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澳大利亚哈利法克斯生态城开发模式及规划 综述【摘要】哈利法克斯生 态城项目是澳大利亚第一例生态城市规划,它不仅涉及社区和建设的物质环境规划,而且还涉及社会与经济结构。它走出传统商业开发的老路,提出了“社区驱动”的生态开发模式。本文对哈利法克斯生态城的生态开发原则、策略、程序及其规划设计进行了介绍。哈利法克斯(Halifax)生态城位 于澳大利亚阿德雷德市内城哈利法克斯街的原工业区,占地 24 公 顷,是与现有的城市生活和设施联系起有 350400 户居民的混合型社区,其中以住宅为主,同时配有商业和社区服务设施。目前,部分场地因曾被用作工业加工(服务站、沥青工厂和仓库)而留下一些废物和污染物,计
2、划通过植被种植,在中长期内治理这些曾被污染的土壤。哈利法克斯生态城是由一家非赢利性公共组织澳大利亚城市生态公司(联合国注册的非政府组织、南澳大利亚保护委员会成员)和生态城市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并且得到其他团他和参与者的支持,如工会、租赁者协会、教育协会、工业、环境及社区组织等。建成后的哈利法克斯生态城将成为阿德雷德市(Adelaide)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哈利法克斯生态城是澳大利亚第一例生态城市规划,其规划设计主要由建设师保罗F道顿(Paul F Downton)及政治与生态活动家查利霍伊尔(Cherie Hoyle)等人完成,项目不仅涉及社区和建筑的物质环境的规划,而且还涉及社会与经济结
3、构。它向传统的商业七发挑战,提出了“社区驱动”的生态开发模式。美国生态学家理查德瑞杰斯特(Richard Register)称赞“哈利法克斯生态城项目远远超过我们所知道的其他生态城项目在生态建筑设计、社区布局、规划程序等方面的生态城市标准” 。1994 年 2 月哈利法克斯生态城项目获“国际生态城市奖” ,1996 年 6 月在伊斯坦布尔举行的联合国人居二会议的“城市论坛”中,该项目被作为最佳实践范例。哈利法克斯生态城开发模式及规划生态开发原则人们向往健康、平衡的环境无论是在功能、财政、社会科学家是在文化上,人们同样追求包容、平等和参与,城市应该属于市民。传统商业开发看到的是场地可建更多的房屋
4、,而规划师的努力也不能改变这一事实。传统商业开发在哈利法克斯生态城将受到生态开发的挑战。生态开发在开发的目标、原则、价值取向等方面与传统商业开发明显不同。恢复退化的土地在人类住区发展过程中,和充分重视土地的生态健康性和潜力;适应生物区尊重、重视并适应生物区的有关参量(生态因素) ,开发模式要与景观、土地固有形式及其极限相适应;平衡发展平衡开发强度与土地生态承载力的关系,并保护所有现存的生态特征;阻止城市蔓延固定永久自然绿带范围,相对提高人类住区的密度开发或在生态极限允许的开发密度下开发;优化能源效用实现低水平能量消耗,使用可更新能源、地方能源产品和资源再利用技术;利用经济支持并促进适当的经济活
5、动;提供健康和安全生态环境可承受的条件下,使用适当的材料和空间形式,为人们创造安全、健康的居住、工作和游憩空间;鼓励社区建设创造广泛、多样的社会及社区活动;促进社会平等。经济和管理结构体现社会平等原则;尊重历史最大限度保留有意义的历史遗产和人工设施;丰富文化景观保持并促进文化多样性,并将生态意识贯穿到人类住区发展、建设、维护各方面;治理生物圈通过对大气、水、土壤、能源、生物量、食物、生物多样性、生境、生态廊道及废物等方面的修复、补充、提高来改善生物圈,减小城市的生态影响。 “城市生态清单”揭示了哈利法克斯生态城相对于阿德雷德市建成环境的变化程度。 哈利法克斯生态城开发模式及规划规划设计要点概述
6、哈利法克斯生态城的规划格网呈方形,公寓街坊围合一个方形庭院和广场,为避免重复,没有一个庭院采用同样的形式围合,并偶尔穿插圆形要素作为主题 。简单的 7.6 米格网厚实、有弹力的土墙结构决定了城市基本形态的“经纬” 。这些 400 毫米厚的夯实的土墙意味着生态责任:这些泥土主要取自乡村土区需要恢复的退化或受到侵蚀的土地。夯土成为建筑的大量原材料,这些土墙发展了夯地建筑技术,它们立于大地之上,最终又回归大地。墙体设计成可使用数百年,它支撑着楼板、屋顶,并起到储热的作用,而且还在紧凑的城市布局中吸声隔声为形成良好的邻里关系提供可能。建筑在 2 到 5 层之间变化,上有屋项花园、观景楼:层顶花园既是游
7、憩场所,又可种植食物及增强邻里关系。全区屋顶花园上有一千多个太阳能收集器,通过它们可代热水、取暖、制冷或给蓄电池充电。由于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自发性、癖好而对建筑空间进行适当的改变,时而开放,时而封闭,而不是一成不变的空间,成为有活力场所中的进化建筑。建筑都是由专业建筑师和“赤脚建筑师”居民共同完成的,建筑立面和室内空间是独特的,设计充分反映住户的内在个性。建筑选用对人体无毒、无过敏、节能、低温室气体排放的建筑材料。建筑也避免使用木料,减少对珍稀森林的砍伐。阳台、凉亭、帐篷和树木都将保护户外的人们免受紫外线辐射和雨淋。建筑设计反映气候特点,隔热、采光、通风与墙体的有机结合使建筑在全球气候变化和阿德
