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豆丁紫琪整理发布http:/ 年)。一、现实基础、历史机遇与挑战株洲是地处长江以南重要的交通枢纽,具有明显区位优势;是国家“一五”、“二五”时期重点建设的 8 个工业城市之一,湖南重要的工业重镇,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与“长三角”经济圈、“泛珠三角”经济圈、西部大开发战略有机对接的重要桥头堡,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示范重要的组成部分。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国家产业布局决定了株洲以重化工业和制造业为主的产业体系。“十五”以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形成了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业、有色金属及新材料产业和生物技术产业为主导的工业新体系,带动了商贸及生产性服务业的迅速崛起,促进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
2、快速发展。(一)现实基础1.经济总量快速增长2008 年全市生产总值 GDP 由 2000 年的 291.4 亿元增加到 909.5 亿元,全市经济总量三年连续跨越 600 亿、700 亿元和 900 亿元三个台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 56.6 亿元增加到 344.8 亿元,增长 5.09 倍。全部工业增加值从 117.9 亿元增加到 497.2 亿元,增长3.217 倍。2009 年全市 14 月累计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 94.7 亿元,增长 13.6%,比一季度提升 2.6 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增速呈现小幅攀升的态势。2.产业结构逐步优化2008 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 2000 年的 15.
3、9:54.9:29.2 调整为 12.1:54.6:33.3。以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航空、汽车等装备制造为代表的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业和以有色金属及深加工、半导体、精细化工、先进复合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及生物技术(含农产品深加工)、服饰加工与贸易等产业,成为株洲发展的主导产业。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已成为资源消耗型企业产业升级与战略转型的重要手段,高新技术产业在株洲经济中的地位得到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新材料、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技术、新能源及高效能源等附加值较高的产业逐渐成为新的增长点。3.产业集聚初步形成豆丁紫琪整理发布http:/ 年全市六大产业集群工业增加值为 174.09 亿元,占规
4、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 70%。工业园区初具规模,2007 年末园区有工业企业 462 家,其中规模工业 271 家,新增企业 49 家,实现技工贸总收入 256.8 亿元。工业园区已成为株洲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经济增长点。4.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市大中型企业都建立了技术开发机构,至 2007 年末,全市拥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企业技术)中心 7 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企业技术)中心 17 家、企业博士后工作站 7 家。拥有四项国家创新工程:株洲中国轨道交通专利信息中心、国家知识产权工作试点城市、国家专利产业化(株洲轨道交通)试点基地和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 200 多家
