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杭州市西溪湿地保护区旅游专项规划.docx

上传人:拉拉链 文档编号:17871614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86.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杭州市西溪湿地保护区旅游专项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杭州市西溪湿地保护区旅游专项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杭州市西溪湿地保护区旅游专项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杭州市西溪湿地保护区旅游专项规划说明书(一)默认分类 2008-09-30 10:25:15 阅读191 评论2 字号:大中小订阅 第一章 基础现状分析一、地理位置西溪湿地保护区位于杭州市西部,主要属于西湖区的蒋村乡,小部分属于余杭区的五常乡,距市中心武林门约16公里。西湖区位于杭州市西南,北与余杭区接壤,西与富阳市交界,东连杭州城区,南临钱塘江与滨江区隔江相望。地理坐标位置介于东径120026至120927,北纬30335至302128。地形为东西向短、南北向长,东西向最长距离约20公里,南北向最长距离约30公里左右。地处杭嘉湖平原南端、天目山山脉余脉末端,是平原与丘陵的过渡带,属平原、丘陵

2、地貌;整个区域的中部为丘陵、南北部为平原。 西溪湿地保护区坐落在西湖区的西部,天目山路延伸段从其南边经过,北边为文新路延伸段,东临蒋村商住区和古荡小区,西接五常;是离杭州最近的旅游区之一,名列杭州市著名的“三西”(西湖、西溪、西泠)之一。历史上的西溪风景区,指西溪河流经留下古荡段两岸的宽阔地带。其南岸包括今日老和山灵峰山北高峰龙门山小和山山脊线北侧的丘陵坡麓地带;北岸包括余杭塘河以南五常蒋村乡一带的水网平原,面积约60平方公里。目前的西溪湿地,大致指东起紫金港,西至五常港,南接沿山河,北界文新路延伸段的一片鱼塘水网平原。杭州市政府2003年一月正式批复的杭州市西溪湿地保护区总体规划,将西溪湿地

3、保护区的空间范围,总体划分为三个层次,即西溪湿地保护区、外围保护地带、周边景区控制区。其中:西溪湿地保护区的范围是:东起紫金港路绿带西侧,西至绕城公路绿带东侧,南起沿山河,北至文新路延伸段,总面积1008平方公里。保护区以外为外围保护地带,东至紫金港,南至老和山麓,西至绕城公路绿带西侧,北至余杭塘河,总面积157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以外为周边景区控制区,主要涉及五常乡、闲林镇的湿地水网区域,总面积约为50平方公里。二、自然概况(一)地质地貌西溪湿地的地质单元属三墩凹陷,下伏白垩系杂色砂岩,上覆厚约4050米的第四系亚砂土和亚粘土,第四系上部25米厚的亚粘土属全新统,是浙北地区经二次海侵海退形

4、成的。全新统上层厚约56米亚粘土层,在全新世中晚期钱塘江河口平原已存在;而苕溪古河道两侧当时尚处于洼地,因为五常蒋村古荡一带水流排泄不畅,从而形成一片湖泊沼泽,是由冲积和湖积形成的。卫星相片和航空相片上也明显地反映出:五常蒋村古荡是一个构造洼地,而且是以蒋村为中心的。简言之,西溪湿地是第四纪地质作用的产物。西溪湿地保护区的自然地形,为低洼的水网平原。周围村庄、桑田等高出原始地面11.5米,地面标高在25.5米之间,地势略呈南高北低状。农地主要为池塘、柿林、桑地、茭白田等。目前已没有原生湿地景观,而是在长期的江南渔桑农业的改造下,逐步形成的以鱼塘为主、并由大面积的河港湖漾水网及狭窄的塘基和面积较

5、大的洲渚相间构成的次生湿地地貌景观;它属于“自然人工复合型湿地”。(二)水文气象西溪湿地主要有纵横交错的六条河流在此围合汇聚。它们分别是沿山河(西起于五常化龙桥,东止于蒋村周家门,全长约11.7公里,宽约11米,不通航)、五常港(南起于留下镇,北止于余杭塘河,全长约5.95公里,宽约25米,水深约2.5米;可通农用船只)、紫金港(南起于沿山河,北止于余杭塘河,全长约3.4公里,宽约20米,水深约2.3米)、顾家桥港(南起于五常白浪,北止于五常天竺桥,全长约1.8公里,宽约15米,水深约2.5米;可通农用船只)、严家港(西起于蒋村南高桥,东止于千斤洋,全长约2.2公里,宽约15米,水深约2米;可

6、通农用船只)、蒋村港(南起于蒋村何家河头,北止于余杭塘河,全长约3.75公里,宽约20米,水深约2.3米。可通农用船只);河流总长28公里。区内约70是河港、池塘、湖漾、沼泽等水域,陆地面积仅占30;水网密度高达25公里平方公里,以致村庄、田野之间,非舟莫渡。区内河水受西边的五常港补给,缓缓东流,流速为003007米秒,常年平均水位约115米。本区属亚热带北缘季风气候,季风交替规律明显,夏季多偏南风,冬季多偏北风。一年中,随着冬、夏季风的逆向转换,控制云团和天气状况均会发生明显的季节变化,形成“春季多雨、夏季闷热、秋季气爽、冬季干冷”的气候特征。四季分明,冬夏长,春秋短。年平均气温为162C。

