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中國科技史講義進度:第三十五講主題:中國古代建築師參考書目:張欽楠,中國古代建築師(北京:三聯書店,2008 年 1 月北京第一次印刷),282 頁。講義下載網址:http:/web.nchu.edu.tw/pweb/index2.php?pid=234有境界則自成高格(王國維)1 前言(1) 中國輕視建築師,是一種輕視技術、輕視工匠的陋習和一種否定建築文化意義的偏見在作怪。現代則被視為一個工程學的分支,而不是一種專業,具體例子是建物落成時,政要名子被提及,但工程師無人記得(外國例外)。(2) 古埃及與希臘建築師,因希望建物獲得神的喜愛,所以設計者被認為有通神能力而受尊重。據說某個時期,阿拉
2、伯世界的清真寺完成後,要歸功於國王,如果建築師獲得贊美,報酬是砍去雙手,以免為別人設計同樣美麗的建築。中國建築師地位介於中間,多半有物無人。(3) 失意文人會為建築創造一種有別於西方的建築意境,達到不是建築師的建築創作。2 原始屋(1) 建築需能看出那些是必需,那些是貪欲添加的部分,最必須的是柱、額枋、三角檐(研),次必須是牆、門窗與穹頂,裝飾則是貪欲的產物。(2) 建築史上,構築的簡與繁,形象上的平與怪,始終是交替出現的。現今流行少即是多或簡約主義,一次又一次回到原始屋的基本功能上。(3) 原始屋是出自人類對自然的模仿,而當人懂得以人體為模型建造房屋時,才開始有建築藝術,產生建築學這門學科,
3、希臘建築就是其典範。(4) 為什麼中國沒有金字塔與木石之爭:2a. 不能:因為在公元前 2680 年時,中國沒有那種技術,金字塔比夏朝還早幾百年,法老比中國掌握更多的財富與權力,得以驅使千萬奴隸,每個重二百噸,要抬高 150 米。中國在部落-萬國-國家的發展階段,各地方不可能那樣的資源,但埃及的巨大與中國的精美形成兩種文明的分水嶺。中國在秦始皇才有能力建萬里長城,但過度勞役與揮霍資源,卻造成迅速垮台。b. 不為:古希臘多立克柱最早是木造的,後改為石造,構築上仍留有當初木造的痕跡,這種木轉石也出現在印度上,目的是保持建築的永恆性,特別是宗教建築。中國則有石材,但都用木造,就地取材說不一定說得通。
4、關鍵是對永恆觀念的差異,石材對西方是不變,即永恆,中國人把變視為永恆,易就是變化,木象徵生命,金石象徵死亡。木建築給人生命與溫暖的感覺,不求原物長存,木建築的生命就是其可變性與靈活性:能夠適應、擴張、移除與替代,直到用盡資源為止。3 姬旦、彌牟:中國第一對都城規畫師與建造師搭檔(1) 周代匠人營國,左(祖廟)祖右社(社稷壇),面朝(外朝)後市(市場)。且周代已有親土木、忌金石的觀念,商紂建造鹿台而亡,也是追求奢華金石的歷史象徵,故西周開始形成一種崇尚節儉、反對奢華的道德觀念。(2) 洛陽的布局予人組織與秩序感,是封建社會建築的靈魂。東西方建築的分道揚鑣,可能是周朝開始的。4 魯班:中國民間匠師
5、總代表(1) 魯班是一個虛擬人物,至多是人們對於公輸般這個真實人物進行周延而演繹出來的人物,也是民間英雄崇拜的一個對象,身集民間工匠的全部智慧,墨斗、鋸、鑽、刨、鑿子、鏟子等木工工具都是他發明的,母親與妻子都是發明家,彈墨線用的小勾稱為班母,刨木時頂住木頭的卡口稱為班母。木工手冊稱魯班經,安濟橋與清代角樓都是魯班爺現身才解決的。(2) 春秋戰國與羅馬處同一時期,商品經濟發達促成匠師的興起,滿足霸政這種變相封建中心君主的需求。5 嬴政、蒙恬:集權國家建築文化的開創者(1) 30 萬民工用 10 年時間在蒙恬督促下完成萬里長城(因地形,用制險塞),將各國匠師集中咸陽將作少府,建朝宮後再建阿房宮。蒙
6、恬威鎮匈奴,尊寵蒙氏,信任賢之,而親近蒙毅,位至上卿。恬任外事而毅為內謀,名為忠信。3(2) 馳道要彰顯氣派,無法因地形而失敗,開山填谷,而道未成。但第二組馳道因地形而成功,且連結區域更廣。二世與趙高合謀,迫害蒙恬兄弟至死。(3) 中國至死一分即亂,一統即死,郡縣制取代六國分立,全國只能有一個首都與皇宮,建築隊伍興衰取決政權與商業經濟的起落。6 蕭何、楊城延、劉徹:西漢建築風格的奠基者(1) 蕭何營建首都長安,在宰相位上始善始終,營造未央宮,上見其壯歷太甚,是何治宮室過度也。以天下未定,故以因以就宮室,且天子以四海為家,非令壯麗無以重威,勿令後世有以加也。上悅徙居焉。但蕭何本人買田宅必居窮僻處
