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孝文化主题班会孝文化主题班会报道 孝的主题班会设计意图 幼儿孝的主题班会 孝雅主题班会教案 篇一:孝文化主题班会 感恩父母,点亮真情 七年级孝道文化主题班会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如花一般的世界里,也许没有体会过故事中那生死间迸发的爱,可是,父母之爱却同样如涓涓细流,汇入我们的心田。早上,当我们匆忙从被窝中爬起,是谁为我们做好了可口的早餐?大雨滂沱的大雨天,是谁撑着伞来学校接我们回家?是的,每个子女在自己的父母眼里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孩子,但我们也总不能永远在父母的襁褓里成长吧!我们也不要把父母关心我们和照顾我们的习惯当作是一种义务,因为我们总有一天要长大,总有一天要离开,总有一天翅膀会硬,会飞出那
2、照着我们的呵护伞,去寻找那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可不管我们走的再远,家永远遗留着我们温暖的归宿,家里也有我们最亲最爱的人. 孝心是无价的,它不需要任何的赔偿.那么,有谁亲自为自己的父母洗过脚呢?有谁为自己的父母系过鞋带,穿过衣服呢?又有谁为自己的父母梳洗过呢?没有!当我们遇到困难,是谁能倾注所有一切来帮助?当我们受到委屈,是谁能耐心听我们哭诉?当我们犯错误时,是谁能毫不犹豫地原谅?当我们取得成功,又是谁会衷心为我们庆祝,与我们分享喜悦? 是父母,是我们那最平凡、最普通、而又最伟大的父母! 人生在这个世界,长在这个世界,都源于父母。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是父母哺育我们成长。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终生都应
3、该报答。有句古语说得好:“百善孝为先。 ”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我们人类各种美好品德中最为重要和占第一位的品德。它是做儿女的必做的天经地义的事情。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就一直具有这种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古代埋儿奉母,弃官寻 母的故事,足以让人们唏嘘不已,而当今捐肾救母,退学为母的故事,更是令我们感动万分。不一样的时代,演绎着相同的主题,那就是孝敬父母,回报父母。其实,今天,对我们来说,孝敬父母,回报父母,不必像上面所说的那样,要做一番惊天动地的事情。我们只要在平时多注意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就完全可以尽到我们对父母的孝敬之心。 我们的父母为了我们,操碎了心,也付出了很多。他们累了,需要一
4、把椅子坐坐;他们渴了,需要一杯清茶解渴;他们的心疲倦了,需要一颗真诚的感恩之心去安慰。我们再也不要觉得,父母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该的;我们更不要对父母的艰辛付出和无限关爱,视而不见,无动于衷,甚至怨气冲天。因为我懂得了父母的需要,所以我现在要行动起来,动一动手,搬一把椅子给父母歇歇,倒一杯水给父母痛饮;动一动口,说一句真诚温暖的话语给父母听听,解除他们的疲劳,驱散他们的心病。孝敬父母原来就这么简单。如此容易做到的事情,就一定能让我的爸爸妈妈欣慰,高兴和快乐。我又何乐而不为呢? 亲情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
5、提,因而历来受到人们的称赞。试想,一个人如果连孝敬父母,报答养育之恩都做不到,谁还相信他是个人呢?又有谁愿意和他交朋友呢? 因此,我们应该用我们的优异成绩,我们的健康成长来孝敬父母,回报父母。谢谢大家!篇二:孝文化主题班会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 为政:孝不仅是你赡养着父母,你们家的马和狗你都养着它们,能说“孝” 吗?若不尊敬父母那和养牲口有什么区别?即“孝之至,莫大于尊亲” 孟子万章上。 真正意义上汉传统文化里面的孝是以“敬” 为前提的,对内心的 “敬”最好的表达就是“顺” , “顺”就是趋向同一个方向,即 “孝顺”、“孝敬” ,所以孝的本质是“