7、年平均降雨量约1400毫米,以春雨、梅雨、台风降水为主,降水量月份主要集中在39月份:36月是第一个雨季,其中56月为梅雨期;第二个雨季在89月。历史上洪涝灾害较为严重,千百年来水患不断:以1963年的苕溪决口为例,当时洪水泛滥,蒋村绝大多数人家的庭房中积水约一米,持续近一个月。(三)环境质量从总体上看,西溪湿地尚保持着次生湿地较好的环境质量(包括声音、空气、水质、放射性等);但伴随着杭州城市发展的快速西进,本区域的水域面积渐渐萎缩,水质也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据调查发现:秋雪庵、章家塘、茭芦庵等三处重要地方的水质,已分别处于三类、四类、五类水质。保护水质,已是西溪湿地保护区工作的燃眉之急。西

8、溪湿地的部分区域经过整治和恢复,已经初显清静和幽深的景观。但是,居民点附近的环境质量仍然不高,主要表现为:杂乱,污染。如:卫生死角多;通讯、电力、交通线路架构零乱,视廊不净;生活垃圾、工业垃圾等污染严重。区内居民人口较多,居住地点比较分散,部分地块人居过于密集;而且,现代住宅楼建设与传统民居风格不相协调。上述种种,影响了整个环境质量。三、历史延革西溪湿地是第四纪全新世时期地质作用的产物,它经历了海侵海退湖泊沼泽化最后形成原始湿地的漫长演变过程。近千年来,因为人工渔耕经济的强力改造,又演变成为次生湿地。西溪湿地的风景名胜开发建设,在其历史演进过程中,主要经历了东晋发现、唐宋发展、明清全盛、民国开

9、始衰落的四大发展阶段。唐代以前,杭州西北皆水,水中有洲居人;西溪就存身于这片水乡之中。至唐代,西溪开始繁兴,出现贸易集市,故神州古史考云:“唐有西溪市。”约演延在北宋以前,西溪南侧山上已建立了不少寺院,出现了诸如古夕照庵、法华寺、喜鹊寺、永乐庵等名寺名庵。至北宋,西溪市改为西溪镇,成为当时的钱塘四大镇之一(元丰九域志);时人继续在西溪及其周围建寺造庙。南宋时,就行政区划而言,西溪分别属于蒋村里、西溪里、西溪市;整个西溪属于钱塘县留下镇。南宋时的西溪,风景名胜有了很大发展:高宗开辟西溪“辇道”,在辇道两边育梅栽竹;后人又在蒹葭里一带营造寺庙;同时,开始大面积培育柿树,柿树景观由此开始渐为南宋文人

10、所喜爱。南宋的西溪,梅景观文化也迅速发展,泛舟西溪,临水赏梅,在当时成为杭人时尚;西溪由此而与灵峰、孤山并列齐名,被称作杭州的三大赏梅胜地。明代,除了维修宋时景观、增新佛刹外,还开发许多旅游项目:明代中期,“西溪探梅”已成杭州一大特色景观;明代后期,蒹葭里周边建造起了许多名园名庵,如西溪梅竹山庄、西溪草堂、洪园等,在寺院旧址上又建有茭芦庵、秋雪庵,并新建了曲水庵;“西溪观芦”也是在明末成为杭州的特色景观的,至于后世著称的“秋雪八景”,此时业已形成。清代康熙年间,西溪湿地增添了西溪山庄等许多新建筑。康熙、乾隆南巡到杭州时,又为西溪留下了多篇宸翰诗作。清代文人大都喜爱西溪,不少名人雅士皆先后以它为

11、题,创作了不少艺术成就很高的诗词和诗意画等。正是在清代,西溪一跃而与(西)湖上、南山、北山齐名,上升为杭州四大景区之一。清末民初,许多名园古刹因年久失修而倒塌。日寇侵华,西溪风景区遭到极大破坏。解放后,西溪逐渐衰落:1958年,法华寺、老东岳先后被毁;经过“文革”,多数景点已不复存在。如今,由于房地产开发热潮及农民房的大量建造,湿地面积已大量减少。西溪风景区内虽然还保留着不少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但由于许多居民长期居住在这一区域之中,数量过度的人居生活压力超过了西溪环境生态的承载能力,对湿地生态系统造成了明显的侵害。当前,随着杭州社会经济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随着杭州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发展,一个全面

12、保护西溪湿地生态环境、恢复江南水乡人家的风貌乡情和重要历史人文景观、合理开发湿地旅游休闲的综合工程,正在启动之中。四、社会经济状况西溪湿地保护区涉及西湖区蒋村乡的王家桥、包建、合建、深潭口、龙章、三深、蒋村、登云、周家等九个行政村,合计农户2520余户,人口12000余人;还有余杭区五常乡的白庙村,农户200户,人口约1000人;总计人口约13000余人。现状居民生产与生活大致平衡,产业经济主要以农业和渔业养殖为主,传统农业主产谷物、莲藕、瓜菜、柿子、畜禽和淡水鱼。蒋村的近万亩鱼塘素有“活鱼库”之称,不仅开展家常鱼的养殖,而且还利用秋冬旺季,通过蒋村水产品交易市场的鲜鱼囤积,进行春夏淡季调节,