7、,為家不治垣屋,可見本人治家是很節儉的。(2) 未央宮設北闕、東闕,讓大臣從東、北入朝,而非由南入朝,闕是門側高聳的建築,把功能性和標誌性結合起來,壯麗且成本低,是一種高效益的建築,後世的塔,也是闕的變形與延伸。故中國建築有兩派:a. 崇尚節儉,尊重實際,巧妙運用自然資源和藝術手法,創造高雅的建築效果與風格。b. 追求奢華、脫離實際,盲目揮霍資源,尋求物質欲望的滿足的風格,後世為兩種的交替出現。(3) 長安在楊城延執行下,先建宮殿後築城,城中有各階層人的住所與市場,漢武帝時營建章宮,後世相繼仿效。(4) 羅馬的公共建築:透過競技場,把人間最野蠻、最殘酷的激情在那裡發洩。公共浴堂則為社交場所。萬
8、神廟口頭上崇拜神,卻是崇拜皇帝,廟裡共貢奉的神就是羅馬主義。羅馬是一座縱欲主義的城市,人們信仰的是自己的實力,滿足肉體與精神的需要,也導致羅馬帝國的滅亡。但積極面是崇尚人性,經過教會幾百年禁欲的壓制,在文藝復興得到再生。(5) 羅馬建築師地位不如希臘,應與羅馬宗教意識較為淡薄有關,也不需要通神的建築師,很多建築師是以戰俘身份到羅馬的。建章宮充滿求仙的氣氛,但哈德良別墅則強調現世的享受。7 曹魏、拓跋(元)宏、穆亮、李沖:曹魏鄴(業)城和北魏洛陽城的規畫(建造)者:(1) 中國有超高技藝的工匠,其才能卻不能用于促進生產力,而被浪費在滿足統治者的貪欲上。(2) 西方最早依計畫建設城市的可能是君士坦
9、丁保(伊斯坦堡),建於公元330 年,約與北魏拓跋氏的洛陽時間相近。又稱第二羅馬,孕育拜占庭文明,但沒有角鬥場,也沒有公共浴堂,說明已收到基督教影響,不再是羅馬式的縱欲主義了。48 綦(齊)母懷文、郭安興:中國佛塔建造技術的先驅者:(1) 北魏最有名的是永寧寺與塔(百里可見塔身,十里可聞鈴聲),建於516 年,洛陽伽藍記:合去地一千尺(300 米),去京師百里,已遙見之。殚土木之勞,窮造型之巧。佛事精妙,不可思議。綉柱金鋪,駭人心目。至於高風永夜,寶鐸和鳴,鏗鏘之聲聞及十餘里。失火時有三比丘赴火而死,火經三月不滅,十月而京師遷鄴。據考,高度為 147 米,中心有 16 根木柱成束,類似現在摩天
10、大樓中的芯體結構,(2) 綦母懷文,不知何許人也,性機巧。元魏末,董修洛陽永寧寺,凡營繕官寺,造做器械,莫不關預。郭安興:北魏宣武帝孝明帝時殿中將軍,並機巧。洛中制永寧寺九層浮屠,安興為匠。永寧塔可能是當時全世界最高的建築。(3) 中國佛塔的建築意義:歐洲中世紀工匠只為上帝而服務,是義務,工期幾十年,而無留名的權利。中國則在南北朝,佛教從舶來品往本土化改變。戰火連天,佛教因果報應、生死輪迴顯得有吸引力;官方扶持,寺院勢力增加,吸引加入者。佛塔的概念從印度宿堵坡(stupa)變形而來,最先是儲放佛骨舍利或供奉佛像,但引進中國後文人又喜其登高遠眺之樂,加上本土建築所有的樓、台、闕(缺)與之融合累積
11、出塔的建築。(4) 中國現存的塔是河南嵩岳寺塔,高 39.8 米,底層外徑 10.6 米,內徑 5米,建於 523 年。塔也是中國建築中,技術與藝術含量極高的建築類型,好的佛塔甚至可以做到保溫節能,內無寒暑。(5) 拜占庭市中心的索菲亞大教堂,大穹頂直徑 32.6 米,高 54.8 米,幾次倒塌後成功,穹頂有點像中國的天圓地方說,也反映其宇宙觀,中國往高度,拜占庭往跨度發展,各有千秋,故褒貶需非常慎重。9 劉伶、陶淵明:魏晉文人對建築的影響:(1) 劉伶:竹林七賢之一,有杜康做酒劉伶醉之美名,據說愛駕鹿車飲酒,後面要人負鐵鍬(敲)而行,說是死就埋我。或某次客見,不穿衣服,客責問他,答:天地是房
12、屋,房屋是衣服,你怎進我褲子來?這種以天地為屋宇的觀點,強調與生態融合的意境美。現代建築以征服的姿態,依靠空調與照明創造人工環境,自以為先進,實際上帶來很多弊病,包含對健康的危害。(2) 西方以不變為永恆,使用無可回收的材料,如石材;中國以變為永恆,採用泥土與木材。5(3) 陶淵明(365-427):做過幾任小官,任期短,家境不富裕,隱居躬耕,使得選擇自然的文人自有其建築情趣。在戰亂中,田園生活帶來一種歸來感。(4) 標誌與母體的關係:建築要突顯的是權威、財富與永恆,但這只是建築的標誌,不是母體。母體是民間的普通建築,建築的起點與更新,也從母體開始,是沒有建築師的建築學。(5) 實物與意境的關
