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莎学史上的双子星座——杰出的莎士比亚研究专家袁昌英和孙家琇.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179632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莎学史上的双子星座——杰出的莎士比亚研究专家袁昌英和孙家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国莎学史上的双子星座——杰出的莎士比亚研究专家袁昌英和孙家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国莎学史上的双子星座——杰出的莎士比亚研究专家袁昌英和孙家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国莎学史上的双子星座——杰出的莎士比亚研究专家袁昌英和孙家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国莎学史上的双子星座——杰出的莎士比亚研究专家袁昌英和孙家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莎学史上的双子星座杰出的莎士比亚研究专家袁昌英和孙家琇四川李伟民一,闲耀在中国莎学史上的两颗星袁昌英先生和孙家瑗先生在我国着名的莎士比亚研究专家队伍中犹如两颗耀眼的星座熠熠闪光,因为在众多的杰出莎学研究者中间,惟独她们俩是女性,在以思辨见长的莎学研究领域,她们以广博的学识,深刻的思想,严谨的思辨,严密的逻辑推理,深入的分析和富于文采的评析在中国莎学研究领域独树一帜,赢得了莎学界,戏剧研究界和文学界的尊重.她们的一系列莎学专着,戏剧作品,散文和小说在莎学研究者中间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她们的莎学论着在中国莎学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成为 2O 世纪中国莎学研究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因此,她

2、们俩人在众多男性莎学研究者称雄的领域被誉为中国莎学研究史上的双子星座.袁昌英先生自 1921 年爱丁堡大学毕业后,先后在北平女子高等师范,上海中国公学,武汉大学讲授莎士比亚,着有莎士比亚的幽默,1937 年在南京国立戏剧学校上演威尼斯商人之后出版的莎比亚特刊中发表了歇洛克.在这篇论文中,她论述了犹太高利贷者的艺术形象,相当明晰地阐述了自己对夏洛克的看法.当今,我国莎学界,英语界的一些着名专家教授如:章振邦 ,孙法理等人曾跟她学习莎士比亚戏剧.袁昌英为中国第一位研究莎士比亚的女性.Z 一稍晚于袁昌英的孙家骄是我改革开放以来最为着名的莎学家,因为经过秉烛待旦,苦苦盼望之后,她终于赢来了云开日出,草

3、长莺飞的那一天.在重获研究权利的那些日子里,孙家先生焕发出生命的激情,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令中外莎学界瞩目的成就.i孙家先生的莎学研究在新时期以来的中国莎学研究领域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她是中国莎学取得“复兴“ 和长足发展的二十多年 J中最重要和影响最大的学者之一,由于她在中国莎学界的崇高威望,被推举为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名誉会长.二,惟文有华,秀于百卉像所有的老一辈莎学家一样,中国这两位卓尔不群的女性莎学研究者袁昌英先生和孙家瑗先生的莎学研究道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她们历经了人类历史和中国历史上都少见的有着极大社会动荡,抗争以及彻底变革的时代.袁昌英的父亲袁雪安早年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历任北京民国

4、大学学部部长,代理校长,湖南省代理省长,湖南省财政厅厅长,湖北省政府委员兼秘书长.1916 年袁雪安送他的爱女袁昌英自费入英国爱丁堡大学英国文学系就读.袁昌英是该校攻读英国与欧洲文学的第一个中国女性.1921 年以论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的论文获文学硕士学位.1922 年回国后致力于中国的教育事业,1929年成为新创建的武汉大学的首批教授.除了研究莎士比亚以外,袁昌英更多的时候是以一个文学家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的.她是中国早期女性意识的代表作家之一.作为文学家的袁昌英热烈,浪漫充满了激情和幻想,进入创作状态后,她往往把自己关在“幽暗不见天日的储藏室兼便房的屋子里,实行埋头苦干“.但在时代大潮的挟裹

5、下,她也并非“躲进小楼成一统 “.“九一八“事变激起了她满腔的爱国热情,从组织女生募捐到为抗日战士缝制寒衣,到致信胡适将寒衣转交东北抗日义勇军等,显示了一个中国知识分子在民族危难面前的坚定信心.1933 年,孙家瑗考入燕京大学英国文学系,1936 年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暑期莎士比亚戏剧班学习,1937 年在美国米尔斯大学获学士学位,1937 年在美国蒙特霍留克大学研究院戏剧文学系取得硕士学位,并获得该校学习成绩最高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获得该校最高奖的女生,并任该校实验剧场教员一年.1938 年夏在哈佛大学剧本创作班学习.1939 年回国后,先后在西南联合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南京金陵大学,