13、收益颇丰。近年来,乡镇企业、民营企业不断涌现,经济发展较快。2003年,蒋村乡国民经济生产总值达4.04亿元,其中工业收入1.48亿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6588元。五、周边景点景区分布状况西溪湿地保护区在杭州市新一轮总体规划中占据有重要的地位,它是2004年杭州市旅游西进的重大项目之一。在杭州及其周边旅游网络中,从西溪湿地出发,可以东达西湖,西攀天目山(包括白水涧、天荒坪),南登余杭区的径山,北入湖洲德清的下渚湖、莫干山,四通八达,进出自如。西溪的南边,又有龙坞风景区、灵山风景区、长安沙风景区、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等景点景区;周边还有美女峰、小和山、白龙潭、大清谷、风水洞、佛殿湖盆地、大坞盆地

14、、桑园岛等大量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这些众多精彩的景点景区,或远或近地环绕着西溪,构成了以西溪为轴心的丰富多样的杭州市郊外围景观圈。如今,在杭州市区的西部,林木葱郁的午潮山、一马平川的大坞盆地、银珠飞溅的白龙潭瀑布、滩平沙细的长安沙洲,与河网纵横的西溪湿地等五大景区,沿着绕城公路由北至南呈线状排开,已初步构成了杭州西部“休闲旅游景观带”的雏形,这使西溪占尽了杭州城西独特的区域旅游网络优势。 第二章 资源特点评价一、资源分布位于杭州西湖区的西溪湿地保护区,总规划面积为10.08平方公里,大部分(约9平方公里)属于西湖区蒋村乡,小部分属于余杭区五常乡境内。西溪湿地的旅游资源,分布广泛,类型丰富,可

15、谓移步换景,四处皆景;而且相对集中,围绕景轴,特色鲜明,一步多景,形成了自然生成、分门别类的多样景观。这种独特的资源分布格局,有利于旅游线路的组合及专项特色旅游市场的开发,为西溪湿地资源的综合保护与旅游利用,奠定了良好的空间基础。实际调查状况表明,西溪湿地资源的空间分布,大致可以分为三大区块,即:西部、中部和东部。保护区的西部区块,东起长家滩港,南起五常大道,西至绕城公路绿地东侧,北至新开河,面积约有2.80平方公里。这一区域属于鱼塘湿地,除五常港从中穿越外,其他河港较少,历史人文旅游资源也不多。东部区块,东起紫金港路绿带西侧,南起沿山河,北至文新路延伸段,西部的界线为千斤漾至包家塘港(蒋村港

16、),面积约有2.70平方公里。这一区域基本上也是鱼塘湿地,北部有少量河港,区内的历史人文旅游资源也极少。中部地区,面积约有5.90平方公里,东起千斤漾至包家塘港,南起沿山河,北至文新路延伸段,西部的界线北段起自绕城公路绿化带东侧、向南折至年家港(新开河)、朝天暮港,再往南至长家滩。这一区域的湿地资源分布相当丰富和广泛,除鱼塘湿地外,河网稠密,尚有较多的河港湖漾、洲渚滩涂、沼泽皋坡、堤岛岸闸,湿地自然景观最为明显,野趣盎然,环境宜人;而且,历史人文遗址较多,有秋雪庵、曲水庵、烟水庵等历史胜迹,还有多个水乡村落或小镇。这一区域将成为西溪湿地旅游资源科学保护、合理利用所关注的重点区域。国家旅游资源分

17、类、调查和评价标准指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中,凡是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被旅游业开发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现象、各式事物、各类因素,都属于旅游资源,都可以进入旅游资源的利用开发视野之中。根据实际调查考察,西溪湿地保护区内的旅游资源分布极为广泛,开发利用的潜力也很大。“西溪之胜在于水”。它拥有数十条蜿蜒曲折、纵横交错的大小河流港汊,相互贯通,穿行自由;港汊之间的衔接处,分布着规模连片的、开阔宽广的湖漾水面,可以随心所欲地组织各种水上活动,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西溪湿地景观的最优之处(也是其最有魅力之景境),当推“河渚”蒹葭里(南漳湖)。此处景点甚多,河道纵横,山抱水

18、合,局象宏阔,实为“仙境天开”之域。周围自然景观有“西溪探梅”、“秋雪听芦”、“芦荻散花”、“蒹葭泛月”、“秋雪八景”、“淇上初夏”、“云栖曲水”等。其中,以“秋雪八景”最为出名,它们分别是:仙岛荡、幔芦港、秋雪滩、莲花幢、杨柳城、薝葡篱、护生堤、弹子楼。“秋雪八景”位于西溪水域的中心(,也是西溪河的派生支流之间),它们形成了西溪江南水乡文化的精华。尤其是“秋雪八景”的核心景区,即河渚胜地的静幽之境秋雪庵一带,水面宽阔,野趣盎然:东面秋雪滩上芦花飞荡,南面一水之隔的长廊状杨柳城柳絮飞扬,前面的百家楼又有着地势起伏平缓又开阔透远的青草地,它们以丰富的层次和典型的湿地景观,构成了以天空为背景、以水

