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泽库县民族手工业石雕产业化项目建议书.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1802116 上传时间:2018-08-2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1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泽库县民族手工业石雕产业化项目建议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泽库县民族手工业石雕产业化项目建议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泽库县民族手工业石雕产业化项目建议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泽库县民族手工业石雕产业化项目建议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泽库县民族手工业石雕产业化项目建议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年 泽 库 县 民 族 手 工 业 石 雕 产 业 化 开 发项目建议书泽库县泽和石源石材工艺开发有限公司二一一年十一月- 1 -目 录第一章 项目基本情况 .- 1 -、项目名称 .- 1 -二、项目建设性质 .- 1 -三、项目建设主管单位 .- 1 -四、项目建设单位 .- 1 -五、项目法人代表 .- 1 -六、所有制形式 .- 1 -七、项目建设地点 .- 1 -第二章 项目申报单位概况 .- 1 -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2 -一、是发展藏区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 2 -二、是发展和传承石雕工艺,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 3 -三、是促进文化事

2、业繁荣,带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 .- 4 -三、是解决当地农牧民就业,带动群众增收的需要 .- 5 -第四章 项目建规模和内容 .- 6 -一、项目建设规模和内容 .- 6 -二、技术培训 .- 6 -第五章 项目建设时间 .- 6 -第六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 7 -一、投资估算 .- 7 -二、项目资金来源 .- 8 -第七章 效益分析 .- 8 -一、经济效益分析 .- 8 -二、社会效益分析 .- 9 - 1 -2012 年泽库县民族手工业石雕产业化开发项目建议书第一章 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2012 年泽库县民族手工业石雕产业化开发项目二、项目建设性质续建项目三、项目建设主管单

3、位泽库县畜牧水利局四、项目建设单位泽库县泽和石源石材工艺开发有限公司五、项目法人代表尕力卓玛六、所有制形式民营企业七、项目建设地点泽库县和日乡第二章 项目申报单位概况青海省泽和石源石材工艺开发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于 2009年 3 月,属泽库县泽和珍宝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分公司,位于黄南州东南部,泽库县西部东部与甘肃省夏河县毗邻,西邻同德县,北接贵南县,东与同仁县相连,南与河南县接壤。公司注册资金 20 万元,现有职工 50 人(经理 1 人、副- 2 -经理 1 人、釆石切割技术工 18 人、石雕艺人 30 人),同时雇用周边牧民若干。公司主营石雕工艺原材料(石雕板材、地、墙建筑材料);兼营石

4、雕艺术品加工(砚、佛像、经文、石雕民族工艺品等)。已完成占地面积约 10000 平方米的厂房场地建设,部分设备己到位,年内已开采 1000 平方米板岩,总资产 176 万元。本项目的石材来源位于泽库县和日乡哈达河北侧板岩石材矿,由于目前该矿山无人管理,原始乱釆滥挖现象比较严重,对矿体产生了非常严重的破坏和浪费。因此,本项目的实施既极力制止类似现象的再次发生,又为保护当地的矿产资源及周边的草场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是发展藏区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青海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共有 53 个少数民族成分,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占全省总面积的 98%以上。2009 年底

5、少数民族人口 258.14 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 46.3%。青海藏区六州包括海南、海北、黄南、玉树、果洛五个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是西藏以外全国最大的藏族聚居区。藏区六州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因自然环境艰苦及历史原因等,大部分藏区发展以牧业为主,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青海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各项事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藏区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发展。本项目的- 3 -实施可以拉动藏区经济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物质保障。二、是发展和传承石雕工艺,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和日乡德敦寺后的

