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 届葛洲坝中学高三年级 9 月月考历 史 试 题一选择题(共 24 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48 分。每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 “分封制奠定了先秦诸国文化相互作用与运作的基本模式,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以秦汉为代表的华夏民族文化传统的形成过程与后来面貌。 ”材料中的观点认为分封制A. 确立了古代中国疆域基本格局B. 为后世中华文化发展打下基础C. 加强了国家对人们思想的控制D. 形成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从材料中“分封制奠定了先秦诸国文化秦汉为代表的华夏民族文化传统的形成过程与后来
2、面貌”的信息说明分封制对文化格局的形成起到奠定基础作用,故 B 项正确。A项中疆域没有涉及;C 主要是思想控制;D 是文化心理,均不符合题意。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商周时期政治制度分封制【名师点睛】2. 西周早中期,大量青铜器豪华精美、端庄厚重,礼乐器众多。战国中晚期,大量青铜器风格朴素、注重实用,日用器更普遍。这反映了A. 长期的战乱使青铜铸造业衰落B. 奴隶主贵族势力由兴盛到衰落C. 铁器推广使青铜器的需求减少D. 战国时期的改革废除了礼乐制度【答案】B【解析】青铜器在三代主要是作礼器,反映了奴隶主贵族的身份和地位;战国中晚期,王室衰微,礼崩乐坏,分封制和宗法制走向崩溃,奴隶主贵族地位下降,
3、所以青铜器风格朴素。故 B 项正确;其他选项均不是材料体现主旨。【点睛】商周的政治制度是中国早期政治文明的形成阶段。在复习时把握一个“主体” 、注意两个“角度” 、理解三个“特点” 。一个“主体”: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紧密结合构成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体。两个“角度”:一是纵向认识早期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二是横向与古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比较,认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三个“特点”:一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国家政治结构;二是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三是具有相对的延续性(继承性)和稳定性。3. 汉武帝时重用酷吏,对称霸一方、妨碍政令统一的地方豪强进行打击,下令把他们迁往关中,就
4、近监视,以达到“内实京师,外销奸滑” “不诛而害除”的目的。汉武帝的这一措施旨在A. 为地方百姓除害 B. 削弱封国权力C. 充实京师的实力 D. 加强中央集权【答案】D【解析】汉武帝时对地方豪强进行打击,汉武帝的这一措施目的是消除地方割据势力,旨在加强中央集权,故 D 项正确。ABC 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4. 有学者评论认不, “贞观年间,在三省六部制中,政权中心是政府而不是皇帝个人,皇帝实际上成为政府的最高负责人。 ”该评论意在说明A. 三省六部制加强了皇权B. 政府拥有了最终政务决策权C. 政府独立于皇权之外D. 皇权受到政府一定程度的制约【答案】D【解析】结合材料信息可知
5、,皇帝是政府中的一员,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三省六部的制约,故D 项符合题意。皇权受到了制约而不是得到强化,故 A 错误;最终决策权实质上还掌握在皇帝手中,故 B 项错误;C 项与材料内容不符。5. 汉末至唐代,婚姻受门阀制度影响极大,讲究门当户对,士庶不婚;宋代时,婚姻“不问阀阅” ,士庶婚姻成为风俗。这一婚姻观念的变化主要源于A. 社会阶层流动频繁 B. 人口大量迁徙流动C. 等级观念的淡化 D. 理学思想的影响【答案】A【解析】唐朝以前注重婚姻门第,宋以后由于社会阶层流动的加大,社会固化阶层逐渐缩小,讲求门第的婚姻也逐渐消失,故 A 项正确;人口迁移不是主要原因,故 B 错误;当时仍然存在等级
6、观念,故 C 错误;理学思想对于婚姻门第影响不是主因,故 D 错误。6. 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论述理学时说:“思想成为原则,而原则又成为规则,而规则又进入民众生活,当民众在这种规则中生存己久,它就日用而不知地成了常识 ,任何违背常识的行为都将成为错误甚至罪孽。 ”材料说明宋代理学A. 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 B. 强调“存天理,灭人欲”C. 推动了儒学世俗化、生活化 D. 教诲民众遵循“三纲五常”【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程颢、程颐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但从材料中并不能体现此点,故 A 项错误;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这是针对人
7、性本来与天理一致,具有仁、义、礼、智等美德,但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而提出来的主张。材料中并不能体现此点,故 B 项错误;从材料中可以提炼出“思想原则规则常识”这样一个转化过程, “思想”最终转化为社会生活中的“常识” ,这是一种世俗化、生活化的表现,故 C 项正确;理学强调三纲五常, “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理学通过三纲五常的教化来维护社会的伦理道德、政治制度。材料中并不能体现此点,故 D 项错误。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宋明理学7. 江南地区拜财神的习俗浓厚。浙江拜范蠡为财神,安徽徽州拜管仲为财神,江西拜关公为财神。明清