13、係:意境為中國獨有建築傳統,是非物質性的創造,以貧資源創造高文明的貢獻,也是一種審美觀與美學思想。(6) 清談誤國的思考:清談是一種哲學的思辨,不在實用的範圍,參與者是對權力與仕途相違的選擇(中國知識分子有官欲的傳統),清談一主一客,一方敘理,一方作難,經過幾番論輸贏,是探究真理的一種方法。誤國的是皇帝、皇室成員與貴族,不是淡漠仕途的文人。10 宇文愷:中國第一次文藝復興的建築師(1) 豪門貴族之家,哥哥自小以弓馬自大,獨愷好學深思,尤多技藝。後倚其技藝與思想獲得隋朝兩位皇帝敬重,命為興建大興城(西安)的副監,總監雖總大綱,凡所規畫,皆出於愷。窮極壯麗,帝彌悅焉,前後賞賜不可勝記。612 年過
14、世,享年 58 歲,其思想留在西安與洛陽的城市規畫上。(2) 大興城是進入進代社會以前人類文明最大的都市,而且是在平原上的新規畫,沒有前人遺留的限制,並為唐朝所繼承。先規畫、後建造為周公時傳統,但秦始皇以天地為抱負,不願受城廓限制;漢初蕭何先宮殿、後城市,到隋又回歸復古,兼有創新,故稱建築的文藝復興。面積 84.1平分公里,羅馬城只有 13.68 平方公里,君士坦丁只有 11.99 平方公里。興建的次年開始遷都,全部完成花了三十年,在此期間,又建東都洛陽,以與運河系統相通。他以皇城的寬、廣的倍數規畫,稱為模數制,統一中又可分期建設,彼此不干擾。(3) 洛陽則有洛河橫切其中,與巴黎(塞納河)、聖
15、彼得堡有相似性,其合理性與機動性,是為唐代繼承的原因之一(另一是省去龐大勞力)。煬帝即位,要求建築務要節儉(儉,德之共;侈,惡之大),但宇文愷:揣帝心在宏侈,奇材黑石,輸至洛陽,帝大悅之,拜工部尚書。上行下效,追求華麗也就成為社會風氣。煬帝陜西有仁壽宮,到江都還有離宮數十所,另有規模龐大的迷樓(幽房曲室,互相連屬,自古無有,虛人誤入者,雖終日不能出。煬帝選後宮良家女數千,以居樓中,6每一幸有經月不出),在競爭者眾的情況下(劉龍、何稠等不細舉),隨時有取代宇文愷的巧匠,故須揣摩上意,保全職業,甚至生命。11 閻立德、梁孝仁:唐代豪勁風格的興起及其衰落(1) 唐初實力未復,大興改為長安,大興殿改名
16、太極殿,皇室離宮都用草頂,北側設闕(確)樓,以與隋代有別之氣勢,兼省成本,頒營繕令規定各級官員房屋標準,也是建築師較為約束的開始。(2) 皇帝手詔:建離宮遵意於樸厚,本無情於壯麗,尺版尺築,皆悉折庸,寸作寸功,故非虛役。閻立德主其事,原則是堅固、寬敞,帝見甚悅之,升為工部尚書。(3) 太宗時,皇后交代:請依山而葬,不需起墳。太宗也交代:王者以天下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為己有。今因山而陵,不藏金玉、人馬、器皿,用土木形具而已。閻立德、閻立本(畫家兼建築師)兄弟在太宗時受重用,說明其建築原則貫徹節儉原則,又在儉中有創,開拓唐代建築的豪勁風格。(4) 梁孝仁:高宗時,因供自己治痺病之用,命梁孝仁督建
17、大明宮,每天晴日朗,南望終南山如指掌,京城街陌(末)附視如在欄內,蓋其高爽也。大明宮比紫禁城還大 44 倍,主殿建於高地上,氣勢雄偉,比地面高出十餘米,左右兩閣約隔 150 米,像漢代的闕,但功能性更強,有曲廊相連。正殿前有三條龍尾道,供官員登臨朝拜,構成一個氣勢磅礡的主體,體現蕭何非壯麗無以重威的觀念,並為皇帝的正宮,與唐代繪畫、詩詞形成生氣勃勃的浪漫主義氣息,梁思成教授稱唐代宮殿建築時期為豪勁時期。(5) 高宗時,韋機懂得利用收集洛陽舊房的材料,足支十年,符合循環利用原則,滿足皇帝修閒與觀賞風景的宮館興建上。唐代後期,豪宅之風已興,楊務廉曾刻木作僧、手執一碗,能自行乞。碗中錢滿,關鍵忽發,
18、自然作聲。這時風氣只能單純追求綺麗和豪華,甚至導致身敗名烈的浮華之物。遺留迄今的大雁塔(據說玄奘為此塔背過石料)、小雁塔(45 米高,密檐(岩)型),各有莊重與細膩的特點,証明唐代建築師能用少量的材料和構造,做出種型態的建築。小雁塔曾被地震震裂塔身,後自復合,稱為神合,塔經 70 餘次地震,調查後發現塔基以夯土做為一個半圓球體,故受震後壓力均勻分散,可惜不知建造者。(6) 雲南大里千尋塔(58 米,16 層),宋代又增兩塔,是依山傍水的秀美建築,1925 年大理地區大地震,此塔距大理僅一華里,卻安然無恙。7(7) 武則天與唐玄宗的拉鋸:武則天毀乾元殿現址建明堂,飾以珠玉、塗以丹青,於古不合,臣