6、山坡上,有一处被誉为世界“石书奇观”的石经墙。石经墙建于清末至新中国成立初期。清朝光绪年间,德敦寺第三世德尔敦久美俄合丹增活佛为弘扬佛法,给草原带来吉祥,许诺用毕生精力和积蓄为藏族人民刻制千万年不朽的经书,由德敦寺的僧人和附近的民间艺人靠勤劳的双手和才智,共同雕刻堆砌的这面石经墙高 3 米,宽 2.5 米,长 200 余米,由 10万余块大小不一的自然石片刻经成文后排列而成。石经内容多为佛教名著经论、石刻佛像,并有大量反映文法、诗歌、艺术、天文、 历算、医学、律法等方面的作品,刻字达 2 亿多,充分展示了藏传佛教的博大精深和藏族文化艺术的无穷魅力,令人叹为观止。现在,和日石经墙已成为一处旅游胜

7、地吸引着海内外的游客,一些信奉藏传佛教的海外香客也慕名前来,在虔诚祭拜时还寄托对亲人的种种情思,希望这些情感也能像“石经奇书”一样保存久远。藏传佛教在藏族人民的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人们对于佛事活动和佛事建设,都是虔诚地不遗余力地参与。这个善良智慧的民族,在佛事活动中也就创造出了灿烂的佛教文化,成为祖国文化大花园里一朵多姿多彩的藏传佛教艺术奇葩。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旅游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生态旅游开发前景广阔,特别是原生态旅游越来越受到游客的青睐。和日石经- 4 -墙本身极具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而且周边垂直带森林景观和邻近极具盛名的藏传佛教寺

8、院德敦寺,也给以和日经墙为主的旅游资源开发增加了不少观赏点。因此,本项目的实施是保护传承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的需要,是带动当地藏民族特色石雕、石材、砚台加工艺术的发展需要,也是旅游资源开发的前提。三、是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带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的热切愿望。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建设和经济、政治、社会协调发展,已成为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党中央作出的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决策。决策要求要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构建公共

9、文化服务体系,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精心打造中华民族文化品牌,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青海省广大藏族地区的藏族群众依托厚重殷实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大力发展藏文化产业,不仅使藏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由国务院正式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青海省有 57 项,其中青海六个藏族自治州的藏族项目就占了 32 项。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支持和经济扶持,青海整个藏区的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态势。国内及国际对藏文化产品的收藏呈现增长的趋势,特别是藏族的石雕工艺品等。以和砚、和雕为主的泽库和日石雕工艺,正是藏汉文化交流- 5 -和融

10、合的产物,它不仅是对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更是对石刻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为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贡献。三、是解决当地农牧民就业,带动群众增收的需要泽库县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但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贫困地区,据 2009 年统计数据,泽库县牧民人均收入2012.9 元,与小康生活标准差距还很大,不少牧民还处在贫困线下。高效率地开发利用省内丰富的各类天然资源是发展泽库县地方经济的一个重要经济增长点。以民族和地区特色为依托,以旅游业发展为契机,大力挖掘民族民间传统制品工艺,积极引导、支持民族工艺品制作和生产不断上档次上规模,促使民族手工石雕业成为繁荣民族

11、工业、带动群众增收的新兴产业。该地区牧民有着悠久的藏文化石雕刻历史及和砚开发的潜力,对文字、佛像、图案、风情、人物等精心雕刻,形成大小不一,风格多样的石雕工艺品,具有较高的研究、艺术及文物价值,深受国内外游客及收藏家的喜爱。是黄南热贡文化九品中的一品,和日石刻技艺已成功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砚台又称研,是一种研墨的工具,它是伴随着笔和墨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砚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有极髙的艺术价值,又有实惠的使用价值。有不少石质优美,雕琢精细的砚,被收藏家视为珍宝台。项目区的岩石经过试验,矿石为青灰色粉砂质、泥钙质板岩;具有中簿层状,粉砂质、泥钙质结构,板状构造;成份为粉砂质、

12、泥钙质组成,多为泥质,石料无有害元素;粒度约为0.10.01mm,石质具有质坚而细,莹润如玉,发墨快而不损- 6 -毫、储墨久而不干涸等特点,特别适合生产砚台,其品质不亚于甘肃的洮砚,有着良好的开发前景。本项目通过市场引导,形成高原特色区域性主导产业,增加贫困牧民收入,实现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第四章 项目建规模和内容一、项目建设规模和内容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年产 5000 立方采石厂和加工厂的配套建设、石雕技术人员的培训。项目建成后,公司将逐步达到年产 5000 立方建筑石材、200 块和砚雕刻品、400 块石雕工艺品及 400 套经文雕刻品的建设规模。项目建设地点设有两处,项目区地势平坦,交通

