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我的主题是地震.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1783742 上传时间:2018-08-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主题是地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我的主题是地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我的主题是地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我的主题是地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我的主題是地震找到的方法如下1- 打開網路收尋奇摩首頁2- 打開資訊家3- 收尋(地震) 就有知識問題 | 請給我地震資料發問者: 帥哥 ( 初學者 5 級) 發問時間: 2009-03-03 20:16:32 解決時間: 2009-03-09 20:33:13解答贈點: 15 ( 共有 0 人贊助 )回答: 2 評論: 0 意見: 0網友正面評價 79% ( 共有 14 人評價 ) 檢舉 給我一些關於地震的資料例 : 如何偵測地震 未何會有地震等等 拜託各位大大很急很急 最佳解答 網友票選 回答者: 小強 ( 初學者 1 級 ) 代表知識團: 電腦有問題!?回答時間: 2009-03-04

2、00:50:28 檢舉 地震(又稱地動、地振動),指因地殼釋放能量而形成的地震波。地震可由地震儀所測量,地震的震級是用作表示由震源釋放出來的能量,通常以黎克特製地震震級來表示;烈度則透過修訂麥加利地震烈度表來表示,某地點的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引致該地點地殼運動的猛烈程度,是由震動對個人、傢具、房屋、地質結構等所產生的影響來斷定。在地球的表面,地震會使地面發生震動,有時則會發生地面移動。震動可能引發山泥傾瀉甚或火山活動。如地震在海底發生,海床的移動甚至會引發海嘯。一般而言,地震一詞可指自然現象或人為破壞所造成的地震波。人為自然地形的破壞、大量氣體(尤其是沼氣)遷移或提取、水庫蓄水、採礦、油井注水、地

3、下核試等;自然的火山活動、大型山崩、地下空洞塌陷、大塊隕石墜落等均可引發地震。震動的發源處稱為震源。大多數震源都在地殼和上地幔頂部,即岩石圈內。根據震源的深度,地震可分為三類:淺源地震(深度在 0-70 公里)、中源地震(深度在 70-300 公里)和深源地震(深度在 300 公里以上)。由震源豎一垂直線至地面上的位置稱為震中。震中是地表距離震源最近的地方,因此地震波最早到達這處,震動也最為強烈,破壞程度也最大。構造地震由於地殼運動引起地殼岩層斷裂錯動而發生的地殼震動,稱為構造地震。由於地球不停地運動變化,從而內部產生巨大地應力作用在地殼上。在地應力長期緩慢的作用下,造成地殼的岩層發生彎曲變形

4、,當地應力超過岩石本身能承受的強度時便會使岩層斷裂錯動,其巨大的能量突然釋放,形成構造地震,地震學家通常用彈性回跳理論來描述這個現象。世界上絕大多數地震都屬於構造地震。火山地震由於火山活動時岩漿噴發衝擊或熱力作用而引起的地震,稱為火山地震。火山地震一般較小,數量約佔地震總數的 7%左右。地震和火山往往存在關聯。火山爆發可能會激發地震,而發生在火山附近的地震也可能引起火山爆發。陷落地震由於地下水溶解可溶性岩石,或由於地下採礦形成的巨大空洞,造成地層崩塌陷落而引發的地震,稱為陷落地裂。這類地震約佔地震總數的 3%左右,震級也都比較小。誘發地震在特定的地區因某種地殼外界因素誘發而引起的地震,稱為誘發

5、地震。這些外界因素可以是地下核爆炸、隕石墜落、油井灌水等,其中最常見的是水庫地震。水庫蓄水後改變了地面的應力狀態,且庫水滲透到已有的斷層中,起到潤滑和腐蝕作用,促使斷層產生新的滑動。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水庫蓄水後都會發生水庫地震,只有當庫區存在活動斷裂、岩性剛硬等條件,才有誘發的可能性。地理分佈地震帶地震的地理分佈受一定的地質條件控制,具有一定的規律。地震大多分佈在地殼不穩定的部位,特別是板塊之間的消亡邊界,形成地震活動活躍的地震帶。全球地震主要分佈在兩大區帶上。一是環太平洋地震帶,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阿留申群島、堪察加半島,千島群島、日本列島,經台灣再到菲律賓轉向東南直至新西蘭,是地球上

6、地震最活躍的地區,集中了全世界 80%以上的地震。本帶是在太平洋板塊和美洲板塊、亞歐板塊、印度洋板塊的消亡邊界,南極洲板塊和美洲板塊的消亡邊界上。二是喜馬拉雅地中海地震帶,大致從印度尼西亞西部,緬甸經中國橫斷山脈,喜馬拉雅山脈,越過帕米爾高原,經中亞細亞到達地中海及其沿岸。本帶是在亞歐板塊和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的消亡邊界上。地震測報早在中國東漢時期,張衡就發明了地動儀,並於 138 年記錄到隴西大地震, 但只是對地震發生後的一種記錄儀器,並不能對地震做任何預測。長期以來,人類一直嘗試著對地震做出預報,以便在地震發生之前做好準備,減小地震災害的損失。一般認為科學的地震預報應對一次地震發生的時間、

7、地點和震級作出較為準確的判斷。但由於地球內部活動的複雜性以及人類對此缺乏有效監測手段和預報模型,時至今日,地震預報技術尚不完善,成功的例子很少,地震預報仍是當今世界科學的一大難題。世界上首次成功預報的地震是 1975 年 2 月 4 日發生在中國遼寧海城的里氏 7.3級地震。中國的地震部門在震前數小時正式發布了臨震預報,當地政府及時採取了防護措施,疏散了大量居民。據信這次成功的預報避免了數萬人的傷亡12。根據之後 20 至 30 年才陸續公布的資料表明,中國曾經準確預測出了唐山大地震,但沒有告知大眾。3目前全球範圍內已經建立了比較廣泛的地震監測台網,科學家們還通過超深鑽井等手段獲取更多的地球內部信息。但是人類地震預報的水平還僅限於通過歷史地震活動的研究,對地震活動做出粗略的中長期預報。在短期和臨震預報方面主要還是依靠傳統的地震前兆觀測和監測。 參考資料 好像放錯地方 . 2009-03-04 00:50:36 補充 地震前兆地震前兆是地震特別是較大的地震發生之前的各類異常現象。分為宏觀前兆和微觀前兆。前者可以由人的感覺器官直接覺察,如動植物、地下水等的異常以及地光、地鳴等。後者不能被人的感覺器官直接覺察,需用專業儀器才能測出,如地形變、地磁場、重力場、地溫梯度、地應力的異常等。對地震前兆的觀察和監測是地震臨短期預報的重要手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