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近代的纪年问题.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179139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代的纪年问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国近代的纪年问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国近代的纪年问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国近代的纪年问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国近代的纪年问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近代的纪年问题东方论坛 2010 年第 3 期中国近代的纪年问题日】中村聪着马燕译(东京玉川大学,日本东京 1948610)摘要: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的历史纪年问题,是一个关系近代中国的政治 ,民族和文化的重要学术命题.清末民初出现的孔子纪年,黄帝纪年,民国纪年,记录着中国社会转型期的民族感情,政治走向和文化情怀.所以,近代中国的纪年不仅仅是时间的标志,也是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们的文化象征,还包括国家民族的一体性和历史纪年的一体性.从汉武帝的“建元“ 开始 ,中国人对时间的意识和认识以及对近代化的探索 ,无不蕴藏于历史纪年的时间标记之中.关键词:新中国史;孔子纪年;黄帝纪年;民国纪年中图分类

2、号:K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110(2010)03008605一,新中国史的创造1902 年,梁启超在着名的新中国未来记一文中,对中国未来社会有很精彩的空想设计,他写道】:到 1962 年时,纪念戊戌维新的庆祝大典在当时的首都南京举行,各国为表示庆贺特地派出兵舰前往,列席庆典的有英国国王夫妇,日本天皇和皇后,俄国总统及夫人,菲律宾总统及夫人,匈牙利总统及夫人,以及其他各国派出的最高使节.配合首都的庆典,还在上海举办了博览会,许多有识之士进行了纪念讲演.其中,京师大学校文学部史学科在博览会的中心广场特设演讲台,至少有三十名以上的博士生分别就中国的政治史,哲学史,宗教史,经济史

3、等领域进行了演讲.这是为了“ 激励我国人民的爱国心,并让外国人了解我炎黄子孙的变迁,发展过程“.虽说这是一篇梁启超撰写的空想未来的小说,但是在那里表达了他对史学的批判和构想.在写小说的同时,他还在学术上大力提倡“新史学“, 对传统的中国历史学进行了批判,并呼吁创设新的历史学.梁氏新史学全文共六节,其次第是:中国之旧史,史学之界说,历史与人种之关系,论正统,论书法,论纪年2】.对于史学,梁启超思考如下:“于今日泰西通行诸学科中,为中国所固有者,惟史学.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也,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今日欧洲民族主义所以发达,列国所以日进文明,史学之功居其半焉.“Ij可见,梁启超把

4、中国的史学看成是唯一可以和西欧诸学并驾齐驱的学问,它被作为国民之明镜,爱国心之源泉,带来民族主义的发达和文明进步之学问.但是,在中国尽管史学鼎盛,却为什么国民无团结之心,文明进步得不到承认呢?这是因为国民只知道朝廷的存在,却没有认识到国家的存在.也就是说,符合王朝的君主中心历史叙述被当做了正统论.同时,国民只知道个人的存在,却没有认识到社会的存在.总之,本纪,列传等只不过是零散的个人传记,并不是作为集体的国民的历史,这就是问题的原因.因此,为了四亿同胞在优胜劣败的世界中筑起磐石般的立脚点,梁启超宣扬“新史学“ 是必不可缺少的 .这个敏锐的问题意识,让梁启超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史学革命“ 的旗手.

5、梁启超对旧史学中王朝正统论进行了严厉的批判,这不仅仅是因为该讨论基于君主的政治观念的问题,还因为他认识到了史学是从道德观点出发,以当时的实权政治为背景,去辨别每一个政权,收稿臼期:20100309作者简介:中村聪,男,日本东京玉川大学教授,主要研究中国哲学史 ,思想史.君主的“正“伪“的问题.他以陈胜,吴广直至近代建立的太平天国的洪秀全为例,指出这些叛乱的领导者因为离建立起永久的王朝还差一步,所以被历史学家作为逆贼来对待.试想,如果万一他们成为了王朝的始祖的话,必定会给予歌功颂德的称号,并为此去追究过去的学者的责任【4】.和前面言及的对清朝举起反旗的洪秀全一样,对于清朝政府梁启超未必是竭尽忠诚