19、域为主体的极为宽阔的大视野,集中展示着西溪湿地堪称不菲的游览休闲价值。这是西溪浅水湿地的绝胜区块,其湿地资源相当典型和相对集中,2003年的杭州市旅游资源普查报告将其列为四级旅游资源。这种湿地资源相对集中、态势良好的分布格局,为西溪湿地保护区湿地旅游实施“重点突破”的科学战略,提供了比较理想的现实基础。二、资源类型西溪的旅游资源,种类多样,内容丰富,分布广泛,主次分明,有着很好的开发利用价值和发展前景。国家有关旅游资源的分类标准,将我国旅游资源划分为7大主类、46亚类、229种基本类型。据调查所得,西溪旅游资源的总数(包括西溪周边地带可以被西溪湿地旅游所利用者)共有190项之多(详见“附录一”

20、西溪湿地保护区旅游资源现状一览表)。以此为基础,加上其他调查统计分析,根据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区旅游开发利用的实用需要进行系统梳理,本规划将西溪的旅游资源主要划分为三大类型(系列):即自然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这些不同系列、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在西溪的现实空间存在中,既相对独立、相对集聚,又互为交融、相互渗透,由此构成了西溪湿地独具个性而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体系。(一)自然景观资源西溪自然景观资源即是“湿地”景观。西溪湿地是中国江南平原水网湿地,它以独特的风光和生态,形成了富有吸引力的一种湿地景观旅游资源。 清代大文人厉鹗,曾写下不少西溪诗篇,对西溪的湿地景观作过极其生动的描述。其中最

21、著名的,有:泛舟河渚,过曲水、秋雪诸庵两道【清】厉 鹗芦锥几顷界为田,一曲溪流一曲烟。记取飞尘难到处,矮梅下系庳蓬船。纵观西溪的湿地景观,主要由三个亚类组成:1、山前平原洼地地貌景观西溪属于浙北杭嘉湖平原的一部分,是平原上的一块积水洼地。它既具有视野开阔的平原特点,又具有变化无穷的水曲景色。同时,西溪处于浙北平原与浙西山地交界处的边缘位置,位居西湖北山诸峰老和山、灵峰山、北高峰、龙门山等山体北坡中的山间溪流汇聚地,上述诸峰由此构成了西溪南部一道逶迤起伏的翠绿屏障。因此,从大环境、大视域看,西溪地区,实在是一幅有山有水、风景美丽的长轴画卷。2、湿地水域景观“西溪之胜,独在于水”。水域景观是西溪自

22、然旅游资源中的核心部分。西溪的水域景观又可分为三类:(1)河流主要是上述的沿山河、五常港等六条河流,它们组成了西溪水网纵横交错的湿地景观基本格局,是西溪湿地的主动脉。可喜的是:这六条河流除了沿山河外,其余的现在均能通船入游,可以成为西溪湿地主要的水上游览线;至于沿山河,只要予以科学有力的整治改造,也有望成为水上游览的一道亮丽风景线。(2)湖漾港汊这是西溪水域景观中最精华的部分,也是其最具有湿地特色的部分。其中,以南部的南漳湖和北部的朝天暮漾一带最为突出。南漳湖一带港汊纵横,水陆围合,岛渚芦荡,视线开阔,是水上观光游览的首选胜地;脍炙人口的秋雪八景就散布其中。朝天暮漾是西溪湿地中最大的湖漾,整体

23、水域宽阔,周边岸线曲折,湖上有岛,岛中有水,堤围岛峙,水波荡漾。它为西溪未来开展水上休闲游览活动,提供了理想的去处。(3)池塘西溪保护区内鱼塘密布,据不完全统计,大小数量约有2000多个。这些渔塘重叠交错所形成的“鱼鳞状”自然“肌理”,如画似图,线条清晰,节奏起伏,韵律悠然,是西溪成为江南独特的农耕渔业湿地的“神来之笔”,记载着千百年来西溪人于此生产、生活的众多丰富的人文信息。这是西溪最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水景旅游资源之一。3、湿地生物景观湿地生物景观包括植物和动物两类。(1)植物西溪湿地现分布着维管束植物85科,182属,221种。其中:蕨类植物9种(占4.07%),裸子植物5种(占2.26%

24、),被子植物207种(占93.67%);以被子植物为主。这些维管束植物又可分为木本和草本两大类。木本中包括常绿和落叶乔木、灌木及藤木;草本中包括12年生、多年生和草质藤本等。这些植被构成了湿地十分丰富的生态景观,是我们开展生态旅游和生态科普教育极其重要的自然景观资源。在植物资源中,西溪湿地最具有观赏价值的,是:芦苇、柿林、梅花。芦苇,是湿地的标志。西溪现尚存300亩芦苇,主要分布在秋雪庵附近的岛渚上。每至秋日,芦絮迎风摆舞,漫天纷扬,月下如雪似银,登高凭望,煞是好看。千百年来,“河渚芦花”,堪称一绝,名列西溪湿地景观群之首。柿林,也是西溪湿地的一大特色植物。据文献记载:南宋淳熙年间,五常、蒋村

