘的血泪,他们来了!为着撕人心肺的被窒息的呻吟声,他们来了!为着惨绝人寰的最底层的挣扎声,他们来了!为着回响在无数街道和炕头的怒吼声,他们来了!那就是冲破冰冻严寒的春雷欢呼声:他们来了!1948 年于新加坡8. “雷”的象征意义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本诗共分三节,第一节写自然界对“雷”到来的欢呼,第二节写社会现实对“雷”到来的渴盼,第三节写受压迫的人们对“雷”到来的呐喊。理解“雷”的象征意义,要在细致分析自然、社会、人对“雷”到来的态度,着眼于全诗来概括出“雷”的象征意义。 “雷”显然代表着一种力量,一种摧毁黑暗、迎来光明的力量。【答案】 “雷”是力量的象征,它冲击自然,冲击旧中国社会黑暗政治,迎来民族解放。9.这首诗的第三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为着”是一个表明目的的词语,再结合“雷”的象征意义理解即可。【答案】 表现“雷”滚滚而来的目的。把“雷”从实写升格为消灭剥削和压迫的解放的象征。(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 题。错误郑愁予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10. “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在全诗中起怎样的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此句是开头,引出了下面的事件。 “江南” “等在季节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所透露出的情调,正是诗歌要营造的。【答案】 这两句诗在全诗的分段中,具有“诗序”的作用,在意旨和情调上统摄全诗。11.根据诗歌中的语句,你认为“我” “你”分别是怎样的形象?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我”的形象由“我打江南走过”可知。 “她”的形象有许多诗句为证,关键字是“等” 。 “等”字涵盖第二节的内容。【答案】 “我”是一位游子, “她”是一位闺中思妇。12.这位思妇可曾等到她的丈夫回来?诗歌中的“错误”错在哪里?既然是错误,又何谈美丽呢?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第一问比较简单。第二问要首先理解“错误”的含义,在本文中, “错误”犹言误会、错位。思妇以为马蹄声是丈夫回来的信息,这是一个误会;骑马的男子与思妇都可谓“思人” ,但相思的对象却是错位的。5【答案】 没有。 “错误”在于那骑马的男子。第一人称的“我” ,只是个陌生的过客,不是她的丈夫归来。说它美丽,是因为它曾经先引起了诗歌中女主人公情绪的激动。 表达交流13.阅读《春暖花开》歌词片段,按要求作答。春暖花开,这是我的世界。每次怒放,都是心中喷发的爱。风儿吹来,是我和天空的对白。其实幸福,一直与我们同在。春暖花开,这是我的世界。生命如水,有时平静,有时澎湃。穿越阴霾,阳光洒满你窗台。其实幸福,一直与我们同在。(1)将“风儿吹来,是我和天空的对白”这句话扩写为一段散文,限 60 字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仿照“生命如水,有时平静,有时澎湃” ,写一句歌词,注意押韵。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本题考查扩展语句和仿用句式的能力。(1)扩展后的语段,需包含“我”面对“天空”的内心独白和情感抒发,需体现想象中的“我”与“天空”对话交流的情境,需做到想象合理,语言优美,诗意氤氲。(2)需选择与“水”相近的自然事物做话题,恰当设喻,用两个分句构成对比,且尾字押韵。【答案】 (示例):(1)仰望天空,目光穿越而行,我似乎生出羽翼,在月明风清里飞舞。活着就幸福。我与天空沉默着,风儿吹来,是我和天空的对白。(2)生命如风,有时轻柔,有时豪迈。14.阅读下面这段材料,概括主要信息。(不超过 50 个字)诗歌是什么?它是散文的语言无法转述的部分。那么,试图解释它,肯定是一种主动寻求困境的行为!何况我们要鉴赏的这些“探索诗”又大都是不易读懂的现代倾向的诗。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鉴赏”是专业评论家和一般读者一道完成的。大家的意见相同相近或相悖,都具有同样的意义。 “每一个读者就是另一首诗”(帕斯语),每一种全新的进入都是一种有价值的探索。这种永无止境的多元的姿势,这种对诗歌审美空间的不断“发现” ,本身就是“探索诗”所最为需要的阅读态度。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这段文字共有 8 句话,根据语意可以分为 3 层,第 1~4 句是第一层,写“探索诗”的鉴赏是困难的;第 5~7 句是第二层,写“鉴赏”是专业评论家和一般读者一道完成的;第 8 句是第三层,写要不断“发现” “探索诗”多元的审美空间。整合这三层的意思即是主要信息。【答案】 (示例):“探索诗”的鉴赏是困难的,需要各方读者共同参与,永无止境地“发现”它多元的审美空间。1精读 贺新郎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A.重诉/霜重 寰宇/丫鬟 从兹/滋味B.前番/番禺 眉梢/俊俏 滔滔/稻谷C.横塘/横祸 凄然/萋萋 绝壁/玉璧D.