5、,比 2005 年增加 35 家。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占企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 17%;全市有中国工程院院士两人,分别属于轨道交通和航空动力两大技术领域。(二)历史机遇1.世界经济周期性调整,为我国加快经济结构转型提供了重大机遇次贷危机以来,全球经济格局正从由美国主导的全球化向多极世界转变,美国正在积极转型,其第三产业(尤其是金融业)收缩,但第一、第二产业快速发展。随着全球经济向多极化迈进,全球资本流量和贸易量(占全球 GDP 的百分比)可能下降。全球经济格局转变对依赖出口的粗放式开放和缓慢的结构性改革提出了巨大挑战,同时也为中国经济实现增长软着陆和经济结构转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6、2.国内“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见效,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机遇中央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了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这些经济刺激政策已收到良好的效果: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增多,总体形势企稳向好。主要表现在:投资增速持续加快,消费稳定较快增长,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逐步增强;农业生产形势良好,夏粮再获丰收;工业增速稳中趋升,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区域协调发展呈现新态势;金融市场运行平稳,市场预期继续向好,社会信心进一步提升;城镇就业继续增加;灾后重建加快推进。豆丁紫琪整理发布http:/ 2409.34 亿
7、元,增长 13.1%,增速居全国第四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8.0%,增速居全国第三位,居中部六省第一位。目前,湖南省经济均衡发展,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向纵深发展,全省经济增长极业已形成,与岳阳、常德、益阳、衡阳、娄底初步构成“3+5”城市群,并带动全省经济发展步入良性循环阶段。4.实施“两型社会”建设,为株洲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株洲市享有国务院批准的高新技术开发区、老工业基地改造、中部崛起、循环经济、综合性国家高技术基地和“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六大产业政策优惠,政策优势突出。特别是“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实施,为实现产业转型,创新发展模式,拓展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发展空间,
8、率先突破体制机制约束和障碍,吸引国内外项目、技术、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向我市集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三)面临的挑战由于受制于历史条件,株洲产业的结构性矛盾仍然十分突出。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一、二产业比重偏大,三产业比重偏低。“十五”以来,虽较好解决了“退一进二”问题,但“退二进三”进展迟缓;在二产业中,重化工业与粗加工工业仍然占主导地位。二是空间布局紊乱无序,产业关联度低、链条不完善、配套组合差。三是产业信息化程度低,科技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弱,企业核心竞争力差。四是污染严重,对资源消耗依赖性强,豆丁紫琪整理发布http:/ 2010 年,全市 GDP1100 亿元以上,年均增长 12%
9、;工业增加值突破 600 亿元,年均增长 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 480 亿元,年均增长 17%。到 2015 年,全市 GDP 超过 2500 亿元以上,5 年年均增长 14%;工业增加值突破 1350亿元,年均增长 1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 1100 亿元,年均增长 18%。到 2020 年,全市 GDP 突破 5000 亿元,5 年年均增长 12%;工业增加值达到 2800 亿元,年均增长 1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 2300 亿元,年均增长 17%。力争经济总量占长株潭的 1/4,初步形成两型产业为主体,三次产业结构合理、科学的产业体系,把株洲市建设成为产业发达、生活