25、一带开始大面积嫁接、培育柿树。以后,历代都对之进行栽育,不断优化,使柿林面积日渐扩大,遂成后世之规模。西溪现有百年以上的老柿树约4000株,主要分布在蒋村水网的塘基上,形成了一种“鱼塘柿基”的特色景观。秋日柿林成熟之时,村人纷纷摇舟采摘,到处洋溢一片丰收喜悦。每逢此际,柿林与芦荻互为映照,芦白柿红,令人心醉。梅树,曾经是西溪景区历史上极重要的观赏树种,是文人墨客笔下着力歌咏的对象。南宋高宗时,官家在西溪南岸开辟“辇道”,两边育梅栽竹,开始形成沿溪梅景。至明代中期,“西溪探梅”一大景观已经形成。据称,当时的西溪,与灵峰、孤山,共同构成杭州的三大赏梅胜地。衍至清代,“西溪探梅”又被推评为“西湖十八

26、景”之一;嘉庆道光年间,龚自珍在其著名的病梅馆记中,将杭州西溪与苏州邓尉、江宁蟠龙并列为江南三大赏梅区。西溪观梅,全然不同于杭州的灵峰、超山等处,其最富韵致、也是最大特点所在,就是:水上观梅、摇舟观梅。西溪杂咏记载:“居民以梅为主。种梅处不事杂种,且勤加修护。本极大而有致,又多临水。早春花时,舟从梅树下入,弥漫如雪;更有红英绿萼,花种不一。”古人曾有“香雪十八里”、“梅开十万家”的佳话相传。西溪南部的梅竹山庄、兼葭里一带,每至春时,遍地梅花,迎宾盛开,呈现出一片梅海飘香的醉人景观,是西溪探梅的绝佳去处。西溪的梅花,因地域小环境所致,花时较迟,还可与西湖梅花构成“错时开放”的观赏之妙。故僧大绮西

27、溪梅墅诗尝咏叹曰:“孤山狼籍后,此地香未已。花开十万家,一半傍流水。”这一景色,常常给惜春赏春、热爱梅花的游人带来意外的惊喜。可惜的是,至清末民初,随着居民耕作业的改变,西溪人不再培育梅花,原有的梅树因此而渐渐枯萎消失。1925年陆曾藩在其西湖秋雪庵诗中作注云:“西溪本以梅得名,近梅林已悄悄变为桑田矣。”1926年胡颖之泛舟西溪诗亦有云:“秋雪庵前真似雪,茭芦庵畔已无芦。待寻曲水苍凉境,更种梅花十万株。” 现在的西溪,梅花已经不多,需要予以重点恢复。另外,竹林、桑林、杨柳、莲花、“詹匐”(桅子花)、樟树、槐树等,都是西溪素有的本土植物。如深潭口村具有数百年历史的老樟树和茭芦庵前的两棵百年盘槐,

28、如今依然生意盎然,古苍翠郁,更是属于珍贵稀少的古树名木资源。(2)动物西溪湿地的动物,有鸟类及其它野生动物。西溪湿地的鸟类区系十分丰富,包括湿地鸟类、平原鸟类、山地鸟类、农田鸟类和城郊鸟类等多种类型,分别隶属于12目、26科、89种。鸟类中极具观赏价值的,有树林中的夏候鸟,如杜鹃科的大杜鹃,雨燕科的针尾雨燕,黄鹂科的黄鹂和鸦科的喜鹊等;河网地带中能见到的游禽、涉禽及冬候鸟,有白鹭科的白鹭,鸭科的白额雁(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绿头鸭、斑嘴鸭、秋沙鸭、翠鸟科的翠鸟,鸥科的银鸥等。其他野生动物,兽类有食虫目、翼手目、啮齿目等3目、6科;爬行类有龟鳖目、蜥蜴目、蛇目3目、6科;两栖类只见蛙形目1目、

29、3科。另外尚有浮游生物、浮游动物、底棲动物等。鸟类和各种动物,均构成西溪湿地旅游、生态旅游的宝贵资源。西溪湿地中的野生动物及人类放养的各种鱼类,如鲤、鲫、鳊、鳙、青鱼、草鱼等及泥虾、龙虾、溪蟹和螺蛳等,分别是人们观赏和美食的丰富资源。(二)人文景观资源西溪的风景名胜,自东晋发现开始至今,已前后经历了千余年的发展历程,其历史文化积淀非常深厚,人文景观资源也有众多值得发掘的地方。它主要表现为西溪湿地中存在着大量的文人墨客和历史人物的活动遗迹、宗教文化以及建筑遗址等。1、文人墨客和历史人物的活动遗迹由于西溪拥有优美如画的山水景色和质朴野趣的田园风光,历来是文人墨客的休闲、养生和隐居的理想佳境,也因而

30、留下了吟诵歌咏它的大量的诗词、字画、碑文等。北宋元祐四至六年(10891091),任杭州通判的杨蟠曾写过一首颂美西溪的诗歌西溪,这被公认为是最早咏写西溪的古代诗歌;南宋文人喜爱西溪,当时曾辑有西溪百咏集子(收录于四库全书);元代大书画家、也是当时著名的文人鲜于枢等,曾寓居于西溪,并作有不少诗画。明清时,西溪的名人文化活动发展到了鼎盛阶段。著名的文人如唐寅、董其昌、陈继儒、张岱、华岩、奚冈、高树程、改琦、戴熙、钱杜、余之鼎、张熊等,他们或寓居,或卜筑,或以诗画歌之、咏之、绘之、图之。如:唐寅绘有西溪图,戴熙绘有茭芦庵和溪流延月阁等图,章次白绘有梅竹山庄图;僧大善重辑有西溪百咏集。康熙三十八年(1