19、進言,太后不悅。玄宗毀之,復建乾元殿,但主事的建築師建議只拆上層,有珍惜資源的良知。這種大拆大建的資源浪費是符合政治上的需要,後世愈烈,一定意把前代龍脈挖掉,以新代舊,才能彰顯進步。(8) 武三思曾要鑄造一支銅鐵柱,名為天樞,高 31.5 米,直徑 3.6 米,聚錢百萬億,買銅鐵不能足,賦民間農器以足之。雖然荒唐,但也反映鑄造技術的高峰。宮廷建築師處境堪憐,只能在範圍內少一點損失而已。唐代建築文化發展,很大程度靠民間工匠。12 王維、白居易:唐代文人以及民間匠師的建築功績(1) 王維生於太原強盛士族之家,19 歲進士及第,名動京師,因允許被禁的舞蹈而被貶,返京後購置輞川別墅,安史之亂時不及離京
20、,被迫任官。後被玄宗監禁,思想發生變化,肅宗時復用,晚年信佛學,過儉樸生活,無疾而終。(2) 王是傑出的園林家,別墅不只是休閒住所,更是信仰生活和藝術生活的據點,他對輞川命名 20 個景點,有別於陶淵明自然就是宗教,把自然視為物質生產又是精神生產的場所,用勞動者的身份表現人與自然的親和。是創造性的參與自然,而不是征服。(3) 白居易(772-846):幼年值藩鎮之亂,12 歲隨家避難,28 歲中進士,為皇帝擬詔書,在洛陽有私家宅園,後被人誣陷被貶江州,在廬山東林寺側建草堂。其宅園仰觀山,俯聽泉,旁睨竹樹雲石,自辰及酉(有),應接不暇。其詩多有人間艱險的體會,顯現歷代代文人追求以天地為屋宇的建築
21、意境,這也是中國建築傳統的一個側面。肅宗暴卒,穆宗即位,白居易回京,但對朝廷腐敗不滿,自請外調,在杭州興水利,75 歲帶著極高聲譽過世。(4) 南禪寺與佛光寺:前者是鄉村小佛寺,是母體;後者是官方認可佛寺,是標誌。古代僧人獨多匠師,究竟是先僧後匠,還是先匠後僧,難以考證。遊僧多一技在身,許多佛寺住持本身就是佛寺的建築師,也不足為奇。13 張擇端:清明上河圖與北宋汴京:第二次文藝復興(1) 張擇端(1085-1145):山東人,自幼好讀書,游學京師,後攻繪畫,擅長界畫,尤善畫舟車、市街、城廓、橋架,皆獨具風格,曾於北宋皇家翰林圖畫院任職。(2) 宋徽宗時設學校,分為文書、畫師、醫師與審計等職,畫
22、院又分六門課科:佛道、人物、山水、鳥獸、花、屋木,師資來自將作監、造船務與8後苑造作所,學生半屬士流,半屬雜流,也有將作監和造作所匠役子弟,徽宗本人就是著名畫家與書法家。(3) 清明上河圖主題據說是皇帝下令的,之前的畫師到船廠、街頭進行大量素描,累積資料,但不能使皇帝滿意。張擇端以自己創意整體規畫,不拘僅記錄現狀,共有五百多人物都是實地素描,虹橋、城樓、商舖等都是綜合實物形象的結果,見證一個活生生的商業城市。(4) 宋、夏、金的分裂狀態,中國已進入新三國時期,宋朝沒有唐太威武雄狀,但內部相對穩定,經濟發展,文化前進,一種在民間基礎上繁榮的市井文化。在一種商品經濟、自由競爭產生的理性,故有俞皓的
23、木經與李誡的營造法式。選擇汴京,遷就漕運方便,也是理性下的選擇(另一選項洛陽則為西京)。唐德宗時開封已是轉運站,後梁建都於此,稱為東都,除後唐在洛陽外,五代皆建都於此,宋是繼承後周的佈局。(5) 長安予人的是秩序感,居民生活在集中與管理下。宋代則把唐代的里坊和市變成街巷,不似唐代的封閉小區,四周有圍牆,晚上要關閉,唐代的市集中在幾個較大的里坊,不得超越。宋代居民則較有自由感,能支配自己的生活,商肆處處都有,且可對街開設,甚至擺攤御道兩側,開封也是個 100 萬人以上的商業大城市,是為第二次文藝復興,相當於威尼斯的時代。(6) 當初開封規畫,初取方直,四面皆有門,坊市經緯其間,井井繩劣。皇帝看了
24、大怒,自取筆塗之,曲迂(淤)縱斜,使許多建築正統派見了大搖其頭。但大內京城仍是保守的建築規畫,墨守成規,是基於政治的需要。(7) 皇城之外,金明池與艮(亙)岳則頗有新意,前者是原為水師戰訓之所,每年三月初一起開放百姓賽船奪標,1642 年毀於大水。後者為徽宗認為開封無山,因首都位於艮位名之,傳為梁師成所設計,據黃仁宇研究,張擇端也有參與。園內峰巒岩谷、池沼島嶼、樓臺亭榭、花竹奇石、珍禽異獸,無所不有。因山石取用自太湖沿岸運來,也是水滸中花石綱(船隊)。北宋末為抗金圍城,拆屋為薪、鑿石為炮、殺鹿以啖(但)衛士,艮岳全毀。(8) 宋代宮殿建築多毀於戰亂,但在廟宇如正定的隆興寺、太原的晉祠、寧波的保
25、國寺等,能看出宋代建築的特色。如晉祠聖母殿用減柱法取得室內較大空間。(9) 丁謂奉命修繕火災受損的景靈宮,考慮運土太遠,用汴水疏浚的瓦礫加入土壤,省工費鉅萬,符合循環經濟的原理。呂拙獻設計圖,但不奉詔,寧去當道士。劉文通設計時,先立小樣,下匠氏為準,然9後成葺(企)。預修則為修建的前置作業。這些北宋建築師,各有專長,但只能迎合皇帝的需求,談不上理性,也不是北宋建築的主流。(10)同時期的威尼斯,為黃仁宇認為是資本主義的開端,肯定其進取精神。但布勞代爾:資本主義發展重要因素乃是願意冒險,願意投機,而欺騙也是因素之一。北宋手工業與商業已十分活躍,而資本主義卻姍姍來遲,是否與缺乏上述精神有關呢?14