6、的,因此,他才会提出希求超越王朝体系的中国的“新史学 “吧.在言及历史哲学的史学之界说中,梁启超论述了两个必须注意的区别.其一是自然科学和历史的区别,其二是客观和主观的区别,这两点至今依然在历史哲学界引起议论.关于自然科学和历史学的区别,首先从历史学的角度,分叙述进化现象,叙述人类社会的进化现象,求证叙述人类社会的进化现象的公理公例,三项进行论述,并指出宇宙和现象有两种,一种表示循环状态,一种表示进化状态,前者属于自然科学,后者属于历史学.即使对于人类的每一个人来说并没有什么古今之差,但是在作为团体构成了社会以后进化才开始得以承认,因此,历史学将注意力转向那里,去寻求人类进化的公理公例.梁启超

7、强调,在这里出现了所谓的历史哲学,若是历史学没有哲学思想,那就不能成为“良史 “.另外,关于客观和主观,梁启超做了如下的论述:“客观者,谓所研究之事物也.主观者,谓能研究此事物之心灵也.(中略)和舍二观,然后学问出焉.史学之客体,则过去现在之事实是也.则作史读史者心识中所怀之哲理是也.有客观而无主观,则其史有魄无魂,谓之非史焉可也.“J也就是说,主客观合一的历史记述需要历史哲学,没有哲学思想的记述不可能成为“良史“.其结果,梁启超虽然将客观和主观分开却将它们和客体主体相混同,并在改称为历史哲学的哲理的基础上,认为是“寻求叙述进化的公理公例 “,对历史哲学的本来意思并没能够真正的理解.因为过度地

8、注重了“进化“,“开化“而产生这样的误解,这一点可能是启蒙历史家的局限吧?对于“新史学“ 中的历史哲学,也许可以认为它虽然反映了世界史的动向,其实质却只不过是在启蒙的范围里接触到的东西吧?同一时期,章太炎也撰写了中国通史.章太炎的构思是继续沿袭以往的正史结构,但不将汉书以来的正史作为各王朝的断代史,是一部通观从古至今历史的中国通史.章太炎认为修撰中国通史有两个重要方面,一是以发明社会政治进化衰微之原理,一是以鼓舞民气,启导方来.和梁启超的“新史学“ 相比 ,他在尽可能地活用以前的史学方式的前提下,摸索了新的历史叙述方式,留下了很强烈的印象.虽然大量地继续沿袭了史记以来的纪传体,但是他也和梁启超

9、一样,意识到历史不能成为人物传记的集聚.“中国人“, 到底是怎样的一个群体? 到哪里为止是中国人? 从哪里开始不是中国人呢 ?用形态人类学来讨论“中国人“ 的同一性比较困难 ,生活文化方面的历时性,空间性的同一性也不能肯定.“中国 “这个国家并不是自古以来连绵不断地延续存在着的,即使考虑清朝统治下的人们,自己也既不同于夷狄,又被区别于朝鲜人,日本人,也许可以想象曾经有过一种解决的意识.但是,正因为如此,更不能将其和现代的“中国人“ 意识同样看待.“ 中国人 “这个汉语最初被开始频繁使用是在清末,那也是进入了二十世纪以后的事了.这样考虑的话,那么在叙述中国特别是近代中国的历史的背后不是不再需要以

10、中国的实际情况为前提了吗?在近代启蒙思想家梁启超,章太炎计划撰写新的“中国史 “的背景中 ,难道就没有追求中国的一体性这一认识吗? 他们肯定考虑到中国是作为“ 国家 “参加到全球性规模中,这不仅要在地图上即在空间上得以确立,同时还要在历史上即从时间上来认识自己的国家.可以这样认为,作为拯救濒临瓜分危机的中国的手段,作为促使人们的一体性的方法,而大书特书自己国家的历史.二,孔子纪年接下来让我们从头来看一下关于纪年的论争.最初王朝的正统论和历史叙述结下很深的关系是在新王受命于天之时,“必徙居处,更称号,改正朔,易服色“.同这一历法 ,即是王朝的正当性和纪年,年号连接点的起因.即便停止使用“宣统几年