8、雷不同条件下都能更好地发挥功能。区内设置一定的停车场,大都是地下的,没有穿过式交通。全区设有残疾人通道,小径、可通车区域能过不渗透或半渗透地面收集雨水,停车场的地面设计为人可活动的场所而不是仅仅为了汽车,像屋顶花园一样,停车场也建上有藤蔓的凉亭,并安装太阳能收集器。最大限度避免依赖区外基础设施,特别是水和电的供应。通过收集、储存雨水和中水阻止区内的水流失,落到屋顶、太阳能收集板、小路、外廊、阳台的雨水被集并输送到地下水池,与经过过滤的下水道污水、淋浴和洗漱用水而得到的“中水”(grey water)混合,可灌溉屋顶花园、维护生产性景观植被,同时也从生态廊道渗入场地,而“绿色走廊”为本地本土动物
9、提供生境,几年后区内所有的水将循环利用,水的输入量将趋向零。在区内制造能量、获取资源并就近使用,如通过太阳能光电板发电,过剩的电力则输送至蓄电池。共用设施沟还设有先进的光纤电信系统如光缆电视、PABX 电话网,使区内外信息交流安全、方便。在区内设置一些堆肥厕所使富含有机质的污水不全部流入下水道,不仅为区内植被提供肥料,同时还可制造沼气。在小型市场附近建有太阳能水生动植物温室(即污水处理厂),污水将在这里通过生物过程得到处理,并提供堆肥和洁净的灌溉水。该系统运行、提炼过程均符合澳大利亚条件与植物群落习性它的输出物将受地方卫生权威机监控。太阳能水生动植物温室里的鱼与蝴蝶,将使之成为一个有吸引力的观
10、光地。社区另一吸引人的地方是城市生态中心。在这里通过图书馆、展览、咨询、报告可方便地知晓城市生态的有关知识,了解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和建设进展。它是公共教育场所,同时也创造了教育性的“生态旅游” 。生态中心是哈利法克斯生态城项目的发源地,同时该项目本身的大量研究也源于此,中心还不断提供有关城市发展中能量交换、环境影响的数据。生态城市完整的思想内涵还包括与城市相平衡的乡村。哈利法克斯新城开发着手于两方面的恢复;乡村与城市。乡村地区的土地将被购买或划入整个开发的范围,促进其生态恢复,可作为食物基地、娱乐及城市以外的教育场地。哈利法克斯新城每个居民被要求恢复至少 1 公顷退化的土地。土壤侵蚀是澳大利亚
11、最大的环境问题,通过堤岸改造、种植本土植被,阿德雷德农业地区受到严重侵蚀的溪流将得到稳定。在这些乡村地区,受到侵蚀的溪谷的稳固需要土的挖掘,而这又为哈利法克斯生态城新旧城市环境提供了建筑材料。哈利法克斯生态城项目还重视金融与管理结构的研究、设计和建设,重视社会、经济、文化和宗教的融合,以确保以济和社会基础是平等的、民主的,没有这些,该项目不能真正算得上是“生态的” 。 哈利法克斯生态城开发模式及规划生态开发程序生态开发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创立了“社区驱动”的一切程序,社区驱动的思想是开发由社区控制,社区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维护全过程都由社区居民参与,是一种社区自助性开发方式。 “社区驱动”开
12、发程序起步的关键是管理机构管理组。管理组是通过邀请个人和作为重要组织的代表加入而组建的。管理组协调组建土地信托公司、生态开发公司和社区委员会 3 个组织。管理组建立土地信托公司或土地银行来购买土地、控制财政,对区内生态开发的不当行为提出警告;生态开发公司的建立将取代传统的开发商,是社区基本的开发实体;社区委员会则代表社区内的租户、拥有者使用者,它将处理社区内部冲突及需求,利于居民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参与设计、维护和管理。股权与参与权面向的公众与组织,作为居民、签约的投资者或支持者(人或组织) ,在个人或者组织的目标是恰当、允许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方式参与社区建设。每一个可能成为本项目的居民都可参加
13、到生态城市“赤脚建筑师计划”队伍中去。在来自股权登记和居民会议反馈的基础上,一系列赤脚建筑师计划评议会、设计讨论会传递有计划、开发及设计方方面面的信息,这些信息涉及从区域基础设施、历史、生态到社区艺术、设计,从地方规划、管理到整个场地规划建议,从详细设计、材料获取到场地建设组织和程序等内容。每居民都可参与计划最后的详细设计,同时在设计、建设过程中学到城市生态学的有关理论和实践应用知识,使建设者既了解社区,又了解生态学。建筑量、城市生态学。建筑师、城市生态学家则在其中起咨询、教育的作用。作者:陈勇博士 出处:广州市城市规划局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 绿色欧洲的启示 我有机会到过欧洲三次,访问过德国、