6、南京戏剧专科学校和中央戏剧学院任讲师,教授.孙家瑗先生曾长期担任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主任,莎士比亚研究中心主任,并两次担任全国政协委员,1979 年被评选为全国-./红旗手.三,生 i 穹 I 之杯盛满不同的酒当时的武汉大学教师阵容强大名师云集,文学院的教授有:朱光潜,方重,陈源,钱歌 JlI,罗念生,吴宓,戴镏龄,缪朗山和孙家瑗等人.后来,袁昌英,孙家瑗和戴镏龄先生都成国中国着名的莎学家.袁昌英是以写作为性命的人,“文字本为表示思想之工具“. 她一生创作了剧本孔雀东南飞和散文山居散墨),行年四十),法兰西vocationaltechnology,3JULY2004文学史等.在武汉大学,袁昌

7、英在讲授莎士比亚,现代欧美戏剧,希腊悲剧,希腊神话,英文,法文,翻译等课程,在莎士比亚课程中,她指导学生精读莎剧李尔王,奥赛罗,暴风雨和威尼斯商人等剧本.在教学中,她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认为敢于讲出自己的观点就是一种认真的,诚实的学习态度.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莎剧的不朽魅力,她克服各种困难,辅导学生用英语演出莎士比亚戏剧皆大欢喜,使学生对莎剧的理解更为深刻.在课余她笔耕不辍,发表了早期中国莎学最重要的莎学论文莎士比亚的幽默).抗日战争中武汉大学内迁乐山,袁昌英为了躲避日本飞机的轰炸几次搬家,但都与山水结下不解之缘.她眼前是滔滔的岷江,对面是巍巍的凌云寺,除了上课之外,袁昌英有空就坐在简陋的

8、“让庐“ 中对着 “嘉州山水甲桂林“的山川 I 形胜看书作画以排遣自己对国难的忧愁,表现了一个正直知识分子的爱国之情.她说,为国牺牲的抗日壮士,躯体虽然毁灭了,但精神却是长存的.她们对于生命有过兴奋强烈积极饱满的意识,而发扬于外及于我全民族这种广大的对象中又留下了惊天动地与日月争光的烈迹,在天地长存的生命中,她们的忠魂是永存的.在袁昌英名为“让庐“ 的寓所中常常是胜友如云 ,苏雪林和凌叔华就经常光顾她的小屋.她们在一起教书写作,那时苏雪林对创作并没有多少深刻的认识,不懂创作对文人的意义.而袁昌英对文学的挚爱却使他多年以后领会了创作的真谛.在仲春和晚秋时节的疏林中,她们常常结伴而行,在春风中,在

9、夕阳下谈友谊,谈文学.1948 年袁昌英当了国民党的国大代表,到南京参加了总统选举.国民党处于崩溃的前夕,为了争夺代表权演出了许多丑剧和闹剧,请客送礼拉选票,绝食抬棺要挟无奇不有.袁昌英和苏雪林两位国大代表为了逃避这个不得不去的差事,只好到处躲避.本来袁昌英解放前曾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专员,三青团中央评议员和伪国大代表的事在 1956 年,1972 年曾向组织作了交代,但是这事件在反右和文革中也成为最为重要的“罪证“. 即使在遭受到极不公正的待遇情况下,被划为“极右分子 “的袁昌英在被宣布为“历史反革命“开除公职的飞霜 6 月里,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她始终也没有泯灭对莎士比亚的信心,在偏僻落

10、后的湖南醴陵乡下她身边带着一本烫金的豪华本莎士比亚全集,上面有她用铅笔做的标记和诠释,背靠骆家坳的落凤山,头枕青青溪水,眼望阡陌纵横的田野,她一直做着一个美丽而多彩的梦,用自己最后的生命翻译完成莎士比亚全集.当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 1979 年对错划进行改正时,袁昌英这位杰出的文学家,莎家家已经带着无限的遗撼和对人生,对文学,对莎士比亚的眷恋于 1974 年在家乡醴陵离开了人世,正像她在孔雀东南飞中所描写的“风声的悲惨好像是败兵的号泣“.四,用理性演绎莎嗣的美袁昌芙先生的论文莎士比亚的幽默)以莎士比亚的 5 个剧本为例,逐一分析莎士比亚对幽默的运用.她认为:幽默仿佛是英国人的特色,莎士比亚是英国

11、文学史上最炫耀的光荣.莎士比亚的幽默蕴藏在他的所有剧本中,即使在最凄怆悲惨的悲剧中,其机敏的幽默也会如闪电一样,给人带来光明.莎翁在福尔斯达夫身上,将所有幽默的手段尽情表现了出来,言语的机警也好,情状的好笑也好,性格的幽默也好,头头是道,处处好笑,简直是神出鬼没的笔姿!我们此刻回忆着这些豪华倜傥的,明慧通达的,饶舌多言的,至愚不肖的,理想滂沱的种种人物,我们不能不感谢莎翁的慈悲.在真实的世界里,人生本来是寡欢无味,他特意造此光荣世界来给我“fl3:t=-I忧解愁,这是多可敬戴的高德!这篇论文从幽默的美学范畴出发,将莎剧中具有幽默审美特征的人物集中起来进行分析,是我国 20世纪 30 年代有代表