10、便利、环境优美的宜居城市。图 1 株洲市 20102020 年 GDP、图 2 株洲市 20082020 年 GDP、工业增加值增长预测(亿元)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预测(%)豆丁紫琪整理发布http:/ 2010 年,一二三次产业发展比例为 10.5:56.5:33,优势产业发展比例为 70%。到 2015 年,一二三次产业发展比例为 6.5:60:33.5,优势产业发展比例为 80%。到 2020 年,一二三次产业发展比例为 4.5:60:35.5,优势产业发展比例为 90%。图 3 株洲市 20082020 年三次产业结构预测(%)3.技术创新投入目标到 2010 年全市 R&D 经费支出占
11、 GDP 的比重达到 2.0%,高新技术企业 R&D 经费投入占年销售收入的 4%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 GDP24%。到 2015 年全市 R&D 经费支出占 GDP 的比重达到 2.5%,高新技术企业 R&D 经费投入占年销售收入的 4.5%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 GDP30%。到 2020 年全市 R&D 经费支出占 GDP 的比重达到 3.2%,高新技术企业 R&D 经费投入占年销售收入的 5%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 GDP40%。4.资源与生态环境目标到 2010 年 GDP 能耗为 1.20 吨标准煤/万元,企业废水处理达标率 96%,SO2 排放达标率 97.5%,区
12、域自然湿地保护率 90%,人均城市公共绿地 10.5m2/人,市区园区投资强度200 万元/亩,其他园区投资强度 100 万元/亩,单位工业用地的增加值 2.9 亿元/km2。到 2015 年 GDP 能耗为 1.10 吨标准煤/万元,企业废水处理达标率 99.5%,SO2 排放达标率 100%,区域自然湿地保护率 92%,人均城市公共绿地 12m2/人,市区园区投资强度 250万元/亩,其他园区投资强度 150 万元/亩,单位工业用地的增加值 3.9 亿元/km2。到 2020 年 GDP 能耗为 0.85 吨标准煤/万元,企业废水达标率 100%,SO2 达标率100%,区域自然湿地保护率
13、 95%,人均城市公共绿地大于 12m2/人,市区园区投资强度 350万元/亩,其他园区投资强度 200 万元/亩,单位工业用地的增加值 5.0 亿元/km2。三、主要任务1.打造千亿主导产业集群豆丁紫琪整理发布http:/ 2020 年建设全国乃至全球知名的先进装备制造中心。到 2010 年销售收入 450 亿元,到 2015 年销售收入 1130 亿元,到 2020 年销售收入2300 亿元。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以中国南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长江车辆公司株洲分公司、中铁轨道系统集团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为依托,重点发展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动车组牵引电机与电
14、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铁路工程机械装备、高速铁路配件和机车用变流装置、电气控制装置、安全监控装置等高技术产品。加大机车变流技术、电子控制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重点开展 300km/h 高速铁路及配套设备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攻克大功率牵引传动与控制技术;开发 160km/h 及其以上动车组,120km/hA 型及以上高档城轨车辆,同时开发市场份额大的 B 型城轨车辆,建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产化部件和整车研制平台;开发轨道交通装备交流传动及安全装备平台、车体密封技术、车体材料与结构轻量化及降噪集成技术,开发铁路工程施工关键装备-盾构机。推进关键零部件产业化,增大当地配
15、套率。到 2010 年销售收入达到 245 亿元,年均增速 35%;2015 年达到 680 亿元,年均增速23%;2020 年达到 1400 亿元,年均增速 16%。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轨道交通城”。汽车产业以北汽株洲生产基地、南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湘火炬、株洲欧格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为依托,重点发展乘用车、集装箱专用汽车、各类电动汽车、子午线轮胎、汽车齿轮及汽车零配件等。加大电动汽车电气系统集成、电动汽车电传动系统、汽车火花塞、减震器、活塞销、灯具、轿车变速器、安全气囊、齿轮等高技术产品研究开发。开发生产自动变速器、汽车电