31、699年),康熙皇帝南巡到西溪,御笔题留“竹窗”两字和五言诗一首。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皇帝南巡到杭州,又为西溪留下西溪探梅诗一首。清代学者都雅好西溪,尤以博学鸿词的厉鹗和杭世峻为最,两人先后为西溪留下不少艺术成就很高的田园诗。如厉鹗有泛舟河渚,过曲水、秋雪诸庵两道的名诗,深为当时文人所喜爱,道光十年(1830),著名画家戴熙即以其诗“一曲溪流一曲烟”的意境,创作了茭芦庵山水画长卷(210*26.7,现存于上海博物馆)。晚唐的著名诗人罗隐、历代词坛的两位坛主:南宋姜白石、清代厉鹗,死后都葬于西溪。民国时期,湖州周庆云于1919年重建秋雪庵,并在庵内增设两浙词人祠。于每年霜降以后,为以张

32、志和为首的历代七十二名家、一千零四十四位词人等,专门举行祭祀,以示彰显追怀。从此,西溪成了中国独有的词人圣地。近代名人康有为、孙中山、郁达夫、陈三立、于右任等,也均在西溪留有飞鸿雪迹。现代画坛大师黄宾虹,曾过访西溪草堂遗址,画过一幅西溪草堂图。由于历史的原因,现有的前人诗句、匾额、碑刻等存留较少,但仍有不少内容可供发掘利用。2、宗教文化遗迹西溪宗教文化场所的建设,由来已久。早在北宋以前,人们就在西溪南侧的山上,陆续建立了不少寺院。至北宋,继续建寺。南宋时期,当地军民又在蒹葭里一带营造寺庙。明代后期,蒹葭里一带还兴建了许多名庵,如:万历初年(约为1573年),在南宋正等院的旧址上建了茭芦庵;崇祯

33、元年(1628年),建曲水庵;崇祯七年(1634年),又在南宋资寿岩禅院旧址上建秋雪庵。另一名寺烟水庵,自古是佛教圣地,据传初建于南宋末期,明时复建。西溪自南宋以来,以庵堂佛教文化著称,至清代最盛时,有庵堂36所。这是西溪佛教文化的一大特色。这些庵堂建筑,现均已湮没。在西溪建设中,对其中的重要者如茭芦庵、曲水庵、秋雪庵、烟水庵等,应予以适度恢复。3、建筑遗址西溪湿地的建筑景观,种类较多,除庵堂、祠庙外,还有名园、民居、桥梁、亭台及御道牌楼等建筑。明代后期,蒹葭里一带曾建有许多名园,如章次白的“西溪梅竹山庄”、冯梦祯的“西溪草堂”、刘符的“淇园”、洪钟的“洪园”等。对这些,都应有重点地予以选择性

34、恢复。现在的深潭口村,还保留有不少完好的民居传统建筑,部分街道还保留有河道、井市、人家埠头、临水阁子、水潭池塘等富有江南水乡特色的街肆景观。这些,也都是西溪重要的人文景观资源。(三)社会文化资源它指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社会、经济文化现象、事物或因素。西溪湿地旅游开发这类资源时,主要应关注各色的村落文化风俗。西溪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动,有深潭口的“龙舟胜会”;另外,还有元宵夜晚的“集市灯会”,立夏正午的“民俗野餐”,以及河渠行舟、碧潭网鱼、竹林挖笋等生产、生活习俗。它们都很富有江南水乡的村落田园气息,多属可以开发之 列,要很好地利用它们的价值。又据民间相传,西溪是越剧的首演地之一。蒋村街上的陈万元古宅,

35、据称就是中国越剧的首次试演地,在南方戏剧文化史上有着自己的一席之地。西溪越剧文化,这也是一项值得深入调查考证并且很有开发利用价值的重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资料链接据杭州日报报道:中国越剧发展史作者应志良(曾任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书记)向杭州市委领导书面建议:保护中国越剧首次试演地蒋村街陈万元古宅。陈氏古宅,至今犹在。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批示:应志良同志保护陈万元古宅的建议值得重视。(2004-4-11杭州日报)按:陈万元古宅,现已列入杭州市的文物保护行列之中。在西溪民俗资源中,还有不少颇有地域特色的时令佳肴或民间工艺,如“三墩春笋”、“桃花鳜鱼”(初春)、“三家村藕”、“菊花溪蟹”(深秋)及蒋村的“西