14、奥地利、瑞士、荷兰、丹麦、比利时及瑞典。如果要问,欧洲给我留下的最深印象是什么?那就是它的绿色。 绿色代表生命 我这里所说的绿色,不光是指覆盖整个欧洲的、由森林和草地构成的绿色植被以及清澈的江河、湖泊,而是泛指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以感受到的,生命赖以维系和发展的生态环境,以及对生命所创造的一切,包括历史、文化及其遗产的尊重、珍惜、关切和保护。 对欧洲的第一印象: 从空中俯视欧洲 第一次去欧洲是 1985 年初,任务是工作进修。我有幸成为改革开放初期出国学习人员中的一员,心情自然十分喜悦。第一次登上宽体波音 747 客机,使人感受到现代科技所创造的奇迹及其带来的方便。由于是第一次出国,航程又长达
15、17 个小时,差不多要飞越整个欧亚大陆,所以我对地面景观很感兴趣。透过舷窗,地面自然与人文景观一览无余。从北京起飞后,先是飞越冬日的黄色华北平原和以沙漠、戈壁为主的大西北。飞越喜马拉雅山时,俯视白雪皑皑的山峦,景象十分壮观。沿伊朗南部海岸波斯湾飞行时,除出现过一段美丽清澈的蓝色海水外,沿途地貌仍以黄色为主。可是一进入欧洲,地面景观迅即大变。虽是隆冬季节,但树木葱郁,茂密的森林一片接着一片,令人赏心悦目。真想不到,亚洲大陆与欧洲大陆自然景观的反差如此之大。 法兰克福机场印象: 宽敞、宁静、整洁、秩序井然 法兰克福机场是欧洲第一大航空中心。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偌大一个机场,丝毫没有嘈杂、喧嚣与混乱,
16、而是安静、整洁、井然有序。有事相求时,笑容可掬的机场工作人员给机场空气中增添了几分温馨。机场宽敞过道两旁精致的商店及琳琅满目的小商品,可让你消磨时间,解除候机时的乏味。无论是在过道上,候机厅里,还是在机场餐厅内,身材高大的欧洲旅客说起话来却轻声细语,好像在尽量压低嗓门。再次登机前,我选了一家机场餐厅用餐。就餐旅客近百人,但完全没有喧嚣感,餐厅内静到几乎听不到邻桌的说话声。此时进来十多个操着上海口音,像是派到德国接受培训的学徒。那种大声说笑的架势,有如突然刮进来的一股狂风,立即破坏了整个餐厅的静谧,引来众多就餐者的侧目。 环境保护之一: 对噪声的防护 德国人喜欢安静,厌恶噪声的意识非常强烈。大声
17、说话与吃饭时发出咀嚼声被认为是没有教养的表现。欧洲其他一些国家,基本也是如此。也许是因为我的耳膜在国内长期噪声环境的影响下已经受到了损伤,我甚至感到欧洲人有时跟你说话的声音太小了点,小到我听起来十分费力的地步。 我在德国杜依斯堡附近的莱茵豪森镇的一家大公司的桥梁工程部工作过 4 个月。整个桥梁工程部近百名工作人员,上至主任、总工程师,下至设计人员,全部集中在一间大办公室内办公。每两人用齐胸高的活动隔板隔开。办公时一般听不到隔壁同事的说话声,安静得像走进教堂一样。据德国同事称,这种现已引入我国的大办公室集中办公的形式兴起于 20 世纪 60 年代。主要好处:一是能经济、合理、灵活地利用建筑空间;
18、二是工作人员之间联系方便;三是无形中可以起到一种互相监督的作用。缺点是职工精神上有压抑感:一是办公室像个大车间,工作人员像是处在流水线上的工人;二是上下级同坐在一间办公室内办公,形式上上下级打成一片,实际上却让下级感到不自在,与上级的心理距离反而拉大了。以后我发现,在城市规划、交通建设等涉及公共设施的领域,德国人除了很讲求工作效率与经济效益外,还非常重视增加社会的亲和力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人文因素,体现一种对人的关怀。德国是欧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城乡土地均十分宝贵,但在德国却很少见到可以节约城市用地的高层住宅。因为社会学家经过调查分析,证明高层住宅会使人际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疏远。 战后德国
19、政府投资为一部分低收入居民修建了一批高层住宅,以后随着收入的增加,入住者纷纷迁出。不知我国城市正在大量修建的高层住宅,将来是否也会重蹈这一过程。为了防止噪声扰民,德国政府制定有严格的法律,限制不同场合噪声的容许分贝。我曾应邀参加过汉堡铁路局的一次民事谈判,内容是某段线路要局部改线,行车噪声影响到原来路边的一户居民,户主依法对建造隔音墙提出了较苛刻的要求,引起争议。谈判是在该居民家中进行的。双方都以法律为依据,最后才在取得一致意见的协议上签字。 环境保护之二: 清洁与卫生 德国环境的清洁是有名的,包括空气的清新,河流与湖泊的清澈与室内外环境的整洁卫生。 我国改革开放 20 年,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