8、时期政府改变传统做法,不仅认可这些习俗,而且还在全国范围推广。这反映出A. 朝廷不反对宗教信仰B. 商人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C. 朝廷乘机宣传忠君思想D. 江南地区的社会影响力上升【答案】D【解析】浙江、安徽、江西均地处南方,这些地方上的风俗信仰不一,但都得到了朝廷的认可,并且还给予支持,说明南方经济发展,影响力扩大,故选 D 项。ABC 项不符合题意。8. 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人欣喜若狂, “我们这次要为全世界三分之一人口的需要效劳了” 。 然而, “假想市场的美景冲昏了商人的头脑,使他们看不见障碍” 。英国人之所以估计过于乐观,主要是因为A. 受到过去的殖民“经验”的蒙蔽B. 忽视了中国自然
9、经济的排斥力量C. 忽视了中国人民抵御外侮的决心D. 认为中国人乐意接受他们的效劳【答案】B【解析】英国通过南京条约打开了中国市场,以为便可以倾销他们的工业产品,实际上由于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抵制,商品并可能得到畅销,故 B 项正确;其他选项均不是从经济角度思考,排除。9. 据清代档案户部汇题各省民数谷数清册统计,咸丰元年(1851 年)尚有完整的全国人口记录,咸丰三年起,南方多省册报残阙,人口遽降。造成种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 农民起义爆发,冲击了旧的统治秩序B. 清朝吏治腐败,户籍管理混乱C. 列强发动侵华战争,户籍管理受冲击D. 清政府调整政策,放松了户籍管理【答案】A【解析】根据“咸丰元
10、年(1851 年)”不难判断出是“太平天国运动” ,江苏、安徽两省是太平天国革命军与清军对垒的主要战场。咸丰三年(1853 年) ,太平军占领南京,五月先后派兵北伐和西征。致使所到之地社会动乱、人口外流,故 A 项正确;其他选项均不是造成材料中现象主要原因。10. 1876 年当郭嵩焘以公使衔出使英国时,文士们讥笑他是卖国求荣;郭嵩焘的日记因为赞誉西洋文明而被守旧派斥责为异端邪说,官府强行销毁了该部日记的印版。这主要反映了当时A. 西学传播缺少良好的社会环境B. 崇洋媚外遭到社会的鄙视C. 中华民族的爱国传统深入人心D. 列强侵略激起国人的愤慨【答案】A【解析】郭嵩焘因为赞美西洋文明遭到国内守
11、旧派的阻扰和排斥,说明中国当时社会环境及不利于西方思想的传播,故 A 项正确;学习西方制度不是崇洋媚外,故 B 项错误;C 不是材料体现主旨;D 中没有提及列强侵略信息。【点睛】近代前期向西方学习为主线的思想解放潮流近代前期,中国思想界的主流是向西方学习。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师夷长技” ,处于“器物层面” ;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仿行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制度,处于“制度层面” ;资产阶级激进派则掀起新文化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处于“思想层面” 。 “向西方学习”屡次碰壁,先进的中国人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走社会主义道路。11. 据记载,
12、 马关条约签订后的“第一年,日本对中国的棉纱输出立刻增长了 4.3 倍;第二年,在 1896 年的基础上又增长了 1.8 倍” 。这说明A. 中国近代纺织原料主要依赖进口B. 帝国主义进入资本输出的阶段C. 近代中国经济半殖民地化的加深D.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马关条约 。材料是反映日本对中国的棉纱输出的问题而不是反映中国近代纺织原料主要依赖进口的问题,选项 A 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商品输出而不是资本输出,选项 B 不符合题意,排除;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是在后来的一战期间而不是马关条约签订后,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排除;。 马
13、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对中国商品输出的增加反映的本质问题是日本把中国当成了商品倾销市场,即强调了近代中国经济半殖民地化的加深的问题,故本题选 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 至 1900 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马关条约【名师点睛】时间性是历史学科最基本的特点之一。其实任何历史试题都会提供相应的时间信息,只不过有的题目给出的时间信息明确,有的则不明确。这就要求考生必须充分利用题目的有效时间信息,并结合教材知识来将各被选项的时间性给予定位,以“时间”为突破口,从而确定正确的选项。12. 某时期,中国国民党在政策纲领中陆续写进了谋求“劳资间地位之平等” 、谋求“地主佃户间地位之平等”等
14、保障“人民”权益等内容。据此说明,这一政策纲领A. 宣传了推翻帝制的民主思想B. 奠定了国民革命的政治基础C. 顺应了民族工业的发展热情D. 促进了全面抗战路线的形成【答案】B13. 1938 年 11 月底,蒋介石明确提出“游击战重于正规战” ,并要求全国部队三分之一兵力配备在游击区域在敌军的后方打游击。这主要反映了国民党A. 加强同中国共产党合作抗战B. 完全放弃了片面抗战路线C. 高度重视敌后战场的战略作用D. 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答案】C【解析】材料中“游击战重于正规战”以及“要求全国部队三分之一兵力配备在游击区域”的信息说明国民党对于游击战争的重视,故 C 项正确;材料中反映不出国共