6、顺从 ”。 是孟子在评价舜结婚的事情时说的,完整的原话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从原文里能看出,这里的“无后” ,并不是指没有后代,是没有尽到后辈的责任的意思。翻译成现代的话,意思是“不孝有三种,以不守后代之责为大。“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孟子万章上,事亲、尊亲成了人最高的道德表现。正因为孝成了人生最高 的 道德,所以孟子才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 离娄上。 1、强调“孝 ”要建立在“敬”的基础上。孔子认为孝敬父母要真心实意,如单纯在物质上满足父母,尚不足以为孝,更重要的是要“敬” ,是父母得到人格的尊重和精神的慰籍。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曰:“
7、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从这里可以看出,“敬” 是孝道的精神本质。 周曾参,字子舆,事母至孝。参尝采薪山中,家有客至。母无措,望参不还,乃啮其指。参忽心痛,负薪而归,跪问其故。母曰:“有急客至,吾啮指以悟汝尔。”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 ,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 ”(论语 学而)的修养
8、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母指才方啮,儿心痛不禁。负薪归未晚,骨肉至情深。 新二十四孝编辑本段 2011 年,中国评选出了当代新二十四孝子故事。名单如下: 养活全家七份兼职,组织募捐孝行天下 陕西省勉县定军山镇人 事迹简介:杨怀保 10 岁时母亲身患重病,丧失了劳动能力,他坚强地挑起了一家的重担,操持家务,利用课余时间上山挖药、种地,补贴家用。18 岁时,父亲腿被砸伤且丧失了劳动能力。他仍积极面对,坚持不懈、自强不息,带着家人上大学,用瘦弱的肩膀挑起照顾全家的重担,谱写了一曲感人肺腑的孝子之歌、自强之歌。2009 年,杨怀保创建了国内首家民间敬老公益机构
9、中国孝基金。 行孝上班两不误,白衣天使有恒心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北区板城镇那香卫生院护士长 事迹简介:她为了照顾家里三位年过八旬的老人:爷爷,伯爷爷,姑奶奶,邓桂芳把他们接到了那香卫生院与自己同吃同住。每天,她细心地为老人喂饭喂水、翻身擦洗、按摩、擦背,清洁房间。老人情绪不稳定时,不厌其烦地开导、逗他们开心。由于担心老人不适应新环境,她还几次放弃了调到条件更好的单位工作的机会。 颁奖词:把精心呵护病人作为护士长的职责,把悉心照顾老人作为儿女们的义务。为了无数的病人,为了年迈的老人,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让白衣天使的名字更加圣洁。 五十年侍奉四老,四儿子承接家风 天津市西青区大寺镇王村
10、人 事迹简介:50 年来,王松梅精心侍奉公公以及 3 位未成家的叔公。白天她和丈夫一起下地劳动,晚上回到家里还要做饭、干家务。每天她都早早为老人们铺好被褥,把洗脚的热水端到老人炕前,还经常为老人洗脚、修剪指甲。1998 年,王松梅婉言谢绝了把三位老人接到镇敬老院养老的要求。 在王松梅的潜移默化教育下,她的 4 个儿子和儿媳也加入到尊老敬老的行列。 颁奖词:半个世纪的坚守,半个世纪的孝行。朴实无华的举动,彰显了中华五千年文明沉淀的大孝精神,在子女的心目中树立起一座丰碑,使孝道代代传承。 当代孝子施大爱,极品男儿 著新书。 河南洛阳市道北路洛阳监狱中队长 事迹简介:12 年的不眠之夜,王春来就躺在