26、 王禹偁(稱)、蘇軾、蘇舜欽:北宋文人建築師和民間匠師(1) 建築母體既為無數無名的工程師,茲舉其一:懷丙:僧人,其巧思出天性,非學而至也。其例證有三:a. 真定有十三級寶塔,年久失修,中級大柱壞,向西北傾斜,束手無策時,他另做新柱,命人抬上塔,擯(鬢)斥彆人,獨自閉戶在上,聽不見斧聲,卻已把柱換好。b. 趙州河上一座石橋,用溶鐵灌縫,鄉民多來盜鐵,使橋倒塌,計千夫不能扶正。他一人獨往,以術正之,使復故狀。c. 一浮橋兩端用四頭重數萬斤的鐵牛拉索維繫,大水壞之,牛沉入水。他用兩艘大船裝滿土,把船駛到鐵牛旁,用大木作槓桿鉤住牛,然後把船上土倒入河中,船在浮起過程中也把牛牽出來了。這些故事除證明民
27、間工程師技術高超外,也說明同業間注重保密的風氣。(2) 王禹偁(954-1001):903 年登進士,直言受太宗讚賞,又因直言屢遭挫折,真宗時貶為知州,自築竹樓,黃岡之地多竹,大者如椽(傳,屋頂承瓦之橫木條),竹工破之,刳(哭,刀挖物使其分離)去其節,代用陶瓦,比屋皆然,以其價廉而工省也。吾聞竹工云:竹之為瓦,僅十稔(忍,年),若重覆之,得二十稔。四年之間,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處,豈懼竹樓之易朽乎?幸後之人與我同志,嗣而葺(企,修理)之,庶斯樓之不朽也。謫居黃州,不住州府,選擇二層竹樓,有謫居之勝概的豪氣,另眼看待平生事。(3) 蘇軾(1037-1101):反對王安石自求外職,任杭州通判,
28、無論官等高低,每到一地,就要了解百姓疾苦,做能力所及的好事。蘇東坡開浚西湖挖出的泥土建置長堤,免去南岸步行到北岸的距離,一舉數得,營造美麗的漫步場所。為使葑草不生,蘇把湖面開墾出的土地讓農夫種菱角,農會自會定期除草,又可增加收益(兼及美化),蘇東坡也成為歷史上大手筆的景觀大師。(4) 蘇舜欽(1008-1048):受人誣陷入獄,旋削(穴)籍為民,閒居蘇州,後復起任官,不久病卒,享年僅 40 歲,好酒,酒名齊於文名。他蓋了10滄浪亭,三面臨水,對外開放,這種個人境遇與所選住居環境的追求,提高了中國建築的意境(即建築與環境要發生共鳴的意境美學),是為第二次文藝復興與重要文化遺產。(5) 建築的意境
29、:王國維: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其有我與無我之境,原為佛學中的概念,被引入人文領域中,創造建築的意境。a. 無我之境(優美):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無我之境,人惟於靜中得之。b. 有我之境(宏壯):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有我之境,於由動之靜時得之。(6) 移情(empathy)或神會:維特魯威堅固、方便、愉悅三要素,建築能帶給人愉悅感,是因為它與人體的對應,特別是光與暗所揭示的空間、體量和線條的組合,構成建築經驗的核心,進而對自己所見本能的模仿,這就是建築的人文主義價值。西方的人文價值是抽象的人與自然的人,而不是具體的人或社會的人,而王國維的意境則主要是文化。1
30、5 喻皓、李誡:宋代兩位傑出的建築理論家(1) 兩位是宋代建築中理性主義的結晶。喻皓,出身卑微,不食葷茹,性絕巧,專長建造木塔,歐陽修稱贊國朝以來木工一人而已。a. 開封開寶寺塔:曾於開封建開寶寺塔,高 111 米,先做模型,每建一級,外設帷幕,外人只能聽到錘鑿之聲,每一級檢查其樑柱是否齟齬(舉語,牙齒上下不整齊)未安,沿塔周圍視察,隨時用槌撞擊數十下,塔身就牢整了。b. 曾有郭忠恕計算上層有一尺五寸誤差(塔高 1/240),請喻皓再檢查,喻皓數夕不寢,以尺校之,果如其言。黎明叩其明,長跪以謝,該塔比原設計少二層,不知是否為此之故。竣工後發現塔身不正,向西北傾斜,怪而問之,皓答:京師地平無山,