12、性的从理论角度分析莎剧的一篇重要论文.袁昌英另一篇着名的莎学论文歇洛克发表于 1930 年.这篇论文是我国较早对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进行深入分析的论文之一.袁昌英从喜剧和悲剧的定义出发,提出夏洛克的性格是悲剧型的,但在戏剧中也有不少的喜剧成分,夏洛克是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一个悲惨人物.他的悲惨主要在于:金钱欲太强烈 :复仇意识太强:生性太残忍.夏洛克固然有可恶可恨的一面,但是作为身受歧视和凌辱的犹太人,他又饱受痛苦的煎熬,具有令人同情的一面.所以夏洛克的性格是复杂的.五,舂梦犹传故山绿1937 年,在灾难深重的祖国召唤下,英华灿然的孙家和巫宝三先生怀着“忧国愤时之念 ,怀乡思家之情“ 投身于祖国

13、的怀抱和伟大的抗日战争.从美国意大利越南海防到抗日大后方的昆明,在人畜共处,门窗紧闭,摇摇晃晃的闷罐车中,几经辗转才到达春城.1939 年 10 月 1 日,深感国艰家难的孙先生和巫先生就持张泽熙函到西南联大联系工作事宜.当生活窘迫到以变卖衣服度日的时候,在西南联大为躲日军飞机轰炸“跑警报“, 上课跑几十里偶尔才能搭上运煤车的日子里,先生除了抱定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外和最强烈的对真理与正义的吁求,始终割舍不下对莎士比亚研究的一往情深.她明白个人命运必然与国运紧紧相连.回国后,她先后在西南联大,同济大学,武汉大学,南京金陵大学,南京戏剧专科学校,中央戏剧学院任讲师,教授.2000 年 9 月,因为

14、我的一篇莎士比亚与清华大学兼论中托量杖车月刊2.004 年 7H 哮国莎学研究中的“清华学派 “的长文,想请曾经在西南联合大学任教的孙家先生过目.担心孙先生视力的原因,我给先生寄了放大的复件件,并就写文章时存疑就教于先生.先生很快就给我回了信.蔼然仁者的她在信中谦逊地说:我个人在西南联大清华外文系教过一年课,但由于住处分散,同清华的老师,学者接触机会少,并没有受到清华精神多少感染.当时正是日本轰炸的时期,我每次上课从乡下落索坡要走 22 里路到昆明城边的学校上课,下午课一完就忙着往回走,幸运时才可以搭上运煤车.但是,在西南联合大学却感到时代所筑就坚毅,顽强和敬业精神.那时的清华外文系十分重视英

15、语教学和基础知识的培养.由于我老伴儿的工作单位(中央研究院社会研究所)得从昆明搬往四川李庄,我也被迫离开了西南联大.针对我文章中提到的清华外文系的培养目标是“博雅之士“.先生结合在西南联大清华外文系教书时的感受谈到:“博“是学识渊博.清华,第一给学生打下了坚实的英文基础,从而使他们能有理解和深入领会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水平和能力,以致能翻译莎剧特别是翻译诗体的莎剧.第二清华外文系文学课不是孤立地讲授莎士比亚,而总是提供了文艺复兴文学,欧洲文学史之类可以作为莎剧广阔文化,文学背景的知识.这给他们以后有关莎士比亚及其戏剧的论着自然赋予了较厚的背景因素和“比较“ 的角度.关于“雅 “的解释应该更为深刻

16、.这些对莎士比亚有研究的学人完全是以学问和研究世界第一流的戏剧诗人莎士比亚特别是为广大中国同胞介绍,完全当作自己一生最高的志趣.他们绝非从名利出发,完全不是为了个人出名,而用莎学或莎译当作向上爬的阶梯或敲门砖.在博雅中始终贯穿了救时世,民族,国家于危亡中的深沉忧思.六,事历艰难人始重新中国成立,新的生活,新的工作开始了.但是在随后不久的1957 年的反右斗争中,袁昌英先生和孙家先生在被错划为右派,甚至被污为“穿着裙子的伊阿古 “.1957 年第 14 期 戏剧报上就发表反击右派分子孙家的文章,孙家在戏剧界和吴祖光同时被点了名.这篇文章说“中央戏剧学院正与右派分子孙家进行斗争.揭露她以两面派的手