15、合作的信息,故A 错误;B 中完全放弃不符合事实;D 中反共不符合材料主旨。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这种一边倒是平等的” 。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一边倒”政策A. 使中国加入了进步的社会主义阵营B. 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C. 独立自主选择了符合国家利益的政策D. 清算了国民政府时期的不平等外交【答案】C【解析】新中国初期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主要是基于保卫刚刚成立的新中国政权,独立自主选择倒向社会主义阵营,故 C 项正确;A 没有体现出“平等”的信息;是“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意义;属于“另起炉灶”的意义。【点睛】一边倒解读15. 1959
16、年 9 月,美国发表一份对华政策的研究报告:取消对中国大陆的禁运,赞成中共加入联合国,台湾则为普通会员;成立“台湾共和国” ,台湾军队撤出金门、马祖等。对此,台湾方面回应:开罗宣言早已明文规定台湾归还中国,自 1945 年起即无所谓有台湾的法律地位问题。这表明A. 台湾当局坚持“一个中国”B. 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折C. 蒋介石改变追随美国的政策D. 海峡两岸关系日趋紧张【答案】A【解析】材料“取消对中国大陆的禁运,赞成中共加入联合国,台湾则为普通会员”体现了美国要制造“一中一台”两个中国;材料“台湾方面回应:开罗宣言早已明文规定台湾归还中国,自 1945 年起即无所谓有台湾的法律地位问题”体现
17、了台湾当局反对美国的政策,坚持“一个中国” ,故项正确;是年;中追随改变错误;中材料没有体现。16. 1985 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要求:改革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以合同订购和市场收购取代统购派购;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开辟多种渠道集资建路,发展运输;提高资金的融通效益;进一步扩大城乡经济交流;发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等。这一文件A. 初步打破了人民公社体制B. 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市场化C. 在农村确立市场经济体制D. 肯定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注意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文件的时间是 1985 年初,此时人民公社体制已经被打破,而市场经济体制还没有建立(1992 年党的十四大
18、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故排除 A、C;文件只是对农产品购销制度作了调整,与农业生产“现代化”没有直接关系,排除 D。根据文件精神,农产品可以逐渐走向市场化、经营方式多样化,非农产业也可以得到相应发展,因此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市场化,故选 B。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名师点睛】鉴于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已经影响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与把农村生产转向商品经济的伟大的历史性战略任务不相适应。1985 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要求:决定改革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以适应农村生产转向商品经济的需要,与国家主要靠经济手段对
19、农业实行计划管理的方式相协调。17. 在雅典城邦公民大会上,公民可以提议修改或废除旧法律、制定新法律;但若这种提议不能通过,提议人将被起诉,要受到非常严厉的处分。这表明A. 公民大会只注重公民形式上的民主B. 雅典人非常重视法律的稳定和权威C. 雅典城邦的司法程序十分严肃缜密D. 雅典公民的言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答案】B【解析】材料表明雅典修改法律的门槛很高,说明雅典人非常重视法律的稳定和权威,并非说明雅典公民的言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故 B 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法律的修订,与民主程序和司法程序无关,A C 两项均错误;材料中并非是言论自由,故 D 错误。【点睛】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人民主权 国家
20、管理大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里轮番而治公民内部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人人都有权参政议政权,一个人统治别人的同时也被别人统治特征法律至上 依据公民大会等机构制定的法律进行运作重视全体公民的个体自由和责任感,提高了管理水平,为经济和文化全面繁荣创造了条件评价积极影响 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民主政治范围有限,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地位和利益,是少数人的民主民主性质非常原始,是小国寡民的产物狭隘性 就方式而言,抽签选举可能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18. 下列示意图最有可能反映的是西欧A. 世俗王权的演变 B. 资产阶级力量的变化C. 教会势力的演变 D. 市民阶层力