31、西北風不斷地吹,所以要做斜一點,不到一百年就扶正了,顯見用心之精密。c. 工匠雖有多年經驗,但仍需小樣指導施工,並為塔身留下風力變形餘地,仍無法避免的誤差,需要數學來檢驗,這是科學的工作態度。(2) 杭州梵天寺:錢氏檢查發現塔身搖動,匠師答以尚未布瓦,沒有重量下壓所致,但布瓦後依舊未改善。請喻皓指點,告以在每層釘上木板即可,果然解決。用現代術語是增強結構剛度,抗震能力也跟著提高。喻皓常去相國寺觀察結構,或站、坐、臥,求其理而不得,寫下已失傳的木經,其把房屋高地分為上分(樑以上)、中分(地以上)、下分(階)。階又分為峻、平、慢三等,以抬轎時轎桿水平位置為準,累積11長期經驗歸納出來的理性結論(把
32、無數經驗系統化、理論化,並類似結構靜力與動力的計算)。(3) 李誡與營造法式:宋神宗或徽宗時人,名門之後,編撰營造法式,據說該書頒行動機是防止物料浪費與貪污有關,用以官防用料,梁思成稱為之建築的文法書,雪梨歌劇院設計者烏戎到中國特別購買一套。書內採用模數制,房屋所有尺寸,都是一個數字的倍數,也承繼了木經的精神。這個第二次文藝復興在梁思成稱為從豪勁轉往精細,由浪漫轉為理性的醇和時期。雖然用材來標準化,提供簡化操作,但無礙人們因時因地制宜,創造各種千姿百態的意境,這是中國建築的一大創造,也是一有別西方顯性外的隱性理論。(4) 西元 25 年維特魯威的建築十書首提建築要符合監堅固、實用與美觀。把建築
33、視為公共活動,是一本理論書,而較不是操作書。此後一直到 15 世紀意大利文藝復興,維特魯威的書才被重新發現。1671 年法王創設皇家建築學院時,聘請意大利建築師,再培養本國人才,18-19 世紀歐洲建築理論才全面展開,出現民族與個性的互動,以及地域的特徵,並在近一百年學科交叉影響下,特性更加深化。我們有必要把外國的建築實踐與評論加以吸收,把中國傳統隱性的部分加以顯化。16 朱熹、張浩:南宋、金建築師的創造(1) 朱熹,18 歲中進士至死五十多年間,為官僅 9 年,在朝廷任職僅 40 天,但任上都能革除弊端,打擊貪吏,救災安民。其一生傾注講學與著述,其著作在元代以後成為科舉考試的依據。他創辦的白
34、鹿洞書院是南宋四大書院之一,與其自然和教育觀直接相關,一般選在雲封深處,遠離塵囂,置身自然,是讀書與研究學問的好環境,其格物致知思想也是在這種環境中獲啟發。這是中國優秀教育傳統,也是一個建築史的側面。(2) 南宋建書院,首重山水、次重名賢、末為院舍。南宋書院有 720 餘所,多為民辦,故書院為民間建築一種重要類型。a. 升堂講說:書載:每升堂講釋,生徒環立,各執疑難,問辯蜂起。朱曾請對手陸象山來講學,講到生動處,生員都流涕哭泣。b. 分科教學:分經義與實用兩部分,前者為儒家經典,後者為治民、講武、水利與算術等,可能共用同一講堂。c. 生徒自我鑽研:自修場所的宿舍。d. 優游山水間:利用自然環境
35、,創造自由活潑的學習氣氛,主要不在於館舍的華麗。12(3) 張浩與金中都的建設:以北平附近為首都,命名為中都大興府,因其內部分歧大,會寧府毀舊殿,諸大族宅第及儲慶寺,夷其址而耕種之。(4) 哥德式建築與職業建築師的出現a. 哥德式建築出現在 12 世紀的法國,擴散到北歐及其它國家,成為天主教堂典型風格,幾乎每個城鎮都以它為主要標誌。b. 特點:1. 強調垂直性,建物本身瘦高,尖頂指向雲天,有強烈的標誌與象徵作用。2. 結構以尖券、尖型肋骨拱頂、坡度很大的兩坡屋面和教堂鐘樓、飛扶壁、束柱、花窗令等為主要特點。3. 建築裡外充滿各種雕刻與壁畫,有時一扇大門可以雕刻多年,日積月累,讓建築、繪畫、雕塑
36、融為一體,使整個建築成為一件珍貴的藝術品。4. 光線透過有色的玻璃進入,教堂內部幽暗,這些特徵形成的綜合效果,給人脫離塵世,與天國相通的感受。這是基督教原罪思想的體現,使人進入教堂後,產生一種懺悔、祈求寬恕的願望,也是歐洲中世紀禁欲主義的完美表現。c. 隨著經濟好轉,技術愈來愈複雜,專業匠師已不能滿足需求,專業到教堂主持人無法將功能歸諸於己,需透過專門訓練及豐富建造經驗的建築師規畫。建築師不論出低微,只要有專業的知識(特別是幾何學),在社會上就得到尊重,勒名教堂,死後葬於教堂內,雕像手持標尺與羅盤,據說歐洲這樣留名的建築師不下數百。d. 這些建築師多半 10-13 歲開始當學徒,7 年學滿後雲