17、法,动听的辞藻,利用民盟组织,向党向社会主义进行恶毒的进攻,企图篡夺党对戏剧学院的领导.孙家是中央戏剧学院的教授,戏剧文学系主任,1953 年参加民盟,1956 年秋章罗北戴河密谋后她就一跃而成为民盟北京市委及民盟全国妇委委员.此后,她就在中央戏剧学院大力发展组织,把对党不满的人吸收入盟,与学院民盟小组长导演系讲师徐步结成她所谓特殊形式的联盟 进行了一系列的阴谋活动.“多年以后,孙家说:“1957 年反右斗争中我被错划为右派,导致我被错划的那张大宇报,完全是另外一个人盗用我的名字制造的.我感到天大的冤枉,但是暗下决心,一定不让我的遭遇给家里人带来不愉快“.在这篇被盗用的“幻灭了的及还希望着的

18、“的大字报里 ,孙家被指责为不仅攻击学院,她还仇视党所领导的整个文艺事业.甚至上纲为:“许多新文艺作品,里面都没有新时代的英雄气概.我明白了,这并不完全由于清规戒律,教条主义的束缚.而是他们这些许多所谓作者们,所谓艺术团体的领导者们,本来就没有英雄的灵魂,我愿意有新的百倍的超过莎士比亚的新文艺来教育我们,可是我今天不能不又回来重谈莎士比亚,这是非常痛心的.“为了达到彻底把孙家先生批倒,批臭的目的,戏剧报的批判引用戏剧界的着名剧作家,领导人在批判会上的发言,将孙家比喻为莎士比亚的奥赛罗)qo 的野一家“埃古 “,以正中要害的方式批“孙家是穿着裙子的埃古“.这种猛烈的批判可视为孙家一生为研究莎士比

19、亚所付出的沉重的“政治代价 “.“文化大革命“ 的到来更是剥夺了她们研究的权利 .但是 ,任何艰难困苦,都不能熄灭袁昌英先生,孙家先生心中的“莎士比亚圣火“. 也许在她们遭受委屈和不白之冤时曾经对自己产生过怨恨,真是百喙莫辩,但是,她们从来就没有对莎士比亚研究丧失过信念.是的,她们没有在人生的忧虞,遭际中把自己陷于人世间的缧绁,而是在磊落豪逸中自求振拔.这就是孙家在右派帽子和文革的重压下,仍然衷情于莎士比亚研究的原因.t,是玫瑰总会开花孙家先生自 1957 年在争鸣第 6 期上发表了对于(莎士比亚的戏剧和京剧)一文的意见,由于前面提到的原因,直到 1978年第 12 期戏剧学习上才发表了先生的

20、莎士比亚(暴风雨) 评价问题,萦绕心间的不尽惆怅化为创造的渴望和行动,其后被压抑了20 年的学术激情如长江之水一泻千里:创建中央戏院学院莎士比亚研究中心,培养莎士比亚硕士,博士,主持首届中国莎剧节北京方面的工作,出访美国宣讲莎士比亚在中国,引领中国莎学研究于一方,标举风范到如今.改革开放以来,她相继发表了几十篇莎学论文,出版了马克思恩格斯与莎士比亚戏剧,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莎士比亚辞典,莎士比亚与现代西方戏剧.她勤奋,忘我的从事莎士比亚研究工作,信笔挥洒,如行云流水,从容舒卷,如风啸马驰,没有一部论着不在探索的背后展开对真善美的追求,其莎学研究成果的丰硕,重要,使 20 世纪最后 20 多年具

21、有里程碑性质的中国莎学绽放出了更加鲜艳夺目的光彩.她也成为中国莎士比亚研究领域最为着名的学者和领导者之一.袁昌英和孙家先生在抗日战争时期均在武汉大学任教,讲授莎士比亚:在 1957 年都被打成了右派.她们的一生都与莎士比亚结下了不解之缘,冰壶秋月成为中国莎学史上的两位杰出的女学者.同时,她们不但研究莎士比亚,而且创作了不少文学作品特别是戏剧剧本,如袁昌英的戏剧集 UL 雀东南飞系列剧, 饮马长城窟,散文集行年四十,山居散墨和小说牛等; 孙家则创作有抗日独幕剧富士上的云,复国和太阳出来了等.她们的经历有许多相似,但是,袁昌英先生没有熬过“文革“ 那黑暗的岁月 ,而孙家先生熬过“文革 “的冬天后终于迎来了洒满阳光的时代.“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尤成半面妆 “,也许正是对莎士比亚研究的痴心不改,初衷依旧,才使她们对生活,对人生,对真善美始终充满了信心.我们对袁昌英先生和孙家先生的最好怀念就是研读她们着作,了解她们那流动于字里行间的独特思想.只有不断追求人生存的本质意义,不断超越生存的困境,才能不懈创造中国莎学研究新境界.袁昌英先生和孙家先生离开我们而去了,薪尽而火传,她们的品行学识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崇敬的.vocationaltechnologyt:】JULY2(X)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