11、病重的爸爸妈妈中间,他放弃了进司法部的机会,放弃了交际和应酬每天,王春来一只手为母亲翻身,一只手为父亲换尿布。为了治疗父母的病,也为了省钱,他学会了打针、量血压、听心率、号脉、化验血糖等基本的医护知识。 颁奖词:因为孝心,懂得了放弃;因为父母,学会了选择。在生命的征途中,把天平倾向父母,即使有所舍弃,也无怨无悔,在人生的考试中交出了满分的答卷。 苦心行孝造温馨,赡养五老美名传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嘎鲁图镇牧民 事迹简介:多年来,乌兰其其格一个人照顾着 5 位老人-公婆以及公公的生母、养母,及婆婆的母亲。勤劳而又朴实的乌兰其其格每天 4 点多钟起床,做饭洗衣,下地干活,喂羊喂牛,缝缝补补。十几
12、年来,她没有怨言,真情奉献,为这个特殊的家庭营造了无尽的幸福和温馨。 颁奖词:苦心行孝,用不太厚重的肩膀托起五位老人的幸福。十几年如一日,起早睡晚,辛勤劳作,无怨无悔,真情无限,用心血培育着无尽的温馨。 一心孝母有耐力,夫妻赡养六老人 江西省浮梁县浮梁镇大洲村人 事迹简介:汤太平婚后担起赡养照顾双方 6 个老人的义务。母亲突发脑溢血,半身不遂后悉心呵护, 让母亲树立了活下去的信念。2007 年汤太平胃癌手术后,又继续服侍母亲。2008 年汤太平双眼被确诊为青光眼,在只有一只眼睛能够看清东西的情况下,他依然坚持悉心服侍母亲。在他和弟妹们的精心照顾下,老人卧床十几年,从未染上褥疮。村里人都夸汤太平
13、是一个孝顺的儿子。 颁奖词:尽孝是生活的信念,坚持是付出的动力。母亲给了我生命,我愿把生命的意义还给母亲。让母亲体会生活的温馨,让自己领悟生命的感动,愿母亲太平。 三年以笑尽孝母亲食道癌渐好转 台湾中和市爱笑俱乐部“笑” 长 事迹简介:台湾中和市爱笑俱乐部“笑” 长陈万火,三年来以 “笑”来尽孝道令人动容。他每天清晨带著罹患食道癌的母亲到公园与同好大笑 1 小时,经过 3 年的笑功洗礼,陈妈妈能够“笑看人生” 不再愁容满面。目前,陈妈妈手术后恢复良好,连医师都认为是奇迹。 颁奖词:以“笑 ”尽孝,令人动容。用自己的执着和坚持,向母亲传递 “笑看人生”的生活态度,创造了连医师都无法企及的奇迹。将
14、“笑”神奇的化成生命的力量,并带给了众人。 十五年负债孝老,带婆母深圳打工 重庆市万州区人 事迹简介:李传梅十几年如一日精心侍奉老人,先后送走了身患癌症的公公、80 多岁的太婆婆。如今,为了偿还外债、供养女儿上大学,只有小学文化的李传梅毅然背起双目失明的聋哑瘫痪婆婆到深圳打工。 颁奖词:背负着给公公治病欠下的大笔外债,背负着双目失明、聋哑瘫痪的婆婆,背负着女儿上大学的全部费用,一位柔弱的女人以顽强的毅力和勤劳的双手,用大孝撑起家庭一片蔚蓝的天空。 一个媳妇四个妈,不离不弃两头忙 河北省肥乡县郝庄村人 事迹简介:李国琴性情温顺,对待亲生母亲,体贴入微,对待婆母、续母(丈夫前妻的母亲)、继婆也像对
15、亲生母亲一样。多年来她用博大的爱心照顾四个母亲,且将一双非亲生儿女抚养成人,成家立业。 颁奖词:“谁说婆婆不是妈” ,一个普普通通的女人,用无声的行动告诉世人什么是宽广心境,什么是孝道亲情,怎样对待坎坷人生,怎样营造和谐家庭。 三女丧夫似三花逢霜,三女孝老是三英撑天 河北省鹿泉市铜冶镇南铜冶村人 事迹简介:大嫂李文娟,55 岁,二嫂闫瑞英, 49 岁,三妹张素霞,45 岁。她们都有着不幸的遭遇,丈夫先后英年早逝,尚且年轻的她们又有着共同的孝心:一定让经受了丧子之痛的公婆安度晚年!于是有了同样的选择:再嫁不离家,三妯娌比亲姐妹还亲,承担起三兄弟未尽的责任。三个命运坎坷的女子,以贤德的品行,演绎了
16、一段亲情大爱的人间佳话。 颁奖词:三兄弟英年早逝,三妯娌替夫尽孝。再嫁不离家,让经受丧子之痛的公婆安度晚年,是三妯娌的共同选择。中华孝道传统在燕赵大地再写新的华章。 颁奖词:面对家庭的不幸,毅然挑起生活的重担。没有“80 后” 的娇柔,却有“80 后” 的志向。 “行孝天下”夏令营,满载着自己对人生的深切感悟,也肩负着传承孝道的社会责任。 辞职行孝好儿媳,伊通县志留美名 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人 事迹简介:1991 年,谷慧兰公公患脑血栓后,半身不遂,生活不能自理。1992 年婆婆又因患脑囊虫病摔伤,下肢瘫痪,精神失常,大小便不能自理。为支持丈夫工作,让兄嫂安心工作,谷慧兰辞去工作,全心照顾公婆