13、便利,是较理想的建设地带。一是釆石厂,位于泽库县和日乡哈达河北侧,距县城 65公里,距和日乡 6 公里,需要购置各种开采设备。二是加工厂,位于泽库县和日乡,距采石厂 1.5 公里。目前已建成占地约 10000 平米的加工厂房,需要购置各种石雕加工设备。二、技术培训充分发挥传统石雕加工老艺人的“传、帮、带”作用,挑选项目区牧民中对石雕加工有兴趣、肯钻研、有责任心的牧民 100 人,进行石雕艺术加工技能培训,加大培训力度,培养后继石雕人才,带动周边牧民学习石雕艺术加工技能,保证每户至少有一位熟练加工人员。- 7 -第五章 项目建设时间项目建设时间:2012 年 6 月2013 年 6 月第六章 投

14、资估算及资金筹措一、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 280 万元,其中设备购置 190 万元,培训费20 万元,流动资金 70 万元。一、采石厂设备购置表序号设备名称及规格单位数量金额(万元)备注1 挖掘机 台 1 502 绳 锯 套 1 283 8 吨翻斗车 辆 1 124 风 钻 台 3 9 每台 3 万5 吊 车 辆 1 10 万6 多刀片切石机 台 1 207 切石机 台 3 9 每台 3 万8 打磨机 台 1 1.29 空压机 台 3 6 每台 2 万10 叉 车 台 1 1011 石材输出设备 套 1 2012 其他 1合 计 176.2二、加工厂设备购置表- 8 -序号设备名称及规格单位数量

15、金额(万元) 备注1 小型切石机 台 1 0.82 玉雕机 台 2 3 1.5 万/台3 雕磨机 台 5 1.5 0.3 万/台4 磨 机 台 2 1 0.5 万/台5 小型雕刻工具 56 雕刻桌椅 套 50 1.5 0.03 万/台7 其他 1合 计 13.8二、项目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 280 万元,建设单位自筹 60 万元,占总投资的 21.4;申请国家农牧产业化开发资金 220 元,占总投资的 78.6。第七章 效益分析一、经济效益分析1、石材原材料销售收入:年开采原材 3000 立方,按每立方 500 元计算,收入 150 万元;人工工资:15 人120 元30 天5.4 万元5.4

16、万元8 个月43.2 万元运输费用及其他费用 50 万元;纯收入为 56.8 万元。- 9 -2、加工半成品销售:500 立方2000 元100 万元加工费等 48 万元;纯收入为 52 万元。3、精品雕刻产品销售:实现销售产值 200 万元,利润 90 万元二、社会效益分析本项目位于泽库县哈达河北侧,矿区丰富的矿石资源为项目的顺利建设和生产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项目的建设有效拉动了藏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特色产业结构调整。项目建成后,不仅能有效保护和利用当地的矿产资源,而且可以带动当地藏民族特色石雕文化的和砚台工艺的发扬和传承,进而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增加牧民收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解决部分富余

17、劳动力的转移,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对促进青海省农牧区社会经济发展,对发展地区经济、促进民族团结,也将产生积极的影响。项目建设符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符合国家文化产业政策和地方发展规划,符合社会主义新农牧村建设。项目建成后,通过加强管理效益可观,使牧民长期受益,项目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同时也将充分体现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农牧民群众的关心和支持,对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民族地区社会的长期稳定,共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项目建设单位利用现有厂区,依托藏文化传统手工艺技术,新建石材工艺开发项目,为靑海省藏区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还可以解决劳动岗位 50 个,间接带动约- 10 -200 名农牧民,增加农牧民的经济收入,促进当地社会稳定和繁荣。泽库县泽和石源石材工艺开发有限公司二一一年十一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