11、“ 这个表示方法,在叙述历史时明示是在哪年发生的事件的指定方法是不可缺少的.对于在 2000年间竟然使用过 316 个年号这一中国繁琐的历史年号叙述方式,梁启超主张提倡使用中国史通用的纪年方法.他说:“古代之巴比伦人,以拿玻呐莎王为纪元(在今西历纪元前七百四十七年).希腊人初时,以执政官或大司祭在位之时按年纪之,其后改以和灵比亚之大祭为纪元(当纪元前七百六十七年).罗马人以罗马府初建之年为纪元 f 当纪元前七百五十三年).回教国民以教祖摩哈默德避难之年为纪元(当纪元前六百二十二年).犹太人以创世纪所言世界开辟为纪元(当纪元前三千七百六十一年).自耶稣立教以后,教会以耶稣流血之年为纪元.至第六世

12、纪,罗马一教士乃改用耶稣降生为纪元,至今世界各国用之者过半.此泰西纪年之符号逐渐改良,由繁杂而至简便之大略也.吾中国向以帝王称号为纪,一帝王死,辙易其符号,此为最野蛮之法(秦汉以前各国各以其君主分纪之,最为野蛮之野蛮),于考史者最不便.“暨然中国也需要通用于整个历史的纪年法,那么将起点放在哪里最好呢?梁启超和他的老师康有为注视到了孔子.康有为在上呈光绪帝要求将孔教国教化的奏折中这样写道:“抑臣更有请者,大地各国, 皆以教主纪年,一以省人记忆之力,便于考据.一以起人信仰之心,宜于尊行.日本无教主,亦以开国二千五百年纪元,与其时王明治年号并行.一以贵当王,一以便考古.若吾国历朝数十,阅帝数百,年号

13、几千,记述既难,考据不便,苟非通博专门,令人不知何世.既为前代,无关尊王.不若以教主纪年,更于敬教育辅.“191康有为主张中国“以教主纪年 “.此后,各行省按照皇帝的诏书设立教部,在各省设置孔教会,讲生,还在民间建造孔庙,将孔子与天合祀,并实施孔子纪年以崇孔教.可以认为,孔子纪年是把孔教国家化的最后的总加工.关于康有为的孔子纪年,可以从自编年谱n.中看到,早在光绪十八年(1892 年)业已举行了“孔子生诞二千四百四十三年“ 的纪年祭.另外,在延香老屋诗集111 中也提到过此事,有人认为这就是康有为自己首次使用孔子纪年.但是,应该认为这时还只是单纯的纪年祭的意思吧.因为光绪二十一年(1895 年

14、), 在上海由他的弟子梁启超主办的宣传变法的强的封面上印有“孔子卒后二千三百七十三年“的文字】,可以认为这大概是初次使用以孔子卒年为基准的年数计算方法.当时的康有为派的纪年方法好像并不一致,比如在第二年的光绪二十二年(1896 年),其弟子孑 L 昭焱给康有为的信中的日期,表记为“春秋二千三百七十六年“I13.另外 ,当时康有为要求弟子们使用孔子纪年之事,可以从梁启超给他的书信中看到.同年 5 月前后,在上海为普及变法思想,梁启超再次出版发行了时务报,曾在准备阶段写信给康有为,表示了自己不想使用孔子纪年的复杂心境.他写到:“孔子纪年,黄 (遵宪),汪(康年)不能用.后吴小村文子来,又力助张目,