16、动助力转向器(EPS)、小型高速直喷式柴油机技术、电控燃油喷射发动机等系列新产品。豆丁紫琪整理发布http:/ 2010 年销售收入达到 125 亿元;2015 年达到 250 亿元,年均增速 15%;2020 年达到 500 亿元,年均增速 15%。建成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汽车城”。航空产业以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和中国南方航空动力研究所为依托,重点发展直升机与通用飞机、中小型航空发动机、大型飞机辅助动力装置(APU)、飞机着陆系统、航空新材料等10 大项目,构建军民两翼齐飞、研发生产一体的完整产业体系和产业链,建成独具特色的民用航空特色产业基地。重点研制功率 200 千瓦级水平对置活塞航
17、空发动机和转子发动机,形成 60kW-300kW 系列水平对置活塞发动机和 20-50HP 转子发动机系列产品,满足通用小型航空动力和小型无人机动力的需求,在国内通用飞机动力市场处于主导地位。充分利用现有技术平台优势,重点开发高性能重型燃气轮机及智能控制技术、风电齿轮箱、微型燃气轮机动力系统、电动车及新一代机器人等高技术与产品并产业化。到 2010 年销售收入达到 80 亿元,年均增速 25%;2015 年达到 200 亿元,年均增速20%;2020 年达到 400 亿元,年均增速 15%。建成具有国际水准的“航空城”。新材料产业集群以高新科技园区为平台,重点发展以有色金属深加工为主导,半导体
18、、先进复合材料、化工新材料等产业为战略支撑,形成过千亿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建设全球知名的以有色金属深加工为主导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到 2010 年销售收入 200 亿元,到 2015 年销售收入 580 亿元,到 2020 年销售收入1405 亿元。有色金属及深加工产业豆丁紫琪整理发布http:/ 靶材等新材料产品。重点开发高性能、多功能硬质合金制品、硬质材料表面涂层、超细晶粒硬质材料制备、纳米金属材料、纳米增韧和晶须增韧复合材料、先进粉末冶金技术与颗粒材料、低成本高性能复合材料及成型技术、超高强度大体积非晶态合金和纳米晶材料、高温用金属间化合物、ITO 废靶回收和铅锌压延深加工技术及产业化。到
19、2010 年销售收入 150 亿元;2015 年销售收入突破 370 亿元,年均增速 20%;2020年突破 800 亿元,年均增速 18%。化工新材料产业以中盐株化集团、湖南智成化工有限公司和兴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为依托,重点发展 PVC 特种树脂及产品链延伸、UPVC 微发泡异型材、聚乙烯管材、ODS 替代品工业化、白炭黑、高级活性碳、塑胶包装袋、过氧化氢(H2O2)、过碳酸钠、含氧清洁剂等绿色建材及精细化工产品。重点开发纳米材料、新型高效催化材料、生态型混凝土及其制品、纳米木塑复合材料(WPC)、绿色建材、纳米钛白粉及高档涂料、橡胶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电子化学品、酶制剂、超细
20、高纯白炭黑、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等高技术及产业化,形成化工新材料产品系列和完整的产业链。到 2010 年销售收入突破 25 亿元,年均增速 35%;2015 年突破 120 亿元;2020 年突破360 亿元,年均增速 25%。先进复合材料产业以株洲时代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湘瓷科艺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安沙尼传质设备有限公司及湘火炬等骨干企业为依托,重点发展高性能橡胶复合材料、高性能工程陶瓷材料、航空新材料、风电绝缘材料、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RP)、碳纤维增强塑料等先进复合材料。豆丁紫琪整理发布http:/ 2010 年销售收入达到 20 亿元;2015 年达到 75 亿元,年均增速 30
21、%;2020 年达到200 亿元,年均增速 22%。半导体产业以中国南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为依托,重点发展大功率半导体器件、LED 光电显示屏与 LED 光电二极管等材料。通过承接产业转移,积极发展消费电子、集成电路和光电子产业。积极与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内半导体产业配套协作,构建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到 2010 年销售收入突破 5 亿元;2015 年突破 15 亿元,年均增速 25%;2020 年突破 45亿元,年均增速 25%。新能源产业集群以风电装备制造、光伏产业和抽水蓄能发电和生物质能及专用装备制造产业为依托,打造具有领先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到 2010 年销售收入过 70