恨缕/褴褛 比翼/希冀 今宵/霄汉【解析】 A 项,chónɡ/zhònɡ,huán,zī;B 项,fān/pān,shāo/qiào,tāo/dào;C项,hénɡ/hènɡ,qī,bì;D 项,lǚ,yì/jì,xiāo。 【答案】 B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毛泽东的这一首词的最大特点是妙用了古诗、词、赋中描写离情、别情、别景中的佳词妙句,极写出了他与妻子离别时的萋苦。B. 《毛泽东》首次全景还原伟大领袖毛泽东的一生,揭密一代伟人成长史,被观众称为“正宗的偶像剧” 。C.1 月 18 日下午, “九洲同庆,中华圆梦——数风流人还看今朝毛主席诗词书法大型迎春笔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D.欣赏这首词,要品味其中的细节和场景描写,品味其中精粹、蕴籍的语句,体会作品由低迷转向高昂的情调。【解析】 A 项,萋苦-凄苦;B 项,揭密-揭秘;D 项,蕴籍-蕴藉。【答案】 C3.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挥手从兹去 兹:此 B.眼角眉梢都似恨 恨:仇恨 C.知误会前番书语 书:信 D.今朝霜重东门路 今朝:今晨 【解析】 B 项, “恨”在此处应是“遗憾、哀怨”的意思。【答案】 B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公司有一对农民工双胞胎姐妹,她们同时出来打工,同时入党,同时成为大连市劳动模范,姐妹俩比翼齐飞,在大连传为佳话。B.在现实生活中,在改革浪潮风起云涌的今天,许多人身居要职,却胸无点墨,思想顽固僵化,不思改革,甚至阻挠改革浪潮。C.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的读书生活为背景,展现了以毛泽东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和生活故事。D.登上仰慕已久的泰山,同学们眼界大开,他们一会儿俯瞰脚下的云雾松柏,一会儿举目仰望远处的落日归鸟,指点江山,心情澎湃。【解析】 A 项,比翼齐飞,比喻夫妻情投意合,在事业上并肩前进,该句用于姐妹之间不当;C 项, “风华正茂”不能用于修饰“学习和生活故事” ;D 项,望文生义。【答案】 B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诗人毛泽东》一书从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来表现毛泽东诗词的巨大成就,使读者全面了解毛泽东思想艺术。2B.省环境监测中心分析报告认为,造成此次较严重的区域性灰霾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区域性焚烧秸秆,加上静风、低压灯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等因素导致的。C.面对一个班级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出国,有的老师感到担忧,有的则认为无妨,他们认为如果没有能力行万里路,就不妨先读万卷书。D.在交融与冲突并存的文化环境中,能否用东方雕塑语言来表达这种精神,恰恰是中国当代雕塑所欠缺的。【解析】 B 项, “主要原因是……导致的” 句式杂糅;C 项,成分残缺,应在“……出国”后加“的现象” ;D 项,两面对一面。【答案】 A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6~9 题。贺新郎毛泽东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6. “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是怎样表达作者感情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更那堪”决不是儿女情长的那种悲切的“不堪” ,而是毅然决绝,有“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不做儿女态的豪情。 “凄然相向,苦情重诉” ,一“凄”一“重”表明了毛泽东对“啰嗦悲情”的不屑。7. “人有病,天知否?”原为“重感慨,泪如雨” ,修改后在表达效果上有何变化?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人有病,天知否?”人在离别时产生的痛楚之情,上天知道吗?“病”是指内心的隐痛,原稿“重感慨,泪如雨”同样也是对夫妻惜别时的复杂心境的描写,修改稿比原稿更含蓄,且避免了语意与前面重复以及两个“泪”字的出现。8. “凭割断愁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 ”这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这几句写出了毛泽东以四海为家、不沉湎于儿女情长的远大的志向和坚强的决心。9.简要分析词的下阕是怎样融情于景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下阕通过霜雪、横塘的半天残月、离别的汽笛等意象描绘了离别时的凄清和凄惨,用苍凉的景物描写衬托出两人感伤的心情。3(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 10~12 题。