20、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多种资源的过度索取和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使得我国的环保问题已日趋严重。围绕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是否应该发展私人轿车的问题,多少也反映了两种观点:是牺牲环境发展经济?还是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经济? 在欧洲我所到过的许多城市,极少见到清扫工和清扫车,因为似乎无垃圾及尘土可扫。其原因:一是城乡很难见到裸露的土壤和遗留的基建垃圾,有风也扬不起土来;二是居民从老到少自觉爱护环境。一次我在汉诺威大学门前的草坪上看到一个 4 岁左右的小姑娘,搀着路还走不太稳的弟弟走在我的前面。弟弟手上拿着吃剩的冰棍纸,摇摇晃晃地走了很长一段路,直到发现垃圾箱,把它小心投
21、入为止。反观我们,即使在大学校园内,也不乏随处乱扔垃圾的教师和学生,更何况一般市民了。在大城市的商业区,在列车车厢内,在车站、码头等公众场合,每当我看到清洁工人一边扫,行人、乘客一边丢,扫了一拨又一拨的情景,我既为清洁工人的劳动不受尊重而忿忿然,又为这种无效劳动而犯愁。如果市民的素质不提高,用这种办法不知猴年马月才能解决我国城市的清洁卫生问题? 在德国大城市有一种农民进城直销的,以果蔬、肉类、花卉为主的集贸市场。时间只限周末半天,位置在指定的一些小区广场,因价格便宜,东西新鲜,深受市民欢迎。市场环境非常卫生,全靠买卖双方维持。集市散后,广场上整洁依旧,绝无我国集市、集会散后地面一片狼藉的景象。
22、德国街头也有类似北京的现加工现卖的小吃摊点,但摊位用玻璃罩与外界隔开,食品在封闭状态下加工,故吃了是可以放心的。欧洲风调雨顺,空气湿润,很少有大风天气,经常下点小雨,也是街道能常年保持清洁的原因之一。柏油马路,特别是中小城镇古色古香的铺石路面,被雨冲洗得一尘不染。 环境保护之三: 生态环境的保护 谈起草地,在欧洲不仅在城市随处可见大片精心培植的公共草地和私家草地,而且在乡村也可见到大片大片的人工草地或天然草场。草木的根系使土质松软。暴雨时,不仅土壤和植被的根系可以吸收大量雨水,即便是绿叶和树枝上截留的雨水也是十分可观的。二者均阻止暴雨急速泻入江湖。欧洲是世界上植被保护得最好的地方,也是最适合于
23、人类居住的大洲。今日欧洲居民得享此福,是其祖先几百年投入与经营的结果。 欧洲的城市绿化也搞得很好。在距离位于市中心的汉诺威火车站不到 2 公里处,就有块约 1 公里长、半公里宽的森林。林内树木茂密,古木参天,没有公园人工雕琢的痕迹,能够见到野生禽兽,确有置身原始森林之感,绝对不同于面积比它大得多的位于慕尼黑市郊的著名的“英国公园 。林间松鼠与塘中野鸭见人不避。在汉堡市中心的阿尔斯特湖上泛舟,如果招手,湖中游弋的天鹅会缓缓向你游来,文雅地等你给它喂食。德国许多家庭有每天在后园中投食喂鸟、把鸟引来园中的习惯。联想到国内大小餐馆这些年疯吃珍禽异兽,到了天上、地下、水中一应活物无所不吃的地步,以及看到
24、南方一些餐馆门前笼中等候挨上一刀的小动物,真不知这究竟算是一种中华饮食“文化” ,还是一种应予制止的破坏生态、代表愚昧落后的野蛮行径。在中国,野生动物见到人如见到瘟神一般,惟恐避之不及。人如在动物世界中变成了魔王,人类离毁灭自己的时间还有多远呢?欧洲许多城市市区都分布有一些大小不等的开放式小区绿地。周围环绕的不是商业建筑,也不临街,所以不受行人熙攘、车辆穿梭的骚扰。但有许多小巷与近在咫尺的繁华大街相通。绿地上一般布有花坛、凉亭、雕塑或纪念建筑,最主要的是设有供路人休憩的椅子。我多次无意中“闯入”这种城市沙漠中的绿洲。在逛街十分疲惫的时候,遇上这种绿洲,真有如在沙漠中找到了清泉一般的喜悦。 北京
25、的绿化工作已有长足的进步,但美中不足的是,这些绿地要么位于十字路口的立交桥旁,要么位于环境嘈杂的人行道旁,再就是要买票入内专程游览的封闭式公园,还有各单位居住小区内的半封闭式绿地。行人只能站着或坐在硌屁股的低矮的铁围栏上休息。每当我看到天安门历史博物馆前那块空地及其附近坐在地上、台阶上和道沿边休息的游人时,我总在想,世界上最大的天安门广场,如果哪一天能在适当的地方设置一些条椅,供游人休息,让他们可以悠然自得地坐着欣赏四周宏伟的建筑和广场上来自世界各地五光十色的游人有多好!这使我联想到我们的城市管理者在这些细微处是否缺少了点对人的关怀,或者是否只考虑了自己管理起来方便。真希望我们的城市能更富有文
26、化上的吸引力,变得更适合于居住,而不是放任它到处充斥着功利主义十足的商业气息,湮没在浅薄的珠光宝气似的繁华之中。 欧洲家庭种花之风甚盛。德国南部巴伐利亚州的一些小城镇,几乎家家的临街门窗、阳台都被鲜花装点得五彩缤纷,让行人大饱眼福。阿姆斯特丹街头花店充斥,是著名的花都。在欧洲许多城市的街边空地上,常可看到海洋般成片的郁金香。据国内媒体报道,意大利与荷兰 4050的花卉品种是从中国引进的。世人誉为花中皇后的郁金香就原产于中国新疆。中国是世界上植物品种最多的国家。英国从中国引进的植物品种达上千种之多。 欧洲较早注意到保护生态环境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战后通过完善环保立法来加强已刻不容缓的环境治理