36、溪竹编”、“芦花草鞋”、“芦席柳编”等。将其纳入旅游休闲产品体系的开发之中,可以增添西溪湿地的无限情趣。三、资源特点西溪湿地保护区的旅游资源,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其湿地景观在杭州市享有盛名,呈现出一种“水在村中,村在水中,人水交映”的交互性亲水景观,是体现杭州“水之都”特色形象的理想载体之一。西溪湿地旅游资源的个性特征,从不同角度可以归结出多种,其中最主要的,有如下四条:(一)内容丰富,类型多样西溪湿地保护区的旅游资源,集自然性、典型性、稀有性和多样性等特点于一体。资源要素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有河流、湖漾、港汊、池塘、小溪、树木、花卉、飞鸟、鱼虾等;有各种石板桥、木结构桥、竹桥,拱桥、平桥

37、、独木桥;有丘陵、田园、鱼塘、浅滩、村落;又有碑文、寺庙、庵堂、庄园、祠堂、牌坊、驿道、文物遗址等多种景观,还有社会文化方面的多种资源。根据有关统计分析,全区共有自然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三大系列共数百项的景点景观内容,资源类型多样,品种较为齐全,并且湿地景观优势明显,文化底蕴深厚感人。西溪湿地,是我省自然风景区中一个资源较为丰富、内涵相当独特的高等级旅游休闲景区。(二)环境独特,品牌明显西溪湿地保护区地处杭嘉湖平原南端、天目山余脉末端,是平原与丘陵的过渡带,气候温和湿润,湿地环境优美,绿化较好,生态宜人,自然旷野的韵味浓郁,乡村田园的风光扑面,游人身居其中,能产生一种十分强烈的

38、回归自然的感觉。这在旅游地人为痕迹普遍过重、生态环境日遭破坏的今天,实属难得。西溪最大的特点在于:首先它具有湿地生态环境系统;其次,它是一个处于都市中心的城市湿地。这两大特点,无疑可以将西溪的品牌冠以“城市湿地”“天堂绿肾”的美名。因此,把优质幽美的湿地风光、生态环境与特色文化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是西溪旅游开发利用的主要思路。突出景区自然生态环境的优势和品牌,将成为西溪湿地旅游开发的主攻方向。(三)文化深厚,品位高雅西溪湿地的历史文化相当深厚,品位不凡。它在历史上曾是中国词人心目中的一大圣地,文人雅客的种种痕迹触手可得,学者美其名曰“词境西溪”;它又是具有典型农耕渔桑文化特征的江南水乡,当地人

39、民称之为“最后的江南水乡”;同是,还因为它具有丰富且深厚的宗教文化、佛道文化、社会文化等资源(详见“资源类型2、3”),又被时人誉为“文化西溪”。在经济文化一体化的今天,西溪在人文景观、文化资源上所拥有的独特个性和不俗品位,使其在长三角旅游景区、旅游产品等的激烈竞争中,具备了较强的核心竞争实力,也为它的文化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谐协调发展,注入了永久的生命活力。(四)空间开阔,资源集中西溪湿地保护区旅游资源的空间组合条件良好,其优势主要表现在各种水域与远山长天的相互映衬上,人文景观与西溪湿地野趣、古朴情调的相互交融上,这些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同时,西溪两岸有着广阔的水域和平原,水域曲折,又

40、能通航,它为西溪开展休闲观光旅游、组织游览线路等,都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在开阔的空间中,西溪的旅游资源分布也并不完全是一盘散沙、漫散无序的,各单体无论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具有适度聚合、相对集中的特点。这表现在除了历史文化、遗址遗迹类资源单体的空间分布密集以外,民俗节庆类资源的发生频率也非常高,其时间节点的分布也相当稠密,如:春有踏青游,夏有赛龙舟,秋有观芦花、赏红柿,冬有探梅踏雪等民间活动。特别是西溪探梅,因可以乘舟探梅、临水探梅,显得与众不同,自具特色;“西溪探梅”由此列名于西湖十八景之中,至明代进而跃升为与灵峰、孤山齐名的杭州三大赏梅胜地之一。同时,芦苇也是西溪极有特色的一大“宝”,西溪的

41、很多景观与游览活动,都与观芦苇、赏芦花有着密切关系。四、资源评价西溪湿地保护区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根据2003年1月最新的杭州市旅游资源普查报告,其各类资源单体数达近二百项之多,呈非均势状态分布在全区的各大空间;而且,不少资源的品位、等级都颇高,是西溪湿地进行旅游深度开发的重要资源基础。基于有关考察与综合研究,本规划特对西溪湿地旅游资源作如下评价:(一)美学观赏价值评价西溪湿地溪流纵横,宽窄相间;池塘湖漾星罗棋布,举目皆水。两岸广阔的河滩上,芦花飘曳,柿树成行,竹林婆娑,碧草连水,具有自然质朴的湿地风光和江南水乡的田园风情,具有极高的美学观赏价值。就整个西溪湿地而言,其南部的南漳湖一带港汊纵横

42、,水陆围合,芦荡飞絮,是湿地风光最为突出、美学观赏价值最高之处。西溪湿地的审美风格特征是天然质朴。有专家学者将其进一步总结为“冷、野、淡、雅”四大特色。冷,就是静、僻,是都市中的一帖宁静剂;野,就是天然、野趣,是红尘中的净土;淡,就是淡雅、平淡,使人领悟回归自然的哲理;雅,就是词人雅集,渔翁垂钓、冷梅馨香。这是对西溪湿地美学特征的一种深刻揭示。无论对游人观赏,还是对旅游景点和产品开发的策划建设而言,它都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莫道珠宝无人识,黄沙吹尽始见金。”至今,西溪湿地尚存有江南水乡的古民居、石拱桥、村边古樟和百舟竞技的龙舟盛会等水乡村落民俗风情。古老的拱桥,风格各异,过一座桥,便换一道风景