15、仍不能用.盖二君皆非言教之人,且有去年之事,尤为伤禽惊弦也.去年南局之封,实亦此事最受力,盖见者以为自改正朔,必有异志也.四月二十七书云:改朔为合群之道.诚然!然合群以此,招忌亦以此.天下事一美一恶,一利一害,其极点必同比例也.“ J正如康有为所说,使用孔子纪年能起到合群的作用,同时也正如梁启超所虑,会成为当局的嫌疑.康有为企图通过利用孑 L 子纪年来达到“合群“,即强化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结合之目的,换言之,能被作为国民国家形成意志结合的象征的就是这个孑 L 子纪年了吧.但是,康有为并未如愿以偿,这种改正朔的意图被社会舆论当做否定现王朝光绪皇帝盖世功绩的革命行动,被视为犯罪行为,结果,孑 L 子

16、纪年的普及受到了阻止.实际上也正如粱启超书信中担心的那样,刊载了孔子卒后纪年的强即刻被禁止出版.戊戌政变之后,朝廷宣布康党之罪状,其中有一条赫然正是:使用“孔子纪年“欲人不知本朝也“15I.康有为将孔子纪年由卒后纪年改换成生诞纪年,开始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 年 1l0 月 1 日写下的春秋董氏学自叙,此后,孑 L 子生诞纪年被作为孔子纪年一贯使用.改换的理由与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何休所注“法其生 ,不法其死“ 【I 有关.如果是这样的话,在戊戌年孔子生诞纪年的普及应该已被策划,但是,在前面提到的要求将孔教国教化的奏文中仅仅只说到了孔子纪年,并没有具体言及孔子生诞纪年.学者黄彰健氏将使用孔子纪

17、年作为康党在戊戌旧历 4 月以前从事的“保中国不保大清“的革命活动的证据之一 ,并特别对康有为所说的“改朔为合群之道 “作了解释,认为据日本学者竹内弘行所说,由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中江文库所收上海书局刊本春秋董氏学序文的刊记上刊有孔予二千四百四十八年为有清光绪二十三年十月朔日南海康有为广厦记“字样,但是,在后刊的万木草堂丛书本中被更改为“孔子二千四百四十四年光绪十九年癸巳七月南海康有为自序“另外,在康有为遗着汇刊第四卷所收的同书影印本的自序中没有该年号部分.8g孔子纪年是革命性秘密结社的“共同信念“_l“, 但是,这个评价是不是过高了呢?三,黄帝纪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变法派提倡孔子纪年,

18、毫无疑问是本着要将以孔子为教主的孔教国教化的改革理念.正如日本学者村田雄二郎所指出的那样“,康有为不仅将提倡孔子纪年作为自己思想的一个环节,并为推广孔子纪年做出了努力.如果从和变法派对立的政治立场来看这些,就不会看错康有为所提倡的孔教和孔子纪年的关联性.因此,对于革命派来说,无论如何都无法采用孔子纪年,并且,对于以打倒清朝为目标的革命派来说,清朝的年历当然应该是废除物.就在这种情况下,黄帝纪元脱颖而出,黄帝作为“汉种“的祖先,在这一时期很快受到了称扬.明确主张黄帝纪年者为刘师培,他从“攘夷“的立场出发,展开了排挤满洲的议论,后又转向了无政府主义.在他进行革命宣传活动的黄帝魂的卷头黄帝纪年说中做

19、有如下的论述:“民族者,国民特立之性质也.凡一民族,不得不溯其起源.为吾四百兆汉种之鼻祖者谁乎.是为黄帝轩辕氏.是则黄帝者乃制造文明之第一人,而开四千年之化者也.故欲继黄帝之业当自用黄帝降生为纪年始.吾观泰西各国,莫不用耶苏降世纪年.回教各国,亦以摩哈麦特纪年.而吾中国之纪年,则全用君主之年号.近世以降,若康梁辈,渐知中国纪年之非,思以孔子纪年代之.吾谓不然.盖彼等借保教为口实,故用孔子降生为纪年.吾辈以保种为宗旨,故用黄帝降生为纪年.夫用黄帝纪年,其善有三.黄帝以前,历史之事实少,孔予以前,历史之事实多.故以黄帝纪年,则纪事一归于简便而无由后溯前之难.其善一.日本立国,以神武天皇纪年,所以溯立国之始也.中国帝王虽屡易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