22、 亿元;2015 年达到 350 亿元,年均增速 38%;2020 年达到1100 亿元,年均增速 26%。风电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风力发电机、变流器、齿轮、叶片等风电装备关键部件,形成以风电整机系统集成作龙头,以电机产品、叶片、电磁线等关键部件为配套的产业链条。强化与湘潭电机集团的产业协作关系,扶持兆瓦级风力发电装备制造产业做强做大。重点开发 1.5MW 以上直驱永磁式变桨变速风电机组、2MW 级永磁同步发电机、风机叶片及风电机舱罩、导流罩等产品并产业化。要充分利用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的技术研发力量,走产业链高端,重点开展风力发电机组总体设计软件、运行控制系统及变流器、安全保障系统、电磁兼容及支
23、持控制系统和风力机叶片设计软件研发。豆丁紫琪整理发布http:/ 2010 年销售收入达到 20 亿元;2015 年达到 128 亿元,年均增速 45%;2020 年达到500 亿元,年均增速 35%。光伏产业重点发展三氯氢硅、多晶硅,太阳能照明灯,薄膜太阳能电池以及各种功率的光伏发电产品,单晶硅切割、光伏电池组装;发展多晶硅上下游产业,引进终端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形成光伏产业集群;主动与 48 所结成光伏产业战略联盟,联手打造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光伏产业基地。重点开发太阳能光热发电,太阳能空调系统,零能耗太阳能综合建筑,太阳能光热系统建筑应用设计、优化和测评软件等太阳能发电和热利用、装备制造
24、业技术与产品。到 2010 年销售收入突破 3 亿元;2015 年突破 65 亿元,年均增速 85%;2020 年突破300 亿元,年均增速 36%。抽水蓄能发电和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与核电专用装备产业重点新能源关键材料(超级蓄电池、太阳能薄膜电池)、生物质发电、垃圾发电、沼气发电(屠宰场沼气、养殖场沼气和有机废水污泥沼气)、超临界发电、高浓度有机废水能源化应用、智能电网(包括工业变流)、生物柴油、生物质固体燃料加工、太阳能、地热能等新能源产业。充分利用非粮作物、植物和农林废弃物,大力开发低成本、规模化、集约化生物能源技术,积极培育生物能源产业。规模化种植速生、高产、高含油、高淀粉含量的能源植物,
25、积极推动以麻疯树、黄连木等农林油料植物为原料的生物柴油规模化生产。加快木质纤维素生产燃料乙醇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要充分利用株洲龙门被选为拟建核电厂区域的有利条件,启动核电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争取核电早日落户株洲,大力支持开展中国环流器 HL-2A 装置中性束电源系统产业化及核电专用超声清洗装备、阀门与其他配套设备开发,争取早日进入销售收入过亿元的核装备俱乐部。到 2010 年销售收入突破 50 亿元;2015 年突破 150 亿元,年均增速 25%;2020 年突破300 亿元,年均增速 20%。服饰加工与贸易集群豆丁紫琪整理发布http:/ 2010 年销售收入突破 280 亿元,年均增长 1
26、5%;到 2015 年销售收入突破 550 亿元,年均增长 14.5%;到 2020 年销售收入突破 1100 亿元,年均增长 15%。2.大力发展新兴战略产业重点发展新能源、电子信息、环保节能等新兴战略产业,到 2010 年销售收入突破 108亿元;到 2015 年销售收入突破 538 亿元;到 2020 年销售收入突破 1820 亿元。(1)生物技术产业重点发展以生物医药、生物农业和生物工业技术为主导,延伸生物环保与生物能源领域,构建千亿产业集群的生物技术产业集群园区平台与技术链。到 2010 年销售收入突破120 亿元,年均增长 10%;到 2015 年销售收入突破 270 亿元,年均增
27、长 18%;到 2020 年销售收入突破 630 亿元,年均增长 18.5%。医药生物技术产业以千金药业、株洲江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株洲松本林化有限公司、湖南炎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湖南株洲湘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为依托,加强生物技术药物、疫苗、血液制品、生化药物、诊断试剂、抗生素等生物制品的研制及产业化。通过“仿创结合”,重点发展千金系列、氯波必利、吉非罗齐等产品,开发一批“短、平、快”化学新药与中成药剂、片剂新产品并推向市场。豆丁紫琪整理发布http:/ 1 类新药抗癌生物导弹、抗肿瘤药物、抗糖尿病药、预防和治疗老年病药等。着力攸县红豆杉规模化种植工程和红豆杉天然抗癌活性物质提取及其功
28、能食品开发研究。开发中药制剂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剂型及中药材综合利用、特异性抑制耐药菌的新型抗菌素、药物控释和载体材料、长效缓释和控释制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大力推进中药现代化,加快发展生物制药和化学药品,推广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建设特色中药材基因库与种植基地,打造全国最大的用中药治疗艾滋病基地。成立药学院或药学研究所,组建株洲医药产业的应用中心、研发中心、孵化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与浏阳生物医药园建立战略联盟关系,形成现代中药产业链。到 2010 年销售收入突破 52.5 亿元,年均增长 10%;到 2015 年销售收入突破 116 亿元,年均增长 18%;到 2020 年销售收入突破