27、。特别是对工业污染的治理,欧洲在世界上起步较早,投入较大,收效较好。世界著名的德国西部鲁尔工业区,面积相当于北京这么大,却集中了煤炭、冶金、化学、汽车、造船等传统工业和多特蒙德、埃森、波鸿、哈姆、杜依斯堡及附近的杜塞多夫、伍佩尔塔尔、比奈菲尔德等密集的大城市。我在多特蒙德和杜依斯堡各生活了 4个月,常在这个地区密如蛛网的高速公路和快速铁路上旅行。奇怪的是,在这样的重工业区却很少见到烟囱,更无烟雾弥漫现象,从未见过 20 世纪 60 年代我在鞍山见到的那种烟囱林立、浓烟翻滚的“壮观 景象。鲁尔区的天空是透明的。但德国人仍抱怨那里的空气是全国最差的。 我作为桥梁工程师,为参观德国一些桥梁,到过德国
28、许多大小河流,也游览过阿尔卑斯山下许多风景如画的大小湖泊,所见湖水、河面全部是蓝色的,从未发现过一条混浊的、哪怕是微黄的河流。 环境保护之四: 对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 欧洲对自己历史、文化遗产的珍爱以及对它们保护工作之精心周到超乎想像。欧洲是现代文明的发源地和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地方。汽车、高速公路与摩天大楼一般被视为现代文明的象征。但是在欧洲,作为一种人文环境,人们很少炫耀后者,甚至不少人把后者视为灾难。在欧洲城乡旅行,随处可见维护得很好的历史、文化遗迹。如古堡、教堂、名人故居、帝王行宫、修道院、音乐厅、博物馆、图书馆、市政厅、古老的酒肆和餐馆,以及点缀着古朴农舍的田园风光。我认为这不是反映德国
29、人民只肯定过去、否定现在的怀古情愫,而是对先人们创造的文化的珍惜。 我在德国那年,适逢德国庆祝战后重建 40 周年,各城市街头展出了反映战后重建德国所取得的成就的照片,并配以二战中各大城市被炸成一片废墟的照片,对比十分强烈。德国在二战中,除海德堡等少数几个城市外,主要大城市几乎全部被夷为平地。从照片上偶尔可以看到形单影只的教堂塔尖,显得十分凄凉。经过战后重建,现在除少数有意保存下来供后人凭吊,能反映二战惨烈程度的战争遗迹,如柏林市中心的威廉大帝纪念教堂废墟,德军与美军激战过的莱茵河上当时最后一座桥梁雷马根桥废墟等外,在德国已很难找到二战留下的伤痕。慕尼黑郊区有一片丘陵上的草坪,站在上面可以望见
30、奥林匹克村全景及其附近的电视塔和已成为宝马汽车公司象征的该公司的圆筒形办公大厦。那片巨大的丘陵是战后重建慕尼黑时,用从全市运来的残垣断壁的瓦砾堆积而成的。现在上面铺满修剪整齐、生机盎然的草坪。它象征德国人民希望永远埋藏这段不幸的历史。我也很佩服慕尼黑市这种处理战争废墟的办法。尽管现在德国的大部分建筑是战后重建起来的,但是在德国旅行,除北部军港基尔的城市建筑给人以一种全新的感觉外,我看到的是一个古老风貌多于现代风貌的德国。在马克思故居所在地特里尔参观一座据说有千年以上历史的欧洲最古老的教堂时,如果不是通过介绍,你根本不会相信,那是战后重建的。据说战后全面重建德国时,政府要求所有重要建筑物必须在原
31、地按原样恢复,甚至不惜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使其所用建筑材料给人的古旧感达到几可乱真的程度。科隆市区有一段古城遗址,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没有被视为障碍,也没有被认为与周围的现代建筑有何不谐调而被拆除,它一直被留在原地,精心保护,马路则绕道而行。在卢卑克等许多其他古老城市,也常可见到这种独特的街景。 以上这种对民族历史传统的尊重,保持了欧洲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文化的地域多样性与文化的历史连续性。它反映了几千年来人类所创造的文化在地理上与历史上的千姿百态和绚丽多彩。文化的地域多样性使你无论置身于欧洲何地,由于其人文景观的不同,使你一眼就能认出,这是在德国,那是在法国,或英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丹麦等等
32、。尽管欧洲人的肤色一样,脸型和服饰的差别不大,但文化的历史连续性却能使你在欧洲旅行时,通过城乡景观,补充你在历史书上所得不到的,可以触摸得到的对人类历史的感性认知,使你感到历史仿佛在你的眼前流动着,并引导你去循着人类所走过的足迹,了解人类是怎么一步步,有时是艰难地走到了今天。当你看到令人压抑的中世纪建筑、闪耀着文艺复兴思想火花的近代建筑和科技含量越来越多的现代建筑时,它们会给你展现一种客观的比较,让你去思考与判断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思想与文化的优与劣,进步与倒退。这对于通过这种鉴别去选择今后人类的发展道路,增强人类对自身的信心很有好处。 我国的历史与文化较之欧洲不知要久远与丰富多少。虽然政府十分重