17、,操持家务。她舍已为家,独自受苦,换来大家庭的和睦。篇三:主题班会 孝文化 主题班会:孝文化教育 百德孝为先 一、孝的基本含义 中国人习惯说孝顺,就是你在众人面前给父母高度的尊重、光荣和荣耀的地位,即让人看见你给父母的尊重、名声、光荣及荣耀的地位。孝的最高点是使父母受天下人的尊敬,其次是不使父母因自己的行为蒙羞,最基本的是尽自己的力量奉养父母,不使父母冻饿。换而言之,最高层次是光宗耀祖,其次是不给父母丢脸,最基本的要求是赡养父母。 下面从南宋诗人、书法家朱熹书写的“孝” 字说开去 : 此乃去西递时在“敬爱堂 ”中所拍的孝字,乃南宋朱熹所书,其运笔厚重,气势磅礴。最奇的是,它的象形特色:上部右方
18、酷似一仰面作揖,孝顺敬老的后生,而那人的后脑却分明像一尖嘴的猴头,其寓意:尊老孝顺者为人,忤逆不孝为畜生。 二、我们身边的榜样 1. 四川达州 19 岁小伙带着截瘫父亲上大学 12 月 13 日,吴孟嵘在给父亲喂饭。新华社发(李向雨 摄) 家住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炬光乡红花村的吴孟嵘今年 19 岁,现在是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2013 级临床医学系的大一学生。吴孟嵘两岁时父母离婚,父亲一人将他抚养成人。2012 年,吴父因高位截瘫病倒在床上。一年后吴孟嵘考上了大学,为了求学和照顾父亲两不误,小伙子决定带着父亲到达州租房读大学。 吴孟嵘每天把时间安排得很满,从早上 6 点起床一直忙碌 到深夜。白天他要
19、用轮椅推父亲出去晒太阳,晚上还要为父亲洗澡、按摩。在医学系老师的指导下,吴孟嵘学会了为父亲拔火罐和针灸。日复一日,这个年轻人每天奔波往返于学校和出租屋之间。 吴孟嵘来到达州后也得到了许多好心人的帮助,学院的老师经常为他的父亲义诊,同学们有空余时间也会到家中帮忙出力。“父亲生病对我来说是困难,但我没有想过放弃,我觉得这是上天给我的一个尽孝的机会。因为爸爸的病,我更加坚定了学好医学的念头。”吴孟嵘的话语中带着坚定,他表示一定要学好这个专业,以后不仅治好爸爸的病,还要治好更多人的病。 篇四:弘扬孝道文化 争做孝心少年-主题班会 弘扬孝道文化 争做孝心少年-主题班会 一、设计理念:现在的学生都是独生子
20、,就其心智来说,缺少的太多了,普遍患有“情感冷漠症 ”,认为亲人和父母所做都是应该的,必然的,不懂得感谢、不愿感激、不会感动,只知道汲取的“冷漠一代”。通过实例营造氛围,让同学们在聆听感悟和交流中体验父母心,并由此心生感动、感激,最终促进孝心少年的落实。 二、主题班会目标: 1、通过本次主题班会,努力唤回同学们回报爱心的良知,以此为契机,学会感恩,刻苦学习,拼搏进取,来回报父母、老师和社会。让学生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增进同学与家长的感情。 2、滴中体谅父母的良苦用心,在每一件小事中感悟父母的养育之恩。3、学会感恩、学会做人,化精神为动力,付诸实践。在今后生活中,对
21、父母多一份理解与关爱,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 三、 活动准备: 准备孝敬感恩的故事、歌曲:感恩的心、收集资料 四、活动过程: 1、主持人导入:“百道孝为先 ”,孝敬父母是衡量一个人素质修养的底线,子女孝敬父母是家庭和谐的前提,学会孝敬父母,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同学们,你认为什么是孝敬,你是怎样理解孝敬的 1.几个同学发言,谈自己对孝敬的理解。 2.主持人总结孝敬的定义:孝敬就是孝顺尊敬。 3.主持人读(多媒体展示孝敬父母名言): (1)、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让我们做一名有孝心的好少年-主题班会。意思是:孝心每个人都要具备。 (2)、入则孝,出则弟。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
22、敬爱兄长。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3)、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4)、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出自孝经。 (二)主持人: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背诵弟子规 1、主持人:请每组派一名代表谈一谈孝敬的意义。 2、主持人:现在总结孝敬的意义:请看电脑(多媒体演示) (1)家庭是社会的组织细胞,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之一。 (2)父母关心子女,子女孝敬父母是家庭和谐的前提。 (3)古人说,人生百道孝为先。 (4)我国是一个崇尚孝道的民族,千百年历史绵延,形成了源远流长的孝文化。 (5)