37、遊各地,取得實踐經驗與感性知識,憑自己成績或模型取得教堂主持人或城堡貴族的雇用,開始獨立的業務。但在中國,更多簡樸與建築標準化技術的推展,除宮廷建築外,民間匠師與建築師沒有歐洲那般明顯區別。(5) 世界各地塔的功能a. 塔的鶴立雞群,有權威與標誌的作用,在西方演變為哥德式建築,城市的公共廣場也有瞭望塔樓,兼起城市標誌的作用。b. 中國最早塔樓起於闕樓,出現在宮殿建築群,也在一些地主庄園中,既有瞭望,又有非壯麗無以重威。佛教傳入後,功能擴大為藏經及放舍利之用,高度與規模也加高增大,供遊客攀臨、登高觀遠,成為詩人創作泉源。民間還認為塔有鎮妖作用。13c. 20 世紀另一創造是爭建摩天大樓,利用鋼鐵
38、與玻璃的輕質性能,儘量利用城市土地高昂的價格,增加高度降低成本,迎合企業樹立威望的標誌作用,也建立建築師的威信。但 20 世紀後期,有人預言 IT技術的發達,會使摩天大樓走向終結,但這股勁頭仍興盛不衰。17 郭守敬、也黑選兒:生態城市元大都的規畫師和建築師(1) 郭守敬(1231-1316):忽必烈接見,1280 年制定中國使用最久的時憲曆,1275 年築京杭大運河,提出以海平面為測量基準的海拔觀念,研製 20 多種天文儀器,終年 86 歲。(2) 西方生態城市尼德蘭:如果比利時是沖積土,尼德蘭就是污泥,人可在樹上攀援,走完荷蘭全境,腳完全不用落地。要生存,就要反覆的做,幾百年的壓力,造就荷蘭
39、的民族性。在荷蘭,風車高達三十幾公尺,內裝齒輪、唧筒,除抽水外,也用來鋸木製油,用手改造環境直到舒適富饒為止。荷蘭人要學會如何與自然相處,趨利避害,這裡的風、水、黏土都被改造為自己的朋友,通過轉變,創造民族性格。於是 12 世紀起可以抵抗維京的侵擾,並使自己成為歐洲商業中心,出現會廳、倉庫、市場等建築,透過資產階級的勝利,導致對外擴張,財富的積累,成為歐洲強大力量,並征服印尼與臺灣。18 朱隸、蒯(3,草名)祥、吳中、阮安(1) 羈直時期:梁師成稱明代以降宮廷木建築為羈直(僵硬之意)時期,與豪勁、醇和並稱中國建築三個分期。由於水平構件尺寸过大而使建築比例變得笨拙,以及斗拱尺寸縮小(相對整個建築
40、而言),因而補間鋪作攅數增加,結果喪失原來結構功能而蛻化為純裝飾品。建築物從明代保守主義走向清代追求繁鎖雕飾,暗示一個自我封閉、陶醉的泱泱大國,預示國際競爭中的失敗。(2) 保守主義:明代建築存在的保守主義,與政治上專制、經濟上重農抑商以及對科學技術的鄙視是相關的。正當中國處於世界最富裕國家的時刻,同時也走向停滯和衰弱(頁 213)。(3) 蒯祥:父親蒯福時即為有名木匠,曾參與南京宮城的建造,朱隸築北京城時隨父北上,因表現出眾,接替父親擔任營繕所丞,凡殿閣樓榭,以至迴廊曲宇,祥隨手圖之,無不稱上意。其精於尺度計算,兼擅榫卯技巧,又能雙手繪雙龍,畫成合之,雙龍如一。1456 年升為工部侍郎,能主
41、大營繕,宮中每有修繕,總請他來,他略用尺准度,好像毫不經意,建成後卻能不差毫釐,憲宗稱他為蒯魯班。1481 年病故,皇帝派人致哀,封祖父、父親為侍郎、蔭封兩子,其居巷命為蒯侍郎胡同。14(4) 吳中:洪武時人,任工部尚書,任職二十餘年,北京宮殿及長獻景三陵,皆中所造。本人勤敏多計算,規畫井然,然不恤工匠,又湛(站)於聲色,時論鄙之。是個有才無德的人。(5) 阮安:交趾人,永樂間太監,為人清苦介潔,更惇(敦)敏善畫,尤長於工作之事,其著勞績,晚歲,張秋河決,久不治,復被命行,道卒。死後,囊無十金。明史載成祖命其營北京城池等,目量意營,悉中規制,工部奉行而已。顯示阮安負責現場考察與構思,工部只負責
42、按圖施工。(6) 明北京與元大都的差異:中軸線東移 150 米,以避開被什剎(詫)海,宮城以北築景山,體現政治中心,遵循考工記前市後朝的傳統,但不敵商業活動的現實,仍形成前市後朝。由於政治指導思想支配下,未有太多創新空間,1421 年遷都。(7) 明代宮廷建築的特徵:受保守主義影響,但在技術上與藝術上仍有進步,樑架外露,稱為露明造格式,仰頭就能看見每一塊結構的構材處理,且裝飾華麗,又有巧妙的圖案。但明初遺物特徵是木材的優良,多是每柱整料,且以楠木為主,加上匠工砍削榫卯的準確,屬於內在的品質。(8) 賀盛瑞:鑑於嘉靖年間修三大殿時冒濫騷擾之風,研究省員省費的措施,如在川廣採木,只責成地方官,一官
43、不遣。採石大石窩,只派一主事;採燒金皇磚,一官不添設;用工匠只給值招募;購買顏料只招商買辦;階級石用十六輪大車騾一千八百頭僅 22 日運到北京。如是節縮調停,不可勝計,遂僅以二年之工,七十萬兩之費竣役。但這種節約措施卻引起忌多而謗興,反不容於朝右,竟以賚(賴)志而沒。為自己寫了一本辨京察疏以明志。(9) 意大利文藝復興的建築表現:中國走向保守時,歐洲出現人文復興,在縱欲與禁欲之間取得平衡。達文西 1490 年的維特魯威的人認為一個健康人伸出臂腿後正好能形成幾何學中的圓和方形,從而闡明了建築設計中採用幾何圖形的人本根據。1436 年建成的佛羅倫斯大教堂,應用透視法確定內部各部分的比例,把人放在決