21、量的变化【答案】A【解析】中世纪时天主教会强大,王权削弱,15 至 17 世纪,宗教改革,王权增强,17、18 世纪启蒙运动,王权削弱,故 A 项正确。资产阶级在 8 世纪未产生,故 B 项错误。教会势力 8 世纪到 15 世纪是上升的,故 C 项排除。市民阶层力量在 8 世纪不可能很大,故 D 项排除。19. 卢梭说:“行政权力的受任者绝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离他们;对这些官吏来说,这绝不是订立契约的问题,而只是服从的问题。 ”这一主张A. 反映了议行合一的原则B. 体现了社会契约的思想C. 阐明了人民主权的思想D. 易于导致“多数人的暴政”【
22、答案】C.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卢梭的启蒙思想20. 19 世纪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认为美国“既像一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又像一个大国那样光荣和强大。 ”主要依据是美国实施了A. 联邦制原则 B. 中央集权原则C. 三权分立原则 D. 共和制原则【答案】A【解析】美国联邦制体现出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原则,州在受到中央政府领导的同时,保持一定的自主性,故项正确;B 包含于 A 内;C 和 D 属于中央政府组织原则。21. “人民委员(部长)命令将土地划分给农民,不给原主人任何赔偿:对银行国有化,在此过程中没收私人账户的存款;将工厂的控制权交给工人;并开始与德国谈判有关结束战争的条约问
23、题。 ”上述举措实施的背景是A. 巴黎的无产阶级第一次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B. 二月革命后,工兵代表苏维埃要求掌握全部政权C. 俄国的布尔什维克党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D. 为战胜国内外反动势力,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将土地划分给农民” 、 “开始与德国谈判有关结束战争的条约问题”可见与俄国十月革命有关,十月革命胜利后召开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和平法令 ,坚决要求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反映出人民对战争的极端厌恶,通过土地法令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将土地分给农民。故选 C。ABD 项都与题干不符。22. 1961 年,赫鲁晓夫说:“如果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分歧克服了,如果它们
24、之间建立了和平合作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有助于加强世界和平。 ”这段话实质上反映了A. 美苏军事角逐势均力敌B. 美苏开始由对抗走向对话C. 苏联积极谋求世界和平稳定D. 苏联试图同美国共同主宰世界【答案】D【解析】赫鲁晓夫上台后改变了斯大林对外战略,提出同美国“平起平坐” 、实现“苏美合作” 、争夺世界霸权的对外政策,材料反映的正是赫鲁晓夫的这种意图,故 D 项正确;此时美苏争霸中苏联处理弱势,故 A 错误;美苏仍然处于对抗状态,故 B 错误;苏联意图是争取霸权,不是维护世界和平,故 C 错误。23. 与近代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不同之处是A. 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地位
25、B. 欧美与其他地区差距悬殊C. 实现了自由贸易D. 建立起制度性协调机制【答案】D【解析】二战后世界货币金融体系、贸易体系(协调贸易纠纷机制)的建立改变了此前世界经济体系,不断走向制度化,故 D 项正确;A 是经济全球化加强的现代;B 当时显现不出差距巨大;C 是世贸组织建立后。24. 欧共体成员国签署单一欧洲协定,旨在实现“没有疆界的欧洲” ,即消除抑制欧共体成员国之间自由贸易的壁垒。该协定正式生效后,美国明确表示这对美国构成了威胁,认为这将“是一座拒绝美国商品于国门之外的欧洲堡垒” 。这表明当时欧共体A. 设置贸易璧垒遭到美国反对B. 推进一体化与美国形成竞争C. 违背美国追求的自由化目
26、标D. 挑战美苏霸权改变两极格局【答案】B【解析】欧共体宗旨在实现“没有疆界的欧洲” ,体现增强欧洲整体力量, “是一座拒绝美国商品于国门之外的欧洲堡垒”说明美国经 济受到冲击,欧洲推进一体化与美国形成竞争,故 B 正确; A 不是材料的全面反映,排除;欧洲一体化与美国全球化目标没有直接关系,此时欧洲要摆脱美国的控制,故 C 项错误; 材料不能体现对美国霸权的挑战信息,故 D 项错误。二非选择题(共 3 题,52 分)25. 阅读下列有关民主政治的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公元前 5 世纪,雅典民主制达到高峰,平等的概念被用于政治领域,公民不分贫富和出身均有参与政治生活的同等权利。后来,平等