29、 270 亿元,年均增长 18.5%。农业生物技术产业以广泛引进生物农业企业、吸纳国内外生物农业技术和人才为突破,加强环保型制剂、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生物饲料、转基因农作物、现代育种、超级杂交水稻和植物组织培养等生物制品的研制与产业化;培育和发展杂交种苗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种养产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以唐人神集团、太子奶集团、好棒美食品有限公司、湖南神农米业有限责任公司等龙头企业为依托,重点发展奶品饮料、稻米、传统肉制品、休闲肉制品深加工技术;菜籽油、茶籽油和饼粕精加工技术;大蒜、辣椒、食用笋、有机茶等传统优势产品深加工技术。加强质量体系认证及食品安全体系建设,保障食品安全。采用“公司+基地+
30、农户”的模式,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鼓励开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食品新产品,重点是营养保健食品、功能食品、健康食品。利用植物生物反应器生产不同用途的营养食品及医疗保健食品。到 2010 年销售收入突破 67 亿元,年均增长 10%;到 2015 年销售收入突破 153 亿元,年均增长 18%;到 2020 年销售收入突破 357 亿元,年均增长 18.5%。工业生物技术产业以株洲市湘东氨基酸有限公司为依托,加强氨基酸、有机酸、酶制剂等生物制品的研制及产业化,加强能源生物技术、环境生物技术、动物基因工程疫苗等技术的产业开发。豆丁紫琪整理发布http:/ 2010
31、 年销售收入突破 0.5 亿元;到 2015 年销售收入突破 1 亿元;到 2020 年销售收入突破 3 亿元。(2)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发展汽车电子、风力发电装备制造用软件、中小航空发动机(民用)数字系统、家用及工业类嵌入式软件、企业信息化应用软件,做大做强新型电子电器、系统网络控制设备、通信产品等产业。壮大新型电子元件、移动通信、机电一体化产业规模。加快高科技产业园的电子电器产业基地和田心高科技园的系统网络控制产业基地等项目平台的建设。重点开发产品寿命管理与故障预测技术、绿色产品设计方法、绿色闭环物流及供应链技术、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系统、电力系统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智能检测与过程自控设备、先
32、进汽车电子产品、机车控制、车辆显示诊断、安全监控、TEG 铁路客车电气综合控制、TEGP 工作站网络隔离器控制、3G 移动通信直放站集中监控系统等技术及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到 2010 年销售收入 25 亿元,年均增长 25%;到 2015 年销售收入突破 135 亿元,年均增长 40%;到 2020 年销售收入突破 500 亿元,年均增长 30%。(3)环保节能产业重点发展水煤浆燃烧及其成套装备技术、水泥回转窑纯低温余热发电、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轻质组合墙体、陶瓷窑炉节能改造、二次资源深度综合回收利用技术与装备等产业。重点开发 IGCC 联合煤气化循环发电、煤和/或生物质直接液化(气化)、
33、车用 B50 烃醇汽柴油、生物油煤浆、高浓度有机废水与污泥水煤浆、无烟煤水煤浆制浆及燃烧成套技术、高效率地源热泵技术、多种节电技术、烟气多种污染物的高效同时脱除技术、纳米环境(净化)材料、机动车尾气污染控制技术、高效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减少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排放中的 CO、HC、NOx、SO2 和 H2S 的新型实用催化技术、燃煤多种污染物的一体化脱除与资源化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豆丁紫琪整理发布http:/ 2010 年销售收入突破 10 亿元,年均增长 30%;到 2015 年销售收入突破 60 亿元,年均增长 45%;到 2020 年销售收入突破 220 亿元,年均增长 30%。3.改造提升