33、视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工作,但是在高速发展的经济建设过程中,还是不时地出现一些令人堪忧的现象。一是毁弃历史、文化遗迹的事时有发生,有些还是一些地方政府官员所为;二是盗卖、偷运珍贵历史文物出境的事屡禁不绝;三是盲目追赶西方时髦,已被发达国家证明弊端不少而受到一定限制的高层建筑到处拔地而起,在高度上互相攀比;四是城市面貌的雷同化,不分东南西北到处一个模样,等等。 在毁弃历史、文化遗迹方面,最典型、最痛心、开了一个极坏先例的,莫过于祖先保存了近 600 年,建国时尚完好无损、规模恢宏的北京古城墙,在十年浩劫中被弃之如敝屣般地拆毁。千百年形成的任何一件历史、文化遗迹的消失,如同亿万年形成的任何一个物种
34、的消失一样,是永远不能在地球上再生的。以中国之大,历史之久,民族之多,现在已很难找到一座或是能完整代表地域特色,或是能完整反映民族风貌,或是能完整折射历史底蕴的城市。这不能不说是中国近百年战乱加上现代化过程中的破坏性建设所带来的无可挽回的损失。 绿色欧洲的启示 欧洲海岸线绵长而曲折,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无沙漠戈壁,无荒山秃岭,无严寒酷暑,无旱涝之苦,适耕土地多,土质松软肥沃,是各大洲中自然条件最好的。德国又位于欧洲的中心。有人说,上帝拥有众多的儿女,他给每个子女在地球上各分了一块土地供他们繁衍生息。德国是上帝众多子女中最受宠爱的一个,所以分给了他地球上最好的一块土地。这话似乎略带醋意,对上帝也
35、略有微词。但是德国这片具有较好的自然条件的土地,加上良好的人文环境,确实使德国人民享受着很高的生活质量。但是与其把这一切归之于上帝的恩赐,不如将其归之于德意志民族在这块土地上世世代代辛勤耕耘的结果。面临生态环境严峻形势的中国应该怎样正确认识绿色欧洲的形成,并能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呢? 从正面看,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的有: 1、欧洲人民具有较高的科技、文化素质,这是全民环境意识较高的主要原因。而这一切又是与欧洲各国重视科技、教育分不开的。 2、1416 世纪发端于意大利,影响遍及整个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把欧洲从中世纪的长期思想禁锢中解放了出来。它深远的影响,不仅促进了思想文化的进步和现代人文科学
36、的发展,而且进一步促进了现代科学技术与工业革命的产生。不幸的是,欧洲走上坡路的时候,中国却在走下坡路,直到 1840 年的鸦片战争才第一次给中国敲响了警钟。此后很长一段时期中国仍然在黑暗中摸索。直到 1919 年的“五四”运动,中国才真正认识到:中国如果不从两千年的封建糟粕专制主义与蒙昧主义的思想束缚下解放出来,要想进入现代文明是不可能的。 3、欧洲科技与文化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要比中国以及世界其他落后地区早了四五百年,这是中国需要奋力追赶的一个不短的距离。 4、经济发展与科技教育进步,互为因果关系。在低水平上,二者呈恶性循环;在高水平上,二者呈良性循环。 在近代,欧洲经济发展启动得较早,使得欧
37、洲经济的发达与国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要比我们早得多地进入良性循环。 5、国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使得欧洲较早意识到地球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欧洲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较早得到治理和抑制。尽管绿党在世界政治生活中至今分量不大,但它最早出现在欧洲却是欧洲环境意识觉醒的一种反映。 6、国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环保意识的普及,以及强大的经济实力,使得欧洲各国政府能在国民的积极配合下,比较顺利地实施各项环保与治理措施。 从负面看,我们不应吸取的有: 1、由于综合国力在近代遥遥领先于世界,使得欧洲一些国家从 15 世纪开始,即以殖民主义对外侵略扩张的办法来作为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内部资源不足、市场狭
38、小、人口压力大等众多问题的主要或补充手段,迫使受害的亚洲、非洲以及早期的美洲这些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人民为欧洲现代文明或曰绿色欧洲的形成与发展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一事实在欧洲自己的史学家与文学家笔下都写得明明白白。 2、发达国家对内对外有时使用双重道德标准。如他们在达到今日发展水平的过程中所消耗掉的地球上的人均资源与向全球排放的人均有害物质,均远远超过不发达地区,这是极不公平的。就用西方国家为反对第三世界民族主义而鼓吹的世界主义观点看,地球既属于全体人类,则由于他们的上述行为所造成的今日世界的淡水、海洋、森林、大气、物种等生态系统的破坏,发达国家应负主要责任。发达国家为保护本国环境,更有人将污染