23、自古以来,恪尽孝道者受人尊敬,被人颂扬。 (6)中国向来以孝敬为衡量一个人素质修养的底线。 3、情境表演: (情感分享)孝敬父母是我们每一位同学应该尽到的义务,请同学们欣赏故事。 4、情感体验 可我们又对父母了解多少呢进行现场调查 问题: (1)、你母亲的生日 (2)、你给父亲买过生日礼物吗 (3)、你父母的结婚纪念日 (4)、你爸爸今天多大属什么的 让学生谈他们对父母各个方面了解以及父母令他们最感动、最难忘、最高兴的事等等。 主持人:通过刚刚的调查我们发现,并不是每个同学都十分了解自己的父母,可是反过来如果被问的是父母,不用调查也会知道结果,父母会对我们的一切记忆的都很深刻!希望同学们一定要
24、对父母拿出多一份的关怀和理解,她们一定会倍感欣慰,做一个懂父母的人。5、师生互动,活动拓展 (一)引导学生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 (二)引导学生要多与父母沟通,学会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 主持人:通过畅谈孝敬,你有了哪些认识。(几个同学发言略) 请老师为我们总结:虽然现代人孝敬长辈不可能像古人那样,一定要做到早请安、晚请安,或父母在世子女不远游等等条条框框,但是,我们也应当把孝敬父母作为一种生活习惯,特别是我们小学生,在家里要做到以下十点才能做到“孝敬父母” ,看大屏幕: 、对父母讲话态度恭敬,语气亲切。 、听从父母的教导和正确的意见,不顶嘴、不发脾气,不让父母生气。 、上学时要和父母
25、说再见,放学回家告诉父母我回来了。 、平时出入家庭要和父母打招呼,告诉父母地点、时间免得亲人挂念。 、吃饭时要等父母一起吃,好菜要先让父母吃,中高年级要为父母盛饭。 、父母下班要为父母倒茶,让父母休息。 、记住父母的生日,到时向父母表示祝贺,并做一件让他们高兴的事。 、父母不舒服要主动问候,生病时要为他们端水送药。 、不向父母提过高的要求。 、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并尽力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五、亲身体验,情感升华: 请同学们一起演唱和表演手语歌曲感恩的心。 班会效果:通过听、赏、析、明各个环节的教育和感受,学生知道了孝敬是千古的美德,是催人向上的动力,知道我们学会感恩,会是完整、完美而
26、健康的人,并能加强生活中的实际行动。课堂气氛宽松、和谐,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充分调动学生情绪,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班会过程有序、有效,达到了预期的辅导目标。篇五:“孝”文化主题教育 1 “孝” 文化教育活动方案 一、活动时间:10 月 810 月 31 日 二、活动主题 孝亲 励志 修身 三、活动目的: 孝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珍宝。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深入开展中小学生德育教育,引导当代青少年儿童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正确认识、理解和实践孝文化,帮助他们实现“孝亲、励志、修身” 的发展目标,从而深化感恩励志教育,提高青少年儿童的综合素质。我校决定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在 十月份开展“孝”文化教育活动,并进行校园“孝之星” 评选活动。 四、活动方法与步骤:1、“学孝”,通过国旗下讲话、黑板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