34、传统特色产业(1)传统陶瓷产业重点发展日用陶瓷、电子陶瓷、杀菌陶瓷等传统陶瓷。重点开展工艺陶瓷、美术陶瓷等日用陶瓷制品提质增值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陶瓷原料、制备工艺标准化研究;陶瓷窑炉天然气节能技术改造与推广;1000KV 特高压电器瓷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努力打造成中国日用陶瓷、炻瓷和电瓷最具影响力的产业基地之一。到 2010 年销售收入达到 150 亿元,年均增长 19%;到 2015 年销售收入达到 315 亿元,年均增长 15%;到 2020 年销售收入达到 555 亿元,年均增长 12%。(2)传统烟花鞭炮产业重点开展传统烟花鞭炮企业现代化、标准化工厂改造,集团化、规模化运作,推进“三大
35、革新”(环保革新、工艺革新、材料革新),以无烟、无毒、无污染、低噪声、安全性好、造型新颖、外壳不燃,并伴有香味和音乐的品种代替现有的产品。对烟花爆竹从生产到销售、运输、燃放等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引进国外先进安全的生产设备;主产品企业与原材料配套企业分立,在进行专业化生产、提高生产工艺水平的同时,大大降低多品种生产带来的安全风险。通过产业提升,稳定发展传统烟花鞭炮产业。到 2010 年销售收入达到 70 亿元,年均增长 8%;到 2015 年销售收入达到 95 亿元,年均增长 5%;到 2020 年销售收入达到 115 亿元,年均增长 4%。(3)特种装备及专用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起重机、阀门、矿山
36、机械、农业机械、选矿机械、工业齿轮、仪器仪表和石油化工与煤化工装备等制造业。重点研制电液连动、气液连动、自动控制的适用于大型化、高参数化、高性能自动化和新型成套化设备的阀门,注重火电、核电、水电、大型石油化工、石油天然气集输管线、豆丁紫琪整理发布http:/ 2010 年销售收入达到 15 亿元,年均增长 45%;到 2015 年销售收入达到 65 亿元,年均增长 35%;到 2020 年销售收入达到 240 亿元,年均增长 30%。4.大力发展现代农业(1)巩固提升传统产业。一是优质稻产业。稳定全市粮食播种面积,扩大优质稻、订单粮食生产和超级稻种植面积,建设优质稻生产基地,形成区域化、规模化
37、、标准化生产格局。二是生猪产业。以提高生猪瘦肉率、商品率和加工率为目标,主攻良种繁育、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养殖、疫病防治、质量检测、加工销售等关键环节,扩大产品外销。重点建设优质良种猪生态养殖基地和国内领先的“五元”种猪、仔猪繁育基地。三是“双低”油菜和油茶产业。要抓住国家建设长江流域“双低”油菜产业带的机遇,加快推进专用品种集中连片种植;强化油茶高产化、有机化、产业化特色基地建设,加快品改步伐,推广先进综合利用技术,促进茶油及副产品精深加工。四是瓜果产业。大力发展南方早熟梨、锦绣黄桃、奈李、高山雪晶梨及西瓜、香瓜、草莓等特色瓜果,以提升质量为重点,强化产品的绿色化、有机化,提升品牌价值。四大产
38、业都必须紧紧依托相应的龙头企业或企业集团开展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增强市场竞争力。(2)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一是草食动物产业。开发利用草山草坡和秸秆资源,积极推行品改、圈养、防疫等技术,以及加工、销售服务,大力发展节粮型草食动物产业。二是笋竹木产业。重点抓好炎陵笋竹林示范基地建设和茶陵桃坑、八团等山区乡镇楠竹基地建设,快速发展笋竹木加工业。三是种苗产业。大力推进种苗产业化经营,实施以良种引进、种质资源保护、品种创新、新品种区域试验等为主要内容的种养业良种工程。四是茶叶产业。重点建设良种茶叶基地和有机茶基地。五是特色蔬菜。适当调减大路菜,扩大反季节、无公害、名特优蔬菜特别是外向型蔬菜的生产,重点
39、抓好各地特色蔬菜基地建设。六是特色家禽。依托龙头企业和养殖大户,发展规模化、专业化养殖和加工,培育形成炎陵白鹅、攸县麻鸭等一批地方特色家禽品牌。七是花木产业。重点建设优质特色花卉、草皮、草种、盆景、优质园林与苗圃等品种,打造具有特色和区域影响力的花木产业基地。豆丁紫琪整理发布http:/ 12 个与市场发展相匹配的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如:中南金属材料物流中心、长株潭烟草物流中心、株洲国储物流中心等并与其相配套的配送中心,把株洲建设成为中南地区重要的现代物流枢纽中心。建立物流信息平台。在建立、完善“株洲市物流信息网”的基础上,通过与中国移动、联通、株洲信息港等公司合作,以网站数据库为依托,开发物流信息客户端系统、物流手机 WAP 系统、物流短信系统,组成物流信息大平台。同时逐步建立和完善物流MIS、EDI、GPS、GIS、RFID、SCM 等,实现资源共享、数据共用、信息互通。建立新型物流技术支持体系,积极开发高速化、重载化、节能化、更安全的运输技术,即开发以重载卡车、重载列车、集装箱拖车、物流管理过程信息应用技术系统如VICS、ETC、ASV、UTMS、ITS、ITS 技术、节能型汽车等为主的陆上运输技术。积极开发更加节约土地与空间、更加高效率的仓储技术和更加节省人力、更加智能、更有效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