七律·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10.试分析“不怕” “等闲”二字的表达效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从首联开始,全诗就展开了两条思维线,构造了两个时空域,一个是客观的、现实的:“远征难” ,有“万水千山”之多之险;一个是主观的、心理的:“不怕”“只等闲” 。这样就构成了强烈的对比反衬,熔铸了全诗浩大的物理空间和壮阔的心理空间,奠定了全诗雄浑博大的基调。11.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二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作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蜿蜒起伏、绵延曲折的五座大山只如水面荡起小小的波浪,高峻、挺拔的乌蒙山也如脚下滚动的小泥丸。12.试分析作者是如何用天气的变化来写心理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颈联中的“暖”和“寒”这一对反义词,是诗人精心设计的两个感情穴位。“暖”字温馨喜悦,表现的是战胜困难的激动;“寒”字冷峻严酷,传递的是九死一生后的回味。两个形容词是精神的巨变,又是感情的裂变,含不尽之意于其中,显无穷之趣于其外,摇曳多姿,起伏跌宕,张驰有致。表达交流13.毛泽东诗词的理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能给人深刻的启示,有些诗句至今仍脍炙人口。请你为“毛泽东诗词朗诵会”的主持人写一段结束语,来结束这次朗诵会。要求:①必须引用毛泽东的诗句;②语言连贯并富有激情;③不少于 60 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应引用部分毛泽东脍炙人口的诗句,另外注意是一段“结束语” 。【答案】 (示例)毛泽东诗词是中国诗林中矗立的一棵参天大树,是中国革命的壮丽史诗,从“鲲鹏击浪从兹始”到“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我们领略了毛泽东“唤起工农千百万”的雄伟气魄, “三军过后尽开颜”的喜悦。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同学们,让我们谨记一代伟人的教诲:“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14.对下面的文字提供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给“花儿”下定义,不超过 50 字。观看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创作演出的秦腔现代戏《花儿声声》 ,是一次新鲜的享受与发现。在这部戏中,人们看到“花儿”这种民歌形式与古老的戏曲剧种秦腔融为一体,深4沉的历史意蕴焕发出了醒目的蓬勃生机。《花儿声声》给人的第一印象便是它那宏大的包容。 “花儿”原本意义上是指发源于古河州(甘肃临夏)的一种高腔民歌,因歌词中将青年女子比喻为花儿而得名。长久以来, “花儿”流传于广大西北地区汉、回、藏、土、东乡、保安、撒拉、裕固、蒙古等各族群众中,这些歌声出自牧人、山民、驮夫、黄河上的筏子客等之口,如同山间田野和大草原上无边无际的鲜花野草。 “花儿本是心里的话,不唱是由不得自家,刀刀拿来头割下,不死时还是这个唱法!”就是甘青宁广大地区共同传唱的一首“花儿”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应注意要符合下定义的形式,应包含“发源地” , “流传区域”和“得名原因” 。【答案】 “花儿”是指发源于古河州,流传于我国西北地区,因歌词中将青年女子比喻为花儿而得名的一种高腔民歌。1略读 也许——葬歌 一个小农家的暮 秋歌——给暖暖 妈妈新提升·课时作业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咳嗽(hé) 蝙蝠(biān) 松荫(yīn)B.庇护(pì) 蚯蚓(qiū) 咒骂(zhòu)C.嫣红(yān) 调弄(tiáo) 踱到(duó)D.荻花(dí) 辽夐(xiòng) 湖沼(zhāo)【解析】 A 项,咳:ké;B 项,庇:bì;D 项,沼:zhǎo。【答案】 C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遐玷 白璧微瑕 必定 毕恭毕敬B.案牍 穷兵黩武 嘉许 循私舞弊C.急需 用户须知 陨落 殒身不恤D.繁琐 要言不烦 重迭 叠床架屋【解析】 A 项, “遐”为“瑕” ;B 项“循”为“徇” ;D 项, “迭”为“叠” 。 【答案】 C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现代诗歌门类众多,但真正讲究思想性与艺术性的________作品却寥寥无几。 ②如果一个诗人的一生中能有三五首作品________下来,这个诗人就是幸福的。 ③文学是情学,是人学。因此,优秀的文学作品一定________着作者的主观情感。 ④鉴赏诗歌时,要认真体会诗歌的章法、韵律,认真________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A.高品位 流传 灌注 揣摩B.高品位 留传 贯注 揣摩C.高品味 流传 贯注 揣测D.