27、观念随着罗马法的施行而传播开来。西塞罗在论共和国中进一步论述到:“真正的法律乃是正确的理性,与自然相吻合它是唯一的法律对所有的人是共同的、如同教师和统帅的神” ;“既然法律是公民联盟的纽带,由法律确定的权利是平等的,那么当公民的地位不相同时作为同一个国家的公民起码应该在权利方面是相互平等的。 ”摘自西塞罗论共和国 、王乐理美德与国家材料二 孙中山从组织兴中会起,就把“创立合众政府”作为奋斗目标。同盟会成立后,他提出“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 。其后又发明“五权分立”的宪法,在西方三权分立基础上,参照传统的考试权和监察权而成。以保障民权的落实。民国肇造,约法颁布,民权平等曙光初现,旋为复辟势力
28、所断。直至晚年,他依然致力于三民主义的新生,认为法国革命的:“平等”和“民权主义”相同。-据李华兴评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思想等整理(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雅典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同等权利”的主要表现,概括西塞罗的思想主张并分析其历史意义。(2)有人认为,孙中山的民权平等思想既是顺应革命实践需要、与时俱进的产物,也是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产物。试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这一观点。【答案】 (1)表现:抽签选举、轮番而治等。主张:自然法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在自然法体系下,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有基本权利。意义:这种人类自然平等的思想是对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与升华;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
29、熟。(2)顺应革命实践发展需要、与时俱进的产物:辛亥革命前,致力于推翻君主专制,提出“创立合众政府” 、 “创立民国” 、 “五权宪法”等主张;民国成立后,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倡导主权在民、平等自由、民主共和等;对三民主义做出新解释,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产物:潜心研究各种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吸取西方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整理发掘中国古代有益于民权平等的制度和民本思想,包括考试制度、监察制度和“天下为公” 、 “民为邦本” 、 “民贵君轻”等。【解析】第一小问体现,据所学可知,雅典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同等权利”的方式体现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等均由抽签选举产
30、生,轮流坐庄,即体现为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第二小问主张,据材料一“真正的法律乃是正确的理性,它是惟一的法律对所有的人是共同的、如同教师和统帅的神”可以概括其主张为自然法是正确理性的唯一法律,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第三小问意义,自然法强调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有基本权利,这种人类自然平等的思想是对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与升华,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这种自然平等思想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成为近代法学的渊源。本题属于开放题,只要围绕材料中的一个观点进行论证即可,同意“顺应革命实践需要、与时俱进的产物”的依据材料中“就把创立合众政府作为奋斗目标。同盟会成立后,又发明五权分立的宪法”的信息并
31、结合所学颁布临时约法进行回答;同意“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产物”的观点结合所学从“潜心研究各种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吸取西方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以及中国古代有益于民权平等的制度和民本思想”的角度思考回答。26.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18-19 世纪,一些欧洲的社会学家以西方工业社会为对象,研究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发展规律。二战后,现代化研究在美国兴起并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该理论认为现代化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内部,内部的障碍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不顺利的根本原因。现代化实际上是西方化或者美国化的过,20 世纪是“美国的世纪” 。这一理论得到美国政府的重视。20 世纪六七十