39、工业、有毒废弃物、生活垃圾甚至核废料转移至第三世界。这未免有点像自己爱干净,却把垃圾倾倒在别人家门口,这有悖于发达国家的道德观。 3、欧洲对自己历史、文化遗迹爱护有加的优良传统在国外却表现得大相径庭。历史上欧洲一些大国都默许和鼓励它的国民、士兵、甚至“学者”通过各种途径去偷盗别国的珍稀文物和典籍,并且堂而皇之地存放或陈列在他们的博物馆和图书馆中。亚洲和美洲国家中也有少数几个后起之秀染有这种恶癖。世界各国的内部法律都保护失主,惩戒窃贼,惟独没一部国际法保护跨国失主,惩戒跨国窃贼。以致失主明明看到自家的失物放在人家的柜子里,也只好自认晦气,怪自己没有把家门看好。这类国际法的阙如,也充分反映了西方一
40、些发达国家伪善与霸道的一面。它们对触犯自己既得利益的国际法是不感兴趣的,更不管这种既得利益是否合理合法。 今日绿色欧洲的负面因素是欧洲这片绿叶上的锈斑。除了第一类锈斑在植物病理学上属于不可逆的疾患,已经抹不去了以外,第二、第三类锈斑只要患者觉醒是完全可以根治的。如果欧洲能正确对待这三类锈斑,它的确应该受到上帝的宠爱和值得上帝的其他众多子女的学习。 作者:万明坤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实例丹麦生态城市建设 2.1 项目概况丹麦生态城市 19971999 项目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综合性项目,试图建立一个生态城区开发的示范性项目,在密集区内实现可持续发展。该项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人中密集的 Indre N
41、orrebro 城区进行,区内有 3 万人。开展该项目是为了建立一系列策略和方法,在地方规划和管理(21 世纪议程 )中把环境因素整合为一体,提高市民对地方环境和全球环境的责任感,减少的资源消费量,并推动有利于环境的地方生产和其他活动,项目采取基层组织和区议会之间合作形式,增加市民的参与性。项目从 1997 年 2 月 1 日启动。项目的主要奖金来源是欧盟的 LIFE 项目(LIFE 项目旨在通过发展经济推动欧盟和邻近地区的环境改善)拨款,约合 136 万美元,此外还有区议会、地方生态组织、绿色组织和瑞典哥德堡市 Lundby 城区的资金支持。该项目是丹麦第一个生态城市的建设项目,旨在建立一个
42、生态城市的示范城区,为丹麦和欧盟的生态城市建枞镁 椤?br 2.2 项目目标组织和制定实施办法制定一套手册指导并促进地方居民和其他欧洲城市进行同样的建设;建立绿色帐户作为地方管理、公共学校和住宅区进行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工具;制定适合于地方管理部门的 21 世纪议程行动计划;通过生态城市项目的准备和实施,促进不同层次民间组织和政府部门的密切协作。环境目标试验区内水的消费量减少 10%;电消费量减少 10%;回收家庭垃圾减少城区垃圾生产;通过建立 60 个堆肥容器,回收 10%的有机垃圾制作堆肥;回收 40%的建筑材料。2.3 项目内容其生态城市的建设内容围绕上述目标进行,其别具特色的内容包括:建
43、立绿色帐户。绿色帐户记录了一个城市、一个学校或者一个家庭日常活动的资源消费,提供了有关环境保护的背景知识,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使用绿色帐户,能够比较不同城区的资源消费结构,确定主要的资源消费量,并为有效削减资源消费和资源循环利用提供依据。在学校和居民区建立绿色帐户,确定水、电、供热和其他物质材料的消费量和排放量。生态市场交易日。这是改善地方环境的又一创意活动。从 1997 年 8 月和 9 月开始,每个星期六、商贩们携带生态产品(包括生态食品) 在城区的中心广场进行交易。通过生态交易日,一方面鼓励了生态食品的生产和销售,另一方面也让公众们了解到生态城市项目的其他内容。吸引学生参与。吸引学
44、生参与是发动社区成员参与的一部分。丹麦生态城市项目十分注重吸引 学生参与,其绿色帐户和分配资源的生态参数和环境参数试验对象都选择了学校,在学生课程中加入生态课,甚至一些学校的所有课程设计都围绕生态城市主题,对学生和学生家长进行与项目实施有关的培训,还在一所学校建立了旨在培养青少年儿童对生态城市感兴趣、增加相关知识的生态游乐场。2.4 项目实施效果根据项目实施的中期报告,项目进展良好。尤其在垃圾分拣和堆肥制作项目上,取得了相当大的环境收益。初步的结果表明,垃圾量减少了 50%,垃圾回收也由原先的 13%提高到 45%。 作者:黄肇义博士 杨东援教授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实例巴西生态之都库里蒂巴 生态