高品味 留传 灌注 揣测 【解析】 品位:名词,档次、格调;品味:动词,体会、鉴赏。流传:一般来说,是地域上的横向传播,多指范围广;留传:一般来说,是时间上的纵向传播,多指历史长。灌注:浇进;贯注:集中投入,用于精神或注意力。揣摩:反复思考推求;揣测:推测、猜测。 【答案】 A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学生答诗歌鉴赏题时,由于表达能力不强,经常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所以,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还要掌握一定的鉴赏术语。B. “五严”禁令的实施,让中小学生周末和节假日可以泡图书馆,进实验室,这正是为渊驱鱼,把自主学习的时间还给了学生。2C.借给他钱,只是扬汤止沸罢了,钱花光了,他一样会面临生活危机,要想帮助他真正摆脱困境,只有让他彻底改变自己的观念才行。D.面临严峻的金融危机,公司领导求真务实,惨淡经营,紧紧抓住原料、生产、物流和售后服务等关键环节,确保完成年度经济指标。【解析】 A 项,词不达意:指词句不能确切地表达出意思和感情。B 项,为渊驱鱼:原比喻残暴的统治迫使自己一方的百姓投向敌方。现多比喻不会团结人,把一些本来可以团结过来的人赶到敌对方面去。C 项,扬汤止沸: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D 项,惨淡经营: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地经营筹划。【答案】 B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提高农村学生尤其是贫困地区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健康水平,会议决定,从秋季学期起,实施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B.杭州市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在管办分离、政事分开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有效地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但仍有一些实际问题亟待破解。C.由于目前正值秋冬转换之际,冷空气的活动愈加频繁,早晚气温较低,朋友们需格外注意做好防寒保暖工作,避免因气温骤降造成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D.宁波市委、市政府就镇海炼化扩建一体化项目广泛地听取群众意见,积极主动回应群众的合理诉求,经与项目投资方研究决定:坚决不上 PX 项目。【解析】 A 项,语序不当,将“实施启动”改为“启动实施” ;B 项,缺少宾语中心语 , “缓解……的状况” ; C 项,搭配不当,把“造成”改为“引发” 。【答案】 D 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6~7 题。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6.词的上阕哪几句是化用前人诗句?各自表达了什么意思?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结合词句,回顾古人诗词名句,并结合诗人的感情来理解作者用意。【答案】 “挥手从兹去”化用了李白《送友人》中的“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诗句,定下叙事兼抒情的笔调。 “更那堪凄然相向”化用了柳永《雨霖铃》中“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的词句,写了二人离别时凄然相对,忍受不了内心滚滚悲伤的情状。7. “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一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有何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解答这道题目,首先要明确其表达技巧,即“白描手法” ;接着要结合诗句对这一手法的运用进行具体分析,最后要指出运用白描手法的作用,在这里主要是对于塑3造人物的作用。眼泪是柔情的载体又是柔弱的表现,但身为胸怀天下者的伴侣,怎能做离别儿女之态而让人担心不已呢?止住眼泪就意味着她将以柔弱的身躯担负起养老育子的重担,其似柔实坚的光辉形象早已跃然纸上了。【答案】 这一句运用了白描手法。她见心上人要走,自然悲情万端,凄苦难耐,那眉眼上的神情即是此时本真感情的自然表达。而令人击节的是,她尽管肝肠寸断心似刀剜却能强忍热泪不使流下。这样一个凄婉而坚强的女性形象呼之欲出。(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 8~9 题。清平乐·六盘山毛泽东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一九三五年十月8.联系写作时间,指出“不到长城非好汉”中的“长城” , “何时缚住苍龙”中的“苍龙”分别指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1935 年 10 月 7 日,在六盘山的青石嘴,又击败了前来堵截的敌骑兵团,扫清了障碍,摆脱了追敌,当天下午,一鼓作气,翻越六盘山。