44、定性的地位。摒棄哥德式教堂的飛扶壁結構,用雙殼結構建造 30 米直徑、離地 91 米的大穹頂。遠在 24 公里外就能看見,體線佛羅倫斯城市凝聚力的象徵標誌。建築師地位空前提高,與畫家、雕塑家並列三大藝術領域而載入史冊。進入 16世紀中期,有人稱為高級文藝復興或手法主義階段,建築師的人文氣息變淡,更重藝術風格,甚至到誇張的地步,代表者為米開朗基羅(1475-1564)和拉斐爾(1483-1520),羅馬教堂物色藝術家重新歸畫15和建設羅馬城,文藝復興終結於 17 世紀壯觀的聖彼得廣場,當時建築風格也進入巴洛克時代。(10)中西宗教建築的社會功能:中國宗教與羅馬相同,皆為淡薄,但後者走向縱欲,前者
45、禁欲的源頭是儒教,但儒教卻不是宗教。中國文廟多於武廟,但拜關公不是因其武藝,而是忠義。西方以基督教主流社會中,教堂是對人進行精神薰陶的主要場所,中國則到寺廟道觀避禍、求簽與拜佛,來受精神教育的實屬少數。這種宗教意識影響宗教建築,教堂的內部較昏暗,中國道觀像是社交場所,甚至是聯誼的地方。中國沒有西方的市民廣場,但寺廟前都有較寬敞的室外庭院。西方追求一種永恆的紀念性,中國信奉永恆觀,追求一種大眾的親和性。現今教堂也愈來愈明亮,重視其社交功能的一面。19 建築與園林(1) 建築本講求堅固使用的功能,而園林主要是滿足美的要求,建築方面往往以營造技術為主要內容,美學觀則隱藏在營造技術之後,而園林文獻須直
46、面美學意境的創造,這也是中國古代有園林美學理論著作,而建築之美要靠文人詩詞中的讚美來表達的原因。(2) 英國園林重個性,法國重整體,英國園林要有畫意,法國則有幾何的造型。20 梁九、雷發達:為清廷服務的職業建築師(1) 清代宮殿建築依工程作法則例(1734 年頒布),設計思想本身就是帝王與帝國意志的展現,刻板卻莊嚴,短處變長處。明代中軸線得以保存,是因為它象徵統治的權威,並為清代所繼承。(2) 清代建築的特徵:柱和樑的外形刻板、僵直;屋頂坡度過分陡峭;檐(研)下斗拱很小,可能是工程作法則例中那些嚴格、不容變通的規矩和尺寸,竟使營造法式時代的建築柔和秀麗的動人面貌喪失殆盡。(3) 梁九:馮巧的傳
47、人,明末清初,大內興造,皆九董其事。明代的奉天、華蓋、謹身三殿,在康熙時(1695)重修改為太和、中和與保和殿。梁久做模型送尚書所,模型以寸為尺,以尺准丈,不逾數尺而規模悉具,工作以之為准,無爽,殆絕技也。(4) 雷發達(1619-1693):樣式雷建築師家族首創者,重修三大殿時只是工匠,太和殿缺大木,倉促間以明陵楠木充用,上樑時康熙親臨,大樑升舉後卻合不攏,工部從官相顧愕然,惶恐失措,雷挺身而出,斧落榫入,禮成。康熙當場封他為工部營造所長班,當時有順口溜:上有魯班,下有長班,紫薇照命,金殿封官。雷發達年七十解役,16四年後去世,因其制作模型首創以草紙板熱壓法製成,稱為燙樣,因而得到樣式雷的稱
48、號。(5) 樣式雷家族包含兒子雷金玉、孫雷聲澄等,曾孫雷家瑋、雷家璽、雷家瑞三兄弟,先後七代,擔任圓明圓、萬壽山、熱河避暑山、三海等工程。(6) 清代要求宮廷要氣派,合乎禮制,並不追求舒適,對後者的追求放在御苑,那是清代第二政治中心,也是皇族休閒娛樂之所,形成清朝的皇家園林系統,梁思成稱為宏偉之象,包含承德避暑山莊的外八廟成為京外最大皇家園林。那也是與外族羈糜的場所,傳遞跨文化的氣息。(7) 北京也有香山、玉泉山等三山,及靜宜園、靜明園、暢春園、圓明園(郎世寧有參與)、頤和園等五園。(8) 同時期西方出現哥德復興,要以建築稱頌新權威的日不落國,象徵永恆石造構築,也要體現英國工業與技術成就的建築,是為 1851 年萬國博覽會的玻璃宮,位於海德公園內,由維多利亞丈夫規畫,6-8 個月組裝長 570 米的建築(造價不到八萬英磅),陳列 1.3 萬件展品,吸引620 萬參觀者,1936 年被毀。但建築的循環經濟原理也被世人所認識,1889 年的埃菲爾鐵塔也是這種新風格的繼承與發揚。(9) 清代私家園林則出現互相攀比用料的庸俗之風。但建築無多,水石互點,交互變換,奴役風月,左右游人,若非匠心獨到,不克臻此。足證園林非土木與綠化,貴一個透字,故稱構園,以境界為上。可見任何社會無