45、城市在国际上有着广泛的影响,目前全球有许多城市正在按生态城市目标进行规划与建设,例如印度的班加罗尔,巴西的库里蒂巴和桑托斯市、澳大利亚的怀阿拉市、新西兰的 Waitakere 市、丹麦的哥本哈根、美国的克利夫兰和波特兰大都市区(Pirtakabd Metropolitan)等。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江西省宜春市从 19861991 年也开展了生态城市的试点建设,并取得了良好的效益、马鞍山市也于 1996 年完成了生态城市规划,人民日报(1999 年 7 月 5 日第 1、5 版)也曾报道山东省烟台市开展生态城市的建设情况。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国生态城市的建设,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十分有必要学习国外
46、生态城市建设的先进经验。本文介绍了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 4 个实例。1. 库里蒂巴的生态城市建设1.1 概况位于巴西南部的库里蒂巴是巴西的生态之都,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接近生态城市的城市。该市以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典范而享誉全球,也受到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的称赞;还由于垃圾回收项目(联合国的环境项目 )、能源保护项目(国际能源保护协会的项目)而分别获奖;并因其公交导向式的交通系统的革新成就而获奖。加州大学伯克分校的规划教授 Alan Jacobs 认为,库里蒂巴有着世界上最好的规划和开发计划,这得益于库里蒂巴连任 3 届的市长杰米.勒纳(Jaime lerner)在过去 20 年中把城市设计规划和管理
47、合为一体。库里蒂巴通过追求高度系统化的、渐进的和深思熟虑的城市规划设计,实现了土地利用与公共交通一体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尽管城市有 50 万辆小汽车,但目前城市 80%的出行依赖公共汽车。其使用的燃油消耗是同等规模城市的 25%,每辆车的用油减少 30%。尽管库里蒂巴人均小汽车拥有量居巴西首位,污染却远低于同等规模的其他城市,交通也很少拥挤。此外,其垃圾回收项目和众多的以公共汽车文化为核心的各类社会项目也具有鲜明的特色。1.2 库里蒂巴的建设经验1.2.1 公交导向式的城市开发规划1964 处,由圣保罗建筑师 Jorge Wilhelm 制定的库里蒂巴总体规划经公众讨论,于1965 年开始实
48、施。城市规划的 3 项主要任务是;沿着 5 条交通轴线进行高密度线状开发;改造内城;以人为本,而非小汽车为本。并确立了优先发展的内容;增加面积和改进公共交通。显然,正是由于早期的远见,才使得库里蒂巴走上了以低成本(经济成本和环境成本) 的交通方式和人与自然尽可能和谐的生态城市发展道路,偏离了巴西大多数城市依赖于小汽车的城市发展定式。70 年代城市的发展呈现了新的形态,拥有了逐步拓展的一体化交通网络、道路网络,并采取了致力于改善和保护城市生活质量的各种土地利用措施。城市外缘是大片的线状公园绿地。总体规划规定城市沿着几条结构轴线向外进行走廊式开发。从 1974 年开始,城市设计部门强调的沿着城市主
49、轴放射关开发的思路得以实施。轴线也是公共汽车系统的主要线路,这些轴线在城市中心交汇。城市轴线构成了一体化道路系统的第一个层次;拥有公交优先权的道路把交通汇聚到轴线道路上,而通过城市的支路满足各种地方交通和两侧商业活动的需要,并与工业区连接。库里蒂巴较为成功的土地利用与交通相结合的典型政策之一是,不仅鼓励混合土地利用开发的方式,而且总体规划以城市公交线路所在道路为中心,对所有的土地利用和开发密度进行了分区。5 条轴向道路中的 4 条所在地块的容积率为 6,而其他公交线路服务区的容积率为 4,离公交线路越远的地方容积率越低。城市仅仅鼓励公交线路附近 2 个街区的高密度开发,并严格抑制距公交线路 2 个街区外的土地开发。一体经道路系统提供的高可达性促进了沿交通走廊的集中开发,土地利用规划方法也强化了这种开发。轴线开发使宽阔的交通走廊有足够的空间用作快速公主用路。目前,城市有 2/3 的市民每天都使用公共汽车,并且做到公共汽车服务无需财政补贴。研究人员估计每年减少的小汽车出行达 2700 万次。1.2.2 关注社会公益项目生态城市的内涵还应在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库里蒂巴在这方面的成就同样令人瞩目。目前库里蒂巴有几百个社会公益项目,从建设新的图书馆系统,到帮助无家可归的人,在最贫穷的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