43、。坐在船上看两岸的景致,从一块石板、一株小树、一只灯笼,到一幢老屋、一道流水,人就慢慢沉入进去,感受到时间的流动,感受到水巷深处的妙不可言。(二)历史文化价值评价西溪历史文化内涵深厚,文化遗址胜迹甚多。这里有一行行或秀美或刚健的碑文,这里有一段段或尘封或公开的历史,这里还有一个个深埋在“庵”里园中的千年灵魂。文人墨客在此盘桓、探幽、休闲、隐居时,历代名人在此活动时,留下了大量的诗词、字画、碑文和胜迹,它们形成了一个永久性的诗展、画展和书法展,琳琅满目,美不胜收,足以供后人长期地寻觅探访,细细品味。厉鹗和杭世骏的田园诗;唐寅的西溪图;戴熙的茭芦庵;黄宾虹的西溪草堂图;收录于四库全书的南宋文人辑集

44、的西溪百咏,明清时期僧大善重辑的西溪百咏集,在中国的文学史、绘画史的长廊中,均占有一席之地。它们将寂寞荒芜的西溪引向了文学、艺术的昌盛,使西溪因此享有“词人圣地”、“文化西溪”等文坛美名。西溪历史上众多的庵堂和名园建筑,在江南佛教文化史和园林建筑史上,也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大厅、客厅、卧室、院坝、花园踏道的格局配置,无不应合民间风水、古代人居科学的奇妙要求,体现了江南水乡的宅貌风神。(三)科学教育价值评价西溪湿地的自然环境、演进历史、丰富的动植物资源,都具有湿地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和生态环境教育等重大价值。西溪位于杭州市西部,距市中心的武林门约16公里;又毗邻国内外著名的高等学府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

45、,与杭州市区的其他数块高校园区也相去不远,具有得天独厚的教育氛围和环境优势,是科普旅游和生态环境教育的理想基地。西溪的历史文化遗迹,对进入其中的游人尤其是青年一代而言,更是陶冶人文精神所不可缺少的良好教育资源。(四)游憩价值评价西溪湿地的自然生态、优美景观、水乡田园风情和开阔水岸空间,是都市人假日游憩的极佳环境。溪滩村旁,树林荫翳,鸣声上下,凉爽异常;周围水域,溪港蜿蜒,宽可航游,窄可泛舟。在西溪,游人可以或独钓池塘,或荡桨湖面,或品茗茶室,或闲居草庵;或秋日观芦,或冬日探梅,或春日踏青,或夏日采菱。这是江南的水乡,这是都市的异响,这里有着东方的情调。走进西溪,游人就如走进了一个如梦似幻的田园

46、世界,休闲舒适的概念在这里将上升到了物质与精神融谐的境界,它有着极高的游憩价值。(五)资源存在条件评价西溪湿地的自然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的数量规模,而且,相对集中,聚合性强,是属于不可多得的城市湿地旅游资源。要保留西溪小桥流水人家的原始风貌,结合现有的自然村落,以水、桥、岛、堤、滩构建“天然水园”,营造自然、野趣的水乡风情,建造一个风格神韵完全不同于西湖的湿地生态旅游区。西溪湿地旅游资源不足的方面,是居住人群过多,部分水域遭受污染;居民建设杂乱,风格不协调;传统建筑基本湮没;历史上洪涝灾害严重。这些不足,在西溪湿地景区的规划建设时,均需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综上所述,本规划对西

47、溪湿地旅游资源的总体评价,是:类型多样,内容丰富;湿地生态特色显著,环境优势鲜明;文化独特,品质优良;资源相对集中,综合价值较高。西溪湿地旅游资源,属于稀缺的城市湿地,在我省同类风景旅游区中位居上乘水平,在杭州市区范围内,尤其值得珍视保护。本规划将其主要内容,专门制作成西溪湿地保护区旅游资源现状一览表(详见“附录一”)。根据西溪湿地旅游的实际,本表将有关资源作三级等分,即分成“优”、“良”与“一般”三等。由表格可见:西溪湿地旅游开发区内,资源总数达190项之多,知名的或较主要的各类单体资源总数多达 61项,其中具有相当品位和竞争力的优等资源有38项。西溪湿地保护区旅游资源特点的有关分析评价,为我们在总体规划旅游区、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旅游产品等内容中更好地实践国家标准与世界标准接轨的规划理念,提供了翔实的依据,这有利于我们打造出一大批层次丰富、情趣各异、独具特色的旅游项目,使我们的规划更具有理论的科学性和实际的可操作性。 第三章 发展背景分析一、国内外湿地保护与开发背景分析(一)湿地及其功能“湿地”一词,源自英文“wetland”。该词是由两个词组成的,即wet和land。wet是“潮湿”的意思,land是“土地”的意思。湿地的定义,各国学者有不同的解释,但大体上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湿地,是指陆地与水域之间的过渡地带。广义的湿地,则将地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总结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