之后,长驱直入,于 10月 19 日到达陕北保安县吴起镇(今吴旗县),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完成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这首《清平乐·六盘山》就是毛泽东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答案】 “长城”指理想或目标;“苍龙”指蒋介石反动派。9.这首词在遣词造句上有什么特点?试举例说明。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语言特点的把握。这首词在用语上不深奥,但意境深远。【答案】 特点:通俗简练,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例如“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自然质朴,无雕饰,却形象鲜明,意蕴深远。(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 10~11 题。色 彩闻一多生命是张没价值的白纸,自从绿给了我发展,红给了我热情,黄教我以忠义,4蓝教我以高洁,粉红赐我以希望,灰白赠我以悲哀;再完成这帧彩图,黑还要加我以死。从此以后,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因为我爱他的色彩。10.诗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解答此题,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手法有哪些,如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对比等,再看原诗,分析判断,得出答案。根据诗中“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 ,把握整首诗的思想感情就容易了。【答案】 诗中运用了比喻、象征、排比等修辞手法,把生命的白纸色彩化、具体化,将抽象的生命予以不同的色彩,完善了生命的内涵。告诉人们要热爱生活,重视生命价值。11.既然“灰白赠我以悲哀” “黑还要加我以死” ,诗人为什么在结尾却说“从此以后/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因为我爱他的色彩”?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阅读全诗,我们可以看出:生命是短暂的,人的生命历程中不只是忠义、高洁、希望,也有悲哀、失望,甚至死亡,经历酸甜苦辣的人生才是充实的人生、有意义的人生。因此就不难理解生活中虽然有悲哀、死亡,诗人仍然“溺爱于我的生命”了。【答案】 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辩证看法,苍白的生命、单调的生命不是完整的生命,只有将正义与勇敢、热烈与忠诚、博大与希望集于一身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生命。告诉人们要正视生死,珍爱生命。表达交流12.对下面这段文字提供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给“过度医疗”下定义,不超过 25字。过度医疗是指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违背临床医学规范和伦理准则,不能为患者真正提高诊治价值,只是徒增医疗资源耗费的诊治行为。或者说,在治疗过程中,不恰当、不规范甚至不道德,脱离病人病情实际而进行的检查、治疗等医疗行为。过度医疗不是诊治病情所需,起码不是诊治病情完全所需。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首先应做到格式正确,要包含徒增医疗资源耗费、脱离病人病情实际等基本要点,最后要注意字数限制。5【答案】 过度医疗是超过(或“脱离”)疾病实际需求的诊治(或“诊断和治疗”)行为。13.读麦肯光明广告公司创意春晚公益广告《筷子篇》有关内容,根据文意补充设计,或描述生活或陈述见解。要求:句式大致相同,语意相关。筷子,是一个含蓄的中国人,表达情感与爱很重要的工具。它所传达的,是启迪,是传承,是明礼,是守望,是关爱,是感恩,是睦邻……婴儿时,长辈用筷子蘸各种味道来教你辨别酸甜苦辣,是一种启迪;幼儿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孩提时,爸爸敲打你先下手夹菜的筷子,是一种明礼;长大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夕夜,热气腾腾的饭桌上摆满了筷子,是一种团圆。一双筷子,承载中国数千年的情感。有滋,有味,幸福中国味。【解析】 本题有一定的难度,首先要求仿写,但又不是一般的仿用句式,要求必须根据文意补充设计,要做好语意上的衔接。【答案】 妈妈鼓励你尝试用筷子夹起生活的喜乐年华,是一种传承;你用筷子往妈妈的碗里夹上一块她爱吃的菜,是一种感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