32、年代以来,很多学者根据各国的具体情况,探讨不同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模式。20 世纪 80 年代,现代化理论从美国引进中国,不少学者开始将现代化概念和分析框架运用到社会科学研究中。据传统与变迁国外现代化及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等材料二 1979 年到 1981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轨时期,中共从此告别频繁的阶级斗争和政治运动的时代,集中致力于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现代化目标。从这里开始,中国逐步放弃从苏联接受过来的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 萧冬连历史的转轨:从拨乱反正到改革开放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美国政府为什么重视现代化理论? (2)现代化理论为什么在 20 世纪 8
33、0 年代能被引进中国?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知识,指出我国为实现“国家现代化目标”在政治方面做了哪些努力?【答案】 (1)二战后,美国实力空前增强,推行称霸世界的政策。现代化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应该“西方化” ,鼓吹 20 世纪是“美国的世纪” ,适应了美国的需要。(2)国际局势趋向缓和,中美正式建交;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文革结束后,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出现了思想解放潮流。(3)改变高度集权的苏联模式;确立依法治国方针;完善以宪法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恢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
34、度;发展基层民主建设等。【解析】依据二战后美国冷战推行霸权主义政策需要理论支持的角度思考回答。结合 20 世纪 80 年代的中国历史事实从“外交、经济、政治以及思想”等角度思考回答。依据材料二中“放弃从苏联接受过来的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信息从“新时期民主法治建设的史实”回答即可。【点睛】材料题解题技巧:一个前提、两个充分、五个步骤。1.一个前提:读懂、弄通和透彻理解材料。尤其是图表与数据,必须明确其中主要概念,说明的主要问题,而后弄清楚图表与数据是怎样展示概念、说明问题的。2.两个充分:一是充分获取有效信息,二是充分利用有效信息。所谓有效是指回答问题、解析材料有用的信息,这是答好材料题的
35、关键。因此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去解答问题,同样是得分的保证。3. 五个步骤:读(审题)一找(关键信息)一接(嫁接相关知识)一转(转换材料信息和知识)一答(组织答案)。27. 以下材料是民国时期教科书(历史课程标准)对工业革命及马克思主义的描述。材料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世界历史的大事,也是中学历史教科书不可回避的内容。1923 年民国政府出版的高级中学公共必修的文化史学纲要首次出现了与马克思主义有关的内容工业革命及其影响(劳工状况及社会主义) 。1929 年的初级中学历史暂行课程标准的表述上则略去了“社会主义” ,简化为“工业革命与劳动问题” 。1940 年的修订高级中学历史科学标准的表述
36、为“工业革命及帝国主义之发展” 。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解析 1923 年、1929 年、1940 年教科书(历史课程标准)对工业革命及马克思主义的表述用词。【答案】20 世纪 20 年代初,中国共产党成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迅速传播,工人运动风起云涌,劳工问题和社会主义受到关注。1927 年后,国民大革命失败,国共合作关系破裂;国民政府成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代表,中共领导的工农武装割据不断发展;国共对峙,劳工问题和社会主义逐渐成为政治敏感词汇。20 世纪 40 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华,中日民族矛盾是最主要矛盾;中国处在全面抗战时期,正在进行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所以把工业革命与帝国
37、主义发展联系在一起。【解析】1923 年用词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及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来思考回答;1929 年结合国民大革命失败后土地革命开展角度思考回答;1940 年用词结合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华并联系第二次工业革命来联系。【点睛】探究开放型非选择题的呈现形式多样化,针对不同的题型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1. 情景开放型。这类试题一般是给出一段文字或图片、表格,让同学们通过识图或分析表格、材料完成相关问题。解答这类题时经常需要利用一些原理和史学常识解答。 2. 角色体验型。创设历史情景,让学生充当历史当事人,进行角色体验。这种开放题,较能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综合评价能力、创新意识和情感体验品质等。注意解答时根据自己熟悉的内容进行整理。3. 仿写型。即给出一份样本,要求学生仿照样本的内容,根据列出的条件完成测试的题型。4. 多种评价型,即通过创设新情境给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历史结论、历史观点,命题者对此不作评判性界定,由学生选定论证的切入点。解答这类试题时,